戴永红教授应邀参加

2022首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


8月8日,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永红教授应邀参加“好故事,好形象,好声音——2022首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本论坛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举办。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网、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主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本届论坛以“好故事、好形象、好声音”为主题,聚焦云南国际传播现象产生与传播渠道建设,研讨如何展示地方国际新形象、新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云南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彭斌,新华网董事长、总裁刘健,中共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媒体、高校、企业等百余名嘉宾参会。论坛开幕式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赖勇主持。



在8月8日下午举行的三场分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新闻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以‘云南大象北上南归’的国际传播为例”“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国际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云南如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为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献智献策。戴永红教授参加“云南如何建设面向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分论坛,并就“加快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传播中心”主题发表演讲,主要谈了三个主要观点:


一、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十八大以来工作成就,认识国际传播新形势任务,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即从“大外宣格局”构建到“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这也是首次将国际传播提升到战略维度,让国际传播研究真正进入决策和机制环节。对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传播影响力研究、中华文化感召力研究、中国形象亲和力研究、中国话语说服力研究、国际舆论引导力研究等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更多具备“外国语+区域国别+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二、云南省情与海外形象需要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传播工作


云南具有对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地缘价值。云南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毗邻,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和中老铁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云南具有面向南亚东南亚进行精准国际传播的强大经贸基础。“十三五”(2016-2020)以来,云南省每年的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个百分点以上,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省88个贫困县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近年来,云南省始终致力于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云南辅以“数字云南”计划和“绿色发展”原则以推动产业升级,呈现出从“一烟独大”到“绿色能源”的转型的格局。云南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对接南亚东南亚,多次举办南博会、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等商会和论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商品流通、文化交融;同时,云南通过举办生物多样性大会等国际会议,积极发挥本省生态资源优势,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云南省政府2021年4月29日举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专题官方发布会对此做了高度总结:(一)加强“五通”——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覆盖澜湄5国。国际友城关系增至101对,遍布5大洲36个国家,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友城46对;已举办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1次“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在线展、2届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2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11次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会议,云南在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省份地位进一步凸显。(二)加强投资合作——南亚东南亚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62%。2020年,我省新增设境外投资企业37家,对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17亿美元,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同比增长6.85%,投资额西部排名第二位,全国排名第15位,其中对南亚东南亚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62%。(三)“八个着力”服务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通过高层引领强化政策沟通、依托机制平台深化区域合作、开拓南亚合作新局面、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影响力、开展医疗卫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支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履行为国管边守边职责、服务“走出去”、“请进来”助推对外合作。(四)加强金融支持——面向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现。金融有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


三、云南具有独特的中国经验传播即云南大象国际传播模式


2021年8月8日,北上亚洲象群南归途中顺利通过元江大桥,成为象群回归栖息地的关键节点。海外超过3000家媒体对云南北上南归的大象给予报道关注,新时代的云南故事随之吸引了世界目光。云南大象国际传播范围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象群的保护、爱护所呈现出的中国善待野生动物的举措受到全球瞩目,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先进、高效专业、文明友善的,真实、立体的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和赞许。由此,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以中资企业为代表的的国际传播在地化过程非常重要。首先是“软硬兼施”的在地化路径。中国企业以驻外项目为依托,同东道国合作方有效沟通、分享全球治理经验,在做好建设项目防疫的同时,也为当地复工复产贡献“中国力量”。除了经验分享外,中国企业还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其次,基础产业的技术向流动。全球疫情危机将从根本上重塑全球经济和商业惯例。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疫情时期各国势必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最后是合作模式的本地化倾向。西方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投资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政治和经济限制,但这种情况将鼓励合资企业成为国际投资的工具。在经济复苏期间,合资企业活动往往会是最为活跃的主体。利用当地的技术诀窍、资本、商业关系与中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努力了解当地文化。

 

四、构建基于国家、城市、企业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与模式


 这一传播赋能结构基于国家、城市、企业三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网的价值共创行为体网络。旨在打通国际交往中的信息逆差,增强多元主体的整合优势和传播价值创造的持续驱动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应当以企业走出去带动城市和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以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赋能结构建设帮助中资企业品牌走出疫情下的贸易困局,以上下联动、软硬兼顾的形象传播艺术和形象传播效能促进中国综合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就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的建设工作而言,建议顶层设计要“高屋建瓴、落地生根”、传播故事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人才培养要“通专并济、学科融合”。

 



供稿:付 乐

编辑:张语童

审核:戴永红、付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