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①:中国银行新疆分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突破百亿大关
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新疆作为中国联通亚欧各国的枢纽,深度融入国家“向西开放”大格局,在促进亚欧地区经贸往来和国际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带一路”的开放前沿。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自贸金融服务的先行者,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为金融创新探路,为人民币国际化赋能。2023年1月-10月,中国银行新疆分行累计为330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109.5亿元,结算规模创历史新高,市场份额居于同业首位。跨越百亿大关,见证中行深耕跨境的决心,新疆中行紧密围绕新疆地区自贸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持续以中行行动满足市场所需、民心所盼,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动力和活力提供强劲动能。
并肩同行,激发企业“新动能”
作为新疆地区银行跨境人民币与外汇自律机制牵头行,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便利化政策落地执行,2023年1-9月新疆自律机制成员行共计为90家优质企业办理便利化业务累计79.99亿元,其中,中行办理50.78亿元。
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树创新之风,扬企业之帆,引领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方向。新疆中行必将耕好“试验田”,助力新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成为服务新疆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自贸试验区企业实际需求,新疆中行可提供多渠道“汇入汇款直入账”、“汇出汇款直通车”等更加便利的产品,将“材料多、环节多”的业务和“笔数多、信用好”的企业纳入试点,通过流程再造实现自动化、无感化收付款,减轻客户单据制作压力、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打破节假日、空间限制,最大程度上为企业解决跨境结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更大范围服务对中亚地区贸易收付款客户,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
数字驱动,开拓外贸“新蓝海”
行至半山不止步,船到中流当奋进。随着科技赋能金融发展的持续深入,新疆中行优化完善手机银行跨境人民币清算功能,通过加速线下产品向线上产品的迭代升级,为外贸企业提供在线汇款、在线结售汇、在线保函、在线单证、在线融资等多种线上跨境金融产品。积极发挥中行海外渠道优势,为多家企业叙做跨境融资、联行代付等业务,帮助企业扩充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跨国公司开办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助力企业全球化经营、提升资金运营效率,积极对接博州地区亚欧商品城市场采购金融服务需求,成功落地新疆地区首个市场采购试点项目。
为了更快地响应自贸试验区企业的需求,中国银行将根据新疆外经贸特色,因地制宜为区内外贸企业提供专属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方案。中国银行将发挥外贸外汇专业优势,围绕新疆地区中欧班列、边民互市、海外仓、跨境电商等自贸区新交易场景,在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综合跨境金融服务。后续新疆中行将在此类项目基础上,助力自贸试验区企业有序拓展其他中亚地区国家跨境电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
踔厉奋发,抢抓外贸“新机遇”
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者,从国家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伊始就紧跟自贸区建设,中国银行始终坚持从服务国家战略高度审视自贸区金融业务,先后制定了《中国银行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手册》、《中国银行面向中亚地区国家跨境人民币服务方案》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利用海内外资源,形成包含跨境结算、境内外融资、联行代付等多样的跨境人民币产品组合,满足企业便利支付、资金融通、保值避险、降低成本等需求。面对新的自贸区发展机遇,新疆中行将依托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的服务优势,结合自贸金融、离岸银行与海外分行等多平台协同优势,为新疆自贸区企业持续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深度融入新疆对外开放格局。
立于开放,兴于开放。扎根新疆45周年的中国银行将紧跟自贸区最新政策,积极稳妥推进业务创新,立足自身跨境优势,紧贴新疆发展脉搏,为更多“走出去”企业在投融资服务场景下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业务模式。以专业、创新、高效的自贸品牌特色完善产品体系,在发挥自贸联动枢纽作用、提升跨境金融供给等方面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奋力推进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中国银行的生动实践,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标题②:浙江省金华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谋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从共同圆梦的种子,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
10年来,“浙江之心”金华,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金华市委、市政府以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为核心载体,发挥三大国际物流通道优势,以构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重要基础,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走过金色10年,金华一批标志性、示范性硬核成果已然显现,为我省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提供强大支撑。
制度创新 开辟内陆开放新高地
金华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之于金华,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机遇,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的重要平台。正因如此,金华把优化制度环境、深化政策沟通摆在优先位置,蹄疾步稳扩大制度型开放。
自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义片区以来,金华深耕“试验田”、争当“领头雁”,开辟内陆开放新高地。3年来,金义片区以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往来“五大自由”先行突破为主攻点,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奋力改革突破,呈现经营主体加速集聚、出口通关更加便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辐射带动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
作为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的重要平台,位于金东区正函街的金义综合保税区内,一辆辆大货车满载货物列队而出。车上装载的是从我省唯一一个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宗商品指定现货交仓发出的铜、铝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分别发往江苏、江西等地。另一边,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铜、铝、棉纱等大宗商品,在关区门口排队等待。经海关查验后,这些商品会进入金义综合保税区大宗商品仓内进行存放,再根据下游客户需求迅速分拨发往周边省市。
这样的进出货场景,每天都会出现。最新数据显示,金义综合保税区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前三季度进口大宗商品货值达180亿元。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金义片区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已获批76个省级以上试点或赋权事项,涌现出小商品自贸应用等43个全国或全省“首单”“首例”“首家”,12项制度创新入选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金义片区以占金华全市3‰的面积,贡献了全市31.7%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5%的新增经营主体、6.5%的税收收入。
眼下,金华已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总结形成跨境电商贸易数据认证等超过100项试验区创新案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31个城市复制推广。金华还积极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RCEP成员国在货物贸易、仓储物流、双向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密切交流,制定并出台我省首个地方性RCEP行动纲要,创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
发挥国际贸易优势,奋力改革攻坚突破。10年来,金华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实现了由“沿海的内地”到“内地的沿海”跨越式升级,开放能级明显提高。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金华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从6272亿元增至17259亿元,占全省比重从30.1%提升到36.9%,占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从9.7%提升到12.5%。
联通世界 建设国际一流陆港
11月12日,X8020/19次“义新欧”中欧班列经海关监管后从铁路金华南站鸣笛启程。它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将货值143万美元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日用百货等商品运至欧洲。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截至目前,“义新欧”双平台班列线路已增至24条,累计开行8707列,发运72.8万标箱,辐射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为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开行里程最长、运行效率领先的中欧班列之一。
金华是“义新欧”、“义甬舟”、金丽温三条对外开放大通道的起点城市,也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最多的腹地城市。近年来,按照省委赋予的“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定位,金华谋划提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按照“东联西进北上南出”开放布局,充分发挥金华国际陆港枢纽战略支点作用,打造一体化、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节点,打造国际一流陆港。
今年7月,浙江省发改委公布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金义新区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创新发展区榜上有名。华东国际联运港就是其中一部分。
华东国际联运港位于金东区铁路金华南货场旁,是中欧(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和海铁联运班列启运地。依托金华铁路枢纽扩能提升发展契机,华东国际联运港强化现代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成为集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物流供应链等优势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生产服务型物流组团。
这是金华全力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缩影——义乌国际陆港联动铁路义乌西货站、义东北物流中心、快递物流集聚中心等核心物流设施,推进物流与交通、商贸、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成为以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国际贸易供应链、跨境电商物流等功能为特色的国家级商贸服务型物流组团;宁波—金华作为长三角唯一城市群,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实施,金华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城市之一……
如今,金华已拥有国内货运专线3000多条,通达全国320个城市;拥有物流园区(中心)42个,规模和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在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2年快递业务量前50名城市榜单中,金华快递业务量累计超过118亿件,超越广州和深圳,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每天平均有3035万件快递从金华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从金华出发,向西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抵中亚、西欧、中东欧等地区;向南,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经云南磨憨口岸行至老挝万象,打开东盟物流通道;向北,货物可达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向东,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通过海铁多式联运方式,由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通达世界。
从货运到物流,再到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口岸、跨境电商、保税、仓储、金融、贸易等纷纷落子,金华在联通全球的现代物流枢纽新征程上蹄疾步稳。
民心相通 人文交流硕果累累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11月7日晚,“婺风盛典”婺剧专场演出在中国婺剧院精彩上演。作为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婺剧以其高亢爽朗、文武双融的独特魅力,再度惊艳非洲客人。
开展对非合作交流,是金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华高度重视拓展对非关系,积极打造中非经贸论坛、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等合作平台,务实推动对非合作,逐渐呈现“全国对非合作看浙江、浙江对非合作看金华”的发展态势,打造出有影响力的中非合作“金华样本”。
从对非合作交流,可以看见金华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今年9月,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一行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进行访演,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浙婺”已连续12年受委派,赴海外参加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成为国内出访次数及到访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戏院团之一;不久前,以非洲姑娘宝拉视角拍摄的10集微纪录片《最金华》,在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等30多个非洲国家上线播出,节目收视率高达2.3%,覆盖超1亿人口,以非洲视角、非洲声音,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金华,阐释金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在金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已扩大到科技、教育、卫生等多领域——首届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大会(浙江)在金华举办,这是我国首个聚焦国际科技开放合作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会议;浙江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对非文化和教育交流,并先后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30多个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近4000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共同创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开设7个专业,累计培养学生2800余名;今年9月,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新入学来自25个国家的94名国际本科生,2020年到2023年累计招录国内外研究生517名。
第一个蓬勃10年,金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下一个金色10年,金华将为共建“一带一路”书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金华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第三次“一带一路”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开放提升的战略要求,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标题③:广州市花都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方案
根据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花都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的批复》(穗编字【2016】262号),设立广州市花都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直属花都区人民政府,由花都区商务局实行行业管理,正处级。
一、主要任务
(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提出意见建议并草拟工作方案。
(二)负责跨境电商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协调建设、跟踪落实、服务保障等工作。
(三)指导和帮助试点市场解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完成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任务,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设2个内设机构。
(一)综合部
承担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督办、财务、后勤等日常工作;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生、信访、信息公开等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负责干部职工的普法教育工作;负责试验区运作经费的预算、决算编制、预算编制执行及账目处理;统筹试验区的经济运作和资金收支等保障服务。
(二)协调服务部
承担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工作的调研及跟踪落实;承担试验区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建设;负责协调海关、地税、国税、检验检疫、边检、海事、港务等单位的有关工作;承担全区有关国际贸易的统筹协调,汇总收集国际贸易动态,为区领导决策提供建议;承担指导试验区内企业的报关,为企业提供通关配套服务;承担试验区内企业的服务保障工作。
标题④:童装加速抱团出海 “中国童装之都”举办国际贸易洽谈会
2023年中国(吴兴织里)国际童装产业贸易洽谈会在浙江湖州拉开帷幕,来自各个产业集群的400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包括德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名国外采购商和华人商会代表参加。
“吴兴(首批)海外仓集中开仓,吴兴童装与诸暨童袜、鹿城童鞋等进行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签约……织里童装正在加速出海。”织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国际贸易洽谈会,旨在为童装产业出海打通新通道、开拓新空间。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童装产业集群地,织里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拥有从童装创意、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到线上线下销售、物流、品牌运营等全流程产业生态圈,拥有童装生产经营主体超1.4万家,年产各类童装15亿件(套),2022年销售额超700亿元,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二。
随着中国(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湖州(织里)童装及日用消费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深入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动织里童装的出口规模,形成“1+1>2”效应。
在织里某服饰公司,企业负责人姚东正和俄罗斯客户洽谈,准备明年的订单事宜。作为织里最早开始接触童装外贸的一批人之一,2022年,姚东的童装外贸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1900万元人民币。
“当前,织里童装产业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将坚定不移助推童装产业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走好‘一头挑国内、一头挑国外’的童装产业发展新征程。”吴兴区委副书记、区长潘永锋说。
2023年1月至10月湖州(织里)童装及日用消费品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额突破90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童装出口占比超过15%。目前,织里已有近千家童装企业开通海外业务,出口涵盖153个国家和地区。
“当今的世界纺织工业,正在经历一场现代化的伟大变革。积极开拓蓬勃发展的新兴市场和共建‘一带一路’市场,寻求和培育新的市场空间,逐步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是中国纺织服装外贸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认为,在湖州开放周的开幕式上,吴兴区与望江、诸暨、云和、温州、晋江等地一起,建立了儿童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抱团拓展海外市场,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现场,主办方举行童装区域品牌海外推广大使聘任,织里童装商会、校服协会与尼泊尔—中国工商会、亚美尼亚中国合作关系发展中心、新加坡淡滨尼中小型企业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童装出海增添动力;亚马逊湖州产业带全球开店仪式启动,为更多行业内优秀的童装品牌企业提供商贸契机,推动织里地区乃至该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国内外200余名参会商还将走进织里实地考察、洽谈,通过童装产业供需双方平等、友好对接,精准搭建起后期合作的桥梁。
标题⑤:设立新疆自贸试验区带来发展契机
近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这是我国第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发挥优势助开放
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何在新疆?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在新疆,20个对外开放口岸构建起了东联西出的“黄金通道”,经由这些通道,新疆已与181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获批4个综合保税区、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数字显示,从2013年到2022年,新疆进出口总值从1708.1亿元增长到2463.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528.4亿元,同比增长47.3%,这是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500亿元大关。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82.2亿元,增长49.7%,占比达到94.2%。
日前印发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新疆“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经过3年至5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专家表示,《方案》以专门的章节为新疆提出了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深化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方面的任务,这是《方案》的亮点之一。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依托,新疆既是一个国际物流大通道,也是一个包含多种功能的枢纽港。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深化金融服务和开放创新等改革创新试点任务。“中央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创新空间大,开放程度高,联动发展格局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孙红梅表示,新疆将依托口岸和通道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深化向西开放交流合作,强化与中亚等周边国家和国内节点城市互联互通,建设连接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抢抓机遇谋发展
11月2日下午,新疆中裕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霍尔果斯市注册成立。这是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霍尔果斯片区颁发的第一张营业执照;11月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与新疆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新疆汇嘉时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园区迎来首家企业落户;11月3日,哈萨克斯坦中央信贷银行正式落户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这是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后,首家落户在这里的境外银行……
一连串抢抓机遇的“动作”,是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带来的新契机。根据方案,新疆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79.66平方公里,实施范围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3个片区,其中每个片区都包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区域。《总体方案》明确了3个片区的功能划分,各片区将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形成各具特色、协同联动、竞相发展的格局。专家分析,新疆自贸试验区的3个片区,呈现出“一主两翼”的基本格局。即以乌鲁木齐作为整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和骨干,喀什是外向型经济的开发区,霍尔果斯是开放的口岸。“一主两翼”的结构,将对今后新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乌鲁木齐片区依托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加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喀什片区依托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霍尔果斯片区依托跨境合作及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重点发展跨境物流、跨境旅游、金融服务、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业。
乌鲁木齐片区134.6平方公里,包含兵团十二师30.8平方公里。“十二师园区将着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端产业与高端要素集聚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中心,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十二师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燕说,后续将借助援疆资源,设立鲁兵自贸试验区协作工作站,开展制度创新研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二师园区建设。为利用好进博会平台,霍尔果斯提前对接,预约9家国内外企业进行洽谈,行业覆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后,大量客商到霍尔果斯进行投资考察。”霍尔果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皮履屏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霍尔果斯片区已有30余家企业登记注册。
细化政策做规划
“自贸试验区建设涉及领域广、创新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新的平台、新的探索、新的机遇。”新疆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说,为推进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新疆将从构建体制机制、出台配套措施、加强政策宣介、强化智力支持四方面重点抓好工作。
在出台配套措施方面,新疆制定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逐项细化改革试点任务,加快推进落地实施。同时,围绕各片区功能定位,指导3个片区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实施方案,加强统筹推进、督促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各片区现有产业发展平台和开放平台的功能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中面积最大、产业基础最优的乌鲁木齐片区,如何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乌鲁木齐市常务副市长吴峻介绍,在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方面,将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建设好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同时,搭建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推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第五航权”开放,大力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便利化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建设乌鲁木齐药品进口口岸。构建“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的供应链、物流链,形成重要商品和货物转运、分拨、集散地。乌鲁木齐海关关长、党委书记郝炜明告诉记者,乌鲁木齐海关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将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形成更多富有实际成效的成果,加强集成创新、协同创新,聚焦各区域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监管流程再造和优化工作,着力推动新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喀什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亚欧黄金通道的重要节点,如何推动片区建设?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表示,要持续扩大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规模,提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能力,积极推进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充分释放喀什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叠加优势,与口岸联动发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面向周边国家在农业、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对外开放增长极;加快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枢纽港喀什港区,打造上合丝路电商—喀什跨境电商基地,积极参与或承办上合组织框架下活动;提升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国际化水平,深化向西开放多领域交流合作。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霍尔果斯具有区位优势明显、开放平台众多、优惠政策叠加、口岸功能完善等诸多优势,新疆自贸试验区的获批给霍尔果斯带来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机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叶尔夏提·吐尔逊拜说,将从建设国际先进水平口岸、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金融服务和开放创新、拓展文化旅游国际合作四方面发力,加大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打造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新样板。
标题⑤: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做好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这篇大文章
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特别是总书记首次亲临景德镇考察,深入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对景德镇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景德镇的特别重视、特别关怀、特殊情感,全市人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无比温暖。
景德镇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工作,按照“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标准和要求,聚焦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坚持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持陶瓷文化立市、陶瓷工业强市、陶瓷贸易兴市“三手发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江西元素、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图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新华社记者卢哲 摄
坚持陶瓷文化立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对文化最好的致敬就是传承创新。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殷殷嘱托、勇担历史使命,保护好千年窑址、传承好千年技艺、呵护好千年匠心、讲述好千年故事、发展好千年产业,打造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交流名城。
以文化城,留住景德镇的根与魂。 景德镇有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100多年近现代陶瓷发展史,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
作为中国陶瓷技艺文化发展的巅峰地,千百年来,景德镇用其独有的方式书写着世界陶瓷史和中华文明史上不朽的传奇,凝结成一部纵跨两千多年的中华陶瓷人文史诗。
我们将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整体保护各类老窑址、老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会馆、老码头、老烟囱等陶瓷文化遗址、遗迹、遗存、遗产。
深入挖掘阐释景德镇陶瓷历史脉络、技艺体系和文化内涵、精神标识,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遗名录体系,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推动手工制瓷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让景德镇始终是一部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景德镇葫芦窑复烧点火。图为在复烧点火仪式前,演员进行祭祀窑神表演。 马宁/ 摄 图源新华社
以旅彰文,建设国际旅游名城。 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资源,顺应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憧憬。
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把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等“五陶”作为文旅融合的重点来抓,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打响品牌,构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全力打造“千馆之城”,引导和支持全市近千家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收藏馆等优化升级,让景德镇成为一座博物馆之城。
进一步提升“十五景、三宴、三剧”等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夜珠山”文旅消费品牌覆盖全域、知名全国,高品质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以瓷为媒,丰富国际交流活动。 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在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交融、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方面有天然优势和独特魅力。
我们将坚持以瓷为媒、以瓷会友,全力做好“请进来、走出去”文章,积极参加感知中国、今日中国、走读中国、“丝路瓷行”等国家外事外交活动,高水平办好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大展大会,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全球创意网络城市、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大力实施“候鸟计划”,吸引更多“景漂”集聚景德镇创意创作、创新创业,努力把景德镇打造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重要载体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名片。
坚持陶瓷工业强市 全力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部署未来产业”“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将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陶瓷优先发展,全力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转型升级传统陶瓷产业。 坚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固本兴新,既招大引强,更扶优扶强,做精艺术陶瓷、做大日用陶瓷,推动传统陶瓷产业“老树发新枝”。
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设备升级等方式,引导传统陶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发展文创产品研发和创意设计,推动陶瓷设计与品牌塑造相融合,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中心。
发展壮大新兴陶瓷产业。 树立“陶瓷+”理念,做好“陶瓷+设计”“陶瓷+互联网”“陶瓷+文化”文章,推动陶瓷文化与互联网、工业4.0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流量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发力。
加强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创新飞地”合作共建高端研发机构,争取更多“中字头”“国字号”创新研究平台在我市落地,鼓励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式创新,打造引领全国的千亿陶瓷产业集群。
积极部署未来陶瓷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前沿科技和重大技术变革创新方向,是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先进陶瓷是新材料的未来产业,广泛应用于芯片封装、生命科学、发电储能、智能穿戴、5G通讯、智能AI、VR等前沿领域。
坚持把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一极引领、两带支撑、三点错位”空间布局,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环保、军工“2+4”等细分赛道,重点突破一批先进陶瓷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增强先进陶瓷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
坚持陶瓷贸易兴市 全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西自古就是‘一带一路’重要商品输出地,海上丝绸之路又被誉为海上陶瓷之路,正所谓‘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要求我们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
景德镇自古就是贸易重镇,景德镇的辉煌史,就是一部贸易繁荣史。
我们将坚持贸易兴市,深入推进强平台、育主体、畅物流、促消费“四大行动”,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提升国际瓷都竞争力。
做强贸易平台。 贸易平台是展示特色产品的重要窗口,是吸引客商云集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贸易繁荣的重要引擎。
我们将重点建设运营好集博览、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陶博城,完善导购中心、游客中心、研学基地、直播基地、酒店餐饮等设施配套,集聚瓷博会常年展、陶瓷电商、鉴定评估、选品拍卖等多元业态,打造与国际瓷都相匹配的“买全球、卖全球”陶瓷贸易集散中心。
打响贸易品牌。 景德镇陶瓷是享誉世界的“文化IP”,更是备受市场追捧的“金字招牌”。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重点保护重塑“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完善“景德镇制”标准体系的制定、执行、监管机制,推广“标准制定+检测认证+溯源系统”认证模式,依托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为陶瓷产品提供质量检测、产品溯源、防伪认证、鉴定拍卖等服务。
同时,在国际国内重点城市、重点产瓷区、重要贸易节点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真正让“景德镇制”品牌成为走俏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创新贸易模式。 近年来,景德镇叠加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十多项贸易类国家试点政策,为贸易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红利。
我们将依托全省唯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发挥通关便利、免征增值税、结汇方便等优势,为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的陶瓷产品出口提供便捷服务。
推进中国(景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集成在线通关、免税申报、仓储物流、身份认证、金融结算等功能,打造完整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
用好国内首个陶瓷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许可,做优做强中国陶瓷工业互联网,打造覆盖陶瓷全产业链、全要素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以全流程数字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再现“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