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摘编:杨不悔
1、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软件将定义一切,软件定义机器。所有的工厂都是软件企业,都是数据企业。但中国很缺少强大的工业软件公司以及机器人公司。所以这一轮产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将占据主导权,是第一阵营,中国和日本是第二阵营。
2、中国是概念盛行的环境,需要理清的是在我国工业4.0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制造”是德国版的工业4.0,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从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和第三产业的起跑上可以看到,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远远胜于硅谷,未来很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工业4.0的风口,投资要在熟悉的产业进行垂直投资,少量广投,未来是知识型社会,要投资人的价值。
3、工业4.0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预计需要30年以上发展延伸,按工信部部长所说:德国是从工业3.0串联到工业4.0,中国则是2.0、3.0一起并联到4.0。据统计,中国企业整体处在2.0阶段,大企业处在3.0以上,所以4.0是一个比较长远的图景,需要走很长时间。我们以脚踏实地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推进。以下为内部分享精选:
工业4.0就是互联网+制造,核心是智能制造
马云说互联网是从工具到思维,再到底层设施基础。关于这场科技变革,我觉得他的描述是认识比较深刻的。而一切涉及互联网的优势,都是“效率”的优势。
在硅谷,大家预测uber最有希望替代苹果的,分享经济带来资源优化的潜力巨大。日前,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拉尼克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说,在他构建的未来之城中高效出行,再也不会看到现在这样拥堵的交通,乃至交通堵塞最终消失。一辆车服务30个人,而非30个人拥有30辆车。非常重要的观点是人们不需要那么多汽车,无数自由人变成了司机。
可见涉及“互联网+”是巨大无比的概念,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其在社会配置中的优化。它是按照先易后难的趋势,影响到各个领域,先从消费品行业开始,美国GE说互联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来到这个行业。
引用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句原话:“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概念,“互联网+制造”最具备条件,“工业4.0”也将成为“互联网+”的最先突破的一个领域。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它对我们中国的整个产业影响巨大。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所以工业4.0不仅仅影响经济,也影响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在制造领域里,就业人员达8000万以上。第二,影响经济出口。第三,会影响军事国防。影响到我们所有的产品生产、制造、流程、供应链,所以说工业4.0正在颠覆传统工业的整个生产模式。
中国政府推出相对应的工业4.0,就是中国制造2025,美国政府推出的是工业互联网,德美中在本质内容是一致,就是智能制造。
在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各国都在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体系背后是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主导权。各国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竞争,是未来全球新工业革命标准之争。
工业4.0将会延续三四十年时间,是一个万亿级以上的市场,在该领域里,未来10年,资本市场会有超过3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很多学员问,有哪些类别的公司会有更多的机会?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类,智能工厂。也分为两小类:传统的工厂转型成智能工厂;一出生就是智能工厂的。
第二类,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设施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总集成商。中国缺少此类公司,有400万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在未来10年,至少有10%会逐渐的分步骤的转型成“工业4.0”工厂,而沈阳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基地。
第三类,中国的制造业转型成“工业4.0”的过程当中的九大技术供应商,包括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除这三类以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知识工作自动化等技术供应商也会面临巨大的发展前景。
你怎么在战略上领先三到五年?
如何认识现在的变化,回去再布局做精益生产,至少你可以在战略上领先三到五年,分析对比中国是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德国的工业4.0是创新驱动,走向4.0的过程中,精益的过程是同步的,部分大企业将转向创新驱动。
这是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错过了“工业4.0”,实际上也就错过了这个时代。两个核心标志,第一,从3.0时代的集装箱到快递,为什么顺丰快递在互联网时代作用变得无比巨大。而在工业时代,EMS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可见工业时代的核心标志是集装箱,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标志是快递。
第二,从模具到数据。我们知道工业时代,整个全球制造最典型的公司是富士康,郭台铭也讲过,模具是工业之母,IE是工业之父。所以,富士康、比亚迪,包括丰田公司,他们都把模具和IE作为核心的关键能力,这也可以称之为工业时代,或者3.0时代的标志是模具。那么,4.0时代,按照阿里巴巴马云前段时间所讲,叫DT,就是数据的技术。所以说,3.0到4.0核心的标志是从模具到数据。
未来智能工厂规模最大就一千人
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当然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整个世界核心在连接,就像百度一样,在连接人和信息,就像腾讯一样,连接人和人。工业4.0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处不在。
从去年到今年,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雷军也讲过,小米本质是一家数据公司,从IT到DT,未来整个社会变成大数据的社会。
从工业3.0到工业4.0,我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从模具到数据,3.0的工业是以模具为核心,4.0的工业是以数据为基础,所有的工厂都会变成数据工厂。
集成也是工业4.0的关键词,也是中国推动两化融合的关键词,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形成一个智能网络。
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的工厂,从2.0、3.0的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阿里巴巴在三年前就提出,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从B2B、B2C,转成C2B。他们很敏锐地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方向,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工业4.0是从生产型制造转型成服务型制造。未来生产和服务的界限会更加模糊,按照德国工业4.0整个框架来说,未来的工厂有可能从集中式生产转成分布式生产。3D打印和机器人会快速使用,未来不会存在巨大的工厂,一千人以上的规模足够。未来的工厂可能在客户的客厅,通过3D打印来完成,有可能每一个客户的客厅都是一个生产的车间。
过去生产一台电饭煲,可能在中国的广东生产,然后运到非洲送给客户。但是在未来,工业4.0时代,这个广东的电饭煲公司只需要电脑设计图纸,传到非洲客户的电脑,客户就可以通过客厅的3D打印机把这台电饭煲打印出来,就意味着客厅已经成为生产车间。
工业4.0是从过去要素驱动向未来的创新驱动。过去是基于人口红利,是基于整个生产的大规模化、定制化,基于汇率低估,破坏环境所导致的要素驱动,未来整个生产制造业向4.0工厂转型、向创新驱动,科技的含量会变的越来越多,工厂人数在急剧减少,过去蓝领工人会转向黑领工人,是由电脑操作人员在操作整个机器,车间里面会大量使用低成本自动化装备,启用工业机器人,生产过程当中机器可以实现德国4.0所定义的自己生产自己,机器生产机器。
中国伺机弯道超车,后发先至
工业4.0这次的革命,中国肯定有机会弯道超车,成为世界制造的第一。我的判断是2040年,这也是我们中国政府大概的一个判断。
第二、我们中国的教育机制资金的流向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我们中国是制造大国,如果中国制造在这一轮的革命当中落后,对我们中国的军事、经济、国防、出口、就业都会有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小组,实际上中国非常重视中制造智能升级。
sap软件中国区负责人说在中国ERP转化失败率为18%,全球则是42%,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人的管理不行,我们是信息化过量,内部跟不上。所以首先开始的是标准化和参考结构,体现就是凸显价值流就是缩短流程,这就是精益。
所以,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精髓是智能工厂,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石,工业机器人是最佳助手,工业标准化是必要条件,软件和工业大数据是关键大脑。
在工业4.0“风口”,最大的机会是来自于解决方案公司,就是把软件、硬件加服务结合在一起的集成商公司。
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石
传统企业走向4.0过程当中,我的观点是这次游学是了解技术趋势,并不代表回家就要花几千来做这事,不是这样的逻辑。先看清楚时代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步伐,因为工业4.0是长远的图景,无论是中国还是德国都准备30年的时间来升级。
以to C的行业举例,生产数据比消费者数据更重要,在整个生产线加上传感器后,有几项重要的指标:
第一让生产线更加智能化,减少用人力。
第二大量的生产数据被搜集,便于价值链的优化,缩短生产周期。也许你现在得先完成精细化过程当中,可以提升5%—20%的效率。。
第三进行逐步布局,内部管理能力不断夯实,然后外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地加强。当你智能化程度、管理程度、精细化程度超过上游品牌客户的时候,就掌握主动权了。
奔驰和博世在斯图加特,都是百年企业,博世是其顶级零部件技术供应商,其实博世的技术能力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奔驰。但是博世坚决不做汽车,它有500多亿欧元的产值,它在全球汽车行业里是深度的技术供应商,它比主机更加强大,牢牢掌握话语权。博世的战略是独树一帜的。如果我们作为供应商来说,有两个出路:在技术研发上面日渐强大,可以反客为主;其次,智能化程度、精细化程度超过你的客户。有这两点,会赢得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权。
凯文·凯利说未来的企业组织会更类似于一种混沌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组织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
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机器的智能提高很快,实际上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被消失的,人类从很多基本的工作,会转到其他的工作。所以对人的培养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一切都在摸索当中。
本文为正和岛原创,转载需在文首注明来源及作者
华为6期: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研习班
正和岛商学院10月9日将带领致力于人力资源变革的企业家和企业一线人力资源部门高管一同走进华为,紧扣成长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华为管理实践案例,解读庞大体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的来龙去脉。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