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工业技术领域的顶级盛会,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生态系统、工业能源、空压和真空技术、工程零件与解决方案、未来生产等领域,吸引了来自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家参展商。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现场报道。


783bd8ccd65a6411eb1fb7c47da49b1


2025年4月4日,e-works 2025年第十五届德国工业4.0考察团来到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现场,深入了解工业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并与部分参展商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也是e-works自2014年推出国际考察以来第八次参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e-works 2025年第十五届德国工业4.0考察团

参观中望软件展台并合影


01


沉浸式解锁

不容错过的精彩亮点


01

西门子:

展示工业AI及虚拟PLC等多项创新成果

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展示了在工业AI、软件定义的自动化及数字孪生技术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工业基础模型(IFM)以及由奥迪率先应用的虚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vPLC)等。


f73a98ef55086511cea8a7b42c02981


其中,IFM是由西门子携手微软在Azure平台上共同开发的首个基于行业特定数据的工业基础模型,能够处理和语义理解包括三维模型、二维图纸、工业数据与技术规范在内的多维工业信息,进而生成基于数据的智能建议。


在虚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方面,奥迪与西门子合作在其位于Böllinger Höfe的工厂,将西门子虚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首次用于实际生产控制。这一突破意味着,控制系统不再依赖部署在机器或机器人旁的传统硬件,而是由远在数公里外的数据中心的虚拟控制器远程运行。西门子也由此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安全认证的vPLC供应商。


6695feddd1d0ed3a075ac94ce36a245


而且,作为向“ONE Tech Company”转型的一部分,西门子正在对其产品组合、投资战略与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调整,以扩大创新规模,深度融合软件、自动化与AI能力。


02

易盼(Eplan)&威图(Rittal)&Cideon:

AI驱动型工业自动化

威图、Eplan和Cideon以“AI驱动型工业自动化”为主题,集各家所长,共同将硬件、软件和自动化系统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从AI驱动的工程设计到AR支持的服务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679e92bb9392f908c9f0ebd2c99b18b


其中,Eplan展示了即将推出的Eplan Platform 2026。Eplan Platform作为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全面覆盖电气设计、流体设计、仪器仪表设计、电气制造工艺设计、现场线束线缆工程设计等多个工程学科,旨在帮助制造企业高效工程设计,推动电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Eplan在现场还展示了激动人心的案例——AI自动生成装配板。在AI的辅助下,三维布局可在数秒内生成,为高效生产提供了理想的基础。


威图展示了一种创新型模块化冷却剂分配装置(CDU),该装置具备最大可支持1MW的制冷能力,革新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制冷模式,为下一代AI基础设施的热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此外,威图还展示了面向未来的低压配电系统平台——RiLineX配电系统。它以可靠的能源供给应对数据中心巨大负载,打造了一个稳定且高效的基础设施,为下一代数字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79f029cfa3b0b991c2013f62ce2e681d

液冷CDU


Cideon则展示了通过独特的解决方案优化全流程的数据流动。通过确保企业数据的高可用性和经济效益,Cideon可帮助释放数字化潜力,将产品开发流程提升到新的水平。


03

施耐德电气:

展示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领域领先技术

施耐德电气以“连接产业价值链,共塑工业影响力”为主题,打造了一座汇聚前沿科技的“循环制造园区”,并展示了其在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领域的领先技术和最新创新成果。



基于开放自动化理念,施耐德电气推出的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为控制逻辑、运动控制、人机界面、安全功能以及仿真等控制应用,搭建了统一的自动化环境。该平台适用于流程、混合和离散等不同行业,能够大幅简化工程设计与维护工作。它支持多名用户使用多种主流编程环境开发控制逻辑,并在同一项目上进行协作,从而显著提升效率,加快项目开发与部署速度。


IMG_256

图源:施耐德电气


而且,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内置Automation Copilot,这是一款与微软合作开发的生成式AI助手,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生成高质量、经过验证的代码以及应用程序。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展示了下一代运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AI赋能视觉检测、创新的兆瓦级UPS、前沿的工业信号技术以及创新的数据驱动型燕麦奶生产示范项目等多项创新成果。


IMG_256

数据驱动型燕麦奶生产示范项目(图源:施耐德电气)


04

菲尼克斯电气:

诠释如何将全电气社会的愿景变为现实

菲尼克斯电气展示了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针对控制柜的各功能区域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和产品,以及工业直流电网、电池储能系统和充电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和产品,诠释了如何将全电气社会的愿景变为现实。


35f453d85c341b65b0b2fde2261f9e8


其中,菲尼克斯电气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可带来提升生产率、提升可持续性和全方位网络安全三大价值。值得一提的是,PLCnext Technology作为功能强大的开放式生态系统,搭配智能生产自动化标准,可助力提高产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PLCnext开放控制平台在现场展示中实现了与AI模型的快速集成,支持用户通过标准开发语言灵活开发AI边缘推理应用。


菲尼克斯电气针对控制柜的各功能区域提供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和产品,可用于从工程设计到成品控制柜的整个控制柜制造过程,助力全面实现高效的控制柜装配。


此外,菲尼克斯电气还展示了在直流电网方面的突破。可再生能源的便捷馈入、高效存储和分配,使直流电网成为提高工业可持续性的核心杠杆。据介绍,宝马集团位于德国丁格芬的工厂采用了菲尼克斯电气的直流电网解决方案。而且,菲尼克斯电气在位于德国布隆伯格的集团总部60号大楼,也配备了自有工业直流电网,并研发出可用于650V DC电网的新型组件,充分发掘出可再生能源潜力。


05

倍福:MX-System引领自动化技术革命

倍福展示了MX-System无控制柜自动化解决方案。MX-System突破性地将传统控制柜的所有功能整合到一个模块化系统中。这款创新解决方案集四大核心优势于一身:更紧凑的设备体积、高度灵活的自动化架构、简便快捷的安装流程、极简优化的布线设计。


IMG_256

图源:倍福


值得一提的是,MX-System自2022年推出以来,其开拓性的产品设计和巨大的创新潜力,不仅获得红点设计奖专业评委会的一致肯定,斩获红点最高荣誉“至尊奖”,也还拿下了iF设计大奖。


06

ifm易福门电子:

从传感器到云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

ifm易福门电子以“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为主题参展,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可持续的制造。其中,ifm易福门电子展示的Sensor to Cloud方案,让人印象深刻。



易福门的Sensor to Cloud方案是其工业物联网(IIoT)战略的核心,通过“传感器-边缘计算-云平台”的技术架构,为工业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转型支持。该方案以设备状态监控、预测性维护、能源优化为核心价值,结合硬件创新与软件生态,帮助客户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以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为例,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状态数据,并通过IO-Link主站、IIoT控制器等数字通讯手段,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的moneo工业物联网平台并进行分析,可以监测并提升设备效率。而且,ifm也针对旧设备提供数字化改善方案,通过采用易福门的带Io-link通讯方式的传感器,以及蓝牙主站(可连接50个蓝牙模块),让的旧设备快速进入数字化的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自动化正从简单控制向智能化和自适应方向发展,易福门也正在将更多智能功能直接集成到传感器中,使得能够识别环境变化,甚至提前预警维护需求。易福门也在moneo工业物联网平台中使用AI来分析现场采集的数据,支持预测性维护和流程优化。



07

PTC:人工智能代理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

PTC展示了预览版的Windchill AI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助手。这是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PLM产品。Windchill AI可利用Windchill中存储的所有产品数据,使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访问信息、做出决策和开发产品。


Windchill AI预览版包括Document Vault AI代理,它使工程师能够从Windchill中存储的文档中提取与产品相关的信息。Document Vault AI代理的用途可包括获取对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的技术文档、用于比较和决策的零件规格,以及用于质量保证的过去测试结果和方法。


08

SAP:解锁AI时代的制造新范式

SAP以“工业转型:创新、可持续与数字化”为主题,展示了如何借助SAP Business Suite打造云端的制造和供应链流程,实现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流程AI赋能,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取得成功,并破解制造效率与可持续的双重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SAP Business AI for Industries作为SAP 针对企业多领域业务场景推出的行业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将AI深度嵌入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如 ERP、供应链、财务等),可实现业务效率提升与智能化决策。


而且,借助SAP供应链管理 (SA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和SAP商业网络 (SAP Business Network), 则可帮助企业与业务合作伙伴实现跨企业的人员、流程及系统的连接,实现交易数字化,并打造透明、可持续的韧性供应链,从而将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推向市场。


09

亚马逊云科技:

展示工业AI与智能制造的创新实践

亚马逊云科技(AWS)展示携手39个合作伙伴在工程和设计、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可持续性和供应链六大领域,运用生成式AI、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物联网(IoT)及数字孪生等技术,重点提升质量管理、整体设备有效性(OEE)、预测性维护及供应链可见性的最新成果与解决方案。



而且,亚马逊云科技还现场展示了通过升级版的“e-bike智能工厂”,模拟制造电动两轮车端到端的过程,通过收集、情境化(上下文关联)并将高级分析与机器学习应用于生产线上三个工作站的OT数据,以优化运营。同时还展示了与合作伙伴SynaOS合作构建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协作机器人,如何在工厂供应材料、移动产品以及运行质量控制和检查等。


E-bike智能工厂演示(图源:亚马逊云科技)


02


现场见证

汉诺威工博会上的中国方案


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参展企业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包括华为、联想、中望软件、中控技术、艾灵网络、上海电气、国家能源集团、凯睿得、iTAC、珞石机器人、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台达、上银科技等约1000家中国企业设立展台,充分展示了来自中国的智慧、技术与创新实力。而且,今年展会期间,中国企业带来的机器人、数字平台、工业人工智能产品等尤为受到关注。


华为以“加速行业数智化”为主题参展,围绕精益生产、业务创新与运营优化三大场景,展示了工业智能体系列场景化解决方案。在精益生产展区,华为助力汽车企业构建的智慧工厂,通过模拟车辆从订单配置到出厂交付的全流程,直观展示了华为融合生产网、生产数字平台方案的价值——实现柔性生产,缩短交付周期(OTD),并支持基于数字孪生系统的全局管理与智能分析,助力达成智慧绿色工厂目标。而且,华为基于Wi-Fi 7智能天线技术实现汽车主机软件加载效率提升等多项技术与解决方案,均为首次在汉诺威亮相。


联想重点展示了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由联想携手英伟达共同打造,旨在通过快速推进能够进行推理、规划并采取行动的AI智能体,助力制造等行业加速人工智能的应用并提升生产力。而且,联想还面向制造行业开发了LeForecast混合AI预测平台、联想供应链智能(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ESG解决方案乐循(ESG Navigator)、联想机器人检测(Lenovo Robotic Inspection)等一系列AI驱动的服务。


中望软件以虚实结合的模型展示、成效卓著的应用案例、全天候的硬核技术演讲,深入拆解了All-in-One CAx解决方案的提效密码。其中,中望3D的“设计资产数字化继承”能力,助力许继电气轻松将沉淀四十年的技术经验在新平台上焕发新生,以及中望3D提供强大的建模、曲面、装配、出图等功能模块,助力企业实现笔记本电脑从ID设计、到MD设计、装配设计的全流程高效创新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艾灵网络携工业AI终端亮相,它因首次实现15亿参数级蒸馏模型在工业级智能终端的深度集成,引发了广泛关注。艾灵工业AI终端以软硬协同设计与垂直场景深度优化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四大具备代际差异的竞争力支柱,在工业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技术实力。其创新具体体现在工业级实时决策、高性能AI模型、零门槛智能交互、工业灵活适配四个方面。而且,艾灵工业AI终端创新性地解决了AI大模型工业落地的三大技术难题,即智能算力调度技术、异构协议栈融合和多模态模型协同,为制造业认知智能化提供关键支撑。


中控技术向全球展示以工业AI赋能流程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包括通用控制系统UCS、时间序列大模型TPT、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等。其中,通用控制系统UCS作为“云-网-端”新型极简架构控制系统,解决了AI时代控制系统的“数据、算力、算法”的三大挑战,具有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等典型特征。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作为中控技术研发的首个面向流程工业的时间序列大模型,突破了传统工业AI模型的局限性,为多样化的工业需求提供AI赋能的智能解决方案。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是中控技术针对流程工业中巡检环境的复杂性、统一调度的缺失以及巡检任务繁重等难题,特别为工业细分应用场景量身定制的机器人产品及软硬件平台解决方案。


iTAC展示了基于iTAC.MOM.Suite制造管理系统的整套数字化系统以及在工厂的应用。该MOM系统与边缘分析、人工智能、计划排程等模块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极大覆盖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完善支持客户的智能制造场景和需求。其开放式和面向服务的架构为数据交换和无缝集成奠定了基础,并且可以用微服务的方式轻松扩展所需的新功能。


在机器人方面,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博会的开幕式上闪亮登场,成为会场的焦点之一。本次展会,宇树科技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和轮足机器狗两项产品。其中,人形机器人可供娱乐或科研教育机构使用;轮足机器狗适合用于工厂巡检等场景。


同时,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如台达、越疆科技、节卡机器人、配天机器人、钛虎机器人、珞石机器人、朗誉机器人、加速进化等,也都带来了各自的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


例如,台达屡获国际奖项肯定的D-Bot系列协作型机器人,具备先进的认知能力,并能与NVIDIA Omniverse整合,打造下一代数字孪生应用。节卡机器人在展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了JAKA S 5智能力控协作机器人,其凭借0.1N级力控反馈技术和毫米级精度控制能力精准复刻,展现了人机共融的智能与灵活。珞石机器人携码垛、焊接、打磨、复合机器人、CNC上下料等七大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向全球展现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03


四大趋势

引领工业技术创新发展


本次展会上,众多尖端技术、产品以及前沿解决方案的亮相,揭示了当前工业技术领域发展的四大趋势:


01

人工智能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且正在向工业价值链不断渗透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急需能够显著提升生产力与运营效率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I)作为关键技术,对满足这一需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本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参展商,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纷纷将 AI 技术融入自家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为例,SAP 推出的 Business AI for Industries,将 AI 深度嵌入企业核心业务流程,覆盖 ERP、供应链、财务等多个环节,不仅能大幅提升业务效率,还能助力企业做出智能化决策。在工业自动化板块,施耐德电气与微软携手,开发出了生成式 AI 助手 Automation Copilot。借助这一工具,工程师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经过验证的代码与应用程序,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与质量。西门子则推出全新的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 Industrial Copilot,该方案通过功能拓展,可全面覆盖维护周期的各个阶段,助力各行业突破传统维护模式,向智能化、数据驱动型维护转型。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AI 技术正加速向工业价值链各个环节渗透。未来,工业领域有望形成“人类与 AI 智能体协同合作”的新型组织形态。正如西门子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在开幕式上所强调的,全球技术发展正推动工业和能源系统向更高效、自动化、安全可靠的方向演进,而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将在业务流程、产品开发仿真、制造生产三个主要领域为工业提供重大帮助,而下一代管理者将领导一个由人类和AI智能体组成的团队。


02

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成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迈向开放化、软件定义化的进程中,诸多前沿技术与平台不断涌现,虚拟PLC(vPLC)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虚拟PLC通过软件定义逻辑功能,突破了传统硬件 PLC 固定架构的束缚,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与可配置性。这也促使工业自动化厂商积极布局,且工业领域也在积极探索其实际应用。


例如,西门子与奥迪开展合作,成功将虚拟PLC首次应用于生产控制环节,为行业树立了应用典范。与此同时,倍福借助TwinCAT for Linux,进一步拓宽虚拟 PLC 的应用边界。基于Linux的实时控制,如今也能作为虚拟 PLC的运行环境,让 TwinCAT应用程序实现高效、虚拟化的灵活部署。


除了虚拟 PLC 的深入应用,施耐德电气推出的 EcoStruxure 开放自动化平台同样值得关注。该平台以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系统为核心,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 AI 技术,搭建起涵盖控制逻辑、运动控制、人机界面、安全功能及仿真等控制应用的统一自动化环境,大幅简化了工程设计与维护流程,为工业自动化注入新的活力。


03

智能制造生态厂商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深

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协同联动、开放共享、健康和谐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从本届汉诺威工业展来看,智能制造生态厂商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深。


例如,西门子与埃森哲宣布成立“埃森哲-西门子业务集团”,以整合双方优势与专长,加速各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同时西门子还展示了其强大的生态伙伴网络,以及与微软、英伟达、AWS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果。AWS则通过构建“智能工厂云端协作”系统,将西门子、SAP、PTC 等工业巨头的核心能力与自身云服务深度融合,形成了覆盖设计、生产、供应链的端到端协同生态。此外,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展期间,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宣布在工业数智化领域开展全面联合创新,推进ICT与OT两大技术体系的深度融合。上海电气首次入驻汉诺威“智能制造”馆,向世界展示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及AI赋能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于展会期间达成总额36.37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签约。


04

聚焦能源绿色转型,诸多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不断涌现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成为本届展会核心议题。而且,诸多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台达基于AIoT技术的能源管理平台DeltaGrid,通过优化能源基础设施的效率,协助低碳能源转型。西门子通过将其数字化楼宇平台Building X与AWS云服务及人工智能能力集成应用,对能耗与碳排数据的实时洞察,助力实现节能降碳。菲尼克斯电气的直流电网解决方案已在其集团总部及宝马集团丁格芬工厂实现应用,通过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存储与分配,显著提升工业可持续性。


此外,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凭借其清洁、高效的特性,突破了传统化石能源污染大、储量有限的局限,展现出在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使得工业领域积极探索其应用,众多能源与工业企业也在加速布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深入日本工厂一线给精益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