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行业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是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全面AI化的元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今已步入下半场,智能化成为核心发展趋势,其中,AI智驾将成为行业未来的关键走向。2月6日起,吉利、极氪等多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模型完成深度融合,这标志着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进入新阶段,未来将对汽车智能化发展、用户体验升级、行业竞争格局及技术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座舱:全面跃升交互体验
如今,车载AI借助DeepSeek的深度学习能力,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它能解析模糊指令与隐性需求,像吉利星睿大模型和DeepSeek-R1协作,调用约2000个车载接口,自动调节空调、车窗,提供“管家级”服务。
大模型技术还增强了多模态交互能力,融合语音、视觉、触觉等多模态数据。通过识别驾驶员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号,给予更自然交互反馈,理想汽车的3M技术就有此能力。
同时,AI依据用户习惯、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定制化服务,如音乐推荐、座椅调节,实现“千人千面”的座舱体验,提升用户对汽车产品的粘性,让驾驶体验更贴心、更舒适。
AI智驾:大幅降低应用门槛
在当下汽车智能化变革中,DeepSeek展现出显著优势。首先是低成本与开源优势,其 API 调用成本仅为同类模型的2%,且完全开源,极大降低了车企的算力与研发投入,中小车企也能借此快速部署先进AI功能。
端侧本地化部署也是一大亮点。通过模型压缩技术,大模型可在车载端高效运行,减少对云端算力的依赖,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强化了数据隐私保护。
此外,技术生态共建成为趋势。车企与科技公司积极合作,像吉利牵手 DeepSeek、华为携手盘古大模型,形成技术协同。其中,吉利还牵头编写汽车大模型标准,这一系列合作正有力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助力汽车智能化迈向新高度。
重塑格局:催生差异化竞争
2025年,智能座舱已然成为汽车市场的核心战场,据预计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超 75%,大模型上车成为车企争夺用户的关键。岚图知音作为首个搭载DeepSeek的量产车型,率先抢占市场,突显先发优势。
汽车正从单纯的功能车向具备主动服务能力的“智能体”转变,逐渐成为人们的“数字器官”。比如,吉利凭借“双脑协同”技术,让车辆能预判用户需求,“情绪感知”等功能未来或许也会成为汽车的标配。
在这场智能化变革中,合资与自主品牌同步发力。上汽通用作为首家接入DeepSeek的合资车企,体现了技术普惠化趋势,这有可能打破外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传统优势,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自动驾驶:全力铺就发展道路
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程中,DeepSeek展现出独特价值。它具备低算力需求和高推理能力,这一特性让自动驾驶算法本地化部署成为可能,其开源特性还有望促进技术方案的收敛,加快自动驾驶普及速度,挖掘出算法优化的巨大潜力。
同时,数据驱动迭代也在加速。大模型能够高效处理自动驾驶所必需的场景生成、预标注等任务。以华为云与盘古大模型的合作为例,二者结合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为自动驾驶技术基于海量数据进行优化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自动驾驶技术在数据的 “喂养” 下,得以快速发展,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离广泛应用又近了一步。
挑战:体验、算力与合规
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中,如何平衡技术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大模型虽然显著提升了交互能力,可复杂功能也带来隐忧,例如手势操作对于年长用户而言,接受度不高,学习成本较大,这就需要在追求技术创新时兼顾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算力与数据安全同样不容忽视。尽管DeepSeek降低了算力需求,但车企仍需构建强大的数据中台,像吉利的星睿智算中心,以此来支撑模型的训练与迭代,确保数据安全与技术持续升级。
随着AI深度介入驾驶决策,行业标准与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建立更严格的数据安全和伦理规范,能有效防止算法偏见或系统故障引发的风险,保障驾驶安全与用户权益,为汽车智能化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DeepSeek与车企的深度融合,不仅将智能座舱推向了“主动服务”的新高度,还通过技术普惠化重构了行业竞争逻辑。未来,汽车将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融合AI能力的移动智能空间,推动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下半场加速迈进。车企需在技术落地、用户体验和生态协同中找到平衡点,方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来源:参考消息、澎湃新闻、幻影视界、网通社、红星新闻、金融界、央广网
▌整理:国车展内容组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公众号是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注:本文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平台观点与立场
END
2025京津冀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展览会(简称2025国车展)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旨在加快推进碳中和愿景目标下的汽车技术创新,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展会设置整车前瞻科技展及检测等主题展区,全方位、系统性地呈现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2025.8.27-29,相约国家会展中心(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