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的2025上海国际暑期学校“从丝绸之路到进博会——中国经贸文化暑期学校”项目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圆满闭幕。本次项目历时20天,围绕“课程讲座、参观考察、特色工作坊、文化游览”四大板块,累计开展专题讲座6场、企业参访8次、文化体验与工作坊8场。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7个国家的19名学员与中外授课教师、志愿者出席闭幕式。
1
课程讲座:
了解中国,洞见未来
在为期三周的学习中,国际生学员们聆听了六场高水平专题讲座,对中国和上海的经贸制度、支柱产业和城市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由国际组织学院和法学院讲授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和《上海对外制度与仲裁机制》报告系统梳理了自贸区法规、WTO框架及跨境争端解决路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主讲的《上海经贸文化历史》专题报告回顾了上海百年贸易文化,让学员们从制度层面了解中国对外经贸交往中的发展脉络和建设成果。
在特色行业探访板块,学员们走进“澎湃公司·Shanghai IP”专场。讲解员聚焦新能源汽车、平台经济、IP运营及数字化营销等上海支柱产业,通过讲解典型案例,详细介绍国际传播中的上海角色。
会展与传播学院组织的《国际会展与经贸交流》专题,将会展专业知识与场馆建设、进博会历史与文化、展会与国际贸易网络系统的讲授给学员,并通过参观进博会场馆、国家会议中心等场所实地实景了解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
体育健康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带着学员体验中国体育文化,通过八段锦和传统射艺体验,让学员亲身感受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2
参观考察:
走进现代与传统,感悟中国式现代化
参观考察环节围绕“现代产业链-城市更新-传统文化”三条主线,学员们深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走进进博文化展示中心与虹桥品汇,感受“展品变商品、采购商变贸易商”的加速度。
在文化考察模块,学员们分别安排了漫步外滩、上海中心俯瞰天际线、豫园寻踪、参观中华艺术宫等场所,体验上海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潜能与商业再造。
特别是苏州、同里和横店影视城的行程,学员们通过对古典园林、江南古镇和中国影视剧拍摄基地的游览,旗袍变装、微电影拍摄与美食体验,认识到一个更为立体和多样化的长三角地区,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触摸真实的中国。





3
特色工作坊:
动手实践,创意落地
特色工作坊项目将文化体验和沉浸式学习实践相结合,为学员们精心设计了香囊制作、皮影戏表演、茶艺体验、瓷器文化知识竞答、中文学习等活动。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缝制香囊,在互动游戏中学习中文。不仅激发了学员们学习中文的兴趣,也进一步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了解。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学员们参观了瓷器展,并踊跃参与瓷器知识竞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中国瓷器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在皮影戏工作坊,学员们了解皮影戏艺术,并积极参与皮影戏的学习和体验。经过刻苦学习,学员们在“北新泾美好生活E空间”向社区居民展示了学习皮影戏的成果,与社区的30名中国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
在茶文化体验课上,非遗元宝茶传承人张荐茗向学员详细讲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礼仪和基本知识,并现场指导每一位学员冲泡元宝茶,品元宝茶。伴随着茶香和欢声笑语,国际生们深度体验了一次茶文化的茗香之行。



4
文化游览:
多元沉浸,美美与共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与文化有关的游览是学员们最热衷的项目,不管是课堂上中华传统文字、书法,还是皮影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丝绸香囊缝制、茶道礼仪,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国际生们沉浸其中。


特别是“城市漫步(Citywalk)”线路设计活动,在老师的建议下,学员们设计的徒步线路覆盖外滩、武康路、安福路、北外滩“世界会客厅”等多个上海知名文化地标。在徒步过程中,中外师生用镜头记录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上海城市文化特色,在夏天黄浦江的晚风中搭建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
5
结业仪式:
分享体验,展示成果
7月26日,暑期学校举行结业仪式,仪式由会展与传播学院旅游系主任张兆琨主持。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分享和展示了在暑期学校期间的所学、所思、所得。
在汇报交流中,4个小组学员代表依次登台,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考察体悟,围绕上海的国际游览接待优化、文旅的国际化提升等问题展开分享,并提出“全覆盖的英文服务”“多语言的标识系统”“境外信用卡闪付”“促进连接周边小城市”等方面的建议和方案。
会展与传播学院会展与经济管理系主任黄辉老师对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点评。外事处副处长孟维亮、会展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叶青青依次向学员和志愿者颁发结业证书和优秀志愿者证书。

2025上海暑期学校圆满落幕,20天的暑期学校不仅是一次知识之旅,更是一次文明对话。在学员参与的“暑校体验与中国形象感知”调查问卷中,所有学员都愿意将“上海暑期学校”项目介绍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期待学员们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带回各自国家,成为新时代国际传播的使者,让每位学员、志愿者、老师彼此之间埋下未来在中国再相逢的种子。
- SUIBE -
来源:会展与传播学院
编辑:李林蔚
责编:施晖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