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版权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月18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地区举办,为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当日下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正式举办。该活动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京津冀三地党委宣传部(版权局)联合主办,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成果发布、主旨演讲、项目签约等一系列精彩环节,展示成效,交流经验,促进合作,共话未来。同时,现场设置“京津冀‘十四五’版权工作系列成果展”,向与会嘉宾生动地展现了“十四五”期间京津冀三地版权工作系列成果。
此次举办版权主题活动的北京市东城区,文化资源富集。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有12处坐落于这里;众多非遗、老字号在这里扎根发展;诸多文艺作品以这里为灵感创作……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2023年11月,北京市东城区入选了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是北京市唯一入选地区。2023年11月,东城区入选了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一年多来,东城区以试点建设为契机,努力开辟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的“创新试验田”,助力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项目在全国性、国际性活动上崭露头角,同时持续开展版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形成了以版权保护激活文化资源价值的一系列有益实践。此次版权主题活动落地东城,是东城区对外展示试点建设成果的良好契机,也为东城区进一步做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的另一重要板块,2025年京津冀版权之夜活动在前门地区同步亮相。活动联动京津冀三地优秀文化企业,聚焦影视、动漫、游戏、文博文创、民间文艺转化优质IP转化成果,以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市集”形式,展现版权开发与运用的亮点成果。
在众多展位之中,“北京东城民间文艺”展位别具京味特色。以北京中轴线为灵感的景泰蓝文创作品,造型精美,匠心入微,彰显着北京老城的对称之美和文化底蕴;形态各异的内画作品,以妙笔在水晶球内绘画不同图案,或山水、或鸟兽、或花草,方寸之间展现东方特有的美学;珍珠盘扣韵味雅致,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吸引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古老的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文艺版权保护又促使这些珍贵资源衍生出新的价值。此外,版权之夜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版权服务站,北京市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在此提供“一站式”版权登记、法律咨询、维权指导、普法宣传等服务,让更多人了解版权、走进版权、保护版权。近年来,东城区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方面先试先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建设的背景下,东城区创新开展“资源整合与机制保障”“法律支持与权益保护”“产业发展与价值转化”“行业培育与宣传推广”四大行动计划,助力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
2024年东城区“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
在资源挖掘方面,深入开展“东城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调研行”,盘点梳理区域资源现状,探索提出民间文艺保护与促进的“东城方案”;在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东城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作用,为民间文艺项目提供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多方面的服务。在价值挖掘方面,接续举办丰富多样的艺术交流、书画慰问、合唱展演等民间文艺活动,推动民间文艺服务基层、惠及大众。
在宣传展示方面,不断提升东城民间文艺精品“曝光度”,推荐优秀民间文艺项目在服贸会、国际版权论坛、北京文化论坛等重要平台精彩亮相,充分营造尊重版权、崇尚创新的浓郁氛围。东城民间文艺精品亮相2024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国际研讨会。

东城区民间文艺项目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版权保护重在长效、重在实效。未来,东城区将持续做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建设成果转化工作,探索构建版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全链条”服务体系,激活版权价值,点亮生活之美。
图片: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 区委宣传部 红桥市场 王峥 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