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中国


趣中国

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战斗机真的能隐身吗?

珠海航展刚刚闭幕,在航展上亮相的歼-35A战机,特别受瞩目。这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
飞行表演中,歼-35A在空中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屏息的图案,引得现场观众欢呼不断,这是歼-35A首次公开亮相。这里说隐身,并不是真的看不到,是指在战争中不被对方的雷达等监测设备监控到。
歼-35A战机令人期待许久了。早在2014年11月的第十届中国航展上,与歼-35A战机颇有渊源、机身涂有编号“31001”、名为“鹘鹰”的隐身战机,就曾公开进行飞行表演。自那以后,“鹘鹰”就悄无声息地淡出公众视野。直到不久前歼-35A照片正式公开,大家才发现其气动外形与“鹘鹰”相近,仔细对比后又有不曾相识的感觉。
航空界有句脍炙人口的金句——“一架好看的飞机,一定是好飞机。”它通俗易懂地解释了“一架飞机拥有符合美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外形就是好飞机”的道理。歼-35A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架漂亮的飞机。其采用隐身一体化设计、翼身融合、双后掠外倾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式布局,机身表面平坦光滑得就像一件艺术品。
隐身战机的研发一直是航空科技的最前沿,当今世界能独立研发第五代隐身战机并最终装备部队的国家屈指可数。也正因此,相关技术一直严格保密。这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自信。


给野生大熊猫做了个家 它真的来住了!

在动物园里,大家都看到过大熊猫的人工家园。可是,在野外,大熊猫会喜欢人类给他们搭建的家吗?最近,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在刚刚收取的红外监测相机数据中,首次提取到了人工搭建“大熊猫产仔巢穴”里的成年野生大熊猫影像,这意味着,咱们人工搭建的家,也得到了野生大熊猫的认可。
大熊猫研究专家介绍,我们大熊猫保护总体形势挺好的,当前面临难题之一是野生大熊猫分割为若干种群,种群之间难以往来,基因得不到交流,有的小种群面临退化风险。比如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栖息地主要位于德阳,野外繁育所依赖的树洞、石洞等庇护所在汶川大地震中损毁严重,已威胁到种群繁衍。于是,去年以来,保护者们开始有计划地搭建大熊猫野外产仔的巢穴。
10个人工巢穴分布在海拔1700米至3000米的区域,最险峻的需要从另一座山靠溜索下滑才能抵达。每年全部收取一次数据,需跋涉7天。近期才取回的数据显示,今年有一只野生大熊猫前来“验房”。
“这处‘房源’在海拔1700米的山脊缓坡,周边竹林茂盛食物充足。”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副站长说:“虽然它停留时间不长,但验证了我们的保护措施、保护方向是正确的。”
画面上的野生大熊猫为成年个体,体格健壮。“从监测结果来看,大熊猫对人工巢穴没有不适反应,是否会进一步选择此处繁育产仔,还需持续监测、评估大熊猫对人工巢穴的利用情况。”


趣杭州

浙博这个火爆出圈的展览,你看了吗?

最近,浙江省博物馆门口经常排起长队。一幅从故宫博物院远道而来的宋画《百花图》,正在杭州展出。这幅现存17米的长卷中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数十种花鸟,精微程度逼真还原了现实。
看看宋画和现实照片对比图,是不是感觉无论形态、大小,都相当类似?你是不是想感叹:“宋代画家简直就是行走的照相机啊!”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说,在《百花图》上可以看到宋代花鸟画求真务实到了强迫症的地步,他测量了《百花图》中每只鸟的大小,发现和现实中几乎接近。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三个单元,展出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8家收藏单位收藏的15幅宋代绘画真迹,是当今宋代花鸟画真迹最集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汇集。展览到2025年1月9日结束,大家有空的话,抓紧去看看哦。



趣世界

埃及发现一座三千多年古墓 里面有11个密封坟墓

最近,埃及和美国的考古学家在埃及著名城市卢克索附近发现了一座古墓,里面有11个密封的坟墓。埃及旅游和文物部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座可追溯到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38年至公元前1630年)的古墓,是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哈特舍普苏特神庙旁的南阿萨西夫墓园发现的。
埃及-美国联合考古队在挖掘该墓园时发现了男性、女性和儿童的棺材,这表明这是一座在第12王朝和第13王朝初期世代使用的家族坟墓。古时的洪水摧毁了坟墓中的大部分木制棺材和包裹尸体的亚麻布。然而,女性坟墓中的珠宝等物品完好无损,其中包括一条做工精巧的项链,上面有30颗紫水晶珠和一个河马头的护身符,护身符两边镶嵌着两颗圆柱形的玛瑙珠。
负责此次任务的美国首席考古学家凯瑟琳·布莱克尼说,他们发现了两面铜镜,一面有着莲花形状的把手,另一面绘有独特的哈托尔女神图案。哈托尔是古埃及掌管天空、女性、生育和爱情的女神。



记者 黄莺

制作 骆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