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海国际车展将于4月23日至5月2日震撼启幕!在36万平方米的超级展览空间里,汇聚全球近千家顶尖汽车制造商,共同擘画未来出行的创新蓝图。
值此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速白热化之际,上海车展已化身现象级新车首发舞台。众多品牌选择在这片汽车界的"世界之窗"首发战略车型,既是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今天我们将深度解码本届车展最有可能"出道即顶流"的五大新能源明星车型,它们或凭借颠覆性技术突破,或以突破想象的设计美学,更有可能以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的革新方案,在车展现场掀起现象级传播浪潮。
小米YU7(御7)
小米汽车首款旗舰轿跑SUV——YU7(御7)的上市计划正式进入倒计时。这款被寄予“小米式颠覆”厚望的车型,将以“未来数字座舱”为核心标签,在上海车展舞台掀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科技风暴。
从官方透露的预告图来看,YU7采用“星际流动”设计语言,车身以0.23Cd超低风阻流线型轮廓搭配无框电吸门与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灯带与小米动态LOGO形成视觉焦点。内饰更堪称“移动智能空间”:一体式曲面屏集成小米自研Hyper OS车机系统,支持全场景多模态交互,与小米AI大模型深度联动,可实现“一句话操控全车+智能家居”的跨端协同。
性能层面,YU7搭载小米自研“麒麟”电驱平台,提供双电机四驱版本,零百加速跻身3秒俱乐部,续航则突破CLTC 800公里大关。其搭载的“小米智驾”系统融合了激光雷达与高精度地图,支持城市复杂路况NOA领航辅助,更通过小米生态链企业联合研发的V2X车路协同技术,实现红绿灯信息预感知等前瞻功能。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终极入口”,智能家居系统的深度接口,用户下车后车辆可自动开启“守护模式”,通过车外摄像头联动家中安防设备。这种“人-车-家”的无缝互联,或将重新定义智能出行边界。

极氪9X
极氪9X,作为极氪品牌首款全尺寸新能源SUV,正以颠覆性技术储备掀起行业热潮。新车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超级进化版打造,采用全球首创的"三电全域融合"技术,将电机、电控与电池管理系统深度集成,实现能效比提升22%。其搭载的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在"闪电切换"模式下可迸发400kW综合功率,零百加速仅3.5秒,却能将CLTC续航推高至750km,彻底终结里程焦虑。
智能驾驶层面,极氪9X首配3颗自研"天眼"固态激光雷达,与12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构成"蜂巢感知矩阵",配合Mobileye Q6芯片,可精准构建4D动态环境模型。其搭载的ZEEKR OS 4.0系统,支持城市全场景NOA领航辅助,更可基于端侧大模型实现"类人驾驶决策",让机器驾驶无限趋近老司机般的预判与礼让。
在补能体系上,新车突破性地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的800V高压SiC闪充,配合宁德时代麒麟CTP 3.0电池,热失控概率低至10的负9次方。而全球首创的"能量拓扑"热管理系统,更能在-30℃极寒环境下保持电池恒温,让冬季续航不打折。

小鹏G7
小鹏G7以颠覆性技术革新,在智能驾驶、性能体验与设计美学三大维度突破想象边界。其核心亮点可概括为“三极一跃”。
搭载XNGP 4.0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配备12颗高清摄像头组成的AI鹰眼视觉矩阵,配合双Orin-X芯片迸发508TOPS算力。实测无图NOA可精准完成8D立交桥连续匝道切换,V2X车路协同更让车辆在智慧路口提前3秒预判红绿灯,实现“绿灯不停车”的丝滑通勤。更值得关注的是其AI进化引擎,通过OTA持续学习用户驾驶习惯,在深圳用户常经路段会自动降速至30km/h。
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配合5C超充技术,10分钟可补能450km,即便在-20℃低温环境仍保持高效充电。CLTC工况下长续航版达725km,配合电池安全三防设计(耐1000℃高温/80吨侧压/2000J冲击),彻底终结里程焦虑。
车身突破传统SUV敦厚造型,采用0.21Cd超低风阻设计,悬浮式电子后视镜与200万像素暗光摄像头完美融合。座舱内14.96英寸悬浮屏与AI小P语音系统形成“第三生活空间”,麂皮材质与磁吸式冷饮杯架,让科技仪式感渗透每个细节。
作为首款搭载无图城市NCA的25万级SUV,G7以“轻地图重感知”技术路线,在全国28省实现自动驾驶全覆盖。

问界M8
问界M8,这款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旗舰SUV,首次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代客泊车"全链路贯通,配备3颗激光雷达与400TOPS算力芯片,可精准识别复杂路况并毫秒级决策,让城区穿梭如老司机般从容。其自研的增程混动系统更突破能效极限,1.5T四缸专用增程器+40kWh电池包组合,达成CLTC综合续航1400km,彻底终结里程焦虑。
座舱内,鸿蒙4.0智能系统带来革命性交互体验。多模态感知可同步识别语音、手势与面部微表情,实现"主动式服务",如疲劳驾驶时自动调暗灯光、播放提神音乐。而全球首发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将导航信息直接投射至前方路面,形成10米虚拟成像距离,让驾驶者仿佛开启"透视"模式。
安全层面,M8采用八系铝合金+热成型钢打造的笼式车身,配合毫秒级响应的预感知主动刹车系统,刷新中保研碰撞测试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独创的"电池健康云管家",通过AI实时追踪电芯状态,提前30天预警潜在风险,让动力电池寿命延长40%。

比亚迪汉L
比亚迪汉L以"龙脊"为设计语言。车身采用0.21Cd超跑级风阻系数流线造型,搭配全球首发的"云阙"贯穿式尾灯,未上市便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但这绝非徒有其表的科技艺术品——其搭载的比亚迪第四代双模技术,以全新骁云1.5T混动专用发动机为核心,匹配前后双电机电四驱系统,零百加速仅3.7秒,综合续航突破1300km,更实现亏电油耗4.2L/100km的逆天能效。
智能驾驶领域,汉L首配DiSus-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每秒500次路面扫描配合毫秒级阻尼调节,让魔毯空气悬架与运动操控完美兼容。而全新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融合3颗地平线征程5芯片,构建400TOPS算力矩阵,实现城市/高速全场景智驾覆盖,更支持跨楼层停车场记忆泊车黑科技。
安全维度全面进化,刀片电池2.0通过25吨重卡碾压测试,首创"蜂窝状"电芯排布结构,热失控概率降低90%。车身采用军工级热成型钢占比达23%,配合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打造笼式安全堡垒。

上海车展,AI汽车制造业要搞大事情,扫码关注我们的专题网站呀!

文章来源:AI汽车制造业
作者:李子豪
责任编辑:周学颖
审核人: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