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险与政策背景
纺织与制衣行业因原料易燃(如棉、化纤)、设备密集、用电负荷高等特点,火灾风险高且蔓延迅速。据嘉定区2025年安全生产会议要求,企业需“以本质安全为目标,强化全链条风险管控”。
一、消防安全管理核心要点
组织架构与责任落实
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制度。
重点岗位(如仓库、配电室)需专人值守,落实防火分隔与动火审批。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确保消防车道畅通:面积超3000㎡的厂房需环形车道,严禁占用防火间距。
防火分隔措施:仓库、厨房等高危区域须采用A级不燃材料隔离,定期检查防火卷帘功能。
消防设施维护与隐患整改
自动喷淋系统、火灾报警装置需每年全面检测,维保记录存档备查。
隐患整改遵循“立即处理+分级上报”原则,重大隐患需制定专项方案并报批。
二、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重点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
原料与仓储:棉麻等原料需分仓存放,避免堆积过高;化纤类材料需远离高温设备,防止自燃。
设备防护:纺织机械的旋转部位(如打手、锡林)必须安装联锁装置,防止机械伤害;电气线路需防潮、防腐蚀处理。
工艺环节风险控制
前纺工序:清梳棉环节安装金属探测装置,防止火花引燃纤维;滤尘室独立设置,配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浆纱与染整:蒸汽管道隔热防烫,高湿度区域采用防水灯具,酸洗作业需配备防化护具。
三、消防培训的4大关键内容
基础法规与意识提升
全员学习《消防法》《纺织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强化“安全第一”理念。
实操技能训练
灭火器使用:教授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场景及操作步骤(提、拔、握、压)。
应急疏散:模拟火灾逃生路线,掌握低姿捂鼻、避开浓烟等技巧。
特种岗位专项培训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需熟练操作报警系统,电工掌握电气火灾扑救方法。
案例分析与警示教育
剖析典型纺织厂火灾案例(如设备过热引燃棉絮),总结教训并制定预防措施。
四、灭火应急预案编制的5项核心要素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设立应急指挥部,下设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等,明确各组职责(如灭火组负责初期扑救,疏散组引导撤离路线)。
预警与响应流程
发现火情后,第一目击者立即启动手动报警,同时报告值班负责人;火势扩大时,总指挥启动全员应急响应。
疏散与救援方案
制定多层厂房“分层疏散”策略,优先撤离着火层及相邻区域,使用荧光标识引导安全出口。
救护队配备急救箱,与就近医院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设备与物资保障
定期检查消防栓、水带、应急照明设备可用性,仓库储备防烟面具、逃生绳等物资。
演练与复盘优化
每季度开展全流程演练,模拟夜间火灾、设备故障等复杂场景;演练后召开总结会,修订预案漏洞。
五、构建“防救一体”的安全生态
纺织制衣企业的安全生产需兼顾“人防+技防”:通过培训提升员工能力,依托科技手段(如智能烟感、充电桩监控平台)强化预警。唯有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方能实现“零事故”目标,护航企业可持续发展。

附件:《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主要内容的解读
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机构:企业要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配备足够且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