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9日,作为连续八届进博会定点医疗保障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举行了一场高标准、全流程、多学科协同的应急演练,由急诊办公室组织,医务处、护理部、院感办、保卫科、急诊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现场参与演练。此次演练模拟了危重多发伤患者、孕产妇子宫破裂合并骨盆骨折、心梗需ECMO支持等复杂病例同时涌入的场景,全面检验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天花板”急救能力。
上午7时45分,市六医院急诊预检台接到120电话:中环路发生车辆失控事故,造成四人重伤,正火速送往医院。伤情就是命令!医院瞬间进入战时状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激活,绿色通道同步开启,抢救设备、药品、血制品保障全部就位。10分钟后,4辆救护车陆续抵达,预检分诊护士根据伤情严重程度,为患者佩戴红、黄、绿分级标识,并护送至相应区域展开救治。
抢救室内,多学科团队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一名多发创伤患者神志不清且无家属陪同,抢救团队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深静脉穿刺扩容。经CT明确颅脑、颈椎、骨盆多处严重损伤后,神经外科与骨科团队无缝衔接,在急诊值班主任授权下,为其紧急手术并转入ICU,完整演练了对危重多发伤患者的全流程生命接力。

一位孕38周产妇因撞击摔倒导致阴道出血并伴休克,妇产科、骨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一键式”快速响应,检查发现其存在胎盘早剥、子宫破裂高风险及骨盆骨折。经多学科团队紧急救治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成功实施剖宫产,并同期完成骨盆骨折复位固定,最终母子平安。
近年来,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为针对性强化对这一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次演练特设置了一名32岁年轻胸痛患者的抢救场景。该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因惊吓突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就在启动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时,患者突发心室颤动,命悬一线!抢救团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并将患者运送至复合抢救一体化单元,实现同一空间内的“诊治一体化”。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迅速介入,在持续心脏按压下成功建立VA-ECMO生命支持(即ECPR),介入治疗后转入EICU。此环节考验了医院对于心源性猝死的顶级生命支持技术与团队协作能力。另一名挤压伤患者经检查诊断为多发肋骨骨折、血胸及脾包膜下出血,多学科会诊后决定先行保守治疗并密切监护。
演练于上午9时许圆满结束。整个过程指挥有力、衔接紧密,充分展现了市六医院在面对群体性、超复杂危重伤员时的应急响应能力。演练结束后,各条线负责人和参与的医护人员对本次演练进行全面复盘总结。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周晓辉表示:“八年的进博保障经验,让我们始终以‘万无一失’为标准。本次演练刻意设置了超越常规的压力场景,旨在暴露潜在短板,从而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预案,筑牢医疗安全基石。”

作为进博会的“医疗护航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将持续优化救治流程,创新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不断优化绿色通道机制,誓以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护航进博,守“沪”平安。

来源:宣传文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