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0中小口径集输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者:王宏军1 张 洋2 宫彦双1 马义来2 安 超1
单 位:(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库尔勒 541000;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城市民生设施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2018YFF0215000)。


摘要:管道内检测是利用管输介质驱动检测器在管道内运行,实时检测和记录管道变形、腐蚀等损伤情况,并准确定位的作业。管道内检测作为在役管道检测最有效的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是对于中小口径(DN80~DN200)集输管道现阶段却没有非常有效的内检测手段。本文通过对某油田中小口径集输管道现状进行调研,梳理了中小口径集输管道进行内检测的难点,阐述了国内外管道广泛应用的内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技术现状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小口径集输管道内检测的可行性方案。






引用本文:王宏军,张 洋,宫彦双,等.中小口径集输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3-8.








试验研究与应用




 
0一氧化碳气瓶小孔泄漏理论及数值仿真研究
 者:邵东亮 葛志强
单 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南京 210000)
基金项目: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科技项目[KJ(Y)202429];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KJ(YJ)2023001]。

摘要:气瓶室内小孔泄漏危害较大且难以监测。本文对0.020 m3一氧化碳气瓶的孔泄漏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孔径大小对泄漏过程中泄漏速率、剩余压力等的影响及泄漏的影响范围。研究发现,孔径0.008 m的音速泄漏持续时间为孔径0.006 m的 56.30%,初始泄漏率约为孔径 0.006 m的1.78倍,孔径0.008 m的瓶中气体剩余质量始终小于孔径0.006 m;泄漏0.14 s时,音速泄漏区约延伸至瓶外直线距离0.26 m处,泄漏气体已在域内充分扩散形成回流,域内大部分区域温度已升至320.0 K。





引用本文:邵东亮,葛志强.一氧化碳气瓶小孔泄漏理论及数值仿真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9-15.




0汽车罐车的罐体碰撞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
 者:冯赫驿 邓贵德 徐晓东 康晓鹏 李涌泉
单 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保障专项项目(2023YJ30)。


摘要:为降低汽车罐车运行防控风险,结合智慧监管系统开展罐车运行监测,本文针对汽车罐车在侧翻事故中发生碰撞破坏失效的安全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和ANSYS/LS-DYNA对罐体侧翻后的碰撞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研究速度、接触摩擦系数和接触倒角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碰撞条件下,速度和接触摩擦系数的影响比较明显。速度达到50 km/h时罐体发生破坏,因此可以通过监测罐车入弯前的运行速度,结合智慧监管系统进行运行风险防控。





引用本文:冯赫驿,邓贵德,徐晓东,等.汽车罐车的罐体碰撞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16-22,58.




0储罐底板电化学腐蚀声发射机理研究
 者:李 健1 胡志海2 马云修1 丁克勤2 张继旺2
单 位:(1.管网集团(徐州)管道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徐州 220006;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储罐底板腐蚀声发射监测的能量信号来源,本文分析了底板电化学腐蚀机理与腐蚀过程中的驱动力。根据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铁原子脱离晶格的受力模型。推导出了金属发生腐蚀时金属原子脱离金属晶格的能量变化关系。利用COMSOL软件对底板腐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腐蚀坑长度的增加,腐蚀坑处应变能密度也随之发生突变。在储罐底板腐蚀过程中金属自由电子吸收大量的能量,导致金属原子脱离晶格,释放能量与声发射信号成正相关。





引用本文:李 健,胡志海,马云修,等.储罐底板电化学腐蚀声发射机理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23-27.




0某电厂低硬度P91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研究
 者:蔡永江1 屠 博1 闫 凯2
单 位:(1.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汕尾 516623;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横向项目“汕尾电厂基于落实国家市监特 515号文锅炉范围内管道隐患排查及鉴定性检验技术研究与运用”(K-21-G01)。


摘要:为探究在役P91钢的组织损伤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已服役3.3×104 h的P91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断口、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早期服役历史使P91钢中的析出相发生粗化,应力与局部应变进一步促进了粗化相附近孔洞的形核和粗化。析出相粗化造成材料硬度及强度下降,孔洞的形核与粗化会促进孔洞连接形成微裂纹。组织损伤对短期蠕变强度未造成明显影响,对长期蠕变强度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引用本文:蔡永江,屠 博,闫 凯.某电厂低硬度P91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28-36,41.







管理技术




 
0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风险防控数据共融共识与可信传递技术研究
 者:刘 渊1,2 孙仁山2 孙润业1,2 万 强1,2 李尼亚2
单 位:(1.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607402)。


摘要:质量安全与风险防控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数据的共融共识与可信传递是其重要基础。针对特种设备质控数据来源不可靠、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和长管拖车三类典型特种设备为对象,通过全链条多主体数字证书和报告的生成规则、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的研究,搭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风险防控联盟区块链。成果将为数据和知识的上链共享奠定基础,实现数据的共融共识与可信传递,为质量安全与风险防控提供新模式。






引用本文:刘 渊,孙仁山,孙润业,等.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风险防控数据共融共识与可信传递技术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37-41.




0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与监督检验的耦合分析
 者:戴永成
单 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泰州分院 泰州 225400)


摘要:质量保证体系(简称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压力容器生产质量的保障,监督检验(简称监检)是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基础上进行的过程监督。本文以T市为例,通过构建“质保体系 - 制造监检”的耦合协调模型,先分析了2个系统中各要素产生问题数量的变化趋势,然后构建企业质保体系与制造监检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算出2个系统的综合指数以及耦合协调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持证时间变长,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类型由严重失调转变为优质协调。质保体系和制造监检2个系统趋向相互独立,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变高。





引用本文:戴永成.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与监督检验的耦合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42-46,54.




0基于区块链的特种设备数据共享交换模型研究
 者:张莉君1 曹宏伟2
单 位:(1.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福州 350008;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典型特种设备质控分布式云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2022YFF0607405)。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区块链的特种设备数据共享交换模型,探讨了特种设备数据共享的需求和特点,包括多主体交互、多样化数据结构和数据安全要求,提出了一个集成了智能合约和身份认证机制的数据共享模型,并结合链上链下数据共享的混合模型,在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和降低开发维护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引用本文:张莉君,曹宏伟.基于区块链的特种设备数据共享交换模型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47-50.




0消防员电梯与消防电梯比对分析
 者:王鹏程1 薛树龙2
单 位:(1.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南京 210019;2.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 210092)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消防员电梯与消防电梯的名称来源与各自看似独立又相互交叉渗透的技术功能设置要求,从市场监管与建筑防火设计两方面剖析消防员电梯与消防电梯的功能、检验等要求异同点,为从事电梯检验与建筑设计人员明确这两类电梯的适用范围、设置条件以及检验要求提供一定参考,最后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协同配合、理清关系将消防员电梯与消防电梯统一为一个名称、一种要求。





引用本文:王鹏程,薛树龙.消防员电梯与消防电梯比对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51-54.








检验检测与监测技术




 
10 埋地钢质管道交直流混合干扰下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者:阎雪冬 郭艳伟 凌沛文 陈玉宝 杨树斌
单 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佛山 528000)

基金项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腐蚀规律研究及评价”(2023ZT02)。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和交流杂散电流的评价标准,分析了交流干扰评价中计算交流电流密度和实测交流电流密度的适用性。通过对遭受交直流混合干扰的某段管道开展现场测试及评价,结果表明: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采用AS 2832.1—2015标准进行评价可操作性比较强,对于交直流混合干扰的情况,建议以实测的交流电流密度按照SY/T 0087.6—2021中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引用本文:阎雪冬,郭艳伟,凌沛文,等.埋地钢质管道交直流混合干扰下的检测与评价方法[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55-58.




11 新型电梯钢丝绳张力检测设备研制
 者:罗正卫1 曾 靓2 陈镇科3 曹 峰1 梁 毅4
单 位:(1.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长沙 410117;2.湖南天行健机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长沙 410117;3.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益阳 413000;4.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长沙 410117)

基金项目:一种新型电梯钢丝绳张力测试装置的研究(2021KJJH74)。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以STM32L051为核心的新型电梯钢丝绳张力检测设备,包括整体结构、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设计,该设备采用型号为LZ-WS6的S型传感器作为水平拉动钢丝绳时拉力传感器,同时将HX711模数转换芯片用于钢丝绳张力检测模块。该钢丝绳张力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自动判断钢丝绳张力值是否符合要求,提高了电梯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单位对钢丝绳张力的检验检测效率。






引用本文:罗正卫,曾 靓,陈镇科,等.新型电梯钢丝绳张力检测设备研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59-63.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12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防爆电梯危险源辨识
 者:冯 斌1 李颖聪1 倪鹏飞1 吴琦豪2 陈家焱2
单 位:(1.苏迅电梯有限公司 湖州 313018;2.中国计量大学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湖州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D2017)。


摘要:为了减少或消除防爆电梯潜在的点燃危险源,应用故障树对防爆电梯危险源进行辨识研究。先对防爆电梯系统的结构构成和潜在危险源进行分析,掌握防爆电梯点燃危险源状况;建立防爆电梯危险源故障树结构,运用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轿厢门系统、导向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发生点燃危险相对较高;根据危险源辨识分析结果,提出防爆电梯重要点燃危险源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防爆电梯设计与使用风险。






引用本文:冯 斌,李颖聪,倪鹏飞,等.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防爆电梯危险源辨识[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64-68,82.




13 基于油液检测技术的异步机减速箱蜗轮蜗杆磨损分析
 者:郭竟尧 何比干 张奕东 李伟东 林鹏智
单 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佛山检测院 佛山 528000)


摘要:为了确保异步机电梯的安全使用,本文提出使用油液检测技术对异步机电梯减速箱油中的元素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不同使用时间的异步机电梯减速箱所取的油样中的Fe元素的含量,确定异步机电梯减速箱蜗轮蜗杆结构的磨损程度。油液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异步机电梯蜗轮蜗杆结构的磨损程度进行评估,帮助检验机构及时提出维修保养意见,提高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为电梯的安全评估提供新思路。





引用本文:郭竟尧,何比干,张奕东,等.基于油液检测技术的异步机减速箱蜗轮蜗杆磨损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69-72,92.




14 浅谈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微动磨损
 者:余新生 屈名胜 李 卓 王治江
单 位:(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西安 710048)


摘要:曳引钢丝绳作为曳引驱动电梯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曳引钢丝绳微动磨损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钢丝绳微动磨损的典型特征,重点探讨了使用时间、受力位置、曳引系数等因素对微动磨损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给出了预防钢丝绳微动磨损的措施和建议,为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本文:余新生,屈名胜,李 卓,等.浅谈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微动磨损[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73-77.




15 X省长期服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状况研究
 者:季小辉1 袁 静2
单 位:(1.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南京 210000;2.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0)

摘要:为防范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运行重大风险,对X省长期服役大型游乐设施开展专项调研,全面摸排设备安全状况,系统分析设备运行问题隐患,完善大型游乐设施“故障曲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初步建立大型游乐设施关键参数动态监测及风险评价模型,以保障大型游乐设施运行安全。






引用本文:小辉,袁 静.X 省长期服役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78-82.








失效与事故分析




 
16 一起蒸汽供热管道爆管事故的技术分析
 者:周 俊1,2 吴 健1 张永春1,2
单 位:(1.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 无锡 214074;2.江苏省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锅炉安全节能环保) 南京 210036)

基金项目:江苏省特检院科技计划项目[KJ(Y)2023011]。


摘要:本文对一起用螺旋焊管制作的蒸汽供热管线的爆管事故进行分析,着重探究爆破口呈现脆性断裂特征的原因,得出爆管为水击及爆破管段母材冲击韧性差共同导致,指出制造过程中材料验收环节存在的缺陷。建议用于公用管道等重要管道的螺旋焊管,在制造过程中应加强材料复验环节的控制,明确冲击试验的要求,同时建议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对冲击试样的取样方向进行修改。






引用本文:周 俊,吴 健,张永春.一起蒸汽供热管道爆管事故的技术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83-87.




17 600 MW调峰机组水冷壁管失效原因分析
 者:张 磊 张烟生 李 广 陈耀华 付检平
单 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以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失效水冷壁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常温拉伸性能试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水冷壁管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运行中锅炉温差波动较大,由于结构约束造成热膨胀受阻,导致管壁应力集中部位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形成疲劳裂纹,进而发生开裂失效。最后对防止此类失效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本文:张 磊,张烟生,李 广,等.600 MW调峰机组水冷壁管失效原因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5,41(1):88-92.




信息来源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社

美         秦莉娟

编      校   陈佩佩  周全芳  

审      核   王淑兰  吴   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