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旧改楼市观————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预期性指标。


——GDP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约束性指标。


——新增就业18万人。

——万元GDP水耗下降4%。

——节能减排指标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为准。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 开工建设欣旺达动力电池总部及灯塔工厂项目,推动比亚迪深汕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产能爬坡、二期整车项目投产,高水平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 规划建设北站-坂田片区、大铲湾片区等重点软件园区。


● 高标准规划建设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等,新落地重点金融企业或项目1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


● 加快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出台园区土地整备实施专项规划,完成土地整备8平方公里。


● 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打造宝安新桥东、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样本,


(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建成深汕高中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以上。新组建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打造10所以上国内一流的特色高中。


● 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其他高校影响力、竞争力更加卓著。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加快建设深圳音乐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校,推进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


● 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新增投入运营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2个设施,开工建设鹏城云脑Ш、自由电子激光、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


(三)加快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加快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加快发展水贝黄金珠宝、大芬油画、大浪时尚等彰显城市文脉的特色街区。


(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探索二三产混合利用供应方式,优化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机制,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五)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 推动出台前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


● 加快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支持中英街面向香港统筹运营、定向招商、24小时通关。支持建设香港葵青-深圳盐田组合港。


● 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出台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联动周边地区积极推广“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分工模式,探索区域间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 重点打造海洋新城公园群、前海公园群等8个滨海公园群和光明科学城公园群、低碳城公园群等12个都市公园群。


● 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加快建设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等项目,加快广深第二高铁、深南铁路等前期工作。推动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并尽快开工建设。


● 建成盐港东立交、深汕通港大道等项目,开工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沙河东路北延、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推进深中通道、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建设。


(七)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人文都市


● 加快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加快建设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等项目。


● 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汇聚地,加快建设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推动东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海上田园等主题公园升级改造。


(八)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 推动开展企事业单位托育、社区托育、家庭托育,鼓励符合条件幼儿园实现2-3岁托班“能开尽开”,支持托育机构品牌化发展,通过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加托位7000个,利用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多元化托育服务新增托位9000个。


● 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1.25平方公里。


● 出台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分区分类逐步缩短轮候周期,新开工建设6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启动保障性住房“租购同权”试点。


(九)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图片来源:摄图网)


报告全文: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完成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一)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坚持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兼顾防疫情稳经济,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果。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温情做好市民基本生活、看病就医等服务保障,加快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108.1%、加强免疫覆盖率93.7%,引导市民群众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大力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经济增长实现三个突破:经济总量突破3.2万亿元、达3.24万亿元,增长3.3%、高于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5万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达1.04万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7%,规模达1.33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0%、达41.1%。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均GDP提升至18万元,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分别下降4.5%、4.2%。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实施“万名干部助企行”行动,出台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30条”系列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159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累计达394万户、居全国城市第一。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不断壮大,新增比亚迪、顺丰2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总数达442家、上升至全国城市第三;新增独角兽企业13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数达2.3万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2家、总数达535家。


(二)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级。创新引领力稳步提升。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增强,出台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材料基因组设施完成设备调试,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二期开工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端科创资源加快集聚,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建成,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26个重大科研项目落户河套。创新硬实力显著增强。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679项、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164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推进,全国首个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套整机国产化攻关成功并获批生产应用,集成电路相关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取得良好进展。全社会研发投入1682亿元,占GDP比重达5.49%,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4%。创新支撑力更为强劲。出台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实现4886台(套)科研仪器共享。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落地,获批建设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共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获批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37家。


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建设,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创新中心建成运营,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34家。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金额40.5亿元,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创新源动力加速集聚。入选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新增全职院士17人、总数达91人,高层次人才累计超2.2万人。大力促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首次采用“一展两馆多地”模式举办第二十四届高交会、展出面积为历届之最,首次联袂高交会举办2022西丽湖论坛,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创新人才论坛、青年科学家502论坛。


(三)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大。


坚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大力培育具有引领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具有全球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高站位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出台实施“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制定生物医药、软件、现代建筑业、天然气等产业发展政策,布局建设约300平方公里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实施连续5年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工业上楼”行动,以市场化方式组建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新能源汽车等首批5支产业专项基金,入选国家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一批高能级的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中芯国际12英寸线、华星光电T7二期、深汕比亚迪汽车园一期、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投产,华润微电子12英寸线、华星光电高世代面板产业配套项目、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等6个百亿级项目开工建设,荣耀坪山工厂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高起点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52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76.3%。金融业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5138亿元、增长8.2%,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提升至第九。


新增招商金控等持牌金融机构11家,新增风投创投机构67家,成功举办深圳创投日活动并形成固定惯例,优质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46亿元,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成立。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设立金融驿站97家,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3.8%、15.9%、31.9%,新增“首贷户”3.1万户。率先开展契约型私募基金商事登记试点,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开通,“深瑞通”正式启动、首批深市企业全球存托凭证在瑞士上市。物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挪威船级社正式落户。


新增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11个、内陆港6个,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平盐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小漠国际物流港口岸正式开港、汽车外贸滚装船实现首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003.6万标箱、保持全球第四。积极克服深港跨境运输堵点,开通供港运输“海上快线”,深港水路运输增长49.6%。新开通6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增长19.4%,深圳获批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四)需求潜力得到更好释放。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建立市重点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专班,加强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2%。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654亿元、创历史新高,签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30个、投放基金163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批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第二批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亿元、增长2.2%,增速四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通过发放补贴、消费券等形式,促进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消费,通讯器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40.3%、13.5%。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网络零售额增长20.9%,新引进培育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268家。


万象城三期、老佛爷百货精选概念店等重点商业项目开业运营。贸易规模稳中有升。实施稳外贸“28条”等措施,建成深圳RCEP服务中心,进出口总额3.7万亿元、增长3.7%,出口增长13.9%、总额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跨境电商进出口1914亿元、增长2.4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天然气贸易额336亿元、增长39.2%,完成华南首家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大鹏湾LNG枢纽港成为全国首个接卸量超亿吨的LNG港口。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平台、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上线运行。


(五)改革示范作用更加彰显。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综合改革试点牵引战略战役性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国务院在深圳暂时调整实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4部行政法规,为建市以来首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19个单位获颁首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突出贡献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加快落地。首个“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改革试点项目宝龙工业园开工建设。深圳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推出9项技术标准规范,发布交易场景61个,累计交易额12.1亿元。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正式运营,交易额超36亿元。深圳公共资源交易规模突破万亿元,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超20%。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出台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和首批200项改革事项清单,连续3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出台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和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法规。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867个、累计2172个,每年可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3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实现“四连冠”。


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实现跨行业应用、跨地区互认。“深i企”平台注册商事主体突破250万,新增253项“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80项高频政策补贴实现精准推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在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中连续两年获最优档次A级,10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深粮控股、深国际、资本集团3家企业获评“双百企业”改革标杆,获评数量居全国第一。


(六)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以重大对外开放平台为载体,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出台优化前海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发布两批共计445项权责分工清单,金融开放、法律事务、服务贸易、人才引进等政策覆盖扩区后全部区域。新推出创新成果8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交易额794亿元、增长1.4倍。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建成运营。深港首次以联合公告形式发布支持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十八条措施,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239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顺利运行,仲裁员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深港澳合作更加紧密。深港联合政策包、产业政策包、联合招才引智计划发布实施,推出服务香港青年十大措施,全国首家港澳青年服务驿站投入使用。协同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发布全国首个“国际版”医院评审标准。“港澳药械通”累计获批使用19种药品和11款医疗器械。


新增3类港澳专业人士备案即可执业,累计517人完成执业备案。签署推动深港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备忘录,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开工,皇岗口岸重建加速推进,大鹏湾水域深港进出船舶实现“一次引航”。对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新增里约热内卢为友好交流城市、国际“鹏友圈”增至90个,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及青年交流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首列中老泰冷链专列。成功举办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315个项目、总投资879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0亿美元。


(七)城市品质功能更加完善。


坚持高起点规划、前瞻性布局、匠心式打造,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强化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宜居生活空间不断拓展。“山海连城”计划深入实施,首条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全线贯通,新建远足郊野径248公里、新建改造绿道368公里。新改扩建公园26个、总数达1260个。建立城市树木、绿地管理“一张图”,强化293万余株植物闭环管理。实施城市第六立面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都会客厅、活力中心等5类20个试点片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土地整备16.4平方公里、城市更新供地254公顷。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持续完善。


深江铁路、深汕铁路全面开工。地铁12、14、16号线及6号线支线建成通车,岗厦北、黄木岗、大运枢纽开通运营,地铁新开通里程达128公里、创历年之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线网密度居全国首位。建成投用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等高快速路,龙澜大道北延、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联合优化地铁与公交线路,调整公交线路178条。城市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


建成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可调节能力达20万千瓦。东部电厂二期和华润电力海丰电厂3、4号机组等项目开工建设,大唐宝昌燃气热电扩建项目、500千伏深圳中西部受电通道建成投产,有力支撑最高用电负荷达214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改造老旧供水管网65公里、老旧燃气管道103公里,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实现瓶改管“清瓶”目标。西坑粮库、西部粮库、宝安粮库(二期)、深汕粮库等4个粮库开工建设,储备粮规模提升至178万吨。


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评价性合格率达99.6%。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和城中村供用电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刑事治安警情下降20.3%,实现自然灾害“零伤亡”。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出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累计建成5G基站6.5万个,50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提高36.8个百分点、达65.3%,入选全国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城市。空间化、可视化的城市二三维数据底板加快完善,上线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国际IFC数据格式标准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八)市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增长7.0%,达342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8.4%。教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出台实施教育经费保障、校长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监测评价督导“四个体系”建设方案。


新组建基础教育集团23个、累计达53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2所,坪山、光明、龙岗高中园建成招生,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座、创历年之最。


深圳在全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连续4年居珠三角城市第一。高校建设全面提速,南方科技大学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技术大学建成投用,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大学开工建设。成立西丽湖X9高校院所联盟,成功举办X9联盟赛艇联赛。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组建深圳东、西部职业教育集团,举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建成31个特色产业学院,3D数字游戏艺术、云计算项目斩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


“健康深圳”建设深入推进。医疗资源延伸扩面,市中医院综合楼、平乐骨伤科医院新院区等投入使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二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医院等开工建设,新增社康机构54家、床位1920张,新增全科医生800名、执业医师1847名。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8家医院进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3家进入十强。新增三甲医院7家、总量32家,三甲医院检验检查结果实现互认。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


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4.2万套(间)、供应分配12万套(间),首批面向人才配售的住房入市销售。供应居住用地3.7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504万平方米。首次发布房屋租赁参考价格,促进房屋租赁市场规范发展。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完成458个老旧小区改造,创建519个绿色宜居社区。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1365元/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2360元/月,均居大中城市前列。55家医疗机构开通跨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阶段性扩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发放范围、降低启动条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1843万元、惠及群众31万人次。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养老托幼服务,新增街道长者服务中心25个,新增托位7000个。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帮扶协作、对口合作等工作,实施帮扶项目427个,投入财政资金50.4亿元,在粤桂协作国家考核中实现“五连冠”。


文体旅事业稳步发展。广播剧《南海榕》等17部作品获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博会、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活动精彩纷呈。“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音乐学院开工建设。蛇口滨海文化创意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获评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落户,获得2022年国际泳联游泳锦标赛4枚金牌,17名深圳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实现冬奥会参赛历史零的突破。新接入“开放共享、一键预约”体育场馆1179所、总数达1591所,惠及超600万人次。首创海洋诗歌季、室外智能器材健身赛,推出滨海徒步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梧桐山生态休闲等5个微度假目的地,深圳十峰登山打卡、踏春美食季等活动精彩纷呈。


(九)生态环境质量更为优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让深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红树林成为深圳靓丽的生态名片。空气质量在全国超大城市中保持领先。完成66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全部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216台天然气锅炉低氮化改造,建成5座V2G示范站和6座综合能源补给站,完成物流配送车、环卫车和港口、机场作业机械清洁化替代6695台,推广LNG和氢燃料垃圾转运车202台。新推广新能源汽车23.9万辆,渗透率达61.8%,保有量达76.6万辆。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1%,PM2.5年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治理向“全面达优”迈进。新建修复污水管网156公里,创建污水零直排小区7505个,建成沙井水质净化厂三期等5座水质净化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2.8万吨/日,污水收集量增长4.7%。地表水水质按国控断面计算优良比例提升至91.7%,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完成平湖能源生态园二期升级改造,光明、龙华能源生态园开工建设。新增固废处理能力2.9万吨/日、累计27.8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由45.6%提高至47.2%。入选国家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74%。入选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845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816万平方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深圳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一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增强,顶尖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相对不足,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先进基础工艺有待提升突破。三是城市治理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仍需持续提升,城市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还有提升空间,城市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承压明显。四是重点民生领域仍有短板,优质教育资源还无法有效满足市民需求,高水平医疗资源还需加大布局力度,养老托育服务短板有待加力补齐,住房保障能力有待加快提升。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争取最大最好的发展成果,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程度贡献。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一)预期性指标。


——GDP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约束性指标。


——新增就业18万人。

——万元GDP水耗下降4%。

——节能减排指标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为准。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根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1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1)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20+8”产业集群行动,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争创首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新开工建设5个以上百亿元级、10个以上三十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


(2)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重点发展整车制造、智能感知系统、车载计算平台、新一代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开工建设欣旺达动力电池总部及灯塔工厂项目,推动比亚迪深汕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产能爬坡、二期整车项目投产,高水平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3)捕捉新型储能产业新风口,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出台实施电化学储能产业支持政策,培育壮大光伏逆变器、光伏装备制造、高压液冷快速充电桩等细分领域,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等搭建储能应用场景,鼓励薄膜光伏、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示范应用,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0万千瓦,新建V2G示范站40座、充电桩16万个、超级快充站40座、综合能源补给站10座。


(4)推动装备制造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着力发展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工业母机、精密仪器设备和智能机器人,提升高端装备系统集成能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


(5)推动新材料产业向精细化、特色化延伸,加大集成电路、宽禁带半导体、高能量密度电池、生物医用等领域材料产业布局,加快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超400亿元。


(6)巩固发展电子信息等既有优势产业,强化5G融合应用、AR/VR、MLED等领域前沿技术储备和国际标准研制,开工建设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及OLED模组产线等项目,做大做强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增加值分别突破2200亿元、2200亿元、1000亿元。


(7)逐步补齐集成电路制造短板,积极布局一批先进封装测试生产线和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深圳中芯国际满负荷生产,建成礼鼎高端集成电路载板及先进封装基地、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方正微电子等项目,加快华润微电子12英寸线等项目建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增加值达550亿元。


(8)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强市,对标世界一流建设全新机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加快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平台,培育引进行业龙头合同研发机构等重大共性技术应用平台,建成投产卫光生命科学园,加快推进迈瑞医疗等项目。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分别达200亿元、360亿元。


(9)狠抓服装、眼镜、钟表、珠宝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大浪、横岗、水贝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设计中心、线上直播营销中心、产品体验中心,着力增品种、提品质、重设计、创品牌,现代时尚产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


(10)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建设信创产业基地和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规划建设北站-坂田片区、大铲湾片区等重点软件园区。推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国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之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8%。


(11)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高端要素集聚的海洋产业,开工建设海洋综合试验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举办首届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争取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推动海洋资源交易中心、海洋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引导高科技企业向海发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2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1)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加快做大服务业总量、做优结构、做强主体,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体系,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76.5%。


(2)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拓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业态,促进更多工业企业成为基于制造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推动3个以上企业、项目或平台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


(3)建设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之都,加快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举办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争取跨境征信、内地与外国律师事务所联营等试点落地,新增会计师事务所总部1家、具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知名律所5家。


(4)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创建设计创新中心,培育设计引领示范企业,高水平打造蛇口滨海文化创意产业带、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举办中国设计大展等20场以上大型创意设计品牌活动,新增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5)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围绕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一批品牌展会,高水平举办粤港澳国际汽车博览会、消费电子展、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全球数字能源展会、全球餐饮和食品工业博览会等面向全球市场的世界级展会,提升高交会、海博会等展会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商展百强标准展会2个,年办展面积达550万平方米。


(6)大力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总部经济,构建灵活精准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在深设立资财中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打造特色突出、产业聚焦的总部基地,新增总部企业30家。


3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


(1)打造高端高质金融机构集聚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等,新落地重点金融企业或项目1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


(2)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加快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落地。全力支持深交所高标准建设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线3个以上交易产品。


(3)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每月8日举办“深圳创投日”活动,打造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创投对接平台,进入行业前100的创业投资机构达22家。做强做优引导基金体系,争取军民融合基金、中国电子信创基金等国家级基金落户。建设福田、南山、前海等示范性创投生态基地,基金管理规模达2.5万亿元。


(4)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出台金融科技专项规划,支持深圳国家金融科技测试中心运营发展,扩大数字人民币在税收缴纳、政务缴费等场景应用,加快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8个以上项目入盒测试。培育认证“深港澳金融科技师”500人以上。


(5)加强金融对制造强市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核心专业设备抵押贷款,推动制造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提升至11%,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发挥“星耀鹏城”企业上市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0家。


4强化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


(1)加快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出台园区土地整备实施专项规划,完成土地整备8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工业软件园、高端电子化学品园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制造环节优先向园区集聚。推动龙岗长宜物流等首批7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建设提速,滚动谋划实施第二批项目。


(2)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打造宝安新桥东、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样本,全面开工建设72个工业上楼项目,新增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空间2000万平方米。


(3)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引导深圳企业开拓广阔市场,积极探索推动市外工业飞地和合作园区建设,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链。


(4)重构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资金体系,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推动已设立产业基金加快运作,完成工业母机等第二批7支产业基金设立。


(5)强化协会、联盟支撑作用,加快设立深圳市智能传感、数字创意等行业协会,推动覆盖“20+8”产业集群的协会、联盟全部设立完成。


5面向全球开展“双招双引”。


(1)构建完善大招商工作格局,落实管产业(行业)管招商机制,滚动完善并用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两张清单,引进综合型、功能型、区域性优质项目100个。


(2)提升专业化与精准化招商水平,统筹推进市场化招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并购招商、以商招商,高质量办好全球招商大会、“20+8”产业集群系列招商会等活动,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投资落地2000亿元。


(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持续完善支撑教育先行示范的教育经费保障、校长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研究、监测评价督导4个体系,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中小学高级教师及特级教师达1.2万名以上。


(2)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提质,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建成深汕高中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以上。加快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展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新组建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打造10所以上国内一流的特色高中,促进民办学校规范提质。


(3)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发展,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其他高校影响力、竞争力更加卓著。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加快建设深圳音乐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校,推进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


(4)调整优化高校学科结构,出台我市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指导意见,实施高等教育学科攀峰行动,促进全市高校学分互认、课程互享,对接“20+8”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开发工程,推动深圳原创成果融入高等教育体系,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25个。


(5)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部省共建职业教育示范市,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培养一流“工匠之师”,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创新中心落户,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培育20家产教融合企业,建设10个特色产业学院。


(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创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深化体教、艺教深度融合,加强学生劳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一批课程改革先锋学校。


2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1)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新增投入运营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2个设施,开工建设鹏城云脑Ш、自由电子激光、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


(2)加快国家实验室“核心+基地”建设,争创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增强鹏城实验室核心科研团队力量,建成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加快将鹏城实验室建设成为网络通信领域世界一流实验室。支持深圳湾实验室和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3项以上里程碑式重大研究成果。


(3)落实基础研究“深研”规划,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长周期和择优滚动支持模式,实施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65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7.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88件。


3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1)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加强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联动,深度参与“广东强芯”、核心软件工程和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支持创新主体承担或参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30个以上。


(2)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稳定性+竞争性+市场化”多元科技攻关支持体系,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0个,部署重大专项20个。


(3)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好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超高清视频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新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个以上。


4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转移转化体系。


(1)完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转化基地建设运营机制,提高中小试、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质量,新增中小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等35个。


(2)推动技术转移机构提质培优,加快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业务实质性运转,修订出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加快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建设,新增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以上、技术经纪人400人以上。


(3)布局建设一批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在产业园区、医疗教育、商贸消费、城市治理等领域定期发布新场景建设需求清单,新增300个以上产品进入创新产品目录,予以优先应用示范推广。


(4)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立市级协调机制和用户委员会,组织仪器设施管理单位编制年度开放共享方案,实施开放共享情况考核评价,稳步提升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开放率。


5促进多元创新主体蓬勃发展。


(1)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深设立全球性研发中心,引进和培育研发型民营领军企业,完善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本市国企研发投入增长25%,推动在深央企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2)培育壮大更多高成长性企业,通过企业研发资助、创新产品政府首购等多元方式,支持企业深耕零部件、元器件、材料等细分领域研发创新,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独角兽企业5家,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6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1)营造最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出台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建成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强化人才扎根的安居、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高规格举办“人才日”系列活动,建设前海国际人才港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具有全球感召力的事业发展平台。


(2)深化国际人才管理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招聘、薪酬、评价等制度,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3)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高标准建设深圳零一学院、科创学院,探索“一流中学+一流大学+一流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范式,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组建技工教育集团。


(4)强化高端人才靶向引进,提升引才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靶向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国际影响力青年科技人才,新增高被引科学家10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8万人年。


(三)加快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1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1)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面向全国全球拓展消费,加快布局7个左右海外推介办事处、联络点,加强城市海外营商推介,策划深圳购物季等一批名片式重大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万亿元。


(2)打造引领消费潮流的时尚之都,大力培育本土消费品牌,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支持举办时尚秀和新品发布会,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形成首发经济效应。


(3)推动工业生产与消费、外贸、会展联动,建设深圳工业新产品、时尚消费品展销平台,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电子产品等消费升级,积极培育发展“圳品”餐厅和预制菜,推广新能源汽车12万辆以上、“圳品”400个。


(4)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等新个体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扩大线上学习、互联网医疗、在线文娱等服务供给。


(5)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引进一批传统线下流量和新型线上流量并重的综合平台、专业平台,引导推动更多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交易,努力打造亿级用户流量平台,建设5家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直播电商基地,网络购物交易额达1500亿元。


2积极拓展投资空间。


(1)坚持“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持续加大公共住房、产业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有效投资,深入推进国家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00亿元、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超1100亿元。


(2)提升前期项目转化率,围绕“十四五”重大项目、“20+8”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在已开工项目基础上,全面开展其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推动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开工。


(3)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上线“智慧投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再造“统报、联查、并审、快批”流程,重构医院、大学等项目审批机制,实行基建、设备、信息化“三合一”审批,固定资产投资与开办费一体化审批。


(4)深化投融资改革,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用足用好专项债。深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打造亚太区REITs中心,推动红土盐田港REIT、博时蛇口产园REIT完成全国首批扩募。


(5)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与符合政策鼓励方向的民间投资项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


3加快建设贸易强市。


(1)打造联动珠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支持深圳大型工业企业集成贸易服务能力,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8万亿元。


(2)建设大宗农产品和国际冷链贸易平台,依托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离岸现货交易,扩大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市场规模,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加强粮食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大豆离岸现货交易500万吨、冻品及生鲜水果等进口额700亿元。


(3)扩大重要能源资源贸易规模,加快建设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推动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稳定运行,扩大电煤进口,实现LNG加注量20万立方米以上、天然气贸易额500亿元、新增电煤贸易额200亿元,集成电路进出口额8300亿元。


(4)打造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心,支持汽车企业设立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滚装船码头、汽车出口监管仓等建设,出口汽车30万辆。


(5)加快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申报建设空港综合保税区,拓展检测维修、保税展示交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增强国际中转贸易港枢纽功能,国际中转集装箱达350万标箱。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仓,大力发展“买全球、卖全球”商业模式,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600亿元。


(6)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进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等高端生产性服务外包,壮大数字内容、云服务、跨境金融等领域平台数字化贸易领军企业,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200亿美元。


4持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1)打造外商投资首选地,全面深入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为外商来深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鼓励外商投资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0亿美元,其中非港资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


(2)实施面向重点国家和地区企业投资合作三年行动,推动形成对接一批、挖掘一批、落户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推动20家以上跨国企业扩大在深投资规模,引进2-3家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


5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1)发展高水平商品交易市场,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加快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加快发展水贝黄金珠宝、大芬油画、大浪时尚等彰显城市文脉的特色街区,争取建成1个千亿规模的世界级地标商圈。


(2)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支持大型连锁企业拓展社区市场,布局建设社区菜店、超市、便利店、药店、快递服务点等网点,实现大型居住社区智能快件箱、智能冰箱等末端配送设施100%覆盖。


(3)建设供应链组织中心,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对外物流枢纽+城市物流转运中心+社区物流配送站”三级物流体系布局建设,加快平盐铁路电气化改造、小漠港疏港铁路等多式联运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发展水平,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物流业增加值达3500亿元。


(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1纵深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1)巩固深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成果,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扎实做好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论证和法律法规调整适用等工作,推动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出台实施。


(2)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加快建设陆海空全空间无人系统、新能源充储放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深圳电子处方中心等,争取放宽基础电信业务取得突破。


2更大力度深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1)出台实施营商环境6.0版改革政策,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面对照世界银行、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最新标准推进新一轮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2)推动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建立依法依规最快审批制度,持续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以及各类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措施,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即报即审即批。


(3)创新实施精准有效监管,完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信用+智慧”监管机制,规范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推广远程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加强“预付费”消费市场监管,全面推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推动城中村水电气网违规加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深入推进“万名干部助企行”活动,实施全市企业服务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找资金、跑手续等七大专项行动,在项目落地、政策兑现、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


3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1)争创首批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技术要素和资源环境市场、要素平台等领域实施一批标志性改革。


(2)推动深圳数据交易所成为全国性数据交易平台,推动数据要素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推动获批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数据资产入表试点,扩大跨境数据交易规模,数据交易额50亿元以上,其中跨境数据交易额1亿元以上。


(3)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二三产混合利用供应方式,优化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机制,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4深化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


(1)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研究实施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税收支持政策。


(2)加快实施第六轮财政体制改革和前海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第六轮市区政府投资事权划分方案,进一步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关系,优化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范围,更好发挥市区两级积极性。


(3)优化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实施“生均+项目+绩效”高校财政投入模式,推动设立重点高校教育基金会,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收费标准与办学声誉相匹配。


(4)深化民生领域价格改革,理顺生活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领域“按效补贴”机制,开展污水处理按效付费试点,分阶段推进原水、自来水价格优化,出台民办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五)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1纵深推进前海合作区开发建设。


(1)强化扩区后统一规划管理,推动出台前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修订前海合作区条例,推动调整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建立健全经济区与行政区权责利相统一的共建共管共享体制。


(2)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快打造风投创投、天然气贸易、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涉税服务业、高端智库等六大集聚区,集聚更多港人、港资、港企、港机构,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二期,新增入驻100个以上港澳台国际创业团队,港澳专业人士备案(登记)执业范围扩大至22类。


(3)实施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依托香港推进面向世界的投资合作,大力发展跨境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法律、会计、咨询等产业,联动香港树立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品牌,全面提升深港商品和服务贸易能级。


2深化深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


(1)着力打造高水平开放的河套“科技特区”,推动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探索“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科研物资自由便捷监管模式,加快香港大学新型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推动落地境内外高端科研项目20个以上。


(2)高水平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加快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支持中英街面向香港统筹运营、定向招商、24小时通关。推动深港航运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度对接国际航运规则,深化深港港口间密切合作,支持建设香港葵青-深圳盐田组合港。


(3)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联合香港开展北部都会区及深圳毗邻区域规划研究,深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合作,联合开发一批空间统筹、结构优化、错位协同的特色功能区。


(4)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港深西部、香港北环支线跨界铁路通道规划建设,稳步发展直升机跨境飞行,建立完善深港水电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济机制。


3强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


(1)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出台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联动周边地区积极推广“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分工模式,探索区域间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2)深化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广深“双城联动”,深化与汕头、潮州、中山战略协作,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积极参与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


(3)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力将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为城乡协调发展样板,开展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服务数字乡村建设、种业振兴行动,鼓励深圳企业参与省内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河源、汕尾、潮州等帮扶协作,做好援藏援疆、东西部协作、对口合作等工作。


(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1高标准开展城市规划建设。


(1)提升城市规划前瞻性、专业性、协同性,高标准实施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更好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作用,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中心体系,推动各区强化功能、彰显特色。


(2)提升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水平,制定城市设计指南和城市第六立面设计导则,完成20个城市第六立面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加强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等规划管控,塑造丰富多变的街道景观,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肌理。


(3)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持新增用地规模合理有序增长,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更新和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鼓励开展城中村和旧工业区有机更新,完成村社工业区转型升级3平方公里,拆除消化违法建筑1000万平方米。


2建设宜居城市绿美深圳。


(1)加快推进“山海连城”,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贯通融合碧道、郊野径远足径、自行车道网络,建成梅林山-银湖山生态廊桥、西湾-前海湾慢行贯通工程等项目,实现家门口慢跑5分钟即可“上山下海进园”。新建改造绿道330公里、远足郊野径260公里、碧道100公里、非机动车道400公里。


(2)持续深化“公园融城”,重点打造海洋新城公园群、前海公园群等8个滨海公园群和光明科学城公园群、低碳城公园群等12个都市公园群,建设提升光明森林自然公园、铁岗-石岩湿地公园等12个自然郊野公园,精准增补500米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复合利用各类功能空间开发一批开放共享的类公园,打造“公园+类公园”全域公园体系,实施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五园连通”工程,完成30个公园新改扩建。


(3)严格落实“生态筑城”,构建“四带八片多廊”生态保护格局,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打造全球红树林保护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大力实施见缝插绿、补植增绿、立体扩绿,新增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蓝绿为底、疏密有致的城市特色风貌。


3提升枢纽城市辐射能力。


(1)实施海港提振行动,打造世界一流的集装箱枢纽港,加快超大型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建成宝安综合港区一期,开工建设大铲湾码头二期、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小漠港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等项目。提升港口LNG仓储、转运服务能力,保障LNG动力船优先靠泊。积极发展航运人民币离岸结算、船舶融资租赁、航运法务等高附加值服务。集装箱吞吐量达3100万标箱。


(2)实施空港提质行动,打造亚洲领先的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提速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三跑道扩建工程场地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项目等通用航空设施建设。恢复畅通空中运输大通道,开通与旧金山、纽约、波士顿等创新型城市客运直飞航线,争取与更多国际机场形成友好机场,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航空公司打造主基地。航空旅客吞吐量达450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170万吨,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达60条。


(3)实施铁路拓展行动,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加快建设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等项目,加快广深第二高铁、深南铁路等前期工作。推动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并尽快开工建设。


(4)实施路网连通行动,加快贯通“八横十三纵”路网体系,建成盐港东立交、深汕通港大道等项目,开工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沙河东路北延、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推进深中通道、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建设。


(5)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推进低空飞行设施网、航路网、通信网、服务网建设,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新增长点,市内无人机航线达120条,载货无人机飞行量达50万架次。


4打造更聪明的新型智慧城市。


(1)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分步骤有序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一期、政务云二期,推进无线政务专网、低延时大数据中心、物联感知平台等项目建设。


(2)开展“极速先锋城市行动计划”,推进千兆光网和5G网络深度覆盖,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50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70%以上,重点场所高品质公共无线局域网覆盖率达20%,加快打造全球“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3)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等“一网通办”,推出多语种版本“i深圳”等政务APP,推动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湾区通办、跨省通办”,实现文化设施、公共场所停车位等“一键预约”全覆盖,加快推动公立医院、社康中心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新增“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30项,“零跑动”事项覆盖率达90%,“i深圳”日活跃、“深i企”月活跃用户数分别突破200万、25万。


(4)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深治慧”全市统一应用集成中心,深化经济调度、社会管理、生态环境治理等一批数字应用场景。


(5)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加快“深政易”、移动OA建设和推广应用,推动政务办公统一化、移动化、便捷化。


5筑牢韧性城市安全防线。


(1)持续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城市生命线等前端感知监测预警,实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专项整治与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城中村电线、电动自行车换电柜、燃气等各类安全风险整改,推动全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达标全覆盖,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6%以上。


(2)严守市政管道安全关,优化调整油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网和油库布局,全面完成“瓶改管”和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新建市政中压燃气管网100公里,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0万户,实现全市管道天然气改造全覆盖。


(3)强化城市水务安全,建成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圳段,开工建设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加快推进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改造老旧供水管网63公里,完成500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新增海绵城市面积60平方公里。


(4)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实施深汕特别合作区水田垦造和高标准农田改造行动,加快深汕粮库等项目建设,支持承储企业积极挖潜市内仓容,粮食保障能力保持在8个月以上。


(七)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人文都市


1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1)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面向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2)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建设“志愿者之城”升级版,每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200人。


2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1)打造国际一流城市文化地标,加快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加快建设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等项目。推动第二批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加强凤凰古村落、坪山马峦山古村落等保护与活化利用,构建异彩纷呈的城市文化区域。


(2)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品牌,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等主题,推出一批具有中国气派、深圳特色的原创精品力作,丰富推广城市文化菜单,办好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中国设计大展等一批国家级、国际性文化活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加大城市形象推广力度。


(3)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实施菜单式配送服务,举办“美丽星期天”等公益性艺术品牌活动270场,办好105场“文化进社区”、30场“非遗进社区”活动。因地制宜增加市民身边的文化设施,推动各类文化设施“一键预约、共享使用”全覆盖,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0万平方米。


(4)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壮大数字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出台实施数字创意、艺术品产业等政策,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加快腾讯音乐大厦、天安云谷等项目建设,打造8个以上全国知名数字创意品牌,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7%。


3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1)建设国际运动休闲之城,建立特大城市全民健身新路径,建设集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都市运动中心,大力发展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电竞等时尚体育运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新改建都市型、楼宇型体育场地180个,扩大体育场馆“一键预约”范围,打造“15分钟健身圈”。


(2)建设国际著名体育赛事之城,大力吸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级赛事落户,加快中国足协足球训练中心、市青少年足球青训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国家羽毛球队深圳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组队参加“三大球”城市联赛,办好深圳WTA年终总决赛、世界羽联超级750赛事等国际知名赛事。对标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赛事,将深圳马拉松打造成为世界一流赛事。


(3)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康养等融合发展,高水平办好深圳体育消费节,推动建立大湾区体育联盟,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24%。


4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1)建设滨海旅游标杆城市,突出滨海旅游、深港澳联游特色,依托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和西部创新活力湾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大鹏环龙岐湾片区、小梅沙国际都市亲海度假区,拓展“海上看湾区”旅游线路,丰富邮轮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深港跨境海岛游、环岛游。


(2)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汇聚地,加快建设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推动东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海上田园等主题公园升级改造,丰富青青世界、玫瑰海岸、欢乐海岸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引入世界知名主题公园。


(3)打响“改革开放创新”主题旅游品牌,创建“深南大道——半部改革开放史”游径,建设以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为核心的博物馆群,加快建设深圳科技馆等世界级科技旅游地标,推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等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逐梦星空”等2条科技旅游示范线路。


(4)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优质精品特色酒店集群和高端民宿,支持开发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产品,旅游人数达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00亿元。


(八)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1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1)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出台实施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保障工作方案,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持续提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品牌效应,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多渠道扩大托育服务供给,推动开展企事业单位托育、社区托育、家庭托育,鼓励符合条件幼儿园实现2-3岁托班“能开尽开”,支持托育机构品牌化发展,通过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加托位7000个,利用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多元化托育服务新增托位9000个。


(3)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出台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举办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新增街道长者服务中心10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达9家,完成1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4)完善扶弱救困体系,出台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政策,优化流浪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实施救助、就业、保险、慈善联动,推动“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帮扶转变。


2持续改善市民居住品质。


(1)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强化居住用地供应保障,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1.25平方公里。


(2)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出台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分区分类逐步缩短轮候周期,新开工建设6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启动保障性住房“租购同权”试点。


(3)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3建设一流健康城市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城市。


(1)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圳样板”,出台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清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梯度配置,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二期、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市第二眼科医院等项目,建成市第二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等项目,新增床位3200张。推进7家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建设,新增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推动9家医院进入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同类百强。


(2)实施社康机构服务能力升级工程,普及血常规、生化、彩超等基本检查检验设备,鼓励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新增社康机构35家、全科医生500名。


(3)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建设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动光明国际中医药港打造综合性特色产业园区。新增4个省级以上中医重点或特色专科。


(4)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协同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发展和治理,实现异地参保人在社康中心刷卡就医购药,新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50个以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药店100家。


(5)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出台居民健康管理办法,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等制度,积极开展健康活动月等活动,人均预期寿命达84.1岁。


(6)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保障好市民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九)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1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1)出台实施深圳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有序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争取率先试点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2)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全面实施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建设求雨岭氢能产业园等园区,提升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水平,壮大综合能源服务商,打造近零碳排放区,新增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等共10家。


(3)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加快推进深汕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园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8%、再生水利用率达75%、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2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3%。加快建设现代建筑产业生态智谷,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500万平方米。


2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提升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排放控制水平,实施垃圾清运车、港口机械、机场机械清洁化改造,加快老旧车淘汰,加大工业点源综合治理。完成50家以上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圳港口码头岸电使用率达5%以上,PM2.5年均浓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达到95%以上。


(2)实施碧水巩固提质行动,坚持污水治理体系完善和河道水质提升并重,以雨污分流、完善管网为根本,加强水岸联动,强化管网收集能力和运营水平,加快沙河水质净化厂等5座水质净化厂建设,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到85%以上,国考、省考断面达到或好于Ш类优良比例达95.2%。


(3)实施宁静城市建设行动,制定实施噪音分类管理目录,鼓励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开工轨道交通施工工地采用封闭式施工技术,集中整治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等问题,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72%。


(4)实施净土防御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建设用地流转环节的土壤环境质量全过程监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97%。


(5)实施蓝色海湾建设行动,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分级管控,协同打好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基本完成入海排放口溯源整治,主要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下降3%。


3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市内清洁电源装机比重78.3%以上。


(2)有效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建成投产500千伏深汕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藏东南清洁能源送电深圳等项目,加快建设光明燃机电源基地、华润深汕电厂扩建、东部电厂二期、妈湾升级改造气电一期、中海油深圳电厂升级、国家管网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项目二期等项目,完成6个110千伏架空线下地改造项目。


(3)提升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加强“电力充储放”一张网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加快推进5G基站、多功能智能杆等电力负荷聚合力度,争取2023年底实现5G基站等接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全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由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涉及多部门配合联动的,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组织落实。各责任单位根据目标任务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到具体岗位和人员,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二)严格考核通报。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定期检查、通报计划执行情况。各责任单位加强自查自评,定期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报送计划执行进度。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