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院士论坛——细胞与基因技术应用与转化论坛上,众多细胞与基因技术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相关前沿成果、未来应用及转化前景作主旨演讲。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在致辞中表示,细胞与基因技术正在以巨大的产业潜力与健康价值,深刻影响医学研究的范式、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以及人们对生命健康的理解与追求。因此,此次院士论坛围绕细胞与基因技术,邀请多位院士共同探讨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院士论坛。 深圳理工大学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以《异体人牙髓干细胞注射治疗重塑慢性牙周炎稳态的临床研究》为题,介绍了牙周炎作为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会造成不可逆的组织破坏。但目前常见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翻瓣清创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治疗手段的效果有限,亟需更好的再生性治疗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以《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及其转化应用》为题,聚焦心血管疾病基因组研究与转化,探讨了基因技术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潜力。他介绍,通过基因组大数据可以推动心血管遗传风险的精准预测和分层,使遗传风险评估有望成为指导临床实践和疾病预防的工具。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以《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与骨再生》为题指出,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中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B(KDM4B)的缺失会减少骨形成,并增加骨髓脂肪等,脂肪组织越多,骨骼越老化。小鼠实验表明,在老年小鼠中诱导KDM4B可以逆转骨骼衰老,证明MSC可以再生大型骨骼损伤并形成新的矿化组织,其组成的体外组织工程技术或可取代标准的骨移植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以《从乳腺肿瘤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看癌症治疗的四次革命》为题,强调了细胞与基因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讲述了人们对癌症是局部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异质性疾病的不同阶段认知,并提出癌症是生态性疾病的“肿瘤生态学”观点,和免疫治疗、生态系统治疗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以《新型生物农药的创制与开发》为题,从真菌杀虫剂的发现与应用、作用机制和基因工程技术在真菌杀虫剂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讲述了病原真菌、寄主与共生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作机制,提出了利用种间关系探索未来新型生物农药生产的新视角。
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以《大科学工程与范式》为题,介绍了华大基因的创新科技范式,展示了通过开展国际国内广泛合作,协同攻关,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据了解,高交会院士论坛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8年,今年由深圳理工大学首次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院士基地、中国工程院深圳院士基地、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深圳市细胞与基因产业联盟协办。
来源 | 中新网 作者 | 索有为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新冠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可能性已不存在 在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下特定人群接种新型疫苗仍有必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给正国级、副国级讲课的万字长稿《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关于新时代创新创造的思考 2025年的23个新技术发展趋势 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院士:科研和创新不是一回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等专家:荒漠化地区大规模推广“光伏+”需要慎之又慎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时空智能将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 科技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结果!(附高校入围名单) 2025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2025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美国公布《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突破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中医药传承创新生动实践新范式新案例:《挺起中医的脊梁》奏响中医药发展时代强音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打通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未来产业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多措并举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与活力 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 推动交叉研究为科技创新增量提质 全链条全领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全球比拼布局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让科研与产业之“手”握得更紧——从“海创会”看产学研深度融合 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真正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推动学科交叉,我们可以做什么? 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4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参与承办科普能力建设的区域实践与愿景 发现研究院(山东)协同创新中心在济南启动 发现研究院年度重点推荐:《碎银时代下的情绪红利--2024生活趋势洞察报告 》 【发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不断创新,守护光明:王静的眼科医疗设备革新之路 聘任 | 北汽福田特级总师任起龙受聘发现研究院聘任特聘专家 交叉创新释放中药资源产业新动能 加快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首发经济蕴含发展新机遇 鼓励民企担当未来产业发展重任 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铸牢民企发展法律保障 加快培育壮大新支柱产业 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势、时空布局与政策建议 昔日未来学,预测未来 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支点 未来学与情报思维:洞察未知的双重视角 传统新兴未来产业要齐头并进 超人类主义的“未来学”思想及应用价值 全球比拼布局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 有效发挥未来产业的创新引领作用 崔鸣岐:以实际行动落实“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全球著名未来学家里夫金专访:重新命名“地球”关乎人类与其他物种生死存亡,气候变化将主宰游戏规则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