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S

前言

     据中国中小协会发布数据,2025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去年12月上升0.1点,发展预期整体向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是反映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2024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300万家,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随着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小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配套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趋势表现出“三化一低”的特征:绿色低碳化;智能与数字化;定制与模块化;低成本。




     2025年开局,DeepSeek 以“国产大模型之光”、“算命准到爆”、“买彩票中奖”、“最强婚恋军师”引起人们广泛讨论,当搜索主题词变为“中小企业+工业配套用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市场竞争力”时,答案又会是什么呢?



在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

中小企业如何在工业配套市场中

获得市场竞争力?


一、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

1. 深挖垂直市场痛点:避开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选择产业链中尚未被充分满足的细分需求。

2. 强化绿色产品标签:通过环保认证(如碳足迹标签、绿色产品标识)建立差异化形象。

二、轻量化技术创新,降低转型成本

1. 联合研发模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共享研发成本(如山东某轴承企业与哈工大合作开发风电轴承润滑技术);参与行业协会主导的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获取政策补贴。

2. 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引入低成本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阿里云ET工业大脑),实现能耗实时监控与优化;采用3D打印技术小批量定制模具,缩短新品研发周期30%以上。

三、借力政策红利,构建生态合作网络

1. 精准对接政策资源:重点关注地方“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技改补贴);参与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获取绿色信贷支持。

2. 嵌入绿色供应链体系:主动对接头部企业ESG采购要求,成为其绿色供应商;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回收再利用网络。

四、灵活营销策略,强化市场渗透

1. 场景化解决方案营销: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提供节能增效整体方案。

2. 布局跨境电商绿色赛道:利用亚马逊等平台的“气候友好承诺”标签,开拓海外细分市场;通过独立站内容营销展示碳减排成果(如生产流程视频、第三方认证)。

五、组织韧性建设,应对不确定性

1. 构建柔性生产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

2. 培养复合型人才:内部设立“绿色技术专员”岗位,统筹低碳转型事务;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智能制造+环保技术”定向培养。





     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快速响应+精准创新”。通过将绿色低碳转型与市场需求深度结合,聚焦细分场景的技术微创新、构建轻量化数字能力、借力政策与生态资源,完全可以在产业链重构中抢占价值高地。关键在于转变思维——将环保约束转化为技术壁垒,把合规成本升级为市场溢价。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节能与工业配套展(EIAS)

参展、品牌宣传推广请联系:

东浩兰生会展集团

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

朱 女士:021-63811302

yzhu@shanghaiexpogroup.com

李 女士:021-63811276

xcli@shanghaiexpogroup.com

王 女士:021-22068335

sxwang@shanghaiexpogroup.com


往期回顾:向新向绿 | “放”低碳动能,“燃”绿色经济


附件:

1. 2024绿色工厂名单



2. 2024绿色工业园区名单



3. 2024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附件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5年9月23日-27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