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中国绿色贸易产业链深度解析

注:文章来源于新华国研经济学研究院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部

中国绿色贸易产业链构成

1.绿色产业链的定义与特征

绿色产业链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实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绿色化转型。

(1)主要特征

资源节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通过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技术创新:依赖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升级。

协同发展:强调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构成要素

绿色产业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构成要素描述
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环境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绿色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绿色物流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
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推动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
绿色回收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与运作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推动产业链的绿色化转型。
(1)构建机制
政策引导: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实践。例如,欧盟的绿色新政和中国碳中和目标,都为绿色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企业通过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能源产业链的绿色化转型。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如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例如,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减排的经济激励。
(2)运作机制
绿色产业链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例如,采用绿色物流技术,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例如,采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水平。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管理。例如,设计易于回收和再利用的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消费者参与: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推动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例如,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3)与绿色贸易的关系
绿色产业链是绿色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与运作直接影响到绿色贸易的发展水平通过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球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绿色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如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也为绿色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与运作是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企业可以实现产业链的绿色化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注:文章来源于新华国研经济学研究院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部】


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华交会,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南京市、宁波市等9省市联合主办,由上海华交会展经营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华交会是中国华东区域规模最大、客商最多、辐射面最广、成交额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经贸盛会之一。

自1991年以来,华交会已成功举办了32届。第32届华交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览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展位总数5720个。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等4大专业主题展,以及境外展区和跨境电商展区2大专业展区,参展企业3748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326家。第32届华交会吸引了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会的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万人,展期成交额达22.1亿美元。

第32届华交会共有15个交易团,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南京、宁波、杭州、厦门、青岛等主办省市和组团城市交易团,以及其他省市联合交易团、跨境电商交易团和境外交易团,共组织近3500家企业参展,其中境外展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展览面积达12.65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2.13万平方米;使用11个展馆,设有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4大专业主题展以及境外和跨境电商2大专业展区;展位数超5700个,较上届增长10%。

洽谈活跃,展会掀起采购热潮。第32届华交会共吸引境内外采购商超4万人到会,来自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届增长明显。其中,“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较上届增长43.9%;日本采购商较上届增长76.7%;欧美地区采购商较上届增长67.3%。展期实现意向订单金额达22.1亿美元,较上届继续保持增长。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在注册采购商重点关注行业中排名第一。此外,为促进展客商精准对接有效成交,本届华交会共定向邀请了15个采购团近千名采购商与会,包括来自日韩、欧美和一带一路等重点市场、服装纺织和轻工产品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代表。

创新引领,新产品扎堆亮相。第32届华交会积极顺应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一批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优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有47企业获得华交会产品创新奖,展现了不一样的外贸“含金量”。新技术方面,涌现了采用智能制造技术、绿色低碳技术、3D打印技术、数字技术的新产品;新材料方面,彰显了绿色能源新技术、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新工艺方面,出现了一批外贸企业通过革新材料加工或处理方式,包括涂层工艺、陶瓷工艺等赋能贸易升级的典型案例。

商机不断,供需对接络绎不绝。第32届华交会继续在供需深度对接上做足文章。展会期间开展的系列“面对面”对接会,总洽谈量达1280轮次,其中,日本买家专场和丝路国家专场中,报名的参展商意愿远超预期,大批展商、客商驻足围观并进行现场报名,对接会现场出现一席难求的景象。众多展商表示,在今年新增设的“巡馆式”对接会和优质产品推介会中获得了深度的对接交流机会和沉浸式体验产品服务。

进口精品,促进国内消费新升级。第32届华交会吸引了英、法、日、韩等国家的一批优质境外展商,带来了展现国际时尚魅力、彰显海外文化风情、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创新工艺的精品,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为国际优质产品搭建进入国内市场的桥梁,让更多更好的进口商品能够服务国内消费者,引领国内消费升级新潮流。

数字引擎,跨境电商彰显外贸发展新风尚。第32届华交会跨境电商展区分设跨境电商平台及自建站、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电商园区,以及跨境电商创新领域产业链等分类,覆盖技术服务、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综合服务、营销推广服务、综保区等多个领域,为参展者提供广泛的业务展示和交流机会。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活动区域,先后举办了“亚马逊全球开店分论坛”、“跨境电商平台战略分享会”、“跨境电商买家选品分享会”、“跨境电商金融投资服务对接活动”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对接会”等系列活动,高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充分展现了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新风尚。

华交会是中国服装、纺织、家居用品等领域举办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会之一。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参展商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交流创新理念,促进国际贸易合作,期待您的莅临参与!


第33届华交会举办时间:                              2025年3月1日-4日



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于2025年3月1日至3月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境外展区和跨境电商展区,总规模12.6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