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用航空展
(Aero Friedrichshafen)
进入第三天
展会现场交流气氛火热


4月10日上午10点,德国飞页与珠海航展集团代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确认将合作在2025亚洲通用航空展期间继续举办“第二届可持续航空发展论坛”。议题聚焦电驱系统,燃料电池,欧洲适航与政策制定等话题,广泛邀请境内外电动航空领域和燃料电池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可持续航空发展,并为有意愿开拓欧洲市场及适航取证的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拓展阅读



点击图片,回顾2023亚洲通航展可持续论坛盛况
秉持品牌强大国际基因,本次位于西序厅FW-11的亚洲通用航空展(AERO ASIA)展台吸引了大批意向企业和观众驻足咨询。其中,国际知名通航企业Textron, Pilatus, Bose, Airpower, Cirrus, Rotax, Hirth Global, UL Power等负责人均表达了参展意愿。现场登记意向企业超30家,意向面积超1,000平米。届时,亚洲通航展还将与德国母展、南非通航展及十六届中国航展制定联合销售网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吸引更多国际展团入驻和东南亚参观代表团、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与其他展会不同,德国通航展有超过50%的观众持有飞行员驾照,很多人既是通航飞行的爱好者,也是私人飞机持有者。部分观众被展台上的大湾区地图和2023亚洲通航展的数据吸引停留,纷纷表示:“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如果有机会,想在11月参观亚洲通航展并游玩香港、澳门,了解中国文化和品尝中国美食。”珠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岛风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双航展”之城的美誉也逐渐被更多国际航空人士了解。


除了络绎驻足的“国际面孔”,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声音”。此次德国展上共有11家中国企业参展,产品覆盖轻型飞机制造、无人机、中小型发动机、耳机、刹车片、起落架、轮毂等零配件制造等广泛领域。从“展台”到“舞台”,中国通航企业正在国际舞台积极发声。
4月10日12:30-13:15,一场特别的“无声”飞行上演,筑造着电动航空飞行史的里程碑。其中,来自中国的辽宁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首次在海外动态展示了其RX4E四座电动飞机。作为中国首款取得TC的正常类电动飞机,RX4E翼展13.5米,机长8.4米。小巧的机型下,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260公斤,时速最高近300公里/小时,最大续航1.5小时,可飞行330千米,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成本等特点。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及辽宁通航研究院等技术人才优势,企业已实现航空动力锂电池、电动机、控制器等国产化,建立了年产量达50架的完整通用飞机生产线,在观光旅游、海洋监测、应急救援、飞行培训等低空应用上前景广阔。
作为德国通航展上的“老面孔”,该企业负责人认为:“去年我们在这里展示了RX1E-A和RX4HE,今年的RX4E也是海外首展。德国通航展(AERO)专业氛围浓厚,可以收获较高质量的专业观众。”据了解,今年入场参观人数已远超30000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起传统意义的展会,这更像通航爱好者社区的一期一会。

航空动力方面,重庆宗申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体化业务的企业,主要为无人机,旋翼、固定翼等通航飞机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发展,已形成5个航空活塞发动机平台、20余款航空活塞动力产品谱系,打破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航空活塞发动机自主可控和产业化。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三十多个国家,并成功取得法国和德国 DULV随机适航认证。
该展台负责人表示,自2023年首次参展至今已连续参展三届,本届重点展示CA550TI/CA550I/CA510I/CA510四款活塞式发动机产品,展台每天都很忙碌,来访问询的专业观众非常多,未来将继续支持AERO系列品牌的展会。

产业链配套方面,深圳市艾欧拓克技术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航空降噪耳机生产制造商,产品包括有PH-600A蓝牙主动降噪耳机、轻型后挂式耳机、超轻碳纤维耳机及头戴式地勤耳机、头盔式诶机等。从2017年,艾欧拓克就开始参加德国展,每一届都会选择固定的位置。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持续开拓欧洲市场很多年了,同时也一直是中国航展及亚洲通航展的忠实客户。因此对于AERO品牌是有一定认可度的。”同时,今年11月也会继续参加亚洲通航展。

苏州长风仪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为主的企业,涉及到通航领域主要应用在轻型和超轻型飞机上,包括发动机仪表、飞行仪表、综合显示系统及各类传感器等。深耕领域30余年,公司多项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出口欧美等国,是国内外众多轻小型飞机、新能源飞机的供应商。提及参加展会的原因,负责人表示:德国通航展在业界足够知名,一定程度上没有替代品,未来也对欧洲的市场非常期待。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连续多次来参加。对于今年即将举办的亚洲通航展,该负责人表示:“积极参与,相信AERO品牌展会一如既往的水准。”

来自温州的浙江云杉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参加,对参展效果感到比较满意。“欧洲的通航市场相对较为成熟,未来发展前景也较为明朗,公司有意愿通过展览会等平台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该公司是一家专注通航飞机零部件、制动系统和航空装备研发的企业。作为“双航展”的老朋友,已经提前预订了11月的展位。


据主办方透露,德国通航展的“野心”不会就此停步。今年首次打造的“商务航空穹顶”和室外展区汇聚了全球主流的商务航空OEM厂商、运营商及代理,并展出了湾流、空客、巴航等品牌旗舰机型,获得了一致好评。2026年,将构思打造更大规模的“中国创新展区”、主题飞行等亮点话题。届时,又有哪些新老面孔的中国企业会在此亮相呢?我们拭目以待。

初春4月,德国南部的小镇腓特烈港已绿意盎然。在这个全球顶尖的通航交流平台,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的双重旋律谱写“中国声音”。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本届德国通航展的聚光灯渐暗,中国通航企业的全球化道路会愈发坚定而清晰——以合作、包容、开放的姿态消除国界的隔阂,更以“绿色”、“智能”、“可靠”为底色,书写新时代工业文明中“中国制造”的宣言书。

2025年11月6-9日
让我们相聚
亚洲通用航空展
继续聆听
东方脉搏与全球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