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全省各级政府连续3年每年总共统筹安排100亿元,其中,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统筹用于支持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云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网络 

全省5G基站数量达8万个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方案》提出要加快工业园区、矿山、煤矿、物流园区等5G网络覆盖,在采煤、采矿等高危环境下推广“5G+无人作业”应用,打造烟草、先进装备制造、有色等领域“5G+工业互联网”应用。

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方案》还要求:

要推动5G网络在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连续覆盖,加快数字医疗、智慧教育、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应用建设。

围绕4A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等部署5G网络,推进“5G+智慧旅游”应用落地。到2022年,全省5G基站数量达8万个。


除了加速5G网络建设外,《方案》明确要补齐网络短板。到2022年,新建4G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4万个,自然村(20户以上)4G网络有效覆盖率超过90%。

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初具规模


加大5G标准下物联网建设力度,按需新建物联网基站,加快在高标准农田、工业园区、城市路网、社区街道、水库、湖泊、水电站、自然保护区等布设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传感器。到2022年,实现全省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在网终端设备达600万台。

推动昆明国际通信出入口局从语音、数据专线和互联网转接业务向全业务拓展。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推动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建设,构建云南域名生态体系。推动昆明、德宏等州(市)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到2022年,昆明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初具规模。

新平台


建成10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 设立工业互联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承载设备连接,汇聚数据资源,支撑应用开发。

◆ 构建全省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昆明打造省级节点,推广到其他州(市)和各行业。

◆ 围绕烟草、有色、钢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建设行业平台,为企业提供规范、开放的集成应用服务和协同制造支撑。

到2022年,建成10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全面建成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


◆ 打造云南省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与服务网络,提供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区块链应用快速上线、降低开发运营成本。

◆ 推广使用“孔雀码”。

◆ 加快建设重要产品溯源、金融服务、税务、物流、医疗、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的区块链行业应用平台。

到2022年,全面建成云南省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打造50个区块链应用。


建成10个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 推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多语言人工智能应用及产业化基础能力服务平台,推动多语言技术与制造业、出口加工业融合。

◆ 重点在旅游、能源、物流、先进制造、政务、公安、智慧城市、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打造人工智能行业平台。

到2022年,建成10个人工智能行业应用。


建成10个行业级数据中心


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布局”的原则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重点支持昆明、玉溪、保山、红河、普洱等州(市)建设边云协同的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旅游大数据中心、政务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加快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

到2022年,建成10个行业级数据中心。


建成5个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云南省实验室、面向南亚东南亚多语言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量子加密通信平台、区块链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特色鲜明、数字技术融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载体。

到2022年,建成5个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新引擎


交通
打造5个自动驾驶试点


◆ 加快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发展,提供“互联网+”智慧出行、车车通信、人车交互等车载服务,试点推广智慧车牌,强化车辆电子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提高车辆精细化管理水平。

◆ 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示范,统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

◆ 在机场、车站、景区等区域,开展零换乘、自动驾驶游览等交旅融合应用。建设智慧机场,搭建刷脸登机、行李自助托运等智能服务设施。

到2022年,全省智能汽车发展实现突破,建成全省交通智慧管控服务体系,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打造5个自动驾驶试点,智慧车牌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能源
全省建成4万个充电桩


◆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微网,推进“源网荷”协同调度,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全省绿色能源发用占比。

◆ 推进煤矿智能化采掘和危险岗位无人化技术装备应用。

◆ 在全省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充电桩,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

到2022年,打造7个智能电网和5个智慧煤矿试点,建成4万个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10万辆。


物流
建成10个智慧物流试点


◆ 依托昆明、大理(祥云)、红河(河口)、西双版纳(磨憨)、德宏(瑞丽)等地,联合电商物流龙头企业,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应用,推动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国家级、省级智慧物流枢纽。

◆ 建设综合物流生态平台、综合物流运行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和重点领域物流信息系统。

到2022年,在仓储、运输、配送领域建成10个智能化、无人化智慧物流试点。


水利
重要江河湖库监测预警全覆盖


构建全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防洪城市、跨国界河流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网络,建设全省水信息“一张网”,提升水利信息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综合分析、应急处置等能力。

到2022年,建成8500个感知终端,数字水利感知与监测网络全覆盖,实现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


新载体


农业
半数农产品要实现线上销售


◆ 围绕普洱茶、花卉、中药材等领域强化农业物联网应用,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场、智慧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立绿色农产品线上销售、供应链协同、防伪追溯等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 大力发展电商农业、直播农业等新业态。

到2022年,全省建成4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农产品线上销售率达50%。


制造业
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


◆ 大力推动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联合研发、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制造方式。

◆ 加快先进数字化装备替换和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和无人生产线。

◆ 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

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全国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


旅游
构建智慧旅游监管服务体系


◆ 推进全省旅游景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导览、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电子闸机等基础设施。

◆ 深入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打造云南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旅游监管服务体系。

到2022年,全省所有4A级以上景区和特色小镇完成智慧化改造,全部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


在线经济
发展电商零售新业态


◆ 支持网络互动视听服务建设,大力发展短视频等新媒体。

◆ 持续优化“一部手机云品荟”,推动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发展在线超市、直播带货、无人超市等电商零售新业态。

◆ 加快推广无接触配送,支持冷链物流、限时速送、夜间配送等发展。

◆ 推进以南博会为代表的智能化会展场馆建设,打造在线展览新模式。

◆ 支持建设在线办公应用。

到2022年,建成4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在线经济应用。


社会治理
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


持续完善“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办税费”“一部手机办低保”、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全省智慧政务一体化服务体系。

到2022年,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和管理,实现“一网通办”,应急、监管服务数字化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实现边境数字化管理。


智慧城市
打造大理、楚雄、普洱等示范点


◆ 建设“城市大脑”,加强城市数据互联共享与系统整合。

◆ 持续布设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终端,建设云南公安智慧警务大数据平台。

◆ 搭建社区自助服务、智慧零售、智能配送等终端设施,拓展社区智慧化应用。

◆ 加快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刷脸就行”工程。

到2022年,将大理、楚雄、普洱等州(市)打造成为试点示范。


数字医疗
打造5个互联网医院


◆ 搭建省级和州(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推进全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 重点支持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数字化建设。

◆ 加快远程医疗向基层深度覆盖。

◆ 建立智慧医保平台。

◆ 推广健康养老物联网监测设备,提供安全监控、健康分析等服务,实现全省公办养老机构全覆盖。

到2022年,打造5个互联网医院。


智慧教育
全省学校网络覆盖率达100%


推进全省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教育专网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覆盖,大力发展“5G+远程互动教学”,推动全省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到2022年,全省学校网络覆盖率达100%,公共教育资源、远程互动教学实现全省覆盖。


数字环保
九大高原湖泊实现动态监控和分析预警


建设环境要素、林业资源、自然资源数据感知与动态监测体系,打造生态环保、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大数据平台,持续推进“中国林业双中心”基础平台建设。

到2022年,实现对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森林火灾、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的动态监控和分析预警。






END




来源:昆明信息港、云南省人民政府网、云南发布、春城晚报
编辑:张雯
责编:卢文斌

                                                                                                                                                                          


长按关注我了解

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