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滇南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名为“同心”的小镇静静诉说着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33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彝、白、哈尼、傣等10多个民族世代比邻而居,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座小镇的名字,正是新中国成立之际,当地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建家园的美好见证。
茶马古道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民族团结之路。自唐代起,高原的藏族需要普洱茶解腻,而滇南山区需要藏区的马匹提高生产力,这种互补性需求催生了延续千年的“茶马互市”。在同心镇的那柯里村,那座20余米长的风雨桥见证了无数马帮商旅往来,不同民族的商人们在这里不仅交换货物,更交流文化、缔结情谊,形成了“价值共识、价值共生”的深层联系。

今天的同心镇,将这份民族团结的基因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当地以“茶、道、文、游”融合发展为路径,让古老的茶马文化焕发新生。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融合多民族饮食特色的马帮菜,体验非遗绝版木刻技艺,在袅袅茶香中聆听驼铃往事。每一处景观、每一道美食、每一项技艺,都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注脚。

从悠悠茶马古道到乡村振兴,从马帮铃声到现代产业,同心镇用千年的实践表明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血肉联系,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深情厚谊就像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这座以“同心”为名的小镇,是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完美诠释,是解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一把金钥匙。
来源:春城晚报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科普项目:《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云南为例》(立项编号:SKPJ202401)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芳、周竺
图片来源:周游云南微信公众号
编辑:方丽娟
【云新发布】不断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5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
第9届南博会主视觉形象(主VI)惊艳亮相 16个展馆火热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