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8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在此期间,我校东盟师生活跃在 “两会”一线,通过参与东博会期间举办的重要文艺展演活动或媒体“两会”主题相关报道活动,服务“两会”,展示了广艺师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扩大了我校的对外影响力。
两会期间,南宁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交流活动。其中我校菲律宾学生伊丽莎、越南学生裴香银受邀参加了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的演出;越南学生裴香银、马来西亚学生李镓妏受邀参演了“丝路艺彩 和合共生”——“一带一路”文艺精品交流专场演出;我校东盟学生在各大舞台上的歌曲表演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展示了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和我校来华留学生扎实的艺术基础、出色的艺术才华。同时,东博会举办之际,我校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缅甸学生南宇秋分别受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的邀请参与了马来西亚馆、缅甸馆的演展工作,向参展的中外宾客展示了马来西亚及缅甸的文化。由郭俞廷指导的我校舞蹈学院两个舞团在马来西亚馆向前来巡馆的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等人表演了马来舞蹈《丰收舞》及《碟子舞 》,成为参展观众了解马来西亚文化的窗口。缅甸学生南宇秋则在缅甸馆表演了传统的缅甸舞蹈,令观众领略到缅甸舞蹈艺术的魅力。

我校留学生伊丽莎、裴香银受邀参演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


留学生裴香银、李镓妏受邀参演“一带一路”文艺精品交流专场演出


我校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前排右一)受邀带队参加在东博会马来西亚馆的展演


我校缅甸学生南宇秋受邀参加在东博会缅甸馆的展演


此外,我校多名东盟师生配合新华社、广西及南宁的媒体,做好媒体受访、直播东博会盛况的相关工作,积极宣传两会。新华社在9月26日、27日、28日以我校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的视角,分别进行了打卡各具风味的东盟国家特色咖啡、首届世界奶茶大会、东博会上榴莲的直播活动。广西媒体包括广西卫视、广西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广西新闻频道视频号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广西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HelloGuangxi》9月22日采访了我校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在采访中她讲述了自己对广西的印象,“便捷又安全、公民素质很高”;广西新闻频道采访了我校老挝学生张文清、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缅甸学生南宇秋、菲律宾学生伊丽莎、越南学生武秋安等人,其官方视频号分别以“如果在东博会遇到朋友,用自己本国语怎么打招呼”、他们心中的“中国好物”及“中国美食”等为主题,于9月20-22日陆续播出短视频。广西日报—广西云视频号9月25日播出我校印尼籍学生斐优术探班东博会老挝展馆、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探班越南展馆的经历;9月27日播出斐优术探班东博会印尼馆,为印尼姑娘现场做服装造型的故事;9月25日,广西卫视《广西新闻》以《菲律宾在桂留学生伊丽莎:在音乐中生长的中国情缘》为题,播出对我校菲律宾籍学生伊丽莎参加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的新闻专访。9月30日,广西新闻频道也以《菲律宾在桂留学生伊丽莎:在音乐中生长的中国情缘》为题,播出对我校菲律宾籍学生伊丽莎参加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的新闻专访。


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3次参加新华社的东博会探班直播活动


广西国际传播中心视频号《HelloGuangxi》采访我校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


广西新闻频道采访我校老挝学生张文清、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缅甸学生南宇秋、菲律宾学生伊丽莎、越南学生武秋安等人,推出系列短视频


广西日报—广西云视频号播出我校印尼籍学生斐优术、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探班东博会东盟展馆的经历


广西新闻专访我校菲律宾学生伊丽莎


南宁媒体也频繁出现了我校东盟师生的身影。其中9月23日《南国早报》以《“95”后马来西亚舞蹈老师:以舞为媒,促进交流/盛会有约·东盟Z世代》为题,讲述我校马来西亚教师郭俞廷通过创编东盟舞蹈促进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故事;9月24日,南宁广播电视台视频号《魅力南宁》报道了我校马来西亚学生林川腾在南宁的city walk ,和南宁展开一场艺术与时尚的对话;9月25日,《南宁日报》以《“声”生不息民歌情 “新”声闪耀奏华章——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精彩纷呈》为题报道了2024南宁国际民歌音乐会,里面提及我校越南学生裴香银在音乐会上的演唱。9月26日,我校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配合南宁广播电视台视频号《魅力南宁》视频号9月27日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以《“一带一路”文艺精品交流专场演出精彩上演》为题报道了“一带一路”文艺精品交流专场演出,在里面提及了我校学生李镓妏和裴香银。


南国早报、南宁日报及南宁晚报对我校东盟师生的报道


我校马来西亚学生刘忻妤、林川腾参加南宁广播电视台视频号《魅力南宁》的直播及视频拍摄



文: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一审:毕熙明

二审:钟春妮

三审:赵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