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上海老工业区

如今的转型升级示范区

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镇

桃浦镇

如何呈现“三生融合”之态











近年来,桃浦镇充分发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节点优势,全力打造祁连山路创新产业发展带,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区级税收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向晓薇 李彦豪 楼嘉寅/视频


TOP |
“生态”风和秀丽


“三生融合”第一“生”——生态


桃浦曾是上海重要的化工区,2012年被列为全市重点转型发展的地区之一。如今,走进这座曾经的工业重镇,旧时的印象早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产业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作为上海中心城市最大的镇,桃浦镇内已建成桃浦中央绿地李子园零碳公园春光公园等标志性公园绿地,全镇绿化覆盖率3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平方米,远高于全市8.8平方米的平均水平,被生态环境部誉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


桃浦中央绿地


今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在桃浦中央绿地这个树木覆盖率70%的市中心最大开放绿地发现了罕见植物——红蒴真藓,这也是红蒴真藓首次在上海被发现。


红蒴真藓


今年桃浦镇制订了《桃浦公园城镇规划建设导则》2.0版,充分发挥桃浦绿化水系资源优势,提质扩容绿色空间,打造中心城区富有特色的“环上桃源”


李子园零碳公园


桃浦镇拥有73条河道和小微水体。除了桃浦中央绿地、春光公园、启动林公园,还有外环林带、沪嘉高速沿线绿地,以及金昌路沿线开放式绿地和零星绿地,构成了“环上桃源”城镇规划建设的主体。接下来,桃将继续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优化、城市更新项目、生态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吴晨海 桃浦镇党委书记

我们将加快推进新杨公园、金鼎绿地、中槎浦河东岸、永登东路北侧绿地滨水生态景观空间项目建设,将公园和城区有机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多环境宜人的休憩空间。


充分利用城区街巷的边角部位,打造“小而美”的空间艺术景点和口袋公园,让居民“走得进、留得下、记得住”。


完成体育公园金通路沿线绿化提升,春光公园绿地通道以及红柳路、柳园路、水杉路等系列“美丽街区”建设,让居民“推窗见绿、开门见园、起步闻香、移步换景”。


TOP |
“生产”集约高效


“三生融合”第二“生”——生产


生态环境的绿色,也是产业发展的底色。作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板块,桃浦镇当前正聚焦“3+3”产业发展布局,通过重点培育发展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三大支柱产业集群,航天电器先进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全力打造祁连山路创新产业发展带。


集体经济在桃浦的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高品质商务楼等方式,全镇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项目入驻。集总部办公、展览展示、公共服务、商业配套、交通配套于一体的新地标金环广场就是由集体经济打造,为祁连山路创新产业发展带再添新子。


金环广场

上个月,“第五届家门口工业博览会”再度相约桃浦,今年首次链接外区企业,超70家新质生产力企业代表亮相。



本次工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端到端灯塔工厂”,也是世博会上一大亮点。来自长三角各地的企业代表在工博会上进行了新品全球首发,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大数据等各行各业的新质生产力。随着未来岛工博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它将成为推动桃浦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TOP |
“生活”宜居便利


"三生融合”第三“生”——生活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高品质居住
近年来,中央绿地附近开发建设了宝华紫薇花园、中环桃源里、普陀金茂府、象屿交控中环云悦府等高品质楼盘,还将加快推动西部乐巢、普悦华庭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入市,配合做好桃璞礼寓保障性租赁房建设;

基础教育

已有上外附属实验学校、十二年制的上海安生学校,即将开工九年一贯制上外附属桃李未来实验学校;


医疗卫生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改造升级;按照三级甲等标准规划建设的西部区域性医疗中心,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的批复;


体育文化

已建成开放国金体育中心,拥有1800平方米的国际标准真冰冰场,可承接专业培训和各类赛事,计划打造含冰壶、短道速滑等运动的综合冰上运动馆建设。2025年还将完成镇图书馆儿童友好阅读空间打造;


社区养老

已建成集“康、养、医”于一体的国华人寿上海普陀康养中心;高质量运营普陀康嘉养老院,满足居民群众康养医一体化需求。


打造“1+4+N”党群服务阵地

在高标准建成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桃浦镇陆续建成开放了东南西北4个党群服务中心,以及N个社区灵活散点布局的小体量、多功能服务设施或场所,以点带面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新增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办好“宝宝屋”“心理气象站”每周教室和“未爱小屋”。

东部党群服务中心

打造以“家门口、烟火气、慢生活”为特点的城市街区

桃浦镇还将开展菜市场改建提升,完成嘉农集市更新改造,加快李园市场标准化改建,把真南市场改建形成TAO爱吧生活体验馆,既为居民提供琳琅满目的商品,又融入缝补、配钥匙等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接地气的传统服务。

今年桃浦还提出“宜居桃浦”行动,持续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了迎春苑、昆仑花苑综合修缮,加快早期商品房小区古浪苑环境提升和综合修缮,全力攻坚成套改造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通过各类管线入地、体育设施增设、绿化改建、智能安防、垃圾分类、无障碍设施增设等项目“叠加实施”,有效提升老旧小区的居住体验。

围绕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中的新尝试,由十六栋废旧老宅与一栋2000平米的雕塑工作室组成的盲盒主题创意艺术社区——UBOX桃蔓李将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业态规划将由社区商业配套、主理人工作室、展示型办公、企业微总部以及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组成,形成艺术、创业、社交为一体的艺术生活引力场。




在织密配套服务方面,桃浦还将加快规划建设中的九年一贯制上外附属桃李未来实验学校、西部区域性医疗中心、中部党群服务中心。


交通出行方面,将积极配合推进地铁20号线、26号线建设,未来桃浦境内将有4条轨道交通汇聚;推进沪嘉高速公路抬升,皋兰山路、桃惠路等市政道路建设,提高区域路网密度。

上外附属桃李未来实验学校效果图


西部区域性医疗中心效果图


从桃浦到TOP
“不一样的桃浦”
未来值得期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普陀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奋力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12月18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普陀区新闻办携手推出《我们的城市·对话普陀街镇书记》融媒访谈,上海新闻广播、阿基米德、话匣子融媒矩阵音视频播出。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