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

◎新年再加力 外资看好中国新机遇

◎中国出入境游“磁吸力”持续提升

◎“投资云南”打响品牌 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第十七届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延续年味,品质升级!


★ ★ ★




国内交流信息



新年再加力外资看好中国新机遇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持续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2025年新年伊始,上海百盛购物中心与业主签下15年合约;法资企业赛诺菲宣布在北京亦庄投资10亿欧元设立全新生产基地,创下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据中国英国商会和中国德国商会发布调查报告显示,76%的英国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92%的德国企业将继续在华运营,超过一半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出入境游“磁吸力”持续提升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1%、12.8%和33.6%。(来源:央视网)


商务部: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已缩减至29条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李维正表示,截至目前,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已缩减至29条,制造业方面,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经全面取消;服务业方面,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来源:央视网)


上海成为“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上海作为中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边检总站共查验入境外籍人员456万人次,是2023年的两倍,其中免签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167万人次,占比约37%;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入境第一站”的格局已逐渐形成。(来源:国际金融报)



省内交流信息



台湾经贸参访团赴昆开展投资考察

1月5—6日,台湾经贸参访团赴昆开展投资考察活动。副市长、昆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书记梁崑陪同考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与参访团举行座谈。考察期间,参访团走访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南强步行街、仁和祥宅院、云南省春城建筑工程总公司、西山区文旅项目等地,并举行合作项目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来源:昆明日报)


云南省侨联组团赴澳门参加“2024华侨华人聚濠江大会”活动

12月27—29日,云南省侨联侨务访问团赴澳参加“2024华侨华人聚濠江大会”暨第二届华侨华人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论坛。此次活动由中国侨联、澳门归侨总会联合主办,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领、侨青共1000余人参加活动。(来源: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云南海外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牵线促成外商投资项目400余个

12月30日,云南海外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在云南昆明召开。30年来,云南海外联谊会牵线促成外商投资项目共计400多个,引进外资100多亿元人民币,促成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到云南投资,服务和参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来源:中国新闻网)


“投资云南”打响品牌 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2024年以来,“投资云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利用进博会、南博会、服贸会等展会平台大力宣传云南,已成为我省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投资云南”系列活动累计组织开展18场专题对接洽谈活动,精准对接境内外企业900余家,其中优强企业超300家,促成70余个项目合作成果和100余个合作意向,取得积极成效。(来源:云南日报)



重点活动信息


第十七届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延续年味,品质升级!

1月11—26日,第十七届中国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将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如约而至。其作为目前云南省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年货品种最全、管理最为规范、购物环境最好的年货采购盛会,也是国家商务部内贸领域重点引导和支持的省内重要展会之一。第十七届中国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将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喜迎八方宾客,线下共涉及1000多个优质点位,线上在20余个社交平台进行投放,可覆盖上亿用户。(来源:昆明官渡发布)


强开拓、促外贸!学会携手工程协会赴老挝柬埔寨考察

为积极响应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全面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切实发挥“以展促贸、以会促贸”作用,1月5—12日,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云南省工程咨询协会组织了一支由32名代表组成的商务代表团赴老挝和柬埔寨开展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工程咨询、经贸、物流等领域开拓国际市场。(来源:学会观察公众号)


★ ★ ★



学会观点



展会经济风口将至,云南如何抢占先机?

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区域合作深化的推动下,会展行业正成为连接国际市场、推动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报告,2024年全球会展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5年有望超出疫情前115%。亚太地区凭借年均增长率(CAGR)7.4%的领先增速,成为全球会展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为展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目前云南展会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仍与其区位潜力不完全匹配。目前,云南参与展会的国际参展商比例仅约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展会的品牌影响力与国际主流展会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数字化转型的滞后性也限制了云南展会的广域覆盖和平台效能。要充分发挥展会的带动效应,助力云南的开放型经济布局,仍需直面品牌塑造、产业联动和数字化发展等关键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聚焦展会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云南应围绕自身优势产业,推动展会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化主题策划和资源整合,突出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旅产业等云南特色领域,在国际会展市场中塑造鲜明定位。同时,完善展会运营机制,争取更多国际认证与合作资源,打造具有持续吸引力和辨识度的展会品牌,成为国际展商进入南亚东南亚市场的首选平台。

二是强化展会与产业联动,构建经济合作新渠道。将展会平台与云南重点产业链结合,围绕招商引资、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设置功能板块,促进上下游产业资源有效对接。依托云南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展会成为连接区域内市场和服务的核心枢纽,扩大展会的产业辐射效应,形成展会促产、产展互动的良性循环。

三是推动展会数字化转型,增强国际服务能力。加快展会服务模式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体化展会管理平台,为参展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服务,提高展会组织效率与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平台延展展会时间和空间限制,支持企业实现全年展示和交易需求,打造数字化会展生态系统。


编辑:段泽豪
审稿:陈雅琦 蔡康宁
排版:李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