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1、9月16日-9月18日,第五届北京潮玩造物博览会举办。本届博览会汇集了ToyCity、藏克潮玩、狸投工作室等潮流原创品牌,还包括文福记、唐人坊、角楼咖啡等一些优质文化创意品牌。本届潮玩造物博览会展示的国潮文创IP数量比上届有了18%的增长。近40%参展品牌在展会上首发推出了最新的IP形象及其衍生品。不少参展品牌将潮流创意IP与传统中国元素进行结合,开发出多个国潮IP形象。


2、9月15日-9月19日,以“博览中华手造 共享文旅盛会”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山东举办。博览会VR体验区内设山东演艺集团“大幕开启 春华秋实” 国潮主题快闪秀、山东省档案馆红色主题展、山东博物馆恐龙展和玉器展、山东省吕剧院《我心永恒》、明湖游船五项主题应用场景及动捕+数字人互动专区,通过运用720°3D全景超高清图像采集和低延迟传输、动作捕捉等技术,实现科技与“诗和远方”的深度完美融合。


3、9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启动“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三年计划”。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将整合优势资源,以恭王府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非遗展示平台为基础,依托阅文集团的网络文学数字资源和丰富的IP开发经验,通过共建文学创作基地、举办国风作品研讨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征文大赛、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将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文化产业。


4、9月19日,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本届旅游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线下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置RCEP主题馆、境内旅游精品馆、境外旅游精品馆、旅游消费馆、国际旅游商品馆等7个展馆。其中,游客可以在莫高窟数字虚拟体验区体验“我在敦煌画壁画”数字创意互动活动、观看“河图”虚拟互动展览。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感受敦煌文化艺术之美的同时,还提升了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


5、9月16日,第5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在技术成果展现场,观众可通过VR和AR互动体验、AI科技人形全息投影、数字机器人全息投影、裸眼3D全息投影、LED光影打造等前沿技术应用的沉浸式体验,现场云游博物馆、观看机器人和数字人展示、用AR眼镜观看实体3D打印的楼宇建筑等。中国移动依托“5G+AI”的图像识别技术,利用探究镜识别数字画屏上的图片及展品,配以生动的音频讲解、3D渲染动画,能绘声绘色的讲述图片或文物,实现5G云游博物馆;升级版互动项目——VR滑雪一体机,可让体验者自主左右摇摆身体以控制前进速度及躲避障碍物,完全模拟雪道滑行实况,提供超高清沉浸式游戏体验;数广宝德基于鲲鹏处理器和芯片打造的鲲鹏服务器,年产量达4万台,搭载鲲鹏920处理器最高128核心,支持17个以上主流国产和开源操作系统,有助于保障信息安全。



热 点 解 读 

今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35年,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文化数字化成为推动文化经济科技融合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近日,在2022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上,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发表《数字化是文化经济科技融合发展新引擎》主旨演讲。柳斌杰指出:


一、数字化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

数字化本质上是信息化时代基本内涵,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把社会产业领域许多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运算和度量的数字、数据,再把这些数字、数据有序的编码、编程,引入计算机内进行统一有序的处理,用一定的算法建立起相适应的数字化模型,通过运算和数据交换提供可靠的稳定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这就是数字化的过程。但很多人只喊口号,并不知道数字化本质和前景。


就当前看,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很快,数字消费市场规模比较大,支持了我国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然而,许多人对数字化的本质和数字技术之下的融合发展还认识不够,加之行业分治、条块分割固有模式的影响,数字化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此,我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强调,要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作为新发展的战略方向,要把文化、经济、科技融合发展作为发展新格局的重点。这就是说数字化像工业化、电气化一样,是一种技术革命,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生产、流通、消费方式。在这里,文化也不能例外。守住文化传统是指传承血脉和文化精神,並不拒绝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革。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数字化。早在2004年,我就提出中华字库、中国知识资源库、数字版权保护系统等9大工程,列入了国家规划,至今还在进行中。文化数字化也是任重道远。


二、数字化是文化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新引擎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创造发明的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用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为创造我国现代化的大业带来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文化经济的融合,丰富了数字产业新形态,推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了各类产品的人文化,带动文化经济价值创造,已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与科技融合,扩展科技的应用,提升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催生了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和文化经济完美融合。而三者融合的条件当然是互联网、数字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这都是绝对不能缺位的。这里的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数字经济共同根本要素是数字、数据和数字化技术平台,数字化如同工业化的能源和发动机,成为未来文化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和创新人类美好生活的新引擎,能带动人类超越现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我们要抓机遇、攻难关、争主动,在新一轮全球技术变革中展现中国的创造力。


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了经济总量的一半,通讯、交通、制造、商贸、民生领域数字化程度相当高。而文化领域尚在起步之中,全国尚无数字文化网络体系。搞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人类创造新文明的大趋势,当然也包括了文化行业。正如“十四五规划指出的”,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数字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数字演播等产业。这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正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文化要创新就必须消除各种思想障碍,坚定走中国特色数字化创新发展之路。


三、推动文化数字化必须攻坚克难

1、文化数字化的技术创新要有大突破。


2、加快建设物理性的大平台、大网络、大通道和资源性的数据库、知识库、基因库等基础设施及集成中心。文化涉及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国家安全等多方面,实现数字化也不容易,而实际上,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须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用大智慧破局破圈。


3、攻克创意性的内容软件、操作软件、应用软件、技术软件、安全软件、管理软件的技术难关。确保内容创新、评估上减少风险和安全隐患。


4、以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制定和细化以下方面的实操规则是当务之急;文化资源配置、数字鸿沟填、平信息孤岛消灭、数字资产权属、知识产权保护、数字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的政策;文化数字化涉及的安全法律和运行规范等。我国文化产业是政策性产业,没有政策则寸步难行。


5、完善规制和标准。数字化要全球流动、市场交易,必须要有通用的生产规制、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产品规格和相应的市场通则。现在的大量的实验室各自为阵,技术标准、质量规则各取所需,很难共享,问题不少,需要权威指南,顶层设计,全国统一,令行禁止。


6、数字化综合效益的提升,就是学术界喜欢用的“赋能”,数字文化融入各行各业的目标是产品提质、产业升级、服务便利,企业增效、因此如何赋值、赋效、赋智、赋力、赋能,从文化数字化设计开始就要考量,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字化文化作为一种高度文明的要素,融入其他行业,不只是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而是推动整个社会提高文明程度,创造新的文明。希望各位努力,不负时代重托和人民对数字文化的新期待。



节选自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评论 公众号


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出品

监制:舒展

主编:闫国君

编辑:朱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