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2021 年继峰斩获首个乘用车整椅项目,资本市场对汽车座椅的关注度就不断提升,后来随时间推进,投资者对座椅行业的认知也不断加深。作为最早研究跟踪座椅行业的团队之一,我们在当前时点,将过去对座椅行业的研究成果梳理汇集为这一篇深度报告,希望能为座椅行业投资提供一些新认知和见解。
为什么座椅行业值得投资?座椅单车价值量可达万元,属于汽零中 ASP 最高 的品类之一。随产品升级+消费升级,国内乘用车座椅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从 2024 年 1017 亿元增至 2030 年超 1300 亿元。同时,座椅国产替代空间大, 2023 年国内近 50%座椅市场被四大主流外资整椅厂商占据,新兴民营座椅企 业近几年正快速起量。
从座椅国产化起步较晚,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座椅的商业模式特征?首先我们需要认知到,不同于其它零部件制造属性强,整椅商业模式接近整车,具有研 发和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此基础上,我们这次特别对整椅部件拆解、进入门 槛、四大竞争要素进行详细梳理,希望能解答大家长久以来对整椅“究竟难在 哪里”的疑问。简言之,整椅并不是简单的“汽车沙发”,具有较高门槛,因为整椅的①零部件多学科、多种类、多数量、多工艺;②因而约束多,需在安全、舒适、外观、体积轻量、功能、成本等相互制约的因素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1)智能制造三种基本范式
数字化制造一-第一代智能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一“互联网+制造”或第二代智能制造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一新一代智能制造
例:传统手动机床
在传统手动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需由操作者根据加工要求,通过手眼感知、分析决策并操作手柄控制刀具相对工件按希望的轨迹运动而完成加工任务。
这些制造系统由人和物理系统 ( 如机器 ) 两大部分所组成,因此称为人 - 物理系统 (Human PhysicaSystems)—HPS 。
(2) 制造系统发展的第二阶段:数字化制造与人 - 信息 - 物理系统 (HCPS1.0)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制造业对于技术进步的强烈需求,以及计算机、通讯和数字控制等信息化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制造系统进入了数字化制造 (Digital Manufacturing)
时代,以数字化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引领和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
数字化制造—— Digital Manufacturing 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一种基本范式,也可称为第一代智能制造。
例:数控机床(NC Machine Tool)
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典型的产品是数控机床与手动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发生的本质变化是:在人和机床实体之间增加了数控系统。操作者只需根据加工要求,将加工过程中需要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主轴速度、进给速度等按规定的格式编成加工程序,计算机数控系统即可根据该程序控制机床自动完成加工任务。
与传统制造系统相比,数字化制造系统最本质的变化是在人和物理系统之间增加了一个信息系统(Cyber System)一C,从原来的“人-物理”二元系统发展成为“人-信息-物理”(Humen-Cyber-Physical Systems)一HCPS三元系统,HPS进化成了HCPS。人的相当部分的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功能迁移给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完成部分脑力劳动。信息系统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各种计算分析,并代替操作者去控制物理系统完成工作任务。
(3) 制造系统发展的第三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与人 - 信息 - 物理系统 (HCPS1.5)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 互联网 +" 不断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密切结合重塑制造业的价值链, 推动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制造的范式转变。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二种基本范式,也可称为
" 互联网 + 制造” , 或第二代智能制造。
最大的变化在于信息系统:互联网和云平台成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制造”的实质是有效解决了“联接”这个重大问题,联接互通与协同集成优化成为这种制造系统的主要特征。
(4) 制造系统发展的第四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与人- 信息-物理系统 (HCP S2.0)
新一代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第三种基
本范式。其本质上是“人工智能 + 互联网 + 数字化制造”。
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2023年3月,GPT-4,GPT-Generatin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PT是一种预训练自监督生成式学习算法;本质上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一种人类指导的大数据智能强化。短暂一年多,大模型 + 大数据 + 大算力的新一代人工智 能 飞速发展,迎来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其应用性发生了质的改变,将使能百模干态、赋能干行万业,实现各行各业的智能转型,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世界。总之,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 心技术,正在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例:新一代智能机床(Intelligent Machine Tool)
新一代智能机床是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机床。
新一代智能机床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优化与决策、自主控制与执行,极大提高机床加工质量、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产品。
在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中,人和信息系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授之以鱼”变成了“授之以渔”。
3. 智能制造是一个大系统,一个集成大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主要由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及智能服务三大功能系统以及智能制造云和工业互联网络两大支撑系统集合而成,人工智能赋能整体系统优化,集成融合成为智能集成制造系统。
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创新;
二是生产技术创新;
三是产业模式创新;
四是制造系统集成创新。
在这四个方面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4.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一代智能制造和绿色能源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推动形成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高潮,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并将引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十五五期间,构建 " 四级金字塔结构 ", 推动数字化转型体系建设。2030 年以前,数字化转型达标级、优秀级、卓越级、 领航级工厂顺序对应成熟度模型一到四级水平,聚焦 必要的数字化网络化能力建设,由低到高开展重点环节、 关键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数字化转型。按照当前我国规上制造业企业 48 万家规模。
到 2030 年,数字化转型达标工厂实现大范围普及约 40 万 家;建设数字化转型优秀工厂约 5 万家;打造数字化转型卓越工厂约 2000 家;培育数字化转型领航工厂约 200 家;完成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2. 智能化升级战略突破——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而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引起制造业革命性转型升级。十五五期间,主要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 术的攻关、试点和示范。通过 " 攻关 - 试点 - 示范 " 行动的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为 2028-2035 年 "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重大行动 " 做好充分准备。
国家已经部署“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大专项,同时,组织全国精锐力量,抓好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攻关,争取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战略突破。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发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和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突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优秀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加快建设一批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智能工厂。
3. 筑牢工业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等数字乃至智能基础设施关键底座
深入开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进 " 新基建 ", 建设网络、 平台、安全、标识、数据体系乃至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基础底座,优化基 础 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信息集成设施体系。推动 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智能在重点产业链广泛普及、深度融合。
4.建设强大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服务体系
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一个浩大的革命性工业工程,广大企业是这场变革的主体,但是,还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高水平的工程队伍,服务于广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和广大企业一起完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历史任务。
做强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企业集群,推动解决方案供应商与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关键企业融通发展,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广大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兴的强大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持续推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培育一批深耕行业的专业化服务商,引导其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集成服务,打造新的“十万亿级”新兴产业一智能制造支撑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