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25年北京市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2025年工作总的要求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首都新的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努力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加快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制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优化招商引资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机制,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项目建设,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管好四本预算,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健全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服务保障,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壮大耐心资本,促进各类融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要。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编制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落实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分类推进综保区体制机制改革和监管模式创新,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提升中德、中日产业园经济技术双向合作水平。落实外商投资准入管理制度,推动电信、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争取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提升航空双枢纽服务能力,支持航空货运等业态发展,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利用国际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文化论坛等平台国际影响力。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积极开展与港澳台交流合作,扎实做好外事、侨务工作。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企业获得感。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任务,打造首善标准、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升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成效。完善企业“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加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三送”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困难诉求,优化法律、商事仲裁、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一核引领、三地协同,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健全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体系,完善首都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体检,完成核心区控规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持续增强雁栖湖国际会都整体功能,推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新国展二期多功能多元化使用,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统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00家,治理违法建设2000万平方米,一村一策推进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综合整治,用好腾退空间增补公共服务。
推动“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深入开展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发展、职业培训创新三项工程,开工建设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谋划建设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六环高线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第二批市属国企搬迁,促进通武廊等毗邻地区深度融合。
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编制出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建立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实现承平高速建成通车。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持续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20项以上互认资质资格统一规范办理,发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三)全方位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培育富有活力的内需体系,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
大力提振消费。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增强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优化消费载体,持续打造大运河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中关村等重点商圈改造升级,完善公园、场馆、演艺空间等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建设。焕新商品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新能源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加强老字号品牌创新、集合展示。扩大服务消费,增加生育养老、美丽健康等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和更新60处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提高投资效益。聚焦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推进姚家园路东延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绩效评价,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创新投融资模式。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结合“两重”建设和“十五五”时期发展需要,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促进储备项目转化落地。
(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立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应对学龄人口达峰工作方案,更好满足各学段学龄人口入学需求。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持在京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属高校一校一策分类提升,吸引国外高水平理工农医类大学合作办学,促进良乡大学城、沙河高教园、重点大学园区的校产城融合发展。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加强职业院校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央地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九大专项攻关行动,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再布局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以创新需求为导向谋划新一轮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年行动,加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设。推动中关村示范区空间优化提升,设立市级高新区,支持科技园区建立事业企业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强“三城一区”协同联动,强化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前沿布局,推动怀柔科学城科技设施开放共享、形成集群效应,推进未来科学城效用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不少于300项。
筑牢首都人才竞争优势。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集聚战略科学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实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支持专项,升级优秀国际博士后引进计划,推动各类政策和项目向青年倾斜。推动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创新高级技师培育机制,加快打造产教融合基地,鼓励高校与产业园区、链主企业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健全人才落户机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让海内外英才在京安心顺心。
(五)着力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动机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政策,推动集成电路重点项目产能爬坡,实施新一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工业母机等领域,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发挥链主企业关键作用,促进产业集群梯次发展。支持受制裁企业应对外部打压。
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快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速建设光网之都、万兆之城,推动全市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建成2个万卡智算集群。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加快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深入开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试点,完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功能,积极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鼓励医疗、教育、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支持国产智能系统开发应用,推进双智城市建设逐步向平原新城和中心城区延伸。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壮大数字服务产业,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传统产业。
(六)深入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更好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兴盛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教研中心,强化大思政课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服务保障。深化文明创建活动,选树“2025北京榜样”,加强“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公共文明引导,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创建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建成开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北京国际非遗周。
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演艺之都建设,加快打造王府井、天桥等演艺集聚区和特色演艺群落,擦亮“大戏看北京”“北京大视听”等文化名片,举办更多演唱演出活动,大力发展演艺经济。积极发展“体育+旅游”“影视+旅游”等多元融合业态,新增100条“漫步北京”旅游线路。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优化博物馆等场所预约机制,加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促进文创园区差异化集约化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开展各类阅读活动3万场。加强国际传播效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提升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
(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展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持续提升粮食单产,蔬菜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左右,果园提质增效28万亩。统筹推进农业中关村和种业之都建设,积极创建平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培育专项行动。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特色种养、林下经济发展,培育农业生物制造能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
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好第二批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实施5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路300公里,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区镇统筹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努力让农民生活更殷实。
完善新型城乡体系。积极推进“一绿”城市化,深入实施“二绿”减量提质规划。加快南中轴地区蝶变升级,规划建设大红门博物馆群一期、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抓好京西“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加快滨水核心带建设。着力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加大建筑规模指标向轨道站点周边投放力度,建设职、住、商平衡的活力区域。健全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进规划、进补偿力度。巩固拓展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成果。
(八)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提高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以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为导向,推动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新体系,让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相宜相融。
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产业用地到期续期政策,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整院落退租机制,统筹推进居住、产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优化城市家具设置及管理,改善宛平城等12个重点区域周边环境面貌,做好第二轮回天行动计划收官。健全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完善1000个居住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增生化处理能力日均1200吨;健全物业管理体系,推动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优化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每月一题专项治理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推进协商共治。继续办好《向前一步》栏目。
持续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开通地铁17号线全线和6号线南延,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稳步优化公交线网,畅通社区公交微循环,拓展通学、通医、通游服务。倡导和服务绿色出行,完成50个地铁站和40个学医景商等重点区域周边非机动车停放治理,推进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完成30项市级疏堵工程,打通20条断头路,利用闲置空间、人防工程等建设2.5万个停车位,增加1万个错时共享停车位,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新增200处重点路口智能调控,让道路通行更加顺畅。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样板。完善智慧城市统筹协调机制,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慧治成效,新增“京通”便民便企服务200项、“京办”城市治理应用50项,用好智慧城市仿真实验平台,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夯实共性平台支撑能力,加大数据汇聚和服务提升力度,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保障。
(九)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集中力量办好重要民生实事,努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群众感受到更多温暖。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26万人。归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基本实现将就业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打造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施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快递、外卖等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启动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安贞医院朝阳院区等老院区病房改造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首都公共卫生中心,推进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三期、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项目建设。强化“三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定价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市属医院编制合理使用、动态调整和薪酬制度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周末和夜间服务。继续深化分级诊疗,新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其他三级公立医院50%的门诊预约号源提前向基层投放。持续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新增电子病历共享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院60家,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体系,加强儿科、精神心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科建设,实施中医药高质量研发工程,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继续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更好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施新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健全救助服务机制,兜准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十)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态建设由绿量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让群众享受更多自然之美。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0.1微克”行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运行机制,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水体,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北运河、凉水河、雁栖湖、金海湖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间。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保障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全面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实施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和首都西部山水工程,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南苑森林湿地等大尺度公园。加强道路、河道等线性空间点彩连线,打造市民观城观景视廊50条,新增联山联水联社区的绿道1000公里。基本实现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园艺师“三师”联动街区层面全覆盖,统筹推进街区片区建设,共建社区微花园50个。推进全域绿化彩化立体化,打造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城市风貌。
积极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加强电力、交通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推进先进能源、替代蛋白等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国际氢能示范区、能源谷建设。完善新能源调入、消纳和调控措施,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加快建筑低碳发展,完成3800万平方米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完善减碳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企业比例达到30%以上,让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行动。
(十一)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切实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坚持未雨绸缪、防控结合,妥善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确保首都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闭环整改机制,完善企安安系统功能,提升问题排查整治质效,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全力防范应对各类火灾风险,深化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排查治理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等火灾隐患,加强基层消防设施配备,关口前移强化森林防灭火。细化实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和有社会影响的事故发生。
深化城市韧性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首都韧性城市规划及标准体系,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运行感知、监测、预警体系,增强极端天气应对和自适应、快速恢复能力。保障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改造老旧管线1000公里。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推动永定河水库等防洪控制性工程规划建设,完成15处积水点治理,建成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坚决维护首都政治安全,持续做好重要地区、重要活动安全防范,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风险,深化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深化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建设,有效防范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强化校园餐安全管理,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优化人民防空防护格局,加强军人军属服务保障,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双拥创建,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2024年试行版)》的通知
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首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8部委等部门印发《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3〕1595号
让每一座城市,街道,社区,家里都散发这书香,所到之处皆能听见朗朗读书声
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2025)》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