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开幕式现场,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嘉宾们围绕智能产业核心议题,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
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大算力驱动大模型、大模型重构大体验的磅礴之势,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广泛应用于政务、教育、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然而,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仍面临结构性鸿沟、产品价值规模化释放以及生态培育等挑战。为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唯有持续深化创新探索,才能将绚烂的技术愿景转化为繁荣现实。

首先,算力筑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需以协同创新突破算力天花板。尽管算法和数据创新能提升大模型性能,但“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法则仍未改变。面对万亿级参数模型和多元算力生态,提升算力体系效率尤为关键。这包括通过连接技术创新突破卡间互联瓶颈,研发双协议超节点产品以提升训练效率;创新推出零延迟计算网络,以开放架构实现多元异构算力与网络协同;以及打造数据高速广域网传输方案,破解跨数据中心模型实时开发难题,实现千公里级数据分钟级可达。其次,场景赋能是激活业务生命力的关键,需以实践创新实现规模化价值变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独角戏,更是大模型与行业数据深度结合,在业务场景中实现价值释放。企业应躬身入局,推动IP技术共建,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与数据,并对外共享,助力各行业AI应用落地。例如,通过部署AI政务智能体、脑血管专病智能体以及轨道交通出行方案,将AI从实验室样品转化为生产型爆款。最后,生态共融是铸就高峰的必由之路,需各方协同共建美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是一场长跑,追求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单点突破难以形成高原。通过践行政府搭台、企业搭链、创新搭伴、资本驱动的理念,创新打造产业模式,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集研发、生产、配套、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社区,开放实验室和生态网络,贯通从模型开发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促使政产学研金服用同频共振,共同培育壮大AI高质量发展的分析力量。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核心驱动力,其发展正从模仿学习快速迈向自主学习,信息载体也从单一语言拓展至多模态乃至视频模型。通用人工智能(AGI)正加速演进,未来将以任务执行为导向。同时,多模态融合推动“AI+制造”深度发展,而“个性化内存”技术则将实现人机交互终端与用户的深度链接,成为技术前沿。全球AI竞赛中,中美是两大核心玩家。数据显示,AI算力投入在过去五年间从120亿美元激增至3800亿美元,顶尖AI人才薪资高达70万美元,最高涨幅达500%。 在此背景下,中国具备显著优势:一是“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在全球AI研发中占据重要比例;二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互联网与制造业两大核心领域,为AI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三是国家战略牵引下的产业链创新优势。未来,大模型产业的核心趋势将聚焦于“AI+终端”,特别是人、车、家三大终端的深度融合。AI手机、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将成为新的增长极。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将率先实现大模型的应用,并沉淀核心能力,例如,车载AI智能体通过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实现人机交互的全面革新。 在自动驾驶领域,未来三年将趋于收敛,形成以视觉为核心、大模型驱动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可靠性(“含格量”)提升至90%后,助力中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然而,大模型的发展仍面临挑战。当前,业界仍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质模型。硬件可靠性是制约工业机器人等实际应用落地的关键因素,例如工业机器人维修间隔时间仍需大幅提升。 此外,构建开放、共生、深度整合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完成所有环节。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创投市场正加速迈入以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大智能时代”,这被视为未来十年全球最大的经济机遇,有望孕育出远超互联网时代的优秀企业。过去三十年,中国创投累计投资逾十万家企业,撬动十万亿元资金,助力近四千家企业成功上市,为国家创新创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市场下行后,今年上半年创投市场在募资、投资、利润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强劲复苏信号,止跌回稳。当前,中国创投的投资重心已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向硬科技。人工智能领域作为硬科技的核心,五年内吸引了7500亿元人民币投资,增速位居各行业之首,今年上半年投资额同比上升46.3%。 尽管中国在AI领域投资活跃,且在基础架构、模型层和应用层积极探索,但与美国相比,尤其在芯片等基础技术上仍存在显著差距,中国在AI领域的融资总量尚不及美国一家头部公司。然而,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并且中国的芯片与模型技术也在逐步崛起。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创投力量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范例。过去六年,创投在该领域投入超过万亿元资金,有力支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巨大竞争力。 这一成功模式充分证明,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大智能时代”将催生更多优秀企业,创投行业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创投将准备10万亿元资金,以期培育出更多全球领先的企业,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创新驱动的跨越式发展,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演讲中表示,未来在全球市场中,同时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动力”布局的汽车集团将更具风险抵御能力。长安汽车的竞争策略聚焦于“先电后智,电智并举”,加速构建数字化平台,并着力打造阿维塔、深蓝和长安启源三大核心数字品牌。公司认为,数字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汽车将是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在智能化领域,长安汽车采取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并行的路径,与华为等伙伴深度合作,同时在中央计算+区域架构、弯道自驾等30余项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历史性转变,并已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最佳窗口期仅剩两三年。长安汽车坚决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倡导通过AI等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共同营造健康的产业生态。同时,长安汽车呼吁国际品牌积极借助中国完善的新能源智能化生态,加速在中国市场发展其相关业务,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在极致安全方面,长安汽车推出了“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平台,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该平台将安全理念从被动防御拓展至主动智能,从硬件安全延伸至软件安全,构建了更为广阔的“大安全”体系。通过运用端到端交互式驾驶、多模态AI大模型、分布式电驱、线控制动等60余项核心技术,实现90多个功能场景,其中8项为行业首创。例如,该平台能在225公里/小时的极限时速下实现爆胎不失控,并首创主动抗横风稳定系统,有效提升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长安汽车已建成智能网联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全面自主掌握核心测试能力,以科技实力铸就用户极致安全的出行体验。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华龙网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