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小织


25

质越2025

纺织行业的高端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2025,新质生产力续加速推动行业质态跃迁。《纺织机械》“质越2025 ”系列报道,聚焦行业企业面对未来的思考和穿越逆境的策略,寻找高质成长新路径。


中国纺机协会产业五部


2024年,化纤机械与非织造布机械行业在市场的浪潮中维稳前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与格局,既有挑战下的徘徊,也有复苏中的希望,同时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化纤机械:转变理念拓展空间


尽管下游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但受2023年低基数效应影响,实际产能增长缓慢。2024年,化纤机械市场表现较为平淡,进出口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进口下降尤为显著,前三季度同比下降65.5%。从出货量来看,长丝纺丝机出货量同比降幅超40%,创6年来新低;而高速加弹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0%,基本恢复至2021年水平。


绿色化、差异化、智能化成为化纤装备发展的关键方向,如荣获中国纺联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聚酯复合纤维熔体直纺工程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单线单釜年产5万吨莱赛尔纤维成套装备及工艺”“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全局可视可析智能大数据平台及集成技术”等项目特点突出。

化纤行业虽已拥有国际竞争优势,但规模扩张空间有限,急需转变发展理念,在科技进步和新质生产力方面发力,包括提升设备柔性化生产、节能降耗、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水平;加快生物质纤维单线产能增长;提高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能力;增强化纤专件可靠性,使其适应差异化化纤品种生产和节能降耗需求。假捻变形机等明星产品持续保持自动化、高效、数字化的发展态势,单机锭数增多,数字化车间运维管控系统也逐渐被市场认可,空气变形机也受到更多关注。

非织造机械:关注可持续


2024年非织造布机械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下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据纺机协会统计估算,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产能消化尚需时日;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出货量同比增长约三成;纺粘、熔喷、纺熔复合非织造布生产线出货量同比增长50%,市场逐步回归常态。

“高强粗旦聚丙烯纺粘针刺土工布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可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防护材料研发及其在核防护中的典型应用”项目获中国纺联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前,行业的关注点聚焦于可持续性和循环经济,致力于开发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的非织造材料及其装备,以减少塑料污染和微塑料的产生,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水刺、纺粘和针刺等非织造布生产装备的技术进步,如开发新型、高性能的过滤材料专用设备,以满足空气和液体过滤的需求。

行业工作:持续增强服务力


2024年产业五部围绕化纤机械分会、非织造布机械分会以及非织造布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积极推动行业服务,从行业活动组织到分会换届,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大力促进业界企业的市场与技术交流,全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


2024年历经近五年编写的水刺非织造布手册正式出版发行,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为行业技术规范与提升提供了关键指引。

展望2025年,产业五部将持续加强业界企业对话交流,提升行业企业国际视野,助力我国化纤与非织造布机械行业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与创新力,开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创声明:未经正式授权严禁复制、转载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原创视频或建立镜像,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图文信息转载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平台仅供读者交流学习、参考之用。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有准确来源的转载文章均注明出处,实在无法查找准确来源的未做标注,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删除。

广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纺织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