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宽宽,喜欢侃大山,交朋友。宽宽认为人生就像一场牌局,开局好并不意味着结局好,打错一张两张牌也不要气馁,更不要一味的只想着胡一张牌,要看清桌上的牌面,要懂得及时止损,要懂得变通,人生才能胡得宽,相信宽宽,让人生的路走得更宽!

壹、生死镜像:当明星陨落照见凡人困境 

大S在东京街头咳出最后一口气时,27岁的郑州房产中介小王正在医院走廊核对账单——肺炎住院三天花费4876元,相当于他半个月工资。社交媒体上#大S最后旅程#的热搜与#90后负债率#词条诡异同框,恰似这个时代的荒诞隐喻:光鲜者猝然离场,苟活者在花呗账单里计算生命成本。(数据:90后平均负债12.7万,债务收入比1850%)  

贰、 被定价的人生:90后的债务基因图谱

宽宽这代人的债务从子宫开始遗传:  

**教育贷**:农村出生的李某靠助学贷款读完三本,毕业即负债4.8w。  

**彩礼贷**:某县城银行推出"百年好合贷",30w彩礼可分60期偿还 。

**装修贷**:成都程序员张某用"结婚基金"作为首付购买的精装房,后由于资金紧张又找贷款中介做了一笔20w的装修贷,过户完,整改完,搬进去入住半年,由于房价下跌,目前首付款已经跌得荡然无存,每个月领着微薄的工资,换着资不抵债的房贷,还有装修贷。

在成都西博会的大型人才市场,26岁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陈某捏着本科文凭苦笑:"我们像被提前装上债务芯片的赛博格,花呗是备用电源,房贷是终身操作系统。"  

叁、生存经济学:在钢索上跳广场舞

债务置换艺术

成都姑娘林某将12个平台债务整合成"当代负债者清明上河图",用《民法典》第680条砍掉非法利息,把催收电话设置成《好运来》彩铃——"法律条文比菩萨念经管用。" 

职场套娃策略 

成都95后程序员白天写代码,晚上在闲鱼出租自己当"树洞",凌晨接海外外包翻译。他们发明了"三明治工时制":9:00-18:00卖给公司,19:00-22:00献给副业,23:00-2:00祭奠理想 。

居住相对论

北京胡同里的"阳台房奴"王某说:"房租6800元/月,但我必须假装拥有这卧室外,阳台上这不足6平米的星空——这是对抗房东每月涨租的精神胜利法。"  

肆、负债世代的觉醒悖论

成都张某用生命最后三天的医疗账单(4个平台的网贷)完成死亡教育,而我们正在用30年房贷践行生存哲学。当成都教师刘某把抗抑郁药混在维生素瓶里服用时突然顿悟:  

90后不是被消费主义洗脑,而是被系统改造成了"人形资产负债表"。

在某地烂尾楼业主群里流传着黑色幽默:"我们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用余生等待一个不会竣工的梦。"  

伍、写在最后:活着就是最壮丽的反抗

当大S的呼吸停止在日本某私立医院VIP病房时,重庆某城中村隔断间里,25岁的癌症患者陈某刚凑齐第18次化疗费。她在记账本扉页写着:"  

当催收短信与病危通知同样刺眼, 

当花呗还款日比五年存活率更紧迫,

我突然与命运达成和解,

能看见明天的朝阳,

已是我们这代百万"负"豪最奢侈的资产。

我们终将懂得:  

在网贷平台与ICU之间,

在资产贬值和婚姻登记处之间,

在裁员通知与新生儿啼哭之间,

宽宽这代90后正以肉身凡胎, 

完成人类史上最悲壮的债务长征。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在系统裂缝中倔强呼吸的孤勇者:你的每次心跳,都在重写这个时代的生存算法。)   

附:90后债务白皮书

1. 央行报告:90后消费贷渗透率达86.6%,10倍于父辈同期。  

2. 贝壳研究院:90后购房者平均月供收入比58.7%,超国际警戒线2倍。 

3. 《中国青年报》:64%的90后负债者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

今天看了微博上大S去世的热搜,宽宽有感而发,宽宽这代的90后,真的非常不容易,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买车、买房、享受过一波国家发展的红利),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近几年经济通缩、资产贬值、失业率飙升),但危机,危机,危中有机,目前我们要做就是顺应时代的洪流,利用科技崛起的优势,多给开辟副业,给自己创造多条造血路径,充分利用时间,多学习,多交流!

关注宽宽,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