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工博会汇聚了国内外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为
天迪工控提供了宝贵的行业学习机会。

本次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我们重点关注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变化。展会清晰地表明,工业AI的深度融合、绿色制造的刚性要求以及国产化替代的全面加速,已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天迪工控而言,这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是对公司现有产品战略和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肯定。通过系统观察和与同行交流,对行业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天迪工控现有产品的优化方向。


一、工博会核心观察:三大趋势成为共识

通过本届工博会可以观察到,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工业AI进入实战阶段:人工智能不再停留在概念展示,而是深入到了具体的工业场景中。例如,AI技术在预测性维护、基于视觉的质量检测以及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等方面已有关键应用,其价值在于能够切实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绿色制造成为必选项:“节能降耗”已从可选项变为对工业设备的硬性要求。工博会上,从大型装备到核心部件,低功耗设计能效监测功能受到普遍重视,这与国家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紧密契合。

国产化替代全面深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采用国产芯片的工控产品不仅在数量上增多,其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也有显著提升。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已成为共识,这为天迪这样的国产工控品牌带来了广阔空间。

设备智能化程度加深

工控设备正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转变。现场多家展商展示了集成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和远程运维功能的工控产品。这类产品不仅能完成传统控制任务,还能实时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绿色制造要求提升

能效标准成为工业设备的重要指标。多家知名厂商展出的工控产品均强调了低功耗设计,部分产品还提供了详细的能耗监测功能。这与当前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相吻合。

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本次展会上,采用国产芯片的工控产品明显增多,产品成熟度也有显著提升。从现场反馈看,市场对国产工控设备的接受度正在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对供应链安全要求较高的领域。


二、天迪工控产品发展思考

基于行业趋势观察,我们对现有产品线的发展方向有以下思考:

无风扇工控机系列优化

MPC-Z100和MPC-F100系列无风扇工控机已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可靠性。下一步可重点提升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扩展工作温度范围,增强抗干扰能力,以满足更复杂的工业现场需求。

同时考虑增加能耗监测功能,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绿色制造要求。现有的三维立体散热设计可继续优化,在保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产品体积。

工业主板产品升级

支持多代Intel CPU的MATX工业主板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优势。可在此基础上强化产品的稳定性和扩展性,增加工业现场常用的接口类型,提升对各类工业外围设备的支持能力。

针对智能制造场景,可优化主板的实时性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控制平台。

国产化产品线完善

在现有国产芯片工控机基础上,可进一步丰富产品配置选项,满足不同性能需求的应用场景。同时需要持续完善软硬件生态兼容性,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三、总结

2025年工博会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工业领域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自主化的方向坚定前行。天迪工控将基于这些行业观察,持续优化现有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天迪工控而言,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在持续夯实现有产品可靠性的基础上,积极将AI、绿色节能等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并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栈国产化,才能在下一次产业升级中占据有利位置。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