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工辞职的理由,引发共鸣,背后原因很心酸
电工技术人员经常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辞职,这是大部分电工师傅都会经常遇到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电工师傅们为什么要辞职呢?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看一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的电工师傅既然选择了电工这类的技术,一般情况下理工男都不是特别懒,还是愿意动手干活的,那么为什么会频繁辞职?
其实,电工这个职业算是比较特殊的,毕竟电气化设备一般很少出故障,但是只要一出故障就非常严重,因此电工普遍存在闲和忙两个极端状态。而且工资也是极不稳定,因此大部分电工在企业待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辞职。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下电工辞职理由出现最多的:
TOP1:工资待遇:电工一般都是打工族,打工的根本原因还是薪酬待遇问题,如果薪酬待遇太低,那自然是留不住人的,这是常态也是正常的状态。
TOP2:电工师傅的工资几年不涨一次,靠电工工龄一年涨50-100有什么用,杯水车薪,连基本的生活物价都顾不上,不走有什么用。
TOP3:电工师傅也需要生活也需要谈恋爱也需要结婚,没有一定的物质补充,一个月连基本房租都是问题的话,这电工还怎么做。
TOP4:很多的电工老师傅,经验丰富,处理故障能力强,但是每个电工师傅背后都有一个家,家里压力大啊,每个月干巴巴的看着那丁点的工资,不离开有什么办法?
TOP5:电工师傅说白了工作就想图一个轻松,不多事,如果工资不到位,反而每天从早忙到晚,陀螺一样转,纵然电工师傅都是吃苦耐劳的性子,那也扛不住啊。
TOP6:非技术工的领导不了解电工技术,却盲目的领导电工师傅们,让电工变成了杂工,这也是很多电工师傅离职的原因。
TOP7:电工技术本就是经验积累加理论知识,很多的单位只看学习证书,不看老电工师傅的手头技术,这也是电工师傅离职的重要原因。
TOP8:电工老师傅年龄比较大了,从事电工技术很多年,跳出去再找工作也不容易,同时也不被单位重视,甚至连电工新人的待遇都不如,这让经验丰富的老电工不走能怎么办?
TOP9:真正学技术的年轻电工师傅,学到了技术,很快就离职了,这是很对很对很对的决定,眼光决定你的高度,有学历,积累了经验自然是要走的。
TOP10:刚毕业的电工师傅纯粹为了积累工作实践经验和丰富工作阅历,时间到了,如果薪酬待遇跟不上,走是很正常的情况。
TOP11:电工本身不被重视,什么都让干,把电工技术人员当做杂工来用,不走等什么?
TOP12:电工工作的环境太糟糕,身体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特殊的电工技术工种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自然是要离开的。
辞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反而是深思熟虑已久才会下的决定。对于电工而言,即便是辞职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接活儿赚点外快,不至于担心辞职后闲在家里入不敷出,这样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电线都燃了为什么空开不跳闸?
空开即空气断路器,用来切断或接通交流电的一种电气设备。并能在线路发生过载、短路、欠电压的情况下保护线路安全。
空气开关的原理:空气开关入线和出线间串了个十几到二十圈的电感,电流足够时吸合带动机械杠杆动作保护。
所以引起空开跳闸的原因是电流的大小,而不是电线的发热量!
在家用电线电缆中比较常用的线缆有2.5平方、4平方、6平方的线缆,对于单相电源来讲1kW约为4.5A,2.5平方的线缆(单芯铜线)额定载流量为16-25A(根据线缆长短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经验50米以上的线缆需要在额定电流选择上增加一个线径),4平方电线线缆载流量25-32A、6平方的线缆载流量在32-40A。
因为电缆存在电阻,电流流过电缆会产生热效应,线径越小也就意味着线缆的电阻值越大,电缆的热效应也就越大,在线缆散热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根据线缆热效应公式Q=I²Rt电流越大电阻就要求越小。
电线燃烧了空气开关都不跳闸,这本身就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如果电线着火了都不保护动作,那还要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做什么呢?
1、空气开关的过载保护作用
家庭线路超负荷运行,超出了空气开关的电流整定值,空气开关保护性跳闸。
2、空气开关短路保护作用
家庭线路出现短路:火线和零线短路,火线和地线短路等情况,空气开关保护性跳闸。
3、空气开关欠电压保护作用
家庭电源出现欠电压或者电压过低时,空气开关会保护性跳闸。
补充:漏电保护开关是在空气开关的基础上增加了漏电保护功能,当电路漏电电流值超过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值时,漏电保护开关保护性跳闸。
1、电线非正规电线,没有经过3C认证,实际过电流不达标。
2、线路长时间严重过载运行。
3、电线老化,绝缘能力降低,局部短路造成易燃物燃烧。
1、空气开关额定动作电流过大,和线路的最大允许通过电流不匹配,线路长期过载或者部分燃烧时,还没有短路或者没有达到空气开关动作电流值,所以不动作。
2、空气开关不带漏电保护功能,所以电线如果不是因为短路或者过载原因导致电线燃烧的话,空开是不会提前动作的(包括燃烧过程不短路)。
3、空气开关质量问题。
1,家庭用电事关安全问题,所以尽量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经过3C认证的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开关,电线,开关,插座等家用电器设备。
2,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电流值设定需要严格跟电线安全载流量相匹配,以便在漏电,短路,过载时能跳闸保护,减少火灾。
真空上料机
一.概述
利用真空吸力将物料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的真空上料机,在制药、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依赖真空泵产生负压,造成吸嘴处的相对真空环境,从而吸入物料并经由管道输送到目的地。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真空泵、吸嘴、过滤器、管道和控制系统等。
二.运作机制
真空上料机通过真空泵抽气,使得吸料嘴入口及整个系统达到一定真空度,粉粒料与外界空气一同被吸入料嘴,形成料气混合流,经过吸料管抵达料斗,在料斗中实现气料分离。分离后的物料进入受料设备。送料与放料动作通过气动三通阀的连续开关来实现,而这一开关动作由控制中心操控。
真空上料机内设有压缩空气反吹装置,每次放料时,压缩空气脉冲反吹过滤器,清除吸附在过滤器表面的粉末,确保吸料过程顺畅。
对于具备料位控制功能的真空上料机,受料设备的料斗中物料通过料位控制器实现自动加料。当料斗中的物料达到一定高度时,真空上料机停止加料;当物料低于设定位置时,真空上料机自动开启,为受料设备补充物料。
三.真空上料机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环境: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进行安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地面应平整坚固,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管路布局:合理规划吸嘴和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头和长度,以降低阻力,提升效率。
调试运行:初次使用前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运作,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或泄漏。使用前确保压缩空气源洁净干燥,工作压力为0.4-0.6mpa。
1、上料机的料斗通常固定在受料设备上,或固定在手摇提升小车上,若固定在手摇小车上,料斗可上下移动,根据受料设备的高度调整上料机料斗的位置。对于料斗较高的受料设备(如包装机),需要额外制作支架以固定真空上料机的料斗。
2、使用软管将吸料嘴与料斗、料斗与真空泵连接,并用喉箍固定。
3、连接电源。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的电缆线,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源,确保电压稳定,接地可靠,预防电气故障。
4、使用Φ10压缩空气管插入系统进气口(过滤减压上),调整减压阀,确保系统压力维持在0.6Mpa,并按照接管图将外接压缩空气管接头与真空料斗上的外接压缩空气接头连接。
5、接通电源,打开箱门,合上三相空气开关,此时控制盒上的上料时间、放料时间显示器亮起。
6、调整上料时间和放料时间。通过触摸增、减按钮,将上料时间设定在8-20秒,放料时间设定在4-8秒。
7、按下开/关按钮,启动旋涡气泵。检查真空泵的旋转方向,若排风口无风排出,则电机为反转,关闭开/关按钮,调换电源接线相序,直至气泵旋转方向正确。
8、按下开/关按钮,启动旋涡气泵,将吸料嘴插入料箱中,开始送料。吸料——放料(同时压缩空气反吹过滤器)构成一个工作循环。真空上料机将持续自动循环,直至受料设备(如包装机)料斗中的物料加满(此时料位开关亮起)。
9、当受料设备料斗中的物料低于料位开关时,气动三通阀自动切换方向,系统重新进入吸料-放料循环,直至料斗中的物料加满。
10、物料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较大静电,为消除静电,应确保设备外壳可靠接地。
四. 故障解决与排除
1.吸力减弱:可能因过滤器堵塞、管道漏气或真空泵效率降低所致。需检查过滤器并清理,修补或更换漏气部分,必要时修理或更换真空泵。
2.物料阻塞:调整吸嘴位置,降低吸力,或用专用工具清除堵塞。
3.异常噪音:检查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减震垫是否完好,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4.控制系统故障:检查电路连接,重启控制系统,若问题持续,请联系专业技术人员检修。
五.清洗流程及步骤
1.松开卡箍,拆下真空料斗,逐层进行清洗。
2.拆开盖组,取下过滤器组件进行清洗。
3.1聚酯覆膜过滤器或PE过滤器:取下过滤器组件,用软毛刷清除表面附着物,用压缩空气多次吹扫内外,清洁后重新组装使用。定期吹扫可延长过滤器寿命,若上料量减少,需更换过滤器。
3.2 316L不锈钢过滤器或钛金属过滤器:取下过滤器组件,将过滤器和过滤盘整体浸入温水中浸泡五分钟,用软毛刷清洗表面,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或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2-3次,直至彻底干净。之后自然晾干或用50℃烘干箱干燥,干燥后方可使用。
4.取下翻板门密封圈和桶体密封圈进行清洗。
5.用清水冲洗真空料斗的各部件。
6.打开真空泵/罗茨风机的二次过滤桶,取出二次滤芯,用压缩空气吹净滤芯褶皱中的物料。
六.保养维护方法
1.日常保养:工作结束后清理设备表面灰尘,检查吸嘴和管道是否有残留物。
2.定期保养:每月至少全面检查一次,包括真空泵油位、过滤器状态、电气元件等。
3.年度大修:每年对整机进行深度维护,包括更换老化零件、校准控制系统等。
4.安全与环保
4.1安全防护:设置紧急停止按钮,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切断电源。
4.2环境保护:选用低噪音、低能耗的真空泵,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3废弃物处理:对过滤下来的粉尘和杂质,应依法妥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调节阀的正反作用、气开气闭及故障状态
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电力等行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流量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调节阀的正反作用、气开气闭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故障状态,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一、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调节阀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执行机构负责根据输入信号驱动调节机构动作,从而改变阀门的开度,进而调节流体流量。常见的执行机构有气动薄膜式、电动式、液动式等,其中气动薄膜式最为常见。
1. 气动执行机构的作用形式
正作用:当气动执行机构的输入气压增加时,推杆向下运动,称为正作用。
反作用:当气动执行机构的输入气压增加时,推杆向上运动,称为反作用。
2. 调节机构的正装和反装
正装阀:阀芯下移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截面积减小。
反装阀:阀芯下移时,流通截面积增加。
3. 气动执行器的作用形式
气开式(Air to Open, A.O.):信号压力增加时,阀门逐渐打开;无信号时,阀门关闭。
气关式(Air to Close, A.C.):信号压力增加时,阀门逐渐关闭;无信号时,阀门全开。
二、调节阀的气开气闭
1. 气开阀(A.O.):气开阀是指随着膜头气体压力的增加,阀门逐渐打开。没有信号时,气开阀为关闭状态。这种类型的阀门在断气情况下会自动关闭,因此适用于需要在断气时确保安全关闭的应用场景,如燃料气管道上的控制阀。
2. 气关阀(A.C.):气关阀是指随着膜头气体压力的增加,阀门逐渐关闭。没有信号时,气关阀为全开状态。这种类型的阀门在断气情况下会自动打开,因此适用于需要在断气时确保安全开启的应用场景,如紧急放空阀。
三、流开型与流闭型
流开型和流闭型是针对介质流动方向而言的:
流开型:在节流口处,介质的流动方向向着阀门打开方向流动。
流闭型:在节流口处,介质的流动方向向着阀门的关闭方向流动。
选择流开型或流闭型阀门时,需考虑介质的物理特性(如粘度、腐蚀性)和工艺要求(如防止汽蚀、减少磨损)。
四、定位器的作用
定位器是配合气动薄膜执行机构使用的辅助设备,用于提高阀门的精度和响应速度。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定位器可以调整输出到膜头的气压,从而精确控制阀门的开度。
1. 正作用定位器:输入信号增大时,输出到膜头的气压增大,使阀门开度增大。
2. 反作用定位器:输入信号增大时,输出到膜头的气压减小,使阀门开度减小。
定位器的选择应根据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的具体要求进行匹配,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调节阀的故障状态
调节阀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特别是在气源或电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调节阀通常设计有不同的故障处理方式:
1. FC(Fail to Close,故障关闭):当气源或电信号丢失时,阀门自动关闭。适用于需要在故障时确保安全关闭的应用,如燃料气管道上的控制阀。
2. FO(Fail to Open,故障开启):当气源或电信号丢失时,阀门自动打开。适用于需要在故障时确保安全开启的应用,如紧急放空阀。
3. FL(Fail to Last Position,保持原位):当气源或电信号丢失时,阀门保持在当前位置。适用于不需要立即响应故障的应用场景。
4. FLC(Fail to Last Position with Closing Trend,保持原位并趋于关闭):当气源或电信号丢失时,阀门保位但趋于关闭,最终关闭。适用于需要在故障时缓慢关闭的应用场景。
5. FLO(Fail to Last Position with Opening Trend,保持原位并趋于打开):当气源或电信号丢失时,阀门保位但趋于打开,最终打开。适用于需要在故障时缓慢打开的应用场景。
6. AFL/EFC(Advanced Fail to Close,高级故障关闭)
•AFL/EFC-1:气源丢失电磁阀未失电,阀门保位。
•AFL/EFC-2:不管气源是否丢失电磁阀失电,阀门处于关闭位置。
7. AFL/EFO(Advanced Fail to Open,高级故障开启)
•AFL/EFO-1:气源丢失电磁阀未失电,阀门保位。
•AFL/EFO-2:不管气源是否丢失电磁阀失电,阀门处于打开位置。
六、总结
调节阀的正反作用、气开气闭及故障状态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安全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调节阀的类型和配置,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气开阀和气关阀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工艺条件和安全要求进行选择。此外,选择合适的定位器和故障处理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喷雾干燥中雾化器
喷雾干燥装置通常由空气加热器、喷雾器、干燥室以及粉末收集和分离系统构成。干燥室通常由带有圆柱形和锥形底部的筒体构成,但也有采用方形结构的。热空气从干燥室的底部或顶部进入,浆料则从顶部喷出,形成雾状进行干燥。喷雾器作为核心部件,目前主要分为压力式、气流式和旋转式三种类型。喷雾器的详细情况见文章“【详解】喷雾干燥装置喷雾器”。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常用的三种雾化器包括压力式、旋转式和气流式。每种类型的雾化器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场景。三种雾化器比较见下表:
比较的条件 | 气流式 | 压力式 | 旋转式 | |
料 液 条 件 | 一般溶液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悬浮液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
膏糊状料液 | 可以 | 不可以 | 不可以 | |
处理量 | 调节范围较大 | 调节范围最窄 | 调节范围广,处理量大 | |
加 料 方 式 | 压力 | 低压~0.3MPa | 高压1.0~20.0MPa | 低压~0.3MPa |
泵 | 离心泵 | 多用柱塞泵 | 离心泵或其他 | |
泵的维修 | 容易 | 困难 | 容易 | |
泵的价格 | 低 | 高 | 低 | |
雾 化 器 | 价格 | 低 | 低 | 高 |
维修 | 最容易 | 容易 | 不容易 | |
动力消耗 | 最大 | 较小 | 最小 | |
产 品 | 颗粒粒度 | 较细 | 粗大 | 微细 |
颗粒的均匀性 | 不均匀 | 均匀 | 均匀 | |
最终含水量 | 最低 | 较高 | 较低 | |
塔 | 塔径 | 小 | 小 | 最大 |
塔高 | 较高 | 最高 | 最低 |
三种雾化器优缺点比较
(1)压力式喷雾器
压力式喷雾器,亦称作压力式喷嘴或雾化器,主要由液体的切向入口、液体的旋转室、喷嘴等构成。通过高压泵的作用,液体得到高压力,液体从切向入口进入旋转室,从而获得旋转的动力。依据旋转动量矩守恒定律,旋转速度与转半径成反比,即越靠近轴心,旋转速度越大,其静压力越小,导致在喷嘴中央形成一股压力等同于大气压力的空气旋流,而液体则形成绕空气心旋转的环形薄膜,在啸出口处液体静压能转化为向前旋转运动的动能而喷出。液膜伸长变薄,最终分裂为小雾滴。这样产生的液雾呈空心圆锥形,也称为空心锥喷雾。
压力式喷嘴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使液体获得旋转运动,即液体获得离心惯性力,然后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因此通常将压力式喷嘴统称为离心压力式喷嘴。由于液体获得旋转运动的结构不同,离心压力式喷嘴大致可分为旋转型和离心型两大类。
旋转型压力式喷嘴在结构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拥有一个液体旋转室;二是拥有一个(或多个)液体进入旋转室的切线入口。考虑到材料的磨损问题,喷嘴可采用人造宝石、碳化钨等耐磨材料。
离心型压力式喷嘴的结构特征是喷嘴内安装一喷嘴芯,喷嘴芯的作用是使液体获得旋转运动,相应的喷嘴有不同的装配型。压力式喷嘴与气流式喷嘴相比,显著节省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更换和检修方便。但由于喷嘴孔很小,容易堵塞。因此,进入喷嘴的料液必须严格过滤,过滤器至喷嘴的料液管道宜用不锈钢管,以防铁锈堵塞喷嘴;喷嘴磨损较大,因此,喷嘴一般采用耐磨材料制造;对于高黏度物料不易雾化,需采用高压泵。
(2)转盘式雾化器
转盘式雾化器,亦称旋转式雾化器,其构成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分配器和雾化盘等。在电动机的驱动作用下,主轴使雾化盘以高速旋转,料液通过输料管和分配器均匀地输送到雾化盘中心附近。由于离心力的影响,料液在旋转面上铺展成薄膜,并以加速的趋势向盘边缘移动,最终在边缘处分散成雾状微粒。
在转盘式雾化器中,雾化效果受到进料量、旋转速度、料液特性及雾化器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雾化均匀性是评价雾化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确保雾化均匀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雾化盘旋转时无震动;
②雾化盘转速需高,通常为7500~25000r/min;
③料液进入雾化盘时分布需均匀,确保整个盘面被料液充分润湿;
④进料速度要保持一致;
⑤雾化盘与物料接触的表面应保持光滑。
(3)气流式雾化器
气流式雾化器亦称作气流式喷嘴。二流体喷嘴的工作原理如下:液体通过中心管(即液体喷嘴)输送,而压缩空气则通过环形间隙(即气体通道或气体喷嘴)流动。在端面相遇时,由于环形间隙中喷出的气体速度极快(200~340m/s),与液体之间形成显著的速度差(液体速度通常不超过2m/s),从而产生强大的摩擦力,将液体雾化。通常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范围为0.3~0.7MPa。气流式喷嘴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应用范围、灵活的操作性、简单的结构以及便于维护,但其缺点是动力消耗较大,尤其是压缩空气的消耗,大约是压力式喷嘴或旋转式雾化器的5~8倍。
气流式雾化器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
①二流体喷嘴,它包含一个气体通道和一个液体通道,根据混合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内混合型、外混合型和外混合冲击型等。内混合型二流体喷嘴在喷嘴内部的混合室中将气液两相混合后喷出。外混合型二流体喷嘴则在喷嘴出口外部使气液两相接触并雾化。外混合冲击型二流体喷嘴的气体从中心喷出,液体则从环形间隙流出,随后气液共同撞击冲击板。在二流体喷嘴中,内混合型比外混合型更节能,而外混合冲击型则能产生更细小且均匀的雾滴。
②三流体喷嘴,它具有三个流体通道,其中一个是液体通道,另外两个是气体通道。液体被两股气体夹持并雾化,雾化效果优于二流体喷嘴,主要用于难以雾化的物料或滤饼(无需加水直接雾化)的喷雾干燥。其结构形式多样,包括内混合型、外混合型、先内混后外混型等。
③四流体喷嘴,它具有四个流体通道,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雾化,也有利于干燥,适用于高黏度物料的直接雾化。
④旋转-气流杯雾化器,料液首先进入由电动机驱动的旋转杯进行预膜化,然后被喷出的气流雾化。这种雾化器实际上是旋转式雾化与气流式雾化的结合,能够产生较细的雾滴,适用于黏度高、处理量大的物料。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雾化器。
1、基本需求与特性
理想的雾化器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
1. 构造简洁:设计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
2. 便于维护:能够方便地进行清洁和检修。
3. 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干燥器,从小型实验室设备到大型工业化生产线。
4. 可控性:可以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转速等)来控制雾滴大小。
5. 供料方式灵活:可以使用泵送、重力或虹吸供料。
6. 耐磨性:处理物料时内部无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尽管某些雾化器可能具备上述部分或全部特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操作方法是否与供料系统匹配、液滴特性是否与干燥室结构协调、以及安装空间是否足够等因素。
2、根据雾滴需求选择
不同类型的雾化器在产生特定粒径分布的雾滴方面各有优势:
粗液滴:通常选用压力式喷嘴,适合需要较大颗粒的产品。
细液滴:推荐使用旋转式雾化器,能生成更细小且均匀的雾滴。
中等粒径:可选择叶片式雾化轮或压力式喷嘴,适用于大多数常规应用。
3、综合考量因素
A. 进料范围内的完全雾化能力:旋转式或喷嘴式雾化器(包括压力式和气流式)均能在低、中、高速供料范围内实现完全雾化。在高处理量情况下,旋转式雾化器表现更佳,因其具有更大的操作弹性。
B. 雾化效率:对于大多数喷雾干燥而言,功率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只要在额定容量下满足所需的喷雾特性即可。例如,尽管三流体喷嘴效率较低,但对于某些高黏度料液来说,效率问题并不重要。
C. 雾滴粒径分布:在低至中等进料速率时,旋转式和喷嘴式雾化器产生的雾滴粒径分布相似。在高进料速率时,旋转式雾化器通常能提供更高的均匀性。
E. 雾滴均匀性要求:叶片式雾化轮、二流体喷嘴或旋转气流杯雾化器适合产生细雾滴。光滑盘雾化轮或压力式喷嘴适用于生产粗雾滴。
F. 操作弹性:旋转式雾化器的操作弹性更大,能够在较宽的进料速率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雾滴粒径分布。喷嘴式雾化器则需根据进料速率调整压力或其他参数,可能导致粒径分布变化。
G:干燥室结构适应性喷嘴型雾化器适应性极强,可用于并流、逆流或混合流操作的干燥室。旋转式雾化器通常需要配置旋转热风流动方式。
H. 物料性质适应性:对于低黏度、非腐蚀性、非磨蚀性物料,旋转式和喷嘴式雾化器均适用。雾化轮适用于处理腐蚀性和磨蚀性泥浆及粉末状物料,特别是高压下用泵输送困难的物料。气流式喷嘴适合处理长分子链结构的料液(通常是高黏度及非牛顿型流体)。对于许多高黏度非牛顿型料液,可先预热以降低黏度,再进行雾化。
I. 实际运行经验:对于新的喷雾干燥装置,一般根据已有喷雾干燥经验选择雾化器。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试验室试验及中间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雾化器。
4、总结
选择最适合的雾化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雾滴需求、进料范围、雾化效率、雾滴均匀性、操作弹性、干燥室结构适应性以及物料性质。通过全面评估这些因素,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和试验数据,可以为具体的喷雾干燥过程选择最优的雾化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加工分拣控制
在现代工业的舞台上,非标自动设备正以其高效、精准的表现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的得力助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一台自动加工分拣设备的电路图和程序,探寻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奥秘。
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这台设备的各个工位分布及其触摸屏的主页面。
设备的完整电路图如下(如需完整图纸可以后台私信回复:分拣)
为了方便初学者进行接线方面的练习,技成自研的虚拟仿真平台开发了接线的功能,对照着电气图纸就能完成接线,软件内部也配套了教学的视频。
接下来看下程序方面的内容。
为了方便点位的识别,把设备的5个工位定义了5个识别的字符,这样看到注释就可以知道是哪个工位的点位了。
接下来是程序框架的设计。
程序的主线主要是调动输送工位进行物料的移动,输送工位链接了其他所有工位的动作。
接下来以分拣工位作为例子,给大家分析程序编写的过程,如下图为分拣工位的动作流程。
程序如下,首先动作的触发由M50信号触发(后面编写程序主线时,机械手往分拣工位放一个物料时触发M50),设备运行时,启动传送带,用D10作为动作记录的寄存器,程序进入第1步,同时需要复位来料信号M50。
第1步动作,进行物料的检测。
第2步动作,控制传送带停止,不同的物料,停止的位置不同。
第3步动作,控制推料气缸推出物料,不同的物料推出的气缸也是不一样的。
第4步动作,控制气缸缩回,这里就不需要区分物料了,把3个推料气缸统一复位,3个推料的气缸都缩回到位,动作就结束。
整套程序还有比较长,还有其他部分的程序,这里就不一一做讲解。
8种PLC常见常见错误类型,PLC报警不慌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主流的PLC都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但是PLC修理的技巧在于充分运用该功能进行分析,然后精确定位问题所在。所以我们整理了当PLC呈现反常报警时,PLC修理人员需要了解的8种常见错误类型。
一、CPU反常
CPU反常报警时,应查看CPU单元衔接于内部总线上的一切器材。具体方法是顺次替换可能存在问题的单元,找出问题单元,并作相应处理。
二、存储器反常
存储器反常报警时,如果是程序存储器的问题,经过从头编程后还是无法解决,这种状况可能是噪声的搅扰引起程序的改变,否则应替换存储器。

三、输入/输出单元反常、扩展单元反常
发作这类报警时,应首要查看输入/输出单元和扩展单元衔接器衔接状况、电缆衔接状况,断定问题发作的某单元之后,再替换单元。

四、不执行程序
一般状况下可依照输入——程序执行情况——输出的过程进行查看。
(1)输入查看是运用输入LED指示灯辨认,或用写入器构成的输入监视器查看。当输入LED不亮时,可开始断定是外部输入体系问题,再配合万用表查看。如果输出电压不正常,就可断定是输入单元问题。当LED亮而内部监视器无显现时,则可认为是输入单元、CPU单元或扩展单元的问题。
(2)程序进行查看是经过写入器上的监视器查看。当梯形图的接点状况与成果不一致时,则是程序错误(例如内部继电器两层运用等),或是运算部分出现问题。
(3)输出查看可用输出LED指示灯辨认。当运算成果正确而输出LED指示错误时,则可认为是CPU单元、I/O接口单元的问题。当输出LED是亮的而无输出,则可判别是输出单元问题,或是外部负载体系出现问题。
由于PLC机型不同,I/O与LED衔接方法的不一样(有的接于I/O单元接口上,有的接于I/O单元上)。所以,依据LED判别的问题规模也有不同。
五、部分程序不执行
检查方法与前一项相同,但是,如果计数器、步进控制器等的输入时刻过短,则会呈现无呼应问题,这时应该校验输入时刻是否足够大,校验可按输入时刻(输入单元的最大呼应时刻+运算扫描时刻乘以2)的联系进行。

六、电源短时掉电,程序内容也会消失
(1)首先查看电池是否存在问题。
(2)经过反复通断PLC本身电源来查看。为使微处理器正确启动,PLC中设有初始复位点电路和电源断开时的保存程序电路。这种电路发作问题时,就不能保存程序。所以可用电源的通、断进行查看。
(3)如果在替换电池后依然呈现电池反常报警,就可判定是存储器或是外部回路的漏电流异常增大所造成的。
(4)电源的通断总是与机器体系同步发作,这时可查看机器体系发作的噪声影响。由于电源的断开是常与机器体系工作同时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电机或绕组所发作的强噪声所造成的。
七、PROM不能工作
先查看PROM连接是否良好,然后判断是否需要替换芯片。

八、电源重启或复位后,动作停止
这种问题可认为是噪声搅扰或PLC内部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噪声原因一般都是电路板中小电容容量减小或元件功能不良所造成的,对接触不良原因可经过轻轻敲PLC机体进行查看,还要查看电缆和衔接器的连接状况。
特别申明与澄清:本文部分信息、内容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小编属于业余整理发布,对此并不承担更新此信息和确保本信息真实性之任何义务,也不对以上推测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本公众号为小编个人公众号,与其供职的单位无关
本公司系大中型电芯公司需要生产、技术、工艺、品质、设备的中高层管理与技术人员,
1.要求必须在锂电电芯企业工作三年以上,有现场实际操作与管理经验。
2.有独立判断生产出现问题与处理现场出现异常的能力。
3.有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能够调动和利用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4.有部门组织建设能力,部门人员规划与管理,进行部门内人才招聘甄选,培训指导、考监督核、实际管理。
5.工作踏实,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有担当与责任心。
有意者留下联系或者19161319871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