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景德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研究,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日前正式印发《景德镇市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行动方案》围绕“一年重点突破,两年整体提升,三年树立标杆”目标,重点部署了十大改革攻坚行动、十大改革攻坚项目、县(市、区)十大创新性示范性改革项目(简称“三十行动”)。十大改革攻坚行动,主要是对标全省十大改革攻坚行动,结合景德镇市实际提出攻坚目标、攻坚举措;十大改革攻坚项目,是十大改革攻坚行动的“子项目”;县(市、区)十大创新性示范性改革项目,主要是落实省委提出的“每个市县每年都要探索创新1项可供其他市县学习借鉴的改革经验”的要求。
十大改革攻坚行动
(一)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改革攻坚行动
深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人文环境“五大改革”,开展评价指标提升行动、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地区建设行动、降成本提升行动、“新官不理旧账”整治行动、中介服务规范治理行动、反不正当竞争整治行动、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整治行动、项目审批效能提升行动、惠企政策兑现机制改革行动、告知承诺制改革行动。争取到2024年,打造一批领先的营商环境单项指标,打响景德镇“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全市营商环境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
启动建设陶瓷新材料科创城,构建先进陶瓷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争取到2024年,引进培育建设省、市级创新平台15家,力争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科技综合创新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省领先。
(三)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攻坚行动
大力推进“管委会+国资平台”深度融合,推动景德镇全市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全市国有企业活力、创新力、竞争力和贡献力显著提升。争取到2024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稳步提升。
(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
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机制,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模式,加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力度;运用“5G+”平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实施全域公交一体化改革;打造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构建“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完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制度,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争取到2024年,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和制度更加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农村土地、乡村治理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
(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改革攻坚行动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能耗强度控制和总量弹性管理,推动县(市、区)争创省级首批碳达峰试点;提升工业发展的“绿色含量”,培育5G、VR、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新动能,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培育壮大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争取到2024年,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饮用水水源水质等指标保持全省领先;绿色转型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六)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攻坚行动
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人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破解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争取到2024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发展更平衡、发展机会更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逐步实现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美好生活图景。
(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攻坚行动
分层级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和等级化创评,建设“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沉,提升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工作能力;按年度计划完成“雪亮工程”和智能安防小区建设任务,完善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争取到2024年,一流的社会治理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景德镇。力争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
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打造招才引智联络站、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以及“人才飞地”“研发飞地”;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培育与产业配套的各类专家工作站;出台“双师型”教师引入聘用、促进“景漂”人才创新创业等办法举措,制定陶瓷人才分类管理办法。争取到2024年,人才发展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加快构筑世界陶瓷人才高地,聚天下英才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九)文化体制改革攻坚行动
加快推进御窑遗址申遗,争取2023年进入国家文物局申报序列,力争2024年、确保2026年成功申遗;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探索每个县(市、区)恢复1个国有文艺院团模式;常态长效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取年度测评居全省前列、全国第一方阵,力争通过两个创建周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全国版权示范市建设,建好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国家陶瓷版权综合展示馆、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积极探索版权质押融资和陶瓷产业大数据、陶瓷版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等。
(十)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修复政治生态、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管理、推动止损挽损等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警示教育机制,建立市纪委市监委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三不”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十大改革攻坚项目
(一)优化政务服务数据管理机制改革攻坚项目
组建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搭建“景快办、办德好、镇暖心”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赣服通”持续迭代升级,组建“两横一纵”帮代办队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先进陶瓷研究院集群建设改革攻坚项目
围绕“一极引领、两带支撑、三点错位”发展布局,紧盯“通信及电子、新能源应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节能环保、军工”的“2+4”发展方向,推进上硅所先进陶瓷材料联合实验室等“一室三中心”建设,配套建设电镀集控中心、检测中心等,推动形成“产业化技术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完整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链条。
(三)“管委会+国资平台”融合发展改革攻坚项目
按照“一园区一平台”的融合发展模式,推进“管委会+国资平台”产业融合、基金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助推园区做大做强、平台做优做活。
(四)全域公交一体化改革攻坚项目
深化市县融合、城乡融合,在全域范围内规划布局公交一体化,有效串联城区、园区、景区、学校、乡镇、交通枢纽、农业观光园等区域,为构建“半小时经济圈”打下基础,2022年底之前,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五)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攻坚项目
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完成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全市生态产品数据库,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多元实现路径。
(六)城市更新试点改革攻坚项目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试点,用好“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成果,围绕“宜居、创新、绿色、韧性、智慧、人文”要求,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力争用两个周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力争2023年成功创评全国人居环境奖,2026年成功创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七)信访积案化解改革攻坚项目
按照一个信访案件、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张任务清单、责任一抓到底“五个一”要求,推行项目化管理、专班制推进、清单式落实的化解工作机制,实行“1338工作法”,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力争列入专项行动的信访积案6月底前化解到位。
(八)促进“景漂”人才创新创业改革攻坚项目
出台《关于促进“景漂”人才进一步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从提供签证停居留便利、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提供成长成才平台、营造栓心留人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力争到2025年,“景漂”人才规模达5万人,其中境外“景漂”2万人。
(九)深化版权示范市建设改革攻坚项目
建立健全一批陶瓷版权保护体系、制度、标准,培育一批产业门类集聚、功能定位清晰的陶瓷版权产业基地,发展一批富有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陶瓷版权骨干企业,打造服务全国乃至全球产瓷城市的陶瓷版权服务体系。
(十)推进纪检监察系统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改革攻坚项目
探索深化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建立健全“四项监督”力量联动、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各项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协调联动的监督工作整体合力。
各县(市、区)十大创新性示范性改革项目
(一)乐平市
1.推进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管理创新。
2. 实施国资公司市场化改革。
(三)浮梁县
3.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4.探索“两山银行”运行模式。
(四)昌江区
5.探索昌江区和高新区全方位深度融合运行管理新机制。
6. 打造景德镇市西城区城市更新与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五)珠山区
7.推进基层社会服务提升工程改革。
8.推进“夜珠山”文旅消费带建设改革。
(六)高新区
9.探索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
(七)昌南新区
10.推动陶瓷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
《江西改革工作简讯》2022年第430期
来 源:景德镇市委改革办
编 辑: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