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 | 点击查看
作者:王玉鹏
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BG总裁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AI技术正在各行各业迅速落地。2025年初,DeepSeek的颠覆性崛起,为移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带来更多技术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移动机器人技术正快速朝单体智能和群体智能方向发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改变客户体验和提升市场口碑。移动机器人未来不单是满足智能制造或物流搬运服务的工具,而将是具有多种设备主体交互能力,包括指令、计算、推理与决策,数据规模会越来越大,不仅仅局限于空间属性特征,这些符合AI大模型适合的应用场景,将成为智能移动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通俗讲,AI技术也会成为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以及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并处理周围环境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决策和路径规划,不仅能显著提高机器人的可靠性,还会大大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效率降低。通过AI,移动机器人可以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判断路况,动态规划路径,并做出最优路径决策,在复杂工业制造场景自主导航。
高质量的标注数据对于AI模型的训练至关重要,但私域数据和关键数据的获取受到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的限制,获取这些数据往往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厂家想要充分利用AI技术提升移动机器人市场竞争力,也需要自身具备硬核的实力。“软件定义移动机器人”成为行业热词。
移动机器人(AGV/AMR)2024年市场回顾
1.市场规模
根据C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规模为221亿元,同比增长4.25%;销售数量为139000台,同比增长11.2%,见图1。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1 2015-2024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规模销售规模及小时数量
2.融资数据
根据C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全球移动机器人行业(工业及仓储物流领域)共完成融资事件44起,融资总额超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1亿元)。
从国内外融资情况来看,国外移动机器人行业融资23起,累计金额超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8亿元);国内融资21起,累计金额超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亿元),见图2、图3。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2 2019-2024年中国AGV/AMR行业融资数量与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3 2024年全球移动机器人行业融资地域分布
3.专利情况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显示,2016~2024年,移动机器人(检索词含AGV、AMR)相关专利(有效专利)超过11000项,其中2021年是专利申请高峰期,超过2000项,随后逐年下降。2024年,移动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471项,较2023年减少73.40%;从专利类型分布来看,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最多,占比为58.14%;从专利申请机构属性来看,各类企业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占比为83.03%。详见图4、图5和图6。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图4 2016-2024年移动机器人(AGV/AMR)专利申请数量(有效专利)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图5 移动机器人专利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图6 移动机器人专利申请机构属性分析
4.招投标情况
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共计发布超500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26.7亿元。从项目体量来看,亿元级别项目4个,累计金额超7亿元;千万级项目40个,累计金额超11.3亿元;百万级项目175个,累计金额超5.4亿元。大部分项目金额集中分布在百万级别。见图7。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7 2024年AGV/AMR行业中标体量分布
从标的服务行业来看,中标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烟草等行业;此外,仓储物流、医药流通、能源化工、食品等行业也释放出部分AGV/AMR招标需求,见图8。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8 2024年AGV/AMR行业中标行业分布
5.创新产品情况
根据CMR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外移动机器人企业推出了130款AGV/AMR新品,产品类型丰富,应用场景多元,创新活力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从国内外新品研发情况来看,国内移动机器人企业共计推出90款新品,占比69%;国外企业推出40款产品,占比超过31%。国内企业的创新速度明显快于国外企业。见图9。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9 2024年国内外移动机器人新品研发情况
从产品类型来看,移动机器人企业推出52款无人叉车新品,35款潜伏顶升类产品,11款复合机器人新品,4款重载类产品以及28款其他类型的新品。无人叉车无疑是2024年度最热门的产品;此外,复合机器人新品数量也较2023年有所增长。见图10。
(数据来源:CMR产业联盟 统计: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
图10 2024年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发布
2025年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2025年,具身智能将给移动机器人发展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具身智能”是一个涉及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和机器人学的概念,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回望移动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以智能化移动机器人取代固定的、机械的生产和应用方式的过程。因此,要想突破应用的边界,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机器人”属性,不断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具身智能技术,正是不断强化“机器人”属性、增强机器人智能化的有效途径。
2025年,“具身智能”无疑是移动机器人行业最火的话题,部分移动机器人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具身智能领域。据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验证其在机器人产业中的适用性。而从当前情况来看,宣布接入DeepSeek的机器人企业,多分布在人形机器人或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从某个角度来看,它们特别适合先行采用大模型技术,因为这些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具有高度复杂的特点,通常涉及与人类的密切互动。此外,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场景中,机器人更迫切地需要具备处理复杂的人类社会环境中的理解与推演能力。换言之,这些领域的机器人接入AI大模型,是希望让机器人的工作过程由复杂变得简单。
尽管DeepSeek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应用进程相较更为缓慢,但“AI+移动机器人”仍然是如今行业内的重要趋势,是移动机器人显著提升智能化的重要手段。DeepSeek对移动机器人领域存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既有的应用中,DeepSeek的接入将极大程度提升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加强生产数据和信息的分析能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现有的应用中,移动机器人会因为有DeepSeek这样的大模型而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在服装行业仓储管理环节,原先的机器人系统可能只是用来进行物流输送,而其中一些复杂的判断、市场信息分析等行为都需要依靠人工进行。但接入大模型后,就可以将市场销售、物流状态等综合数据都交给大模型来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出各种商品的出库频度以及不同商品成对组合的概率等,提高移动机器人仓储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率。
二是在许多潜在的应用中,DeepSeek在语义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的优势,可以让机器人拥有更加智能的交互能力和自主决策能力,推动移动机器人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从AGV到AMR,机器人运行方式都较为固定,若借助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能够拥有更为出色的环境感知和理解能力,可以灵活安排运行路线,并且能够避免与周边物体的干涉碰撞,从而进行更科学的决策。例如,机器人可以判断阻挡物的性质,并判断可能造成的是短期堵塞还是长期堵塞等等。
同时,通过DeepSeek技术的赋能,移动机器人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执行工具,而可能成为能够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的智能伙伴。另外,目前的各种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质上都是由大语言模型发展演化而来。移动机器人借助这些大模型,将能够具备自然语言交互的能力。未来,它们将能够直接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或肢体语言交流,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作出响应,大大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从而显著提升用户对移动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此外,在诸如“多车调度管理”和“产品型机器人部署”等行业难题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行业带来新突破。比如,通过收集用户现场的数据来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形成高效科学的交通管理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基于用户对使用想法的自然语言描述,可以快速形成机器人产品的现场部署方案,采用仿真技术让用户预览最终效果,最后精准提交出用户满意的服务方案,这些都是大模型为产品型移动机器人的部署所提供的技术支撑。
总之,包括大模型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具有与人类比肩的推理能力和智能水平,有利于移动机器人从原来简单设限的场景,扩展到更加复杂的综合性场景。同时,移动机器人技术也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DeepSeek对移动机器人行业的影响,不只是一场技术的变革,而将是行业格局由内到外的重塑。
编辑、排版:王茜
本文内容源自《物流技术与应用》2025年4期(点击查看掌上电子刊),有删改。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