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航天优势资源 

共建繁荣产业生态

商业航天观察

商业航天

触手可及


国内资讯

Domestic information


我国感光材料领域8项国家标准完成报批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乐凯承担的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组织完成8项国家标准的报批工作。这8项标准均由中国乐凯牵头主持制定,填补了国内影像材料耐摩擦、稳定性评估等方面标准的空白。
一直以来,国内影像材料行业在耐摩擦和稳定性评估等标准方面存在缺失,这不仅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影像材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8项标准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影像材料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



成都发布商业航天三年行动计划


2025年4月15日,成都召开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成都市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成都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并培育7家链主企业,显示出成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雄心。当前,太空资源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竞争进入“大航天时代”,商业航天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新赛场。成都发展商业航天具有基础设施良好、市场主体实力雄厚、创新能力突出、示范场景丰富等优势。全市已有176家商业航天企业入库,其中7家上市企业,且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



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静候出征!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6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航天局发布2025年中国航天工程重点任务


在国家航天局举行的2025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刘云峰副司长介绍了今年中国航天工程重点任务,并总结了2024年中国航天取得的重要成就。

2025年,中国航天任务更为繁重,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

  • 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

  • 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

  • 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

  • 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研究。





载人飞行在亚洲仍为蓝海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布局


日前,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十五五”商业航天发展思路与路径》显示,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健康成长阶段,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商业航天的定义,由2024年的“新增长引擎”变为了“新兴产业”,体现出商业航天产业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也显示出过去一年里商业航天产业化速度较快。目前,我国商业航天已经进入发展壮大期。


大型翼伞回收系统圆满完成飞行试验


近日,五院508所研制的大型翼伞回收系统搭载CZ-3B火箭进行飞行试验,全系统工作正常,助推器-翼伞组合体精确降落在预定落区内,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继2021年、2023年搭载成功后的第三次成功,也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精确回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火箭飞行过程中,搭载大型翼伞回收系统的火箭助推器在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通过翼伞的归航操控,最终实现助推器在指定区域的平稳精准着陆。翼伞回收系统以其优异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成功克服了复杂气流环境下的技术挑战,展现了我国在航天回收着陆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中星6E卫星助力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首个实现全国覆盖


近日,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在中星6E卫星9B转发器播出,成为首个实现全国覆盖的省级4K超高清综合频道。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播出后,在画质、声效、视觉流畅度上实现全面升级。北京卫视此次超高清升级,对于带动超高清产业链升级、促进广播电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在杭州发布


4月18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近200家与商业航天相关的单位应邀参加。大会以“商业航天,卓越天选”为主题,旨在搭建商业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展现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相关部署,主动拥抱商业航天的坚定决心和迅即行动。


国际资讯

Space Day of China

中泰航天合作助力泰国航天事业发展


泰国地理信息与太空技术发展局卫星制造事业部首席工程师阿蒂帕·瓦塔努塔猜站在泰国地球探测卫星“THEOS-2”的展区,指着一台振动试验设备告诉记者,这台设备来自中国,通过振动试验可以评估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感谢中国对泰国太空技术领域的帮助与支持,与中国的合作推动了泰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阿蒂帕说。


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完成6名女性乘组亚轨道飞行


北京时间 4 月 14 日 21:30-21:41,美国蓝色起源公司在西德克萨斯州发射场一号执行 NS-31 任务,完成全球首个全女性亚轨道飞行乘组发射。6 名成员涵盖艾美奖记者劳伦・桑切斯(贝索斯未婚妻)、“水果姐” 凯蒂・佩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电视主持人盖尔・金,以及生物航天研究员阿曼达・阮、前 NASA 科学家艾莎・博维、电影制片人凯莉安・弗林等。其中,桑切斯为任务组织者,博维将开展三项太空科研实验,成员们均表示此次飞行旨在激励更多人探索太空。据悉,桑切斯与贝索斯将于两个月后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婚礼,贝索斯曾于 2021 年参与蓝色起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SPACEX猎鹰9号火箭一级助推器B1067破纪录!完成第27次成功发射并回收!


美东时间4月14日零点整(北京时间14日12点整),猎鹰9号火箭一级助推器B1067完成了第27次成功发射并回收!星链6-73任务从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40号发射台起飞!27颗新一代星链V2 Mini卫星顺利进入低地球轨道。

目前,星链累计发射8316颗。在轨7248颗,正式运行6529颗。


普京:俄罗斯对国际航天合作持开放态度


据俄罗斯总统网站 4 月 16 日消息,普京在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主持航天发展专题会议时表示,俄罗斯对航天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愿与各国伙伴探讨合作模式,以本国深空探索等技术成就助力国际航天项目。普京强调,需提升航天事业发展潜力,将其打造为国家发展、技术革新与民生改善的核心驱动力;明确航天发展首要方向为深空基础研究,同时巩固在太空核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并计划出台新的国家航天项目,制定清晰的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非洲国家索马里正式开通Starlink卫星宽带服务


SpaceX旗下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在索马里正式上线。经过两年半的谈判,星链获得了索马里政府的运营许可证,旨在改善该国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稳定、费用高昂的问题。索马里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互联网接入现状不佳。星链的低延迟、高速网络服务有望覆盖偏远地区,缩小数字鸿沟。此次服务上线是星链全球扩张的一部分,契合索马里电信改革计划,旨在吸引外资并促进市场竞争。然而,星链在索马里也面临服务可负担性和物流问题等挑战。尽管如此,其服务有望重塑当地农村社区的教育、商业和通信方式,推动全球覆盖目标的实现,尽管竞争对手如亚马逊的“柯伊伯”项目也在争夺类似市场。


美火箭实验室HASTE亚轨道火箭入选英美军方百亿美元高超音速技术验证项目


4月14日,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宣布入选美空军价值460亿美元、合同期至2031年的“企业级灵活采购合同”(EWAAC)项目和英国防部价值约13亿美元“高超声速技术与能力发展框架”项目(HTCDF),HASTE火箭为两国军方提供高超音速技术测试服务。

电子火箭是全球发射频率最高的小火箭,其亚轨道改型HASTE火箭与电子火箭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和3D打印发动机,可以每秒7.5千米速度以上速度飞行,携带700千克载荷,开展吸气式、弹道式、滑翔式载荷技术验证和再入大气技术验证。

截至目前,HASTE火箭已为美国防部完成3次发射,其中两次间隔仅21天。HASTE火箭和电子火箭已从美国、新西兰发射场发射并部署200多个有效载荷。


商业空间站运营离不开多边协调


在4月16日的皇家航空学会国际空间合作研讨会上,NASA 前副署长 Pam Melroy 表示,未来商业空间站运营需多边协调,国际空间站经验表明需建立类似高级董事会的协调机制。她还指出,国际商业空间站参与者间需协调太空法,因涉及商业实体,需解决跨国商业航天活动的法律问题。当前,开发商业空间站的公司及国际空间站部分合作伙伴正探讨国际空间站结束后合作方式,一些国家担心需付费给美国公司进入空间站,更愿在国内投入。部分公司正与各国公司和政府建立协议,以增强在空间站中的作用,如 Starlab Space 与欧洲、日本、加拿大公司合作开发空间站。此外,需简化有效载荷送至空间站的方式,可考虑建立“微重力研究所”协调相关事务。


日本“隼鸟2号”故障进入安全模式,深空探测任务遇挑战


据space网站消息,日本的小行星采样航天器“隼鸟2号”在深空飞行时出现故障,被迫进入保护性“安全模式”,相关团队正在评估其对后续任务的影响。

END

编辑:秘书处
特别声明: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简称:中关村商业航天产业联盟,CNCAIA)是经民政部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团体可在全国吸收会员,活动地域为全国。联盟由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等下属院所(中心)、企业、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及产融机构发起,汇聚了国内领先的航天器生产制造商、卫星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发射服务提供商、地面设备供应商、航天技术应用商及航天科普文创文旅等机构,组成了覆盖全国的、非盈利的产业发展与服务联合体,代表商业航天工业的领先声音。

联盟致力于团结航天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单位,通过加强产业资源凝聚,开展商业航天战略研究,促进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制定,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业集群,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创的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引导航天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联盟目前建立了航天产业微信交流群,聚焦火箭、卫星、航天服务、新航天供应链、标准、检测、行业应用等领域,搭建各界交流对接的沟通平台。
















业务合作:136-1133-8823

入会申请:151-0101-9330

联盟官网:www.zcai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