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智能制造学院现有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4个专业,围绕产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福建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技术专业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有教职工37名(含实验员6名),其中副教授5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10名、实验师2名,95%以上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学院教师获中国发明协会2024年度“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全国银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福州市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重点课题1项,授权专利25项。
智能制造学院建有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机加工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含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实训基地,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建设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1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项目3门、福州市总工会“2024年福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
智能制造学院重视校企合作,与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福建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制造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福建世高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多米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龙益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祥鑫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南昌铁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福建万象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智能制造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专业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
二、专业介绍
(一)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行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检验,企业生产与技术管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现代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向“汽车后市场”的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以及与汽车运用、汽车维修有关的职业领域的生产、服务、管理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顺利进入“汽车后市场”相应职业岗位就业,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熟悉国家机动车运用与维修的政策和法规,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检修、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运用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质量检验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
就业方向:面向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电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国家支柱产业和智能制造行业,从事产品工艺设计、质量检验及车间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面向“汽车后市场”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评估、车辆保险与理赔、美容、汽车配件管理、企业技术管理、汽车技术培训等岗位。通过专升本学历提升,可报考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等本科专业。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新能源汽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强电及弱电技术,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和管理能力及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销售等行业,并可在汽车性能检测站、保险公司、二手车交易市场从事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及车险勘查、二手车鉴定评估等工作。通过专升本学历提升,可报考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等本科专业。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仿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气控制与CAD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数字李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等。
就业方向: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主要岗位技术领域。同时本专业通过专升本学历提升,可报考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等本科专业。






(四)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聚焦智能制造领域,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契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将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塑造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自动化生产技术、数控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与项目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水平,使其成为能够在智能装备制造、高端加工等行业,胜任智能装备的操作、装调维修、技术改造、运行管理等核心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装配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三维数字化建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智能制造装备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智能制造装备设计与装调、智能制造及技术改造、高端制造、精密加工等行业,具体岗位包括智能装备机械与电气装调工程师、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程师、设备优化升级工程师、自动生产线控制与维护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程师、高端数控加工与编程工程师等。此外,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报考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等对口本科专业。




三、2025年招生计划、2024年录取分数线
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计划

2024年高职分类招生录取分数

四、优秀学生风采

何文清,男,2021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现就职于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8月被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金牌工匠”称号。在校期间获得2019年福建省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华中数控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装调赛项二等奖、2021年福建省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项。

林凌峰,男,2022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24年6月毕业于龙岩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曾任智能制造学院团委副书记。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特等奖。获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

江昱志,男,2022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4年6月毕业于福建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9年12月参加202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赛项荣获团体三等奖(第四名),2020年9月参加福建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创业组银奖,2021年4月参加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赛项荣获团体二等奖(第二名),2022年1月参加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荣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2022年8月参加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荣获三等奖。获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冰心奖学金”。目前任职福建三维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企业的自动化工程师,承担着高校自动化产线的实施务,包括从设计到部署的整个过程,确保产线运行顺畅且高效,以满足教育和科研的高标准要求;同时还参与构建多种非标机器人工作站,是将尖端自动化技术引入教育界,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助力学校提高教学品质和科研实力,培养出更多具备未来技术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郑程荣,男,2023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曾任智能制造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2021年5月参加第十四届福建省卡伦杯轻量化设计团赛荣获二等奖,2022年5月参加第十五届福建省机械团队成图比赛荣获二等奖,2022年5月参加第十五届机械类3D打印单项赛项荣获团体奖三等奖。获2022年度国家奖学金、福州市直教育系统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

曾钇淮,男,退役大学生士兵,2024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曾任2021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班团支书,获202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福州市直教育系统学生“优秀共青团员”。2024年3月参加专升本统一考试,被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陈凯,男,2024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曾任校易班站务部副部长,荣获2022年6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22年10月福州市数字化工匠技能大赛“质检员”竞赛二等奖、2023年4月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大赛“华中数控杯”五轴数控机床加工赛项三等奖、2023年12月福建省“智能装备创新设计”福州区大赛三等奖,获202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李科,男,2024年6月毕业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3年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视觉应用赛项荣获一等奖。现就职于福建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岗位,作为现场电气工程师解决产品现场伺服疑难杂症问题,负责公司伺服方面的培训工作。
五、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情况
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情况(部分)



六、校园环境

仓山校区校门

学院楼

工匠园



实训车间

宿舍区

校园超市、理发店、菜鸟驿站


食堂

操场

雨盖篮球场

乒乓球场

学院楼自助打印机
七、学生活动集锦































八、联系我们

九、招生问答
问: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能制造学院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院?
答: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能制造学院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级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61年国家级重点校福州工业学校的机械汽车专业科与电子电气专业科,于2016年并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4个专业。
问:学院的专业特色是什么?
答:智能制造学院围绕产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福建省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智能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技术专业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注重强化校企合作,与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福建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制造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面向智能制造产业,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训产赛创”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实习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就业服务等全方位衔接。
问:如果考生在录取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是否可以转专业呢?
答:学生入学后原则上不转专业。如有特殊情况者,确实需要转专业的,根据教育厅及学校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经院、校两级审批通过后报备教育厅。
问:招生计划、毕业证书、收费标准如何?
答:2025年招生计划属于普通高校指令性计划;学生毕业时,统一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按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各专业收费标准统一为每生6000元/学年。
问:有哪些奖助政策?
答:1.奖学金:按国家规定每年评选一次国家奖学金10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6000元,国家助学金特困生4500元、贫困生2800元;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依据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条件,每学年评奖一次,约有30%的学生可获奖学金。
2.勤工助学:学校将积极开拓开辟勤工助学渠道,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减、免、缓”交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依据相应程序向学校提出减、免、缓交学费的申请。
4.生源地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高考录取通知书》,可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贷款的新生可以通过县区资助管理中心在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农信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营业机构办理。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2000元,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贷款将按年度发放,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0年来确定,最长不超过20年。
问: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普通高校的“专升本”吗?
答:可以。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可参加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除了医学类、艺术类等有特殊规定的专业外,其他6个类别均允许考生按照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类别。智能制造学院各专业所对应的专升本“对口”专业主要是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中理工类1专业。
问:学院学生住宿条件如何?收费多少?
答:住宿条件良好,均含空调、热水器,独立卫生间。学院学生住宿在仓山校区,宿舍四人间,住宿费为1100元/人/年。

来源 | 智能制造学院
排版 | 刘丹丹
责编 | 王淑霞
审核 | 吕志达、李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