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添加星标

方便每天看好文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进博会已走过7年,每一年都在扩容升级,每一届都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新气象。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来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5高考满分作文助力。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第七届进博会于2024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活动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1. 每届进博会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新趋势、新技术全部汇聚到进博会,也给纽仕兰发展带来新指引。”——公司执行总裁罗伊·范登克
2. 中国将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和“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
3. 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能在进博会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快车道”。

(书已出版印刷)联系微信:  ZWKB9999

4.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进博会是中国兑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诺的重要举措,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开放机遇、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巴特尔    
6.进博会的七年是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的七年。进博会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也让赛诺菲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提升。——施旺
7.进博会是一座桥,联通中国与世界,通往更加美好的未来。“我非常期待未来,一个充满机遇、增长、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的未来。——进博会参展商联盟主席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
8. 进博会为寻求进入或拓展中国市场的企业提供了与潜在投资者会面并达成新商业交易的重要机会。它不仅仅是一个进口商品博览会,更是中国与世界深化合作、增进互信的重要平台。——凯傲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郭进鹏
1.与进博相约,与中国共赢
2.进博之约·共赢之约·未来之约
3.以进博为桥 赢美好未来
4.共赴“进博之约” 与世界向“新”同行
5.乘“进博快车”,共赴“东方之约”
6.进博7年,中国市场常青
7. 合作共赢创未来
8.七年进博的“变”与“不变”
1.合作 共赢
2.开放 发展    
3.创新 守正
4.机遇 未来
1.合作共赢创未来
——写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金秋意浓,东方有约。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主席深刻阐明举办进博会的深远意义。
连续成功举办进博会,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建了货通天下、全球共享的合作平台,一个个“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为疲弱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未来六天,第七届进博会将见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魅力,汇聚不同国家开放创新合作的愿望,证明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一诺千金——“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从空中俯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仿佛绽放的“四叶草”,迎接各国宾客到来。
国家展、企业展、人文交流活动等各类展台全部准备就绪,整体展览展示面积将超过42万平方米,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自多国近800个采购团体参展与会,数量创历届新高。
一诺千金,越办越好。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习近平主席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    
2018年首届举办以来,进博会持续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乘合作之舟,进博会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暖意——
国家展,集中展示各国形象以及贸易投资领域机遇的平台。今年有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数量超过上届。
法国,主宾国之一。法国商务投资署在其官网表示,进博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商业倡议,此前六届进博会已证明其非凡的影响力。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包括签证或产业限制的解除、服务市场的开放、知识产权保护框架的加强等政策相结合,为法国企业提供了机遇。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放和机遇成为稀缺资源。“进博会促进贸易增长的背后,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赢。”第六次从新西兰奔赴进博会的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罗伊·范登克说。
扬开放之帆,进博会持续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
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提质升级,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共计780个分团到会采购,数量为历届之最。
瞄准前沿革新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本届进博会上加大高端装备、进口整车、优质农产品、大宗商品等采购力度。
“我们通过进博会加强‘走出去’‘引进来’,以实际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开荃说。
汇开放之力,聚创新之势。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持续注入正能量。近日,瑞银、高盛等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彭博社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计算得出结论,未来五年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开放合作——“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通过进博会,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第二次亮相进博会的瑞典卡车巨头——斯堪尼亚中国集团执行董事、传拓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介绍,该企业在江苏如皋投建的商用车工厂预计2024年底完工,2025年新产品将投放中国和亚洲其他市场。
开放,是进博会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专章部署,并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明确要求。
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施行外商投资法,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历届进博会上宣布的一系列开放举措逐步实施,用实际行动和成果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11月8日起将新增9国人员来华免签;11月1日最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拓宽外资投资证券市场渠道;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在全国范围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今年以来,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世界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六届进博会的致信中,提出新的期待,传递积极信号。
本届进博会的中国馆展区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模型、嫦娥六号模型、人形机器人“天工”、低空经济电子互动沙盘等展品自信亮相,展现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崭新气象。    
“现在的中国不仅拥有市场资源与制造优势,也是创新大国、工程师大国。”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说,中国是松下集团最为重视的海外市场之一,近年来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前六届进博会已有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累计组织1130多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各地开展精准对接,不少展商在中国开设新门店、新工厂、新研发中心。
今年,“全勤生”施耐德电气带来覆盖工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第四次参展的轮胎制造商米其林将进行“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的亚洲首发;运动生活方式品牌露露乐蒙将迎来进博会首秀……
“更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中国消费者正在释放更大消费潜力。”露露乐蒙首席执行官卡尔文·麦克唐纳表示,该集团在华门店超130家,中国已成为其全球业务增长引擎。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顺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趋势,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创新策展汽车展区,精心打造健康养老专区,不断同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
从最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家族小企业到跨国大公司,从非洲大陆到亚洲腹地,中国市场磁力满满,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共创未来——“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10月8日上午,上海洋山港。首批22吨自南非进口的牛油果通关入境,这是中非经贸合作成果的具体体现。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我国加大与非洲农产品合作。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邀请37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扩容非洲产品专区,虹桥论坛为最不发达国家包容性增长建言献策……第七届进博会将以实际举措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承诺。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进博会“全勤生”高通今年将展示以“5G+AI”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实践。
“对高通而言,中国不仅是潜力巨大的市场,更是与生态伙伴建立强有力合作、在全球市场实现共赢的机遇之地。”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说。
2018年以来,美国企业进博会参展总面积名列前茅,越来越多美国企业通过参加进博会更加了解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进博会持续见证了友好合作、互利共赢是世界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沙特阿拉伯,两座先进的高效燃气联合循环电站正在建设中,电站将配备西门子能源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发电机。这项合作,正源于第六届进博会上,西门子能源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签下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携手拥抱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机遇。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当各国合作时,大家都能受益。当不确定性增加时,合作的价值更为凸显。”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谈及当前全球面临债务水平高企、经济增长放缓等诸多挑战时说。
从持续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到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合作,再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国以实际行动汇聚全球合作力量。    
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进博会将让世界看到,中国始终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2.以进博为桥 赢美好未来
——跨国企业期待共享进博会“中国机遇”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推动开放共赢的绝佳案例”“全球创新力量的汇聚之地”“展现共享开放机遇的决心”……七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给世界开放与合作的正能量,成为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生动例证。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之际,众多跨国企业表示,期待同赴“进博之约”,继续书写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进博故事”。
 “推动开放共赢的绝佳案例”
全球知名叉车制造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凯傲集团今年连续第七年参展进博会。“受益匪浅!”凯傲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郭进鹏在谈到往届参展感受时这样感叹。“进博会为寻求进入或拓展中国市场的企业提供了与潜在投资者会面并达成新商业交易的重要机会。它不仅仅是一个进口商品博览会,更是中国与世界深化合作、增进互信的重要平台。”
在他看来,“进博会是中国持续推动开放共赢的绝佳案例”,为中外企业拓展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架起一座桥梁。
超过4200亿美元!这是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收获订单、开拓市场、洽谈合作、共同成长……进博会助力各国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年年有惊喜、次次有收获,成为企业持续奔赴“进博之约”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到上海去”已成为荒井工房社长荒井干雄几乎年年要做的事情。荒井今年又一次去上海参加进博会,向中国消费者推介纯手工制作的日本山形铁壶。    
荒井说,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荒井工房在每届进博会上都收获良多,不仅产品获得认可,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产品销量也不断增加。进博会让荒井工房结交新客商、新朋友。中国市场非常有魅力,也是磨练技术的好地方。“明年我还会去!”
“全球创新力量的汇聚之地”
法国最大医疗健康企业赛诺菲集团是进博会众多常客之一。前几届进博会上,赛诺菲完成了众多创新药物的“全球首秀”“中国首展”,并借力进博会以更快速度把新产品送到患者手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拓展了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广度。
“进博会是全球创新力量的汇聚之地。”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赛诺菲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致力于深化本土研发,让来自中国的创新成果不仅服务中国患者,也造福全球市场。
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前六届进博会,彰显进博会的蓬勃向“新”力。第七届进博会将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让四叶草内“新”意满满。
从首届展会展位面积只有50平方米,到本届展会展位面积达200平方米,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与进博会共成长。本届进博会,纽仕兰希望以“进博新质”为关键词,紧抓“绿色+数字”两条主线,推动成果在中国落地。
“每届进博会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新趋势、新技术全部汇聚到进博会,也给纽仕兰发展带来新指引。”公司执行总裁罗伊·范登克说。
很多在进博会播下的创新“种子”,如今已落地开花。去年进博会期间,西门子把室内垂直农场的“浓缩版”搬到现场,生动展示其垂直农业智能解决方案如何以数字化技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如今,这一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多地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    
“展现共享开放机遇的决心”
开放是进博会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鲜明标识。进博会持续释放开放红利,传递开放强音,让世界看到,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进博会是中国兑现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承诺的重要举措,展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开放机遇、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巴特尔说。
力拓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也是中国开放政策的受益者:累计向中国供应40多亿吨优质铁矿石及其他重要金属矿,在中国的铁矿石现货业务拓展至19个港口,可为超过90家钢厂提供服务……一个个数字折射出过去几十年开放的中国给力拓带来的巨大机遇。
去年进博会的参展经历让资生堂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津利信“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也看到了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本届展会上,资生堂期待展示更多重磅新品,更充分地展现公司“在中国持续投资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进博会的七年是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的七年。进博会让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也让赛诺菲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不断提升。”施旺说。
进博会是一座桥,联通中国与世界,通往更加美好的未来。“我非常期待未来,一个充满机遇、增长、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的未来。”进博会参展商联盟主席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说。

图书推荐


联系方式


微信  ZWKB9999


▍撰文:考霸老师

▍编辑:考霸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