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大湾区头条
1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见证签约仪式。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深入落实党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依托善用各自优势,联合组建合作平台,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共同做好“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构建“一国两制”基础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耿长有,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农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杭元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以及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宋哲,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共同见证协议签署。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灵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彭金辉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夏宝龙会见了高翔,双方有关领导参加。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各局、港澳研究所等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能部门、中国社科院大学和相关研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文章来源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https://mp.weixin.qq.com/s/0msJNwkIDb1UaB-6BCRMAw
PART 2 高等教育
2
多所内地一流高校访问澳大 共探合作新机遇
多所内地一流高校的代表团先后访问澳门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的澳大战略合作伙伴高校,以及粤港澳高校联盟、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和鲁港澳高校院所创新联盟的伙伴院校。澳大与各高校分别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新机遇,务实地推动与各校的合作深化。
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率团参访了澳大认知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及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率团参访了澳大住宿式书院;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于澳大“大学讲坛”发表演说;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率团参访了澳大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单智伟率团参访了澳大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各高校代表在参观澳大大学展馆及与澳大校长宋永华座谈交流时,深入了解澳大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澳大横琴合作区校区的发展蓝图。他们均对澳大的校园建设与学术科研成绩给予高度评价,期望与澳大继续深化战略合作。
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率团与中华医药研究院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期望双方继续深化在药学领域的合作;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率团参访了澳大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表示期望两校在“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研究联盟”的框架下继续推进在海洋研究领域的合作,为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研究作出积极贡献;南方科技大学书记姜虹率团参访了澳大伍宜孙图书馆,并期望两校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尤其是推动人才联合培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另外,澳门大学与华南农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共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并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参访澳大期间举办揭牌仪式;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李可建与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姚和权分别率团参访澳大中华医药研究院,就进一步深化双方中医药领域合作开展了深入的座谈交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率团参访澳大,深入了解澳大校园建设及发展近况。
各高校代表均期待与澳大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尤其是把握澳大横琴合作区校区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及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作出贡献,携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的建设进程。

文章来源
澳门大学
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s/N25Cb2ocgj
PART 3 科技创新
3
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在港成立人工智能
委员会
3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期待其能让企业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为国家和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香港特区将拨出140亿港元以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李家超当日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特区政府会设立100亿港元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推出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财政预算案也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表示,近年中国在AI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联盟决心在人工智能领域,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为发挥好“一国两制”、世界一流高校资源、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香港优势,作出新的努力。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辞提到,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人工智能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回应了国家和香港发展所需所求。期望能与社会各界一同抓紧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将国家和香港的人工智能事业做优做强。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段丰元表示,人工智能委员会将联动全国乃至全球资源,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各地政府和AI企业沟通的桥梁,并面向全国输出大湾区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

文章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https://mp.weixin.qq.com/s/TNbh8s9g_s8t-Lp73bpQvA
PART 4 基础教育
4
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昨日开考!逾百名港生在广州ASJ参加考试
4月2日,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开考。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内地首批、广州首个DSE考场,迎来了本校及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一百多名符合报考资格的在校学生参加首日的首场考试。这一举措让考生无需跨境赴港,便能便捷应考。
DSE开考受到了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香港商报、广视教育、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多家境内外媒体报道。
2025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4月2日在ASJ正式拉开帷幕。当天上午,记者抵达考场时,正遇到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教职工送考团,通过有广府特色美好祝愿,孩子们在祝福声中排队进入考场。
考试过程中,内地考场考生与香港当地考生使用相同试卷,遵循一致的评核要求,所有答卷将统一评阅、评级,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与标准化。开考首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暨南大学、广州市教育局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ASJ进行巡考,确保考务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是DSE考试在广州落地的第二个年头。为实现与香港DSE考试同步举行,并严格对标香港考场设置标准,此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暨南大学、广州市教育局等多单位紧密协作,积极配合香港教育局、香港考评局,多次开展考场检查工作。在港方专业指导下,全面完成考场设置,并针对试卷保管和运送、全程监控、现场布置等关键环节组织多轮演练,力求万无一失。
考试当日,为保障每一位考生顺利参考,试卷从保密室运送至考场的时间经过精确测算。整个运送过程及考试全程,均有保安员全程护送,并配备摄像监控设备,全力守护考试的公平性与保密性。与此同时,ASJ精心筹备,提供了完备的现场后勤保障服务,旨在让考生以最佳状态投入考试。
ASJ总校长谭日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成为DSE报考学校及内地考点,这一突破意义重大。香港的中学文凭课程及考试,为内地港籍学生搭建起更优质的升学平台,也增进了香港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对内地生活和教育制度的了解,助力实现两地共融、繁荣共享的愿景。
ASJ校长赵均宁称,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作为“全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DSE考试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是在此之上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持续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丰富了内地与香港规则机制“软联通”。

文章来源
香港维港集团VTHEDU
https://mp.weixin.qq.com/s/KjpOm5S_3LztflUZT0yyhg
PART 5 人才发展
5
香港特区政府湾区专员出席创明天奖学金颁授礼,勉励青年拥抱湾区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4月1日出席创明天奖学金颁授典礼,颁发奬项予得奖的大学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4月1日出席创明天奖学金颁授典礼,颁发奬项予得奖的大学生。她衷心祝贺各得奖的大学生,并勉励他们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未来在不同行业中大放异彩,一起建设美好的香港,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4月1日于创明天奖学金颁授典礼上,与其他嘉宾、获奖学生,以及11间院校代表合照留念。
陈洁玲在2月下旬担任遴选委员时,与同学有深入交流。这些优秀同学不仅品学兼优,在社会服务及多元发展方面也热情投入,表现卓越,令人印象深刻。
陈洁玲鼓励同学们亲身探索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魅力,认识大湾区的发展,并积极把握大湾区的多元机遇,以热诚和自身所长为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一直透过跨媒体渠道,向香港青年提供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升学、实习、创业和就业的资讯,助力他们在大湾区更宽广的舞台上尽展所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4月1日于创明天奖学金颁授典礼上,与其他嘉宾、获奖学生,以及11间院校代表合照留念。
创明天奖学金由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举办,表扬才学兼优及热心服务社会的本地大学生。今年新增创明天创科奖学金,鼓励更多本地青年加入创科行列。

文章来源
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https://mp.weixin.qq.com/s/6IzJqu5XPZlmLf1DdRm26g
注:本公众号转载仅供学术分享使用

责编:余晖
供稿:李路遥
排版:刘婧芬
审核:王嵩迪



为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