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防务动态》系列专刊简介
《全球防务动态》系列专刊国内独家每日发布涵盖航天领域、武器装备、军事热点、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全球动态信息。提供“航天动态专报”、“装备动态专报”、“军事动态专报”、“智造动态专报”以及“航天防务新闻日报”等特色产品模块。工作日每日推送,形成结构化、可编辑的文档,供订阅用户在小程序“智研烽火信息”商城下载。每日及时的动态信息能够有力支持各单位进行要讯报送、军情研究与安全形势分析的需求。
《智造动态专刊》简介
聚焦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权威情报产品,每日精选航空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芯片工艺等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动态,以结构化、可编辑的文档形式呈现。内容涵盖技术解析、企业战略及政策影响,依托资深专家团队及强大的开源情报处理能力,助力企业快速捕捉技术趋势与市场机遇,把握智造脉搏,引领产业升级。
智造动态专报
1. AI芯片商赛睿博思融资11亿估值达81亿美元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据aibusiness网站消息,硅谷AI芯片制造商赛睿博思系统公司(英伟达竞争对手)宣布完成G轮融资,获11亿美元新投资,融资后公司估值达81亿美元。该轮融资由富达管理研究公司牵头,既有阿尔蒂米特资本、基准资本等现有投资者追加投资,也吸引老虎环球基金、瓦洛股权合伙人公司等机构参与,且实现超额认购。
赛睿博思2015年成立,业务覆盖AI芯片、硬件及云服务,2024年9月提交IPO申请,此次融资后仍保持私有状态。资金将用于扩大技术产品组合,推进AI处理器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创新,同时扩大美国制造产能与数据中心规模,因产品服务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其去年8月推出的AI推理服务为全球最快,第三方报告显示速度是英伟达GPU的20倍。
赛睿博思今年3月宣布2025年在北美、欧洲新增6个AI推理数据中心,客户包括AWS、Meta、IBM等,在HuggingFace平台月请求量超500万次。过去10年该公司累计筹资近20亿美元,CEO安德鲁・费尔德曼表示获行业洞察力投资者支持,此前因阿布扎比公司3.35亿美元投资引发安全审查推迟的IPO计划仍将推进,该投资已获批准。
原新闻链接:
https://aibusiness.com/data-centers/ai-chip-maker-raises-1-1b-valued-at-8-1b
2. DoorDash推出Dot配送机器人助力本地快速配送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01日据aibusiness网站消息,DoorDash推出全新小型人行道配送机器人Dot,用于快速本地配送。Dot是该公司首款商用自主机器人,尺寸仅为汽车十分之一,最高时速20英里(约32.2公里),配备8个摄像头和3个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实现导航,设计初衷是在自行车道、公路、人行道和车道顺畅通行。
Dot由DoorDash实验室自主研发,将与新发布的“自主配送平台”整合,平台中的“人工智能调度器”会把订单与最优配送方式(人类配送员、无人机或人行道机器人配送)匹配。目前其初步测试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进行,公司计划后续扩大测试范围至其他大都市地区,且DoorDash强调Dot不取代人类骑手,人类配送员仍负责“绝大多数”订单。
ABI研究公司机器人技术分析师乔治・乔杜里认为,自主配送机器人部署规模扩大更多与“规模经济”相关,DoorDash等企业规模足够大,有能力尝试新技术。他还指出,因无人机配送面临监管障碍,DoorDash的“混合配送模式”是未来可行选择,机器人技术对劳动力结构影响有正有负。
原新闻链接:
https://aibusiness.com/robotics/doordash-launches-delivery-robot
3. OpenAI印度产品存种姓偏见损害民众权益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据technologyreview网站消息,OpenAI在印度影响力显著,印度是其第二大市场,但旗下ChatGPT(由GPT-5支持)及文本生成视频工具Sora深陷种姓偏见,对民众造成伤害且问题未解决。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与哈佛大学杰伊・崔合作,参考相关研究设计测试,通过“Inspect”框架测试发现,GPT-5在105个测试句中,80个选择带刻板印象选项(占比76%),如将“有学识”与婆罗门、“清理下水道”与达利特关联;Sora生成内容中,达利特人多为深肤色从事卑微工作,10次“达利特人行为”提示曾4次生成犬类图像。早期GPT-4o对42%负面提示拒绝作答,GPT-5几乎不拒绝,Meta旧版Llama2等开源模型也存类似问题。
达利特学者迪拉吉・辛格哈申请博士后时,ChatGPT擅自将其姓氏改为高种姓“夏尔马”。专家指出,此类模型在种姓敏感场景未达安全公平标准,OpenAI推广“ChatGPTGo”吸引印度用户,若不设防护机制,将加剧社会不平等。
原新闻链接: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10/01/1124621/openai-india-caste-bias/
4. AI助力多国加速新型电池材料探索获突破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据spectrum.ieee.org消息,微软、IBM等机构借助AI技术,从数百万种材料中筛选新型电池候选材料取得进展。2023年,微软团队依托“Azure量子元素”项目,用AI从3200万种潜在材料中,仅80小时便筛选出NaₓLi₃₋ₓYCl₆,其锂用量比商用可充电电池减少70%,现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计划对该材料测试。
新泽西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IBM等也积极行动。新泽西理工学院用CDVAE模型和LLM找到5种多价电池候选材料;斯坦福大学聚焦AI模型在材料筛选中的平衡应用;IBM开发化学基础模型,与车企合作设计高压电池电解质,还构建电池“数字孪生体”,50次模拟即可预测电池长期性能。
当前,AI已成为电池材料研发关键工具,微软、IBM等还计划将量子计算与AI结合,以实现更复杂的化学建模,推动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
原新闻链接:
https://spectrum.ieee.org/ai-battery-material
5. 生成式AI能耗剧增2030年需建38个大型数据中心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日据spectrum.ieee网站消息,生成式AI行业能耗及基础设施需求正大幅攀升。OpenAI旗下ChatGPT拥有7亿周活跃用户,每日处理查询超25亿次,若按每次查询平均能耗0.34瓦时计算,每日总能耗达850兆瓦时,一年能耗相当于2.9万个美国家庭年用电量;行业层面,生成式AI总耗电量达15太瓦时,每年查询量约5.1万亿次。
OpenAI正参与美国“星门计划”,将联合其他AI巨头打造规模最大数据中心,且行业需数十个“星门级”数据中心满足需求。施耐德电气预测,2030年全球每日AI查询量或达3290亿次,人均每日约38次;届时生成式AI总能耗将增至347太瓦时,需新增332太瓦时能源,需参照“星门计划”新建38个1吉瓦级数据中心园区。
值得注意的是,AI能耗增长主要由AI推理推动,且2030年能耗估算存在差异,实际能耗取决于自主AI智能体研发成效。本文节选自《规模问题》专题,相关数据来源于OpenAI公布信息及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报告。
原新闻链接:https://spectrum.ieee.org/ai-energy-use

完整版专报目录



航天动态专报

完整版专报目录



装备动态专报

完整版专报



军事动态专报

完整版专报目录





扫码加入粉丝群享受更多福利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