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荐
豆包AI视觉开源模型震撼突破,产业链投资机会全梳理
DeepSeek低价开源助力端侧AI产业井喷,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鸿蒙融合DeepSeek,DeepSeek绑定昇腾,华为利好不断,投资机会全梳理
DeepSeek API充值叫停,产业链将如何受益?深度解析!
童叟无欺!比亚迪“天神之眼”引领智驾普及革命,全产业链大梳理!
DeepSeek与云计算的完美融合,云计算产业链大梳理
DeepSeek点燃希望,中芯国际突破壁垒。国产替代迎来新纪元!

今日尾盘华为机器人概念集体拉升,华为机器人概念股拓斯达更是尾盘拉升11个多点。自2024年11月15日:在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上,前海合作区与宝安区双区携手,为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举办签约会。会上,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华为机器人概念也是一路高歌前进,最近华为具身机器人第二次启动会也将开始,华为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可能将再次迎来腾飞。
关于更多市场发展动向、发展趋势、产业链和个股研究资料,都已上传至星球圈子。并不定期更新最新趋势投资股票池,目前限时早鸟价98/年。
欢迎加入第一时间研报的知识星球


01

早期探索阶段(2010年代初期-2017年):2010年代初期,华为开始加大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投资。2017年发布全球首款AI处理器麒麟970,为未来机器人技术奠定基础;同年还与爱丁堡大学、软银签订协议,围绕AI+机器人开展研发。
专利积累阶段(2020年-2022年):2022年4月,华为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昇腾AI生态。2023年1月6日,华为申请的“一种机器人手臂及机器人”专利获得授权。
公司成立与拓展阶段(2023年):2023年6月20日,华为投资8.7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9月,华为在全连接大会上,探讨如何探索具身智能并打造智能机器人。11月,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Kuavo(中文:夸父)。
合作深化与展示阶段(2024年-至今):2024年3月,华为云与乐聚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华为盘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3月期间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举行了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合作签约仪式。6月,搭载华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乐聚”升级版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亮相。2024年9月19日-21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华为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创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三方以打造具身智能行业创新解决方案为牵引,推动具身智能在产线上解决更多难题。
2024年11月15日:在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上,前海合作区与宝安区双区携手,为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举办签约会。会上,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12月,有消息称华为正联合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开展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2025年,华为计划实现2000套通用人形机器人量产。
02

华为在AI 芯片、大模型软件、车机协同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使其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具备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涵盖了多项创新:具身智能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AI 算力以及柔性自动化装配等技术的进步,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和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华为的人形机器人技术结合了盘古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视觉、听觉等多模态识别方面展现了卓越的能力。这些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并作出实时反应,从而提升了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华为的柔性自动化装配和测试系统也展现了其领先性。自动化测试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完成任务模拟,而协作制造则帮助机器人提升了高精度和多样化的执行能力。这些技术不仅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突破点,也将使未来的商用化进程更为顺利。
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角色定位与在智能汽车领域相似,主要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基础,以支持合作伙伴制造更优质的机器人。根据规划,华为的目标是在 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使其从实验室走向公众生活和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此外,华为云推出了专门针对垂直领域的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该模型能够驱动机器人完成超过10 步的复杂任务规划,并能生成机器人所需的训练视频,从而加速机器人对复杂场景的学习过程。若后续合作顺利,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模式可能趋近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鸿蒙智行”方案,即通过技术赋能,将硬件生产交由该领域经验更为丰富的零部件供应商。
03
华为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涉及机器人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传感器、系统集成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环节。
一、机器人本体与工业自动化
1. 拓斯达(300607)
核心业务:专注于工业机器人软硬件的研发与制造,与华为合作开发基于欧拉操作系统(openEuler)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平台,产品已应用于华为供应链。
技术亮点: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实际应用,具备底层控制与AI技术验证能力。
2. 兆威机电(003021)
核心业务:微型传动系统与驱动系统研发,参与华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的签约合作,研发灵巧手智能系统,并申请多项相关专利。
合作动态:2024年11月与华为签署备忘录,推动具身智能关键根技术(如“大脑”与“小脑”)的开发。
3. 科力尔(002892)
核心业务:伺服系统供应商,产品批量供货华为,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二、传感器与智能控制
1. 柯力传感(603662)
核心业务: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开发,产品已送样华为及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脚腕等关键部位。
市场地位:应变传感器国内市占率第一,与华为直接对接技术需求。
2. 汉威科技(300007)
核心业务:柔性压力、弹性应变等传感器研发,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与华为在物联网领域深度合作。
3. 雷赛智能(002979)
核心业务: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产品覆盖协作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年产能达30万台。
三、人工智能与系统集成
1. 高新兴(300098)
核心业务:巡逻机器人及智慧安保解决方案,拥有自主机器人云平台与AI算法,与华为共建智能视频、智慧交警等场景。
2. 赛为智能(300044)
核心业务:工业巡检机器人及无人机研发,与华为在机器人视觉、深度学习等领域合作。
3. 恒为科技(603496)
核心业务:智能巡检机器人及算力平台,与华为合作建设智算中心,推动工厂智能化改造。
四、核心零部件与供应链
1. 鸣志电器(603728)
核心业务:人形机器人手掌模组控制电机,已向特斯拉送样测试,同时与华为保持合作关系。
2. 富临精工(300432)
核心业务:机器人减速器及三合一电机总成,为华为供应链提供关键零部件。
3. 新亚电子(605277)
核心业务:机器人专用线缆供应商,产品供货华为及松下等制造商。
五、华为技术生态与平台合作
华为通过云平台(如华为云机器人平台)与开源操作系统(如鸿蒙、欧拉)赋能产业链企业,典型合作案例包括:
润和软件(300339):鸿蒙生态共建者,开发多款行业终端解决方案。
软通动力(301236):鸿蒙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等领域。
关于更多市场发展动向、发展趋势、产业链和个股研究资料,都已上传至星球圈子。并不定期更新最新趋势投资股票池,目前限时早鸟价98/年。
欢迎加入第一时间研报的知识星球


最后,你的关注+点赞+转发+在看,是对第一时间研报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