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获完整版(非赠品)
微信:14790755414
微信:18205613175 或 17855330686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摸底试卷1(九上九下)
一、单选题
1.2024年11月1日发布的《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显示,未来产业正在全球加速布局。这给我们的体会是( )
①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成功入选非遗名录( )
A.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B.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
D.体现中国年是中华民族独享文化盛景
3.2024年8月20日,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香港举行,1200余人参加会议,共商祖国统一大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度自治,维护祖国统一
②召开和平统一大会有利于团结广大华侨华人,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
③该大会充分体现了华侨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
④“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公布的《2024年地球保护报告》指出,到2030年,受保护和养护的陆地面积必须翻一倍,海洋面积翻三倍,才能达到保护30%地球表面的目标。这启示我们( )
A.可以先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好了再保护地球
B.可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资源
C.要树立全球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D.地球的生物很多,即使减少也不影响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发展
5.盛世莲花,灼灼生华。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这表明( )
①“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制度
②保持澳门长期稳定态势,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澳门保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世界之大和合为尚,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下列名言古语与以上歌词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增广贤文》
③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司马法》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十三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12月6日,伴随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65辆国产品牌汽车整车的中欧班列首次从晋东南地区始发,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助力更多“山西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上述新闻反映的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性 D.社会信息化
8.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更应关注到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平等和失业问题,这启示我们( )
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②尽快进入社会就业
③坚决抵制人工智能④提前规划职业生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天宫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有许多民营企业为空间站的建设提供助力,如某企业为空间站核心舱提供光学设备,参与了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光学舱部分部件的研制,其生产的遥感设备成功应用于“天宫”“天绘”等国家重大任务。这( )
①表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发挥了我国企业创新创造生力军作用
③有利于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
④有利于我国借鉴他国的科技创新经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年,是党中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10周年。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立法直通车”,汇百家之言、集人民之智,向立法机关传递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为国家和地方立法提供既广泛又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可以杜绝所有的纠纷和争议
②有利于公正司法,方便群众
③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加微信获完整版(非赠品)
微信:14790755414
微信:18205613175 或 17855330686
1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坚持(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C.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2.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大幅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这说明创新( )
A.是国家命运所系
B.能促进公平正义
C.让我们充满活力
D.让生活更加美好
13.下列名言与“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相近的是( )
A.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截至2024年10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设4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着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广大人民群众可直接制定法律和管理国家事务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15.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这一举措( )
A.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C.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改变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
16.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关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激活创新引擎
B.创新在改革中提升品质
C.改革是创新的生命
D.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17.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棉花实现了由传统植棉技术向现代植棉技术的转变,棉花产业向集中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棉花产业成为带动新疆各族人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这反映出( )
A.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享有高度自治权
B.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我国维护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我国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各民族之间已没有差异
18.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六尺巷,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六尺巷”中蕴含的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这告诉我们( )
A.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B.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19.聚焦居家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天津已构建“三补贴十服务”分层、梯次供给模式,努力让340万津城老年人更健康、幸福、快乐享老。此模式( )
①体现了政府科学立法
②消除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发展
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④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江海奔流,昼夜不息。1980年我国设置经济特区以来,珠海由四十年前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今逐渐发展成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的滨海城市,人民幸福感持续增强。珠海只是一个缩影,改革开放让中国腾飞。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 )
①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支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加微信获完整版(非赠品)
微信:14790755414
微信:18205613175 或 17855330686
2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深化“双减”,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快,教育强国已建成
③国家重视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④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中央的领导和伟大祖国的支持下,澳门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失业率从6.3%降至2.7%;在202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富有国家(地区)排名中,澳门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这说明( )
①要坚持“九二共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澳门提升竞争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④“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增加假期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关部门通过全国两会提案建议、网络媒体、专题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2024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此举积极回应了民众期待。这体现出(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民主权利越来越大
③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④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24年10月15日,2024“气候雄心与全球行动”——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在北京凤凰中心举办。峰会汇聚来自中国政府机构、驻华使馆、环保机构及中外企业等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思想领袖,汇集全球智慧,直击热点话题,畅谈全球环境危机破局之道。这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 )
A.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C.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D.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5.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明确反对和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冲突降级。2024年7月,在中国的斡旋下,巴勒斯坦14个派别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表明( )
①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的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判断说理题
26.【判断说理】
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下图中村民的行为。
判断: 。
理由: 。
(2)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小龙不禁赞叹:“厉害了,我的国!我国终于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了!”
判断: 。
理由: 。
加微信获完整版(非赠品)
微信:14790755414
微信:18205613175 或 17855330686
三、辨析题
27.【多样文化,正确面对】
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有途径接触不同的文化。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不同观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四、分析说明题
28.2024年9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20年来,探月工程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了重大贡献。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2)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这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29.致敬,中国巴黎体育代表团!
2024年8月11日,巴黎奥运会竞赛项目全部结束,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取得了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爱国情怀】巴黎奥运会比赛期间,我国体育健儿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而战的爱国情怀。潘展乐赛后动情地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郑钦文在夺得冠军后自豪地说:“整个中国带给我力量,奥运会一直比大满贯重要,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
(1)中国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向郑钦文和潘展乐学习,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和平统一】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岛内民众对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纷纷点赞。然而,民进党当局却试图借奥运会进行“台独”炒作,但遭到了岛内爱国人士的驳斥和国际社会的反对。
(2)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教材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民众对运动员的出色表现纷纷点赞,对“台独”行为反对”?
【中国自信】8月10日,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决赛中中国队以总分69.800分夺得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姑娘们以带为弦、以球为琵琶,极具国风古韵的表演惊艳巴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美,拿下中国艺术体操队史上首枚奥运金牌,也跳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中国花样游泳队队员们摆出的甲骨文“山”字,让“中国风”点染着东方的典雅、飒爽与人和之道,诠释了纯粹的东方美,坚定了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国自信!
(3)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回答:我们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五、综合探究题
30.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灿烂的前景。
为让同学们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培养家国情怀,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国庆期间,围绕“我与祖国同心共行”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叹祖国之华章】
第一组同学拟出一期主题手抄报,以展示我国在新征程建设中的风采: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1)请结合手抄报中的图片,参照示例,将内容填写完整。
【赞家乡之发展】
第二组同学走访了我市东罗村,近距离感受到了家乡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兴化东罗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致富之路。
A村庄更美
东罗村坚持绿色发展,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村落传统风貌,延续村落历史记忆和烟火气息,保护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B钱包更鼓
组织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电商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并且招引乡村人才,推进乡村人才回流。 同时,他们将老庙改建成东罗大礼堂,可以办演出、展览;将闲置小学改成民宿,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些年来,东罗村每年人均收入增幅9%~11%,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C治理更好
群众成为村庄建设的“东道主”。东罗村每年都要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通过集思广益,党建引领方向,提高人人参与的“东道主”意识,提升村民自治力,一幅乡村基层治理强的锦绣画卷正徐徐拉开。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揭示兴化东罗村致富路上的亮点。
【看华夏之红色】
第三组同学走上街头,参与“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用相机记录下动人的一幕: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祖国大地被一片热烈的中国红点缀。这抹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抹红,凝聚着14亿华夏儿女的力量;这抹红,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这抹红,飘扬着中国人民强烈的自信……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写下你对“中国红”的理解。
要求:规范使用学科术语,至少三个层面。
中国红,代表着 ;
中国红,代表着 ;
中国红,代表着 。
2025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汇编(原创)
持续更新
2025年中考道法时政专题1: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1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025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专题18: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2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28: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颁授仪式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30:弘扬“两路”精神--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32:乡村振兴战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33:2024世界中文大会、文明对话国际日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38:首部能源法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未完
2025年中考道法热点专题1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加微信获完整版(非赠品)
微信:18205613175 或 17855330686
加微信获完整版18205613175
八年级下册道法期末背诵冲刺手册
联系微信18205613175
七年级下册道法末背诵冲刺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