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于5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闭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车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台,同期举办论坛和配套活动近20场。
汽车模具是世界公认的模具最大用户行业,无论是实现车型外观的新颖造型、新材料轻量化运用;汽车功能化、集成化零部件创新运用;由多工序、多腔模具等成形手段为汽车成形制造降本提质增效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汽车产业共同推崇的新策略。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辅助驾驶渗透率大幅攀升,也带来汽车电子模具赋能汽车电子模组件的新应对;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带来的电池关联零组件制造、车体更加减重化需求所带来的新挑战,都无不与模具成形技术紧密关联。
为应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上下游产业融通,4月26日,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在上海车展期间举办“2025上海国际汽车成形制造产业对话会”,邀请汽车制造厂商,汽车零件厂商,汽车模具厂商,分享汽车供应链新格局与汽车供应链新需求、成形制造装备新技术、零部件成形创新运用等发展策略,直面汽车新挑战,解读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供应链变革和技术创新,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车企整合全球资源,实现成本与质量优化的发展新跨越。
Part 1
汽车与模具:双向赋能,共筑产业新篇
回顾2024年,我们见证了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全面升级,竞争态势趋于顶点。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了3100万辆,同比增长3%,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50%,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也迎来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里程碑,市场竞争格局在不断重塑。根据 2024 年全球汽车出口数据,中国以 640.7万辆的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成为汽车出口大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盛基在对话会致辞中提到:在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汽车成形制造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需通过创新与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主要趋势有:
政策驱动低碳转型,碳中和战略与新能源政策推动行业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加速升级,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及新材料应用重塑产业格局;
产业链协同成共识,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协同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合作深化,跨国跨区域协作将助力应对全球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消费者需求迭代加速,为适配车企对多样化车型的快速更新需求,定制化与柔性生产趋势正迅猛发展,成为行业创新突破的新方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盛基
模具作为“工业之母”,在汽车制造领域,模具为汽车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拉动汽车模具市场创新,助力车企降本增效。模具作为“工业放大器”的地位日益显现:模具制造技术要完成功能、性能要求控性的同时控形(对制件外形)、是实现汽车美颜度、时尚要素的成形技术载体;模具与成形一体化为下游产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模具行业与生俱来的使命;是承载新材料、新工艺实现服务下游制造业零件制造工艺装备保障。汽车生产中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形,车身模具、内外饰模具、传动等各功能部件模具、汽车电子模具从汽车开发到零部件组装都精密服务与汽车制造全流程。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也使得我国汽车模具产业规模、水平持续精准应对。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每一项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变革都对汽车及零部件成形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汽车模具以更专 、更新、更精、更特的新作为,全力支撑汽车成形制造产业链。
在全球汽车模具产业链全景中,上中下游形成了紧密的协同体系。上游以模具钢、特种钢材、高强铝合金等新材料为代表,直接决定了模具的耐用性、寿命与成形精度;中游汽车模具制造企业,先进设备企业,依托精密加工技术、成形设计与数字孪生、自动化成形产线控制等构建起覆盖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压铸模具、铸造模具的完整汽车零部件产品成型制造矩阵;下游则由主机厂主导需求牵引,通过模块化平台开发与轻量化设计要求,推动模具制造向大型化、多工序复合化、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迭代升级转变。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也在产业对话会中分享了中国模具的产业定位、国际地位、总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充分发挥国家级行业协会在科技评价中的独立第三方作用,作为DMC同期的精模奖作为模具技术水平认定工作具有的引领作用;以及DMC带来的汽车模具技术突破、汽车模具的创新运用;随着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带动的高强度钢板、铝板车身带来的车身冲模深度运用,汽车压铸件的集成化、一体化,汽车工程塑料运用的模具技术提升,在塑料微发泡成形、集成化功能化一体成形先进工艺、模具结构领域创新;以及模具成形对成形产线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控制等方面都为与会代表带来有益的分享。其在致辞中也分享了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双碳目标、产业链拉动、高质量发展等发展战略。
汽车模具企业在产业链延伸的产业需求下,纷纷担当起模具与模具制件齐奔赴的双向征程。在2025上海车展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顶级盛会上,银宝山新、横河模具、中泰等模具行业领军企业惊艳亮相,以创新技术与卓越工艺成为展会焦点。银宝山新凭借高精度模具设计与智能制造能力,在车展上带来了“IME模内电子技术”和“轻量化电动充电小门”。IME工艺涉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与传统的模内装饰相比,工艺复杂性显著增加;横河模具以精密注塑模具技术为核心,为汽车轻量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中泰则依托高效一体化成形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降本增效。
这些展商的参与,不仅展现了模具行业在汽车制造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更诠释了“小模具”推动“大产业”的支撑与不可或缺深层逻辑。这些模具企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彰显了中国模具企业赋能全球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与重要作用。
Part 2
2025上海国际汽车成形制造产业对话会成功举办
产业对话会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面向各大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深度解读汽车模具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不仅帮助企业精准把握技术落地路径、破解市场痛点,更推动上下游协同优化生产流程;同时,结合行业前沿动态与终端需求,为企业提供模具采购、工艺升级及成本管控的实操指引,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合作生态。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开幕致辞后上汽、零部件的博世企业,汽车模具的一汽、海泰科和银宝山新等领军企业的细分产业分享演讲与对话交流。
交流会围绕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采购需求话题分享,包括新时代下汽车零部件成形制造创新和供应链韧性策略,产业链驱动车身模具创新发展探索之路以及协同创新,全链赋能。对话聚焦模具与汽车产业对话五大核心议题,针对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生态,应对内部外部的风险挑战;模具企业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提质增效等内容参会嘉宾展开深度探讨。
本次对话会旨在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推动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诠释模具是汽车成形制造的核心,汽车供应链稳定的支撑力。
· END ·
欢迎持续关注荣格汽车制造
推荐阅读
市场渗透率悄悄爬到15%,隐形车衣如何“破卷增长”?
Jeffie Gong / 龚佳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