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科技学院
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
春季招聘会
尊敬的用人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稳就业、促发展”战略部署,帮助用人单位进行人才招聘,助力毕业生迈向高质量就业的“启航站”,推进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2025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我院将举办“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春季招聘会”,我们诚邀各用人单位参加本次招聘活动,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01
组织单位
主办方
珠海科技学院招生与就业处
承办方
珠海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

02
举办时间和地点
举办时间
2025年5月11日 9:00-13:00
举办地点
怀德楼

03
各专业人数情况


04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请添加活动负责人微信。

https://f.wps.cn/g/mNNBceRU/

05
参会须知
1、有意向报名的单位请提交报名表,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7日。
2、招聘人员入校后只在校内招聘活动区域内活动,招聘会当天,来校招聘工作人员应与申请参会人员一致,不得随意更换、临时增加。
3、请各参会单位派遣1至2名与会人员参会,主办方将为贵公司提供一张桌子以及两张椅子。
4、参会单位可使用宣传手册、易拉宝、海报等宣传资料,提前到场签到并布置展位。
5、报名提交后,视同认可本邀请函所示参会要求。

06
活动联系人
蒋昌宏
办公室电话:0756-7510610
冯雪村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14771522498

07
学院概述
学院下设8个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器人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系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形成了低空经济背景下适应市场需求、对接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是珠海市优势学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0余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4人。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和技术设备。设有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机器人)和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发展方向上,紧跟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前沿,注重工程实践应用。先后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珠海市优势学科等项目支持。
学院拥有先进的科研平台和一流的科研环境。设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智能驾驶仿真控制技术研究基地”、广东省科研创新平台“广东省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珠海市科研创新平台“珠海市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工业设计及模具制造公共实验室”,现有“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机械系统设计与状态监测”“机器人应用与人工智能”等学科团队,形成了数字孪生与材料成型、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机器人集成与智能装备等特色方向。近5年学院承担教育部、广东省、珠海市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00余项。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追求卓越创新,为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领域输送了6000余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类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大奖,承办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和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等校内选拔赛,已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海市培养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08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自2005年开始办学招生,是中国大学排行榜六星级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为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学校首批特色专业、首批重点专业、首批重点学科,与吉林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是面向工业4.0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导者,在西门子人才项目Global Opportunities in PLM (简称GO PLM)支持下,本专业与西门子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能够熟练进行三维产品设计、优化、仿真及制造的企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建有机构与结构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机电综合实验室及数控加工实验室等,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环节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本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3D打印以及数控技术与精密检测等专业方向模块。
目前已与近百家企业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特别地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研发中心、联宏科技及北京能科等多家高科技开发咨询服务公司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3+1”协同育人,零距离对接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校地合作办学和协同育人,培养高端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努力打造国内数字化设计制造与管理的领军专业和产学研一体化示范专业。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是珠海市优势学科、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对象,与吉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自2011年开始办学招生,依托于吉林大学本部,目前为本科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迄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约1000合格的毕业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车辆工程专业迎合国家政策和企业需求,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在培养方案中开设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相关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三维软件结构建模课程,主要应用于车身外形设计、汽车底盘总成设计等;软件仿真课程,主要应用于汽车减震器、转向机构等总成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等; 有限元结构分析课程贯穿产品设计到优化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验环节课程建设,车辆工程专业拥有4间专用实验室,占地1000余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教学器材,为学生提供一个验证理论知识的优秀平台。培养学生不仅具备能在校期间斩获国家级赛事奖项的能力,同时在毕业时候基本具备整车设计和研发的思维。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专业作为广东省工业工程分会理事单位,与广东省各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包括广东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与广东精工智能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战略合作,参与智能工厂布局设计、项目规划管理、智能生产系统策划改善等,合作的企业对学生的系统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认可度较高,学生的作品得到多家企业的一致好评。
机械电子工程
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珠海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建设点的支撑专业之一,设有广东省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智能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正在实施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202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新训练实训室建设项目。本专业师资雄厚,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教授、副教授占比80%以上。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工程科学中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服务大湾区新工科、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依托机械工程学院,以本专业为载体与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学院。
机器人工程
本专业依托珠海科技学院国家及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成果,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硕士研究生,是珠海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建设点的支撑专业之一。与世界500强企业ABB机器人(珠海)联合共建了广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建有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训室、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室、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实训室、机器视觉技术实验室及珠海科技学院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过程控制与测试工程技术中心。设有广东省智能视觉精密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智能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也是智能机器人(国际)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和珠海市自动化学会会员单位。
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是教育部2018年增设的新工科专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的重点突破的十大科技领域之一。智能制造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单元,是广东省目前在制造业领域主要发展目标,智能制造工程为大湾区制造业的数字化、产业变革提供重要力量,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以多学科融合为基础,面向机械工程学科前沿,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以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为机制,实现“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并重的培养方式。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本专业是2016年国家增设的新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航空航天类的本科特设专业,肩负着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随着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异军突起,人才需求激增,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一颗耀眼新星。
我校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对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优势和珠江西岸新兴产业布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利用地处珠海航空产业园中、毗邻珠海国际航展等优越环境条件,201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本专业是国家规定的本科专业,属于工学学科门类、航空航天类的本科基本专业,“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继承性较好”,肩负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
我校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对接广东省沿海经济带优势和珠江西岸新兴产业布局以及航空航天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地处珠海航空产业园中、毗邻珠海国际航展等环境条件优势,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目前华南地区拥有该专业的唯一高校。

ZCST ZH
撰写 / 冯雪村
整理 / 冯雪村
排版 / 冯雪村
初审 / 蒋昌宏 复审 / 李晓达 终审 / 黄景德
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联系,授权后方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