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公众号推送政策改变,您关注的公众号的最新文章不会再自动推送给您了。所以如果您不想错过本公众号的文章信息,请务必将本公众号设置为星标,以免以面错过后续的重要文章。谢谢
正文
最近SEMI公布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Q2的数据:全球市场330.7亿美金,同比上涨23.5%其中中国大陆的设备市场规模为113.6亿美金,虽然同比下降7.0%,但实际上其较Q1的70.9亿美金是明显反弹的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反弹的背景下,我也着手收集整理了7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上市设备公司财报数据,做了一个简单分析,供大家参考1. 本数据仅仅统计各家公司的半导体领域相关设备的营收(设备本体+相关服务收入),不包含面板、光伏、SMT等领域收入2. 部分数据包含估算成分,可能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另外,使用的汇率也可能导致些许差异本文所有数据图表都节选自我的原创报告《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季报_2025Q2》。原始EXCEL文档我已经放到了知识星球的云盘上供会员使用。如果您对此类数据有兴趣,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后获取 -- 文章最后有详细介绍和加入方式 北方华创从规模上讲,可谓是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绝对龙头。即便我已经扣除电子元器件和其它业务收入,但看电子工艺装备的数据,其营收也遥遥领先其它各家不过在经历之前几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后,北方华创Q2营收似乎有些下降,这点和国内(中国大陆)市场总体的增长有些反差但是一个季度数据尚无法做严格判断。具体情况还需要等Q3数据出来以后再说中微因为总体产品线较华创相对单一,导致总营收较小。而且其之前几年的增长趋势是明显慢于华创不过其Q2的营收数据十分亮眼 -- 之前几年中其Q2的环比增幅都不明显,往往是在Q4有所爆发(其它不少国内设备公司业绩也是如此)。不过今年Q2的增幅明显好于过往。所以我也很期待其Q3的数据 ...和其它公司不同,盛美半导体的历年业绩都在Q2增长最为迅猛,今年也不例外从整体走势来看,其最近三四年的发展进步很快也很稳定华海清科目前主要业务还是CMP设备。由于业务较为单一,且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其营收的体量和增速都显得较为平淡。但好在业绩的走势较为平稳期待其后续能够在离子注入这块有所突破,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第二曲线拓荆科技的营收体量和华海大体相当,不过从趋势上看却是起伏最大的。不过规律性还是很强的虽然其总体增速不算太快,但考虑到其产品成膜设备的市场空间天花板较高,未来的增长空间还是相对值得期待的18年的时候,两家的营收基本相同,但从21年开始两者的差距明显拉开了。其实这两家在技术层面上都有不少亮点。但是华峰侧重于模拟、功率器件测试;而长川经过多年发展,在数字、SOC测试上颇有建树与其说这是他们技术能力的差异,不如说是下游市场决定了他们的发展为了加深读者映像,我在下面放上两家测试设备龙头企业--爱德万和泰瑞达的测试设备营收对比:这两家公司的营收对比和长川与华峰的对比何其相似。事实上,爱德万和泰瑞达的测试设备技术水平相差无几。泰瑞达作为最早的ATE设备供应商,在2010以前的很多年里一直是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然而,爱德万在2010年收购美国惠瑞捷(Verigy)以后,不仅增强了自身SOC测试技术能力,更是获得了一个以外的大客户--英伟达随着近几年AI行业的爆炸性增长,英伟达的海量订单也让爱德万吃足红利。目前爱德万在东京股市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营收几倍于它的东京电子(TEL)了 ...所以我一直告诉别人,半导体上游供应链企业一旦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以后,其发展最大的制约就是下游市场空间。套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我目前收集了近十年的行业数据已经覆盖了八成以上半导体制造上游的供应链链,还有大量的原创行业景气度数据分析和研报。现在所有数据原始文档都贡献出来,给你个一锅端走的机会(云盘直接同步我电脑硬盘随时更新)另外还有大量的线上半导体知识讲座1.我收集整理的全部半导体产业链供应商和产品分类数据原始文档。具体内容形式可以参考我公众号历史文章2.半导体公司财务数据、行业数据的详细分析结果的原始数据文档3.每月一到两次的半导体行业知识线上课或者内部讨论会。由我主讲或主持,或者请外部专家。所有过去课程的录频回放也可以从云盘获取4.各种半导体行业资源的对接服务以及咨询服务。不一定能保证成功,但我会尽力 ….目前一年的服务费用统一为1680元(特别说明:平台可以开发票)有需要的朋友欢迎扫下面二维码获得报名入口,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