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与发展”主题
—作文预测—


“
第
一
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甲骨文“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就像旧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表示友谊)和金文“友”(在金文中仍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在小篆中“友”是两只右手一上一下的靠在一起的形状。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握手礼在西方亦由来已久。公元前9世纪亚述国王宝座上就刻有握手图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出现了握手的情节。由于握手会占用原本持有武器的右手,因此被视为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19 世纪中期以来,握手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两则材料以“握手”为关键词,从中西不同维度,溯源了“握手”的文化内涵。虽表述各异,但价值内核趋向一致,即消除隔阂与敌意,释放尊重与善意,化敌为友。这一话题既贴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又较好地呼应了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身处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该以何种价值观去面对他者、面对世界。
材料本身重在阐述“握手”的文化内涵,学生只需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协调、配合”“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等合理阐释“握手”的正向价值就能基本符合材料意涵。
作文要求是写“启示”。“启示”由“握手”的内涵生发。譬如,就人际而言,握手意味着友善,启示在于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就国家层面,握手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和平,启示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该如何和平共处。要言之,“握手”带来的是不同个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
在具体阐释过程中握手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握手,也可以指国家、民族种族之间的握手,还可以指经济、文化之间的握手。也可基于“握手”的内涵展开思辨,如“握手言和”是不是等同于“握手求和”?“握手言和”是不是“握手趋同”?双方“握手”的前提是什么?等等。
【高分示范】
1.握手共赢,和谐未来
封建时期,人尊卑有别,“卑”的人见了“贵”的人要下跪;后来,人与人相互拱手作揖;而到了现代社会,表达友好,只须握手。握手,表示言和,表示欢喜,体现亲密。
犹记2020年初,一场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封锁城市,严禁集会,隔离感染者,无偿诊治,展现了大国风范。
当国内抗疫出现物资紧张的情况时,巴基斯坦“巴铁兄弟”在自身艰难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帮助中国筹集口罩、防护服等用品。友好邻居俄罗斯为我们募集大量物资,而我知道,俄罗斯轻工业并不发达,生活用品原本不富余,可他们还是发布通告,望每位公民帮助筹集。与中国曾有不友好历史的日本,也热情地送上了大批物资,令我们感动……
后来,海外疫情加重,到了中国报恩之时,中国为巴基斯坦慷慨送去生活用品、高端仪器,派遣医疗队前往协助抗疫,巴基斯坦人民夹道欢迎。俄罗斯外交官在会上略显尴尬的笑道:“可不可以把物资返还给我们一些,我们国内的物资基本上全部捐给了你们,我们有些不够了……”于是中国同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大量馈赠,毫不吝啬。得知日本疫情爆发,中国火速支援,两国往来的物资上有许多诗意的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如此礼尚往来,是亲近,是友爱,是患难与共。因为仍要抗疫,把拥抱着共舞,改为深情的握手……
从古至今,一切正义、主张团结友爱的思想,在每一个刻骨铭心的灾难里,在每一次进步与成长中,紧紧地、紧紧地握着彼此的手,每一份坚强的力量,共同铸成钢铁长城。和其他善良的心一起,平等的坐在时间的原野上,再也没有尊卑的划分,再也没有揣测恶意,我们共同仰望头顶的繁星,宁静友好地握着手。
而今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以共生共荣理念替代“丛林法则”,唇齿相依、守望相助才是人类最好的握手方式。宣扬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冷战思维,终将被“环球同此凉热”的共赢理念替代。叫嚣键盘侠“中美终有一战”的孤岛理念,终将被“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共同情怀更易。俄乌冲突的弥漫硝烟里,被开膛破肚的是人类勾心斗角的愚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也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的时代进程。试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宏大蓝图不正像中国伸出的两只巨手,同世界握手,拥抱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吗?
当你我命运一体,当你我都正义,当你我生存、成长在同一片星辰下,我们将永远手握着手。只要心存大爱,握着的手,就永远不会分离。
握手,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它传递着友好、尊重与善意。从中国文化中的“握手言和”到西方文化中的问候方式,握手的意义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握手象征着友好与和谐。当我们与他人握手时,我们表达的是对彼此的接纳和认可。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身体接触,能够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与矛盾。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忙于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疏离和误解。然而,一次真诚的握手,或许就能化解这些坚冰,让人们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善意。
握手也体现了尊重与平等。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当我们伸出手与他人相握时,传递的是对对方的尊重。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简单的动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权利,通过握手传递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握手更代表着信任与合作。当我们与他人握手并建立联系时,也意味着我们愿意与对方合作、共同努力。在团队合作、商业谈判等场合,握手往往是合作的开始,它象征着双方的承诺和信任。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携手共进,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人不愿握手,或者握手时敷衍了事。这不仅违背了握手的本意,也可能给他人留下冷漠、不友好的印象。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握手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动作,用它来传递我们的真诚与善意。
紧握双手,温暖世界。让我们从每一次真诚的握手开始,用微笑和尊重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握手,我们可以建立起友好的桥梁,化解矛盾与冲突;可以传递尊重与平等的理念,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可以增进信任与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紧握双手,让温暖与善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
第
二
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句意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这是指的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费孝通的话强调天下大同,需要想到尊重与合作;作文时,需要结合这些材料,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综合起来进行立意。
【高分范文】
1.和而不同,君子之风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我看来,“和”是和谐友善,是相同的人生价值;“不同”是对事看法不同,做事方法不同。和而不同,可谓君子之风。
和——态度与追求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之谦可谓和。
君子之和在于谦卑,在于真情,是对他人的鼎力相助,是为国效力的不遗余力。
疫情期间,日本驰援我国抗疫一线急需的口罩等物资,而当中国疫情逐渐稳定,我们便马不停蹄地驰援他国。君子之和,全在其中。尽全部之力,助人即助己。抗日战争之际,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爱国人士,或者是普通群众,为了国家解放、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君子之和,全在其中。和谐的关系是生存的前提,共同的追求是秉持的信念。
不同——方法与道路
孙中山先生选择了三民主义,毛泽东主席选择了共产主义。同为兴国之目的的“和”中也有“不同”。不同在于方法,在于道路。百家争鸣时文化绚烂,文艺复兴时大师云集,相互竞争却也相互促进。君子之不同,致万物之昌盛。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两位先驱,爱因斯坦和玻尔曾激烈争论,互相否定。就是在如此争执之下,量子力学不断完善,现代物理学向前迈出了巨大的步子。时光似箭,时代嬗变之中,没有人是错的。“不同”造就了繁花丛生的烂漫春光,是发展的基石。
和而不同——万物之本
“和”看起来和“不同”势不两立,却缺一不可,要同时存于心中。与他人相处融洽时可提出不同的意见,与他人争论某个观点时也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和”与“不同”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正如太极之阴阳,尽显圆融。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要和平相处;但回声室中,更要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
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不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还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和而不同皆显君子之风。当今青年,应懂得和谐相处,也要不失自我。相同时为炬火熊熊,齐心协力;不同时宁为唯一荧光,照亮黑暗。
2.开门未必揖盗,闭户岂可自安
明洪武年间,中国是世界上先进的、强盛的国家,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屡次下令实施海禁。可是死水常腐、画地成囚,靠封闭保守换得安全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此后,中国逐渐落没。
与其在封闭中日渐衰落,何不开放交流以图自新自强?
洪武大帝北驱蒙元,南定川滇,建立不世功业,却在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的轮番滋扰下下令“寸板不许下海”。禁令一下,沿海百姓噤若寒蝉,海外倭寇却未敛迹。二十几年后,明朝皇帝的海禁诏令仍在一道道颁下,王朝的活力却在一点点消陨。二百年后,原本在经济、武力、科技方面都居世界前列的明帝国,已是日薄西山、老大迟暮,在末世的冷风中瑟瑟发抖。盛世沦落,王朝式微,后人评说时各有分析,但封闭保守、顽固排外,无疑是它退出强国之列的重要原因。外敌与天灾不是覆灭王朝的绝对理由,自以为是的封闭锁国才是。
为何封闭排外不能换得长久安稳?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一座退避自足的孤岛。孙中山先生曾感慨“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想要做个快乐的、保守的、不问世事的家翁或许可能,想要在竞争激烈、不断发展的国家丛林里关门自居、不受打扰简直是痴人说梦。在滋扰来临时竖起栅栏、退避三舍,也就放弃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取长补短的可能,错失了以敌为镜、鉴己不足的途径。发展是屹立强国之林的前提,闭目塞听却想自保乃至图强,世上没有比这更荒谬的事了。
知荒谬而为之,不是愚蠢,就是虚弱。医治的办法也极简单:走出去,眼观六路、取长补短;请进来,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进博会”这一平台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参展企业将通过展示、洽谈,发现商机,深化合作,还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进博会”表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这个世界。想要合作共赢的,定好规矩、畅叙携手;仍怀滋扰之心的,知己知彼后精确打击。闭户关灯向来医治不好贫穷虚弱,想要国富民强必须出门寻找市场。
今日我们通过“进博会”“一带一路”张开胸襟拥抱开放多元的世界,正是深味历史教训后做出的恰切选择:不做闭户求安的富家翁,要做开放交流的新强者。
“
第
三
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巴以冲突仍在继续,冲突从加沙地区一直烧到红海,造成红海危机,这给大多数国际货运的轮船,包括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很多货船,不得不从非洲好望角绕行,航程增加三千多海里,航行时间增加至少10天,成本翻倍增长。从总体情况看,作为世界第一进出口大国,中国外贸进出口的60%以上商品,是经过红海航线的,中国蒙受的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材料二:
2023年年底以来,中国外围战略态势,东北亚,日、韩基本彻底倒向美国;东部台湾在美国的加持下的强力挑衅;菲律宾在南海的骚扰让人烦躁;而印度在南亚活蹦乱跳,并且在G20中妄图打造从印度到中东的新的战略去挑战我们的一带一路。
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一样,都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富强的追求和世界人民是一致的。但是当今的世界并不平静,对立、冲突、战争时有发生,影响着世界和平。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也是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中坚力量。
读了上述材料,作为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道题主题是“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是一个二元命题。在写作时,需要对这两个主题进行辩证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一中的描述,中国外贸进出口的60%以上商品经过红海航线,而冲突导致红海危机,使得货船不得不绕行非洲好望角,航程增加三千多海里,航行时间增加至少10天,成本翻倍增长。这对中国的外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国家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根据材料二中的描述,中国的周边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面临的外围战略挑战。如东北亚的日、韩倒向美国、台湾的强力挑衅、菲律宾在南海的骚扰以及印度在南亚的活跃。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中国需要保持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同时,中国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首先,可以从国家富强的角度出发,探讨国家富强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可以从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阐述国家富强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例如,一个富强的国家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维护国家的安全,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从而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其次,可以从世界和平的角度出发,探讨世界和平对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可以从国际合作、国际秩序、国际形象等方面阐述世界和平对国家富强的积极影响。例如,只有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国家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实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只有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下,国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提升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最后,可以从个人层面出发,探讨个人对国家富强和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作用。可以从教育、文化、社会参与等方面阐述个人对国家富强和世界和平的积极贡献。例如,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和平的理念和价值观,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世界和平的维护也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国际事务,为实现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展开,结合具体的例子和论据进行论述。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以及逻辑思维的清晰性。最后,可以自拟一个贴合主题的标题,突出文章的立意和主旨。
【高分示范】
为中华富强与世界和平而努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箴言穿破历史的尘埃,闪耀着斗人哲士的光芒,时时刻刻照耀在我的心中,百年前面对尚未站立的中国,年少的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百年后的我们,享受的国家飞速发展的红利,更应该有“为中华之富强与世界和平而努力”的觉悟。
回望过去,中华尚不强大时,南斯拉夫大使馆任人宰割,三条生命如草芥,瞬间灰飞烟灭,三条生命的背后是三个家庭的巨大的悲痛,然而最终连一句真心的道歉都得不到,只是得到一句十分滑稽讽刺的回应“不小心炸错了”;2001年,王伟奉命执行对非法进入我国领空的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任务时,美侦察机突然撞向中国战机,致使飞行员王伟光荣牺牲王伟在牺牲前冷静沉着的告诉他队友: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行。我不仅反问,凭什么?凭什么别国可以决定我国一名飞行员的生死?这些事情,归根结底,终究是我们国家不够强大。
放眼当今,中华正在成长,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阻挠的手伸出了一只又一只,有些国家甚至不顾及自己大国的身份,直接露出狰狞丑陋的吃相,想要将中国狠狠地打击在谷底,在台海挑起事端。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种种阻力。作为时代青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富强与世界和平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当今世界,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是国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世界和平则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如今各国所作出的事情愈发过分,中国青年爱国情感愈发强烈。
鲁迅曾言:“我辈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生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倔井泉的”诚如此言,我辈青年的确潜力无限。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潜力如此赞赏,我们又为什么没有勇气呢?00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刘上,他疫情在家上网课他疫情在家上网课期间自制火箭,一共录制了三十多个视频,记录着他这半年来的研制,期间经历数次失败,但是他从未放弃,最终在2020年八月成功发射火箭,将来他希望用火箭来送快递,推动中国的快递事业,这样有耐性和聪明劲的青年真可谓潜力无限。
然而,当前的世界并不平静,对立、冲突、战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世界和平。巴以冲突、东北亚紧张局势、南海争端等问题都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中去。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生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如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段话很常用而有力量,但我们却常常忘记,实在是不应该。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光,成为更有思想活力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和世界和平的行动中去,为实现中华富强和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我思与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