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闻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前瞻:周期性与成长性共振,有望迎来复苏行情

导读:2023年1-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下降2.8%至28.76万台,在经济总体复苏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行业运行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展望2024年, 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周期性与成长性双轮共振,行业也有望迎来复苏行情。

一、周期性:通用设备景气度回暖,工业机器人产量或将提振

通用设备运行周期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1.工业产成品供大于求,价格处于低点,此时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2.紧信用向宽信用转变,企业融资难度降低,此时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3.信用宽松,制造业需求释放,低库存下产成品逐步供不应求,库存去化加快;4.价格维持高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改善,设备升级需求释放,制造业开始主动补库存;5.宽信用向紧信用转变,企业融资难度上升,价格逐渐回落,进入被动补库存状态。

从信贷角度看,信贷通过“信用扩张、企业融资、企业资金周转回暖、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增加”这一流程支持推动制造业扩张。通过观察工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我们发现2022年二季度以来,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加速扩张,表明潜在项目投资规模在扩大,制造业复苏成色较好。

图1: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工业:同比(单位:%)

资料来源:Wind

从库存角度看,我国工业库存周期通常跨度为3-6年,结合库存、利润的变化,2002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大致经历了5轮库存周期。我们认为,当前工业企业或处于被动去库存的尾声,库存基本处于底部,企业利润水平已有见底回升的趋势,当需求复苏得到确认后将进入补库阶段。

图2: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与利润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Wind

产业角度,一般认为,日本通用机械订单周期领先国内通用机械订单周期约一个季度。2023年三季度以来,日本对我国机械出口金额增速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正在增加。

从周期角度看,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景气度正在回暖,结合信贷、库存、产业情况,行业目前基本处于周期底部阶段,下一阶段行业或进入主动补库存时期,复苏趋势值得期待。2023年11月,我国生产工业机器人3.6万套,虽然增速同比下降12.6%,但是降幅较10月收窄5.1个百分点,预示着我国制造业或将回暖。

图3:日本对中国机械出口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Wind

二、成长性:经济性叠加政策推动,工业机器人有望广泛应用

(一)劳动力成本增长,工业机器人经济性持续提升

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升至2.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9.8%,根据我国历年出生人数进行推算,未来我国老龄化问题也将更加严重,意味着适龄就业人数可能将继续减少,或将进一步推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增加企业成本。从2013年开始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从峰值的5258万人下降至3738万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适合制造业工作的20-40岁年龄区间人口占比在不断下降,同时越来越多该年龄段的人更倾向于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制造业相关工作,因此未来制造业人才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或将导致“机器替人”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此外,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国内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正快速提升。2022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69万元/年,过去10年复合增速约为8.88%,在与所有行业的横向对比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均价为13.02万元/台,同比下降2.84%,相较于人力,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性价比不断提升。而且,相较于自然人,工业机器人可以在恶劣环境下进行高精度、快速、重复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仍然在不断的提升,工业机器人的经济性优势将更加明显。

表1: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增量市场空间广阔

在技术起步初期,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之后工业机器人开始在更多行业得到应用,对比我国2016年和2022年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可以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不断丰富。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出于经济因素,目前这些产业在生产环节可能尚未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此前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面临更大市场竞争,未来这些产业有望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创造大量增量市场。

图4:2016、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下游行业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表2: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分布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政策明确行业发展目标,支持工业机器人应用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并提出行业阶段性发展目标,针对工业机器人行业,方案提出2025年,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倍,并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及方案,推广200个以上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已经达到322台/万人,过去10年复合增速达到41.5%,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也在2021年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五位。不过与韩国(1000台/万人)、日本(399台/万人)、德国(397台/万人)等制造业自动化水平领先的国家相比,我国仍然有一定差距。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有望加速开拓应用场景,到2025年年底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仍有大量增量市场空间。

图5:我国历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单位:台/万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因此,从驱动力角度,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周期性+成长性双轮驱动。随着通用设备制造业持续复苏,叠加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与政策支持,2024年工业机器人需求将得到提振,行业也有望迎来复苏。


作者:张博闻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满意度调查


重要说明


本研究报告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官方统计机构和市场研究机构已公开的资料,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研究报告不代表中国建设银行的观点和意见,不构成对阅读者的任何操作建议和投资建议。本报告(含标识和宣传语)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上网、引用或向其他人分发。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信息,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中国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飞驰慧研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