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

《共生塑串城,缝补展新生——邯郸市串城街南片区及其周边区域城市更新设计》

小组成员:秦笑笑、张臣崴、李星曜

指导教师:贾安强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的选题是邯郸市串城街南片区及其周边区域城市更新设计,规划设计范围南起陵园路,北到人民东路,东至郝庄巷,西至浴新北大街,基地周围商业、文化等设施分布较为密集。基地内部商业发展潜力巨大,拥有友谊时代广场、金融大厦、铂钥中心、国风购物广场等商业服务设施。片区中历史与现代文化严重割裂。如何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历史片区周围城市空间,成为该片区发展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地块的区位、现状情况等进行分析,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融入“共生+织补”的理念,将地块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多元风貌片区。



《融教链产·“滏”观三生——基于三生融合理念下的河北工程大学产教融合片区城市设计》


小组成员:贠璇婧、张克妮、张喻童

指导教师:贾安强

设计说明:随着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次设计为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周边产教融合片区城市设计,规划面积为123公顷。规划片区现状为未建设用地,周边生态本底优越,联动中心城区交通走廊便捷,但缺失文化基因,城乡要素阻隔。本次规划依托现状分析,纳入三生融合理念,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层面逐级落实规划,并以交通为骨架支撑三生共融。高校和企业双向耦合形成研制一体产业链条,以“云桥”在空间层面落实产业链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优质人才,打造以先进智造为引领的自主创新高地。以水脉和绿轴为生态骨架实现营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创造以生态低碳为支撑的城园相融生境。完善设施生活圈提供政策保障,建立以人才培育为助推的服务交流平台。


《叙古游今·寓“道”于境——基于叙事空间理论的广府古城城市设计》


小组成员:李董昊、朱佳、王艺扬

指导教师:王崇宇

设计说明:广府古城,是北方少有的水城,在其2600年的悠久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璀璨的文化体系。而随着中华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全球的兴起,为广府古城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本次设计通过引入叙事空间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构建了理水叠脉、时空创链、擘画未来三大规划策略。通过对自然微生境的修复补充,完善自然资源利用,实现古城未来人文要素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对古城叙事空间与叙事要素的梳理,通过功能活化置入,构建古城时空互联网络,从而将古城空间与古城文化相结合,实现对于古城传统格局肌理与文脉的延续;进而鉴古知今,映射未来,构建古城未来发展图景。我们旨在通过对传统空间的活化利用,重构古城集体记忆,塑造广府古城文化记忆新空间,构建邯郸东部太极文化体验目的地,打造华北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赓续文脉·循忆触新——基于记忆重构及触媒理论的广府古城复兴城市设计》


成员:刘昱杉、王佳鑫、王东岳

指导教师:王崇宇

设计说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5A级旅游景区的广府古城,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国内知名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广府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解决广府古城活力缺失,新旧冲突明显,人群互动性弱、场地文化在地性不强等问题,我们小组基于记忆重构与触媒理论,提出了本次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提取广府历史文化触媒点,再现古城的文化记忆,提取府衙、武氏故居、申氏祠堂、四海等空间触媒点,带动周边发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焕发古城全域活力。我们小组着眼于广府古城的“水—城—巷”的总体格局,延展古城的传统空间,发扬太极文化,联动周边资源,塑造广府古城“老街烟火体验之地,太极文化雅集之城”新形象,实现“城水相济、巷陌繁华的东方太极古城”的总体目标。


—建筑学—

《越山河,寻世界-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展示中心设计》


姓名:高静

指导教师:彭颖

设计说明:保定市是“一带一路”的冀中节点,本设计将通过构建以文化交流、文化体验、文化创造、艺术鉴赏、文化教育普及等功能为核心的文化展示中心,联系传统文化与参观者,让公众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与艺术体验。

本设计主题为万里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展示中心设计,设计理念为“丝绸之路,越山河,寻世界”,建筑功能包括展示功能、会议交流功能、休闲功能、办公功能与展品储藏功能。希望通过本次设计,能够增加保定市的文化氛围,满足世界各地参观者的参观需求,将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更远。秉持弘扬传统文化、绿色生态及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形体上选取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结合鲁班锁与榫卯结构,形成体块穿插,形体错叠形成灰空间,结合场地内景观湖营造出山与河交融之势,寓意丝绸之路跨越山河、联系世界;外立面采用丝绸及釉彩元素,呼应设计主题。


《融合一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展示中心设计》


姓名:黄明玥

指导教师:赵晶

设计说明:该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展示中心以"融合"为设计构思,分别从地域、场地、路径、材质等多方面入手,思考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规划参观与漫游的路径,融入场所记忆和时间性。"融合"概念的运用将这些思考串联成为外在形态简约但空间内容丰富的整体,最终形成了一个外部造型简洁、内部空间变化丰富的独特的展示中心建筑。

造型上选用了三个体块穿插而成,中间围和出一个庭院,形成了整体的梯形布局,既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场地,又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了更多的使用空间,完美地契合了原有的梯形狭长地带,塑造出了新颖、现代、和谐共生的建筑新格局。


《和合共栖一基于共生理论的西郊八大厂工业遗产改造与保护设计》


姓名:张佳欣

指导教师:郝永刚

设计说明:设计从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出发,提出以共生理念进行工业遗址改造与保护设计的基本策略,将著作中的共生条件转译成建筑设计语汇,以建筑空间手法表现共生理念改造后的理想工业厂区愿景。基于保定热电厂的现状与问题,从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四个方面探究工业建筑改造内涵,同时立足生态与艺术两大园区定位,阐述共生理念下的工业遗址改造策略。采用绿色生态循环系统、VR虚拟现实技术、红色文化廊桥等手法重塑工业氛围,打造复合功能空间形式,激发场所记忆和厂区活力。

设计将在“文化先导”战略的指导下,保护性改造或复建被视为“废墟”的工业遗存,使其变身兼具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公共文化艺术群落,成为集工业遗产、文化、办公、休闲及雅居为一体的生活场域。平衡好商业运作与历史记忆,使工业遗产更好的焕发二次生命,更好地服务周边市民。


《时空藤蔓-西郊八大厂工业遗产改造与保护设计》


姓名:孙鑫

指导教师:周静怡

设计说明:保定市西郊八大厂是中国工业革命的见证者之一,也是保定市乃至河北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记录了一座城时代的发展变迁,具有极高的保护与发展价值。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热电厂为代表的原八大厂工业生产活动在逐渐减少,工业遗产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更新与再利用。

本设计力求在达到一定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与发展工业遗产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并以期带动周边其他厂区的保护与改造发展。设计中以路径为原型抽象为藤蔓将“时空”联结,规划层面遵循“一主串联、三辅划分、商业贯穿、浮廊展望”的整体规划结构,建筑改造同样遵循相同理念,在竖向空间上产生“时空”交错,保留遗产原真性同时赋予建筑新功能,寻求新发展。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
一件件毕业设计
承载着多彩的青春记忆
和奇妙的设计构思
愿2024届毕业生
长风破浪,万象生花
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编辑:段裕康
监制:郝永刚
审核:贾安强
- END -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