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Art Basel HK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Basel HK)再度以澎湃之姿登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现场众星云集,人潮汹涌。

凤凰艺术带您全景式看展,从预展销售战报穿透下的艺术共享邀请,到艺术生态格局的亚洲南移,再到形式边界突围下的“艺术的世界”的创造,香港巴塞尔无疑将成为当下行业拐点的见证者。


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往期推荐:

       



▲ 恩斯特·贝耶勒(Ernst Beyeler)、特鲁德尔·布鲁克纳(Trudl Bruckner)与巴尔兹·希尔特(Balz Hilt)


1970年,三位出身市井的瑞士小镇青年在莱茵河畔的老城策划了一场近乎“疯狂”的冒险:邀请全球顶尖画廊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一场打破传统艺术市场壁垒的“实验性”现代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展。


这场最初仅有10个国家、90家画廊参与的展览,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间成长为全球艺术的超级枢纽,并将版图逐步扩展至迈阿密、香港、巴黎,形成“四城鼎立”的格局。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现场,沪ICP备16029818号-3 巴塞尔艺术展


其中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借助香港“背靠中国、面向世界”的独特市场生态,将艺术展打造成东西方价值观交织的“第三空间”,成为连接亚太艺术生态的“超级接口”。


  +


3月26日起,这一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再度以澎湃之姿登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开启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VIP日预览,现场众星云集,人山人海


本届艺术展汇聚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间艺廊,其中包括23间首次参展艺廊,呈现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彰显展会对全球多样性和区域代表性的承诺。参展艺廊中超过半数来自亚太地区,凸显巴塞尔艺术展作为重要平台,极大推动了该地区艺术世界的蓬勃发展。



▲ 歌手周杰伦;演员林青霞、张智霖、袁咏仪、张瀚;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马云、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等在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现场

▲ 艺术家村上隆、原日本森美术馆馆长、国际著名策展人、艺评家南条史生(Fumio Nanjo)、ART021艺术集团联合创始人包一峰、艺术家闫平和鲁采品牌创始人汪智杰、艺术家黄锐等在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现场

▲ 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白立方中国区代表赵婷婷、SC Gallery 画廊主、Aisha Khalid 画廊主在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现场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2025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共分为五大展区,包括汇集知名艺廊及蓝筹艺廊的主要展区“艺廊荟萃”(Galleries)、聚焦新兴艺术家的个人展览展区“艺术探新”(Discoveries)、呈献由亚洲及亚太地区艺术家精心策划的艺术项目展区“亚洲视野”(Insights)、专为大型项目设立的展区 “艺聚空间”(Encounters)以及重点呈献亚洲当代及历史艺术家个展展区“策展角落”(Kabinett)



▲ 发布会现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Angelle Siyang-Le)(右)与联合主办方——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联席主管卢彩云(左)对谈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Angelle Siyang-Le)在发布会现场强调“重新定位”作为2025年的关键词的重要性。她表示,“巴塞尔正在从一个纯粹的交易平台,逐渐转型为创意激荡与文化交流的策源地。”


图片
▲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自大流行病之后的重新开放展览,香港巴塞尔始终在继续“重新定位”其在艺术行业中的角色,也希望为艺术机构、艺术工作者以及整个亚洲艺术环境提供一个重新定位的平台从2023年的“重新开放”(Re-opening)到2024年的“重新连接”(Re-connecting),“Re”见证着巴塞尔香港始终保持与全球艺术生态整体的同频共振,并希望在敏锐的洞察触手之外,在反复的调试、转身与多元文化主体碰撞中寻找到全球艺术市场未来发展的“最优解”。


在艺术界重新汇聚香港之际,凤凰艺术在此提供一次全景式观察:从预展销售战报与艺术共享邀请,到亚洲成为艺术生态重心的地缘转移,再到“艺术的世界”在形式边界被不断打破中的生成过程。香港巴塞尔,或将成为全球艺术格局关键转折的见证场。


人人都是艺术藏家

多元价位下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


正如《经济学人》曾如此评价巴塞尔艺术展:


"巴塞尔艺术展最革命性的创举,在于证明了艺术市场的繁荣不必依存于古老贵族或金融寡头。”


被喻为"二十世纪艺术的巨型室内跳蚤市场"的第一届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展区也延续着打破精英壁垒,推动艺术共享的使命,呈现从低于1万美元到10万美元以上的各种价位作品。


▲ 2013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


在这里,上至艺术老饕,下至新手藏家,多元化的藏家需求都可以在展区的行走与观看间得到满足。


▲ VIP预展开幕现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左)与“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肖戈(右)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强调:“多样性反映了我们致力于培育本土艺术生态系统,并在香港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让资深藏家和新手都能接触到高质量的艺术品。”


Part.1

艺廊荟萃的高水准表现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其中,“艺廊荟萃”(Galleries)作为香港巴塞尔重磅作品云集的版块,全球 194 家顶级画廊汇聚于此,展示其丰富收藏中的卓越艺术作品,涵盖 20 世纪大师、当代蓝筹艺术家、中生代艺术家和新兴人才。从高古轩、佩斯画廊、里森画廊、卓纳画廊、豪瑟沃斯等国际蓝筹,到香格纳画廊、北京公社、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空白空间、麦勒画廊、没顶画廊、天线空间、星空间等中国内地的熟悉面孔,以及德萨画廊、刺点画廊等香港本土的艺术空间,多元艺术视角的交织之中,秉承着作为巴塞尔艺术展作为“世界艺博会之冠”一贯的高水准和国际视野,也进一步确证着香港作为国际文化枢纽的核心地位。


香港巴塞尔战报回看“艺廊荟萃”的老牌画廊表现,他们都在用强劲的销售力证明着作为艺术老饕的不俗实力。


✦  +

+

国际大咖



卓纳画廊|1C20



▲ 卓纳画廊展位现场

卓纳画廊也在2025年欣然重返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聚焦出自画廊项目的现代主义大师和当代艺术家们创作,探索他们在具象绘画中多样的实践方式,这也为现代艺术收藏家们提供了丰富的藏品选择。


图片

▲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无尽的网 [ORUPX]》,2013年,布面丙烯,130.3 x 162 厘米


其中,“波点女王”草间弥生(Yayoi Kusama)仍然在艺术市场中保持着极强的活力,其2013年创作的作品《无尽的网 [ORUPX]》售出了350万美元的高价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创作于2022至2024年的描绘了王家卫1997年电影中的场景的作品《Happy Together (WKW)》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1989年的经典作品《"Untitled" (Loverboy)》都以90万美元成交。


图片
▲ 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鲍勃》,2025年,亚麻布面油画,300 x 190 厘米

此外,展览的亮点也同样包括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和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的重要作品。图伊曼斯呈现了一幅刚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回顾展上亮相的绘画。而米凯尔·博伊曼斯2025年的大型新作《Bob》也以160万美元售予深圳的 Corridor Foundation据悉,博伊曼斯也将在上海 Prada 荣宅举办个展后,呈现一幅全新绘画。


▲ 卓纳画廊老板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左一)在展位现场



豪瑟沃斯|1C21



图片
▲ 豪瑟沃斯展位现场

作为艺术界四大画廊之一的豪瑟沃斯展位在VIP首日即表现出了强劲的销售力,共售出15件作品,总价值达700万美元。展位展出了包括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杰克·惠滕(Jack Whitten)与玛丽亚·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他们的经典杰作将与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芭芭拉·蔡斯-吕布(Barbara Chase-Riboud)等一系列跨越世代的现代艺术大师。


图片


图片
▲ 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小海湾》(Cove)及作品细节,1988年创作,2010年铸造(生前完成),青铜 硝酸银表层 不锈钢底座,整体尺寸:167.6 x 91.4 x 50.8 厘米 沪ICP备16029818号-3 伊斯顿基金会 / VAGA at ARS, NY,摄影:Christopher Burke


其中,路易丝·布尔乔亚和克里斯蒂娜·夸尔斯(Christina Quarles)在展会现场斩获了百万美元级的市场表现,路易丝·布尔乔亚2010年完成的作品《Cove》(1988年创作,2010年铸造)被一位亚洲收藏家以2,000,000美元购买。克里斯蒂娜·夸尔斯(Christina Quarles)2020年的作品《Push'm Lil' Daisies, Make'm Come Up》也以1,350,000美元售出。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个展也将于展会同期在台北富邦美术馆,并将于今秋巡至首尔的湖岩美术馆(Hoam Art Museum)。


图片
▲ 米凯拉·耶尔伍德-丹(Michaela Yearwood-Dan)《与我吻别(别忘了)》 (Kiss Me Goodbye [Don’t forget]) ,2025,油彩 油粉彩 陶土 陶瓷花瓣 玻璃珠 纸巾 墨水 画布 ,170 x 120 x 6 厘米 沪ICP备16029818号-3 米凯拉·耶尔伍德-丹,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玛丽安·博斯基画廊,摄影: Daniz Guzel

近年新加入画廊的艺术家米凯拉·耶尔伍德-丹(Michaela Yearwood-Dan)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其2025年的新作《Kiss Me Goodbye (Don't forget)》以110,000美元售予亚洲收藏家。在跨学科的实践中,她创作大型绘画、雕塑、素描和壁画作品,运用令人着迷的色彩,邀请观众在抽象中一同踏上自我反思之旅。


▲ 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左二)合伙人暨总裁马克·佩约特(Marc Payot)在展位现场


立木画廊|1C22



立木画廊展区则聚焦了其代理的来自亚洲的艺术家的一系列新旧作品,包括阮谭美(Tammy Nguyen)、徐道获(Do Ho Suh)、金允信(Kim Yun Shin)、曼迪·埃尔—萨伊(Mandy El-Sayegh)、大卫·萨利(David Salle)、塞西莉亚·维库纳(Cecilia Vicuña)、赫尔南·巴斯(Hernan Bas)等。


图片

▲ 大卫·萨利(David Salle),《窗户 #22》(Windows #25),2024,荧光颜料、档案、丝网印刷、博物馆盒子、画布,157.5 x 101.6 x 2.5 cm

其中塞西莉亚·维库纳(Cecilia Vicuña)在1979年与2024年创作的系列作品Fauna chilena》售出了展位的最高价,价位高达350,000至400,000美元。

作为“图像一代”(Pictures Generation)的关键人物——大卫·萨利(David Salle)的作品《窗户 #22》也成为展区的另一焦点,最终被一位来自亚洲的藏家以120,000美元的价位收入。此外,立木画廊还将于“策展角落”项目中展出大卫·萨利(David Salle)的精选画作。此次“策展角落”项目通过将其于21世纪初创作的一件重要作品与他最新的两个系列“新田园风光”和“窗户”中的作品关联,追溯了其艺术实践的演变。这些精选作品强调了艺术家近期对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凸显了萨利对当今绘画可能性的持续实验。



白立方|1C23



▲ 白立方展位现场


白立方展位呈现了来自多位国际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从2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不等,涵盖其代理艺术家及精选二级市场之作。画廊透露,仅开幕首日,成交额已达约87.5万美元(约人民币638万元)。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2019年创作的《HOIST II》和2023年创作的《OPEN GUT》,两件作品都以500,000英镑的价格成交。另一位英国观念艺术奠基人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Inperturbatus》也出现在了白立方展位,并以850,000美元的高价售出。


▲ 白立方中国区代表赵婷婷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图片

▲ Tracey Emin,There was so much more of me,2019,AP 1 / 2,Bronze,36 1/4 x 95 1/4 x 55 1/8 in. (92 x 242 x 140 cm)


翠西·艾敏的青铜雕塑作品作为本次展位的亮点,2019年创作的《我本有更多可能》(There was so much more of me)以520,000英镑的高价售出,作品以女性躯体的截断形式为表现对象,既呈现出被情欲化的特质,又流露出一种脆弱感,同时2025年新作《Sex and Solitude》也以85,000英镑成交。黑人女性艺术家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在2024年创作的新作以32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中国女性艺术家周力的作品《2025 蜕变 No.1》也以50,000美元售出,这些女性艺术家在白立方展位所展现的市场吸引力正呼应着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Art Basel and UBS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中显示的高净值人士收藏中女性艺术品的比例显著增加的市场趋势。

▲ 艺术家周力在白立方画廊展位

图片
▲ Shao Fan,Rabbit 1624,2024,Ink on rice paper,29 15/16 x 23 5/8 in. (76 x 60 cm),沪ICP备16029818号-3Shao Fan. 沪ICP备16029818号-3Shao Fan Studio


同时,中国艺术家邵帆的新作首次亮相香港巴塞尔便斩获了十万级美元的成交额,其在2024年创作的作品《兔 1624》以130,000美元的价格售出。此外,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的《Projection (abaca)》(2006年)、恩里科·大卫(Enrico David)的《Study for a Bust I》(2024年)都在VIP首日以55,000英镑的价格售出。玛格丽特·休谟(Marguerite Humeau)2025年创作的新作《At the Conciliabule of Breathing Mounds I》也都在首日售出40,000英镑。

▲ 白立方画廊创始人杰伊·乔普林(Jay Jopling)(左一)在展位现场



格莱斯顿画廊|1D16



 格莱斯顿画廊展位现场

格莱斯顿画廊展位则特别展出正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举办大型个展的安妮卡·易(Anicka Yi)的代表作,其中《Thorn》在首日以225,000美元售出。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重量级作品和正在格莱斯顿画廊纽约空间举办画廊首展的新生代画家亚伦·吉尔伯格(Aaron Gilbert)的新作也来到了展会现场。


▲ 格莱斯顿画廊展位现场


在首日,展位展出的以名人、朋友和历史人物的小画幅肖像闻名的美国当代艺术家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2000年创作的《3901》以17.5万美元售出,以鲜艳色彩、扁平风格表现具象和风景画的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卡茨(Alex Katz)多幅习作也以每幅11万美元售出。此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公共艺术家乌戈·罗迪农 (Ugo Rondinone) 在当日便售出了10件作品,占据格莱斯顿画廊展位售出作品的1/2,价格多在45,000-50,000美元区间。



贝浩登|1D25



图片
▲ 贝浩登展位现场


贝浩登在开展日首日便售出了展位近一半的作品展位所汇集了一系列战后抽象艺术作品受到了在场VIP收藏家的青睐,其中林恩·查德威克的一系列青铜雕塑的销售量占据展位最高,价格区间多在40,000至220,000英镑。去年9月贝浩登宣布代理的伊朗艺术家阿里·巴尼萨德尔浓缩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作品《Time Collapse》也已350,000美元成交成交,是贝浩登当日交易艺术品的价格最高。


图片
▲ 村上隆,Tan Tan Bo:虫洞, 2025. 布面丙烯、金箔、铝制画框. 180 × 180 cm. 沪ICP备16029818号-32025 Takashi Murakami/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提供:贝浩登

此外,日本艺术家村上隆“Tan Tan Bo”系列最新作品旁也吸引一群收藏家,这一里写延续了他对所喜爱的漫画中一个魅影般的角色的探索。它在画作中喷射、爆裂和倍增,似乎置身于准末日景象中。这件作品结合了可爱的“卡哇伊”美学与黯淡阴暗的主题,反映出艺术家对核能的担忧,以及他所开创的“超扁平”哲学——它消弭了传统日本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文化之间的藩篱。


▲ 演员张瀚(中)和贝浩登画廊总监黄知衡(右)在贝浩登展位现场




佩斯画廊|1D27



▲ 佩斯画廊展位现场

佩斯画廊则在展位中呈现一系列精选艺术作品,包括罗伯托·马塔(Roberto Matta)的⼤型绘画作品《尾酒派对》,以及阿丽佳·柯维德(Alicja Kwade)、李禹焕(Lee Ufan)、李⿊地、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阿琳·舍切特(Arlene Shechet)、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冈崎乾⼆郎(Kenjiro Okazaki)等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此外,展位亦汇聚多位炙⼿可热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包括洪浩、李松松、宋冬、尹秀珍和张晓刚,展现画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关注。


图片
▲ 洛伊·霍洛韦尔,《深红与橘红交织的白色大脑》,2025,亚麻布面板上油彩、丙烯媒介、环氧树脂和水性树脂,121.9 cm × 91.4 cm × 8.9 cm

其中,美国女性艺术家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的最新作品售出了当日展位的最高价格450,000美元肯尼思·诺兰(Kenneth Noland)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其在1978年创作的油画也售出了175,000美元的高价。


图片
▲ 李黑地,《怪物就在我们之间》,2025,亚麻布面油画,120 cm × 150 cm

中国艺术家李黑地作为佩斯画廊历来代理最年轻的艺术家,她的全新绘画作品作为此次展出的一大亮点在展位展出, 而在首日便被一家私人美术馆购入,售出了50,000美元的售价。同时艺术家也将于 5 月在佩斯香港举办其加入佩斯后的首个个展。


▲ 瑞银贵宾休息区装置现场:尹秀珍,《旗门》,2024-25年 沪ICP备16029818号-3 尹秀珍


展会同期,佩斯艺术家亦在香港及大陆呈现精彩纷呈的展览及艺术项目:阿丽佳·柯维德正于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彼托邦”和户外项目“等候亭”;奇奇·史密斯将于杭州易空间举办个展。此外,尹秀珍受瑞银集团艺术藏品委托创作的全新装置作品《旗门UBS》于本届香港巴塞尔的瑞银贵宾休息室揭幕,通过纺织和工艺艺术探讨身份、性别和环境等主题。同期,佩斯画廊香港空间将呈现19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运动中重要人物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个展“万象之形”,展出其标志性的雕塑、绘画及版画作品。



高古轩画廊|1C18



▲ 高古轩展位现场

高古轩画廊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展出的艺术家包括Carol Bove、John Currin、Edmund de Waal、Jadé Fadojutimi、Urs Fischer、Cy Gavin、Nan Goldin、Katharina Grosse、Lauren Halsey、郝亮、达米恩·赫斯特、石田哲也、草间弥生、Rick Lowe、Brice Marden、Tyler Mitchell、Sabine Moritz、村上隆、Albert Oehlen、Nam June Paik、格哈德·里希特、艾德·拉斯查、皮埃尔·苏拉吉、斯宾塞·斯威尼、莎拉·施、玛丽·韦瑟福德、汤姆·韦塞尔曼、安娜·维扬特、斯坦利·惠特尼、乔丹·沃尔夫森和曾梵志。


▲ 高古轩展位现场

作品以多种当代方式呈现抽象、自然世界、人物形象以及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符号。首日,高古轩画廊展位一半以上的作品便已经售出。同期,高古轩香港空间呈现Sarah Sze(莎拉·施)首场亚洲个展。



里森画廊|1C15



▲ 里森画廊展位现场


里森画廊则呈现了克里斯多夫·勒·布伦(Christopher Le Brun)、伊莲·卡梅伦-威尔(Elaine Cameron-Weir)、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瑞安·甘德(Ryan Gander)、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徐梯善(Tishan Hsu)、池村玲子(Leiko Ikemura)、奥利弗·李·杰克逊(Oliver Lee Jackson)、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刘小东、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乔安娜·普赛-达特(Joanna Pousette-Dart)、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y)、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安永正臣(Masaomi Yasunaga)、喻红和赵刚的绘画、雕塑及摄影等精彩作品。


图片

▲ Tishan Hsu, Mammal-screen-mauve, 2024, UV-print, silicone, ink, acrylic, stainless steel, on wood, 120.7 x 156.2 x 15.2 cm, 47 1/2 x 61 1/2 x 6 in 沪ICP备16029818号-3 Tishan Hsu.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其中,不久前才加入画廊代理艺术家名列的徐梯善,其作品将首次亮相里森。他在过去近五十年中持续探讨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徐梯善在里森展位的《哺乳动物-屏幕-淡紫色》通过糅合数字科技的美学与有机形态,审视当代生活中生命体与技术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于里森画廊的首次个展将于今年11月在纽约空间推出。此外,朱利安·奥培在纽约的个展将于展会同期举行,此次于展位带来的是其2019年的作品《杯子和手机》;而正在上海空间展出个展的安永正臣则将呈现器皿雕塑。




MDC画廊|1C08



图片
▲ 加米安·尤利亚诺-维拉尼 (JAMIAN JULIANO-VILLANI),Mother and Child (Special Delivery)  ,2024年,布面丙烯 ,147.3 x 205.7厘米 ,图片由艺术家及MDC画廊提供

MDC画廊展位展出了包括卡拉·阿卡迪 Carla Accardi,裴河君,怪物·切特温德 Monster Chetwynd,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 Elmgreen & Dragset,杰西·霍默·弗伦希 Jessie Homer French,冯蔼文 Dominique Fung等艺术家的作品。其中贾米安·朱利亚诺-维拉尼(Jamian Juliano-Villani)2024年创作的作品《Mother and Child (Special Delivery)》以展位首日最高价10-12万美元的区间价格售出,香港本地艺术家冯蔼文的作品《Tang Horse Bouquet》也以8-10万美元的价格区间售出杨波都的最新作品《Mirkwood 2:46》则以3.5万至4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图片
▲ 薛若哲《捧水》,2025年,布面油画,130 × 150 厘米,图片由艺术家及MDC画廊提供

此外MDC画廊在此次巴塞尔香港也希望聚焦青年艺术家,加深新锐力量扶持,其中便包括中国艺术家薛若哲和韩国艺术家裴河君(Hejum Bä)的作品。薛若哲的作品《一捧水》与《位移 x 2》在首日便相继卖出,价格在2万至3万美元区间。裴河君也以1.5万至2万美元的价格区间售出了《出口 II》。



Thaddaeus Ropac|1C14



▲ Thaddaeus Ropac 画廊展位现场


Thaddaeus Ropac 画廊2025年再度回归巴塞尔香港,于展位1C14呈现二十余位东西方当代艺术家的精彩佳作,在VIP首日便已经售出6件。其中,“颠倒绘画”的创造者德国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在2010年创作的油画《Luise, Lilo, Franz und Johanne》创造了首日展位最高价120万欧元。



常青画廊|1C25



▲ 常青画廊展位现场


常青画廊的最大亮点当属带来了今年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的多件作品,其创作于2021年的《色与光》在首日便以32万欧元的价格售出给一位亚洲藏家。来自古巴的艺术家尤安·卡波特也在首日售出了《净化(失重)》与《岛屿(致敬)》两件作品,分别以13万美元与9万美元的价格授予亚洲藏家、欧洲藏家。


图片
▲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 (Michelangelo Pistoletto)《色与光》Color and Light, 2021, 黄麻织物、镜子、镀金木材, 250 x 180 厘米, 沪ICP备16029818号-3️艺术家与常青画廊

▲ 常青画廊展位现场


同时他们还在香港展会首次带来沙特艺术家艾哈迈德·马塔尔的作品,当前他在中国的首展“天线”正于上海UCCA Edge火热呈现,展览将持续至今年6月8日。



卡斯明画廊|3C28



图片
▲ 卡斯明画廊展位

卡斯明画廊展位的亮点之一当属画廊艺术家阿里·班尼萨德(Ali Banisadr)为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绘画作品《Omen (2025)》,充分展现艺术家独特的视觉语言。这幅作品也在首日以47.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与此同时,马克·莱登(Mark Ryden)为画廊接下来的大展创作的第一幅作品《The Sentinel(#177)》以27.5万美元售出刚刚结束了在顺德和美术馆亚洲最大规模个展的博斯科·索迪(Bosco Sodi)的2024年新作以8.2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延续了其在墨西哥城的个展「H-Dropping」反对功能性垄断世界观的探索的艺术家刘佳林(Lyn Liu)的两幅新作也在全部首日售出,价值2.4万美元与1万美元。



Mazzoleni|3E10



图片

▲ Mazzoleni展位现场


Mazzoleni作为2014年便参加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元老级画廊此次在展会现场带来了乔治·德·基里科、乔治·莫兰迪、卢齐欧·丰塔纳、阿戈斯蒂诺·博纳鲁米和萨尔沃等20世纪国际和意大利重要艺术家的作品。


图片

▲ 萨尔沃《山谷》,布面油画 80 x 100 cm 2002


其中最瞩目的当属意大利现代主义艺术家萨尔沃Salvo在首日便连续售出3件艺术作品,2002年创作的作品《山谷》以全展位最高价约30万美元售予私人藏家。



除了以上画廊,数家来自欧美地区数家画廊在巴塞尔香港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

图片
▲ 志韦 Zhi Wei,钩织手套 (深松绿色) Crochet Glove (Dark Pine Green), 2024 - 2025,织物、木头、塑料、绳索和金属,尺寸可變

  • Balice Hertling画廊:来自巴黎的Balice Hertling画廊专注于中国艺术家志韦的个人作品,并展出了其一系列围绕身体、触感与身份流动展开的全新绘画与雕塑作品,在首日便连续售出8件作品,价格在1.75万欧元-5.85万欧元区间。


  • 贝瑞·坎贝尔画廊:专注于发掘并推广被低估的战后美国艺术家及作品的纽约画廊贝瑞·坎贝尔画廊在首日便售出了数位美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其中琳恩·德雷克斯勒(Lynne Drexler)在1973年创作的作品《粉色泡沫》以30万美元售出了伊冯·托马斯(Yvonne Thomas)在1965年创作的《方块》以17.5万美元售出。


  • Chapter NY画廊:来自纽约的Chapter NY画廊首日也7万至10万美元的区间价格售出了新亚裔女性艺术家钟笛鸣(Stella Zhong)的作品《无畏缠绕 x 高危 x 高枕无忧 II x 看涨OI》。


  • CLEARING画廊:CLEARING画廊首日卖出了7件作品,包括中村翔太(Shota Nakamura)、萨拉·弗洛雷斯(Sara Flores)、罗伯特·泽恩德(Robert Zehnder)、亨利·库乔德(Henry Curchod)、加布里埃尔·阿多迈蒂特(Gabriele Adomaityte)、杨可可(Coco Young)以及托马什·科瓦尔斯基(Tomasz Kowalski),其中中村翔太(Shota Nakamura)的一幅绘画以约10万美元售出,为全展位最高价格。


  • Jessica Silverman Gallery:来自旧金山的画廊Jessica Silverman Gallery在开展首日也战绩颇丰,共售出13件作品。大胆运用色块创造诸如寓言式绘画的美国艺术家Clare Rojas2025年新作《日落》以11万美元成交,哈亚尔·波赞提(Hayal Pozanti)的新作也以7.5万美元成交,来自奥克兰的视觉艺术家鲁皮·C·图特 (Rupy C. Tut) 的两幅作品均以4万美元售出是全展位售价名列前茅的几幅作品。


  • 施布特-玛格画廊:施布特-玛格画廊重点呈现了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罗斯玛丽·特罗克尔(Rosemarie Trockel)等数位艺术家的作品。而市场表现最佳的当属韩国艺术家Hyun-Sook Song,首日便均以6.5万欧元的价格连续售出2件艺术作品。



✦  +

+

内地老牌



北京公社|1B11



▲ 北京公社展位现场


北京公社带来了艺术家常羽辰、洪浩、李慕华、梁硕、梁远苇、刘建华、马秋莎、毛焰、尚一心、石佳韵、宋冬、隋建国、王光乐、王鲁炎、谢墨凛、闫冰、杨心广、尹秀珍、张晓刚与周轶伦的作品,呈现来自不同代际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 艺术家陈文令在北京公社展位

除此之外,北京公社在今年的“策展角落Kabinett”单元展出王光乐的个人项目,展出他的一系列小尺幅绘画草稿,与其正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呈现的大型个人展览构成理解王光乐作品的多个面相。




香格纳画廊|1C09



▲ 香格纳展位现场


香格纳画廊则呈现艺术家陈维陈问村丁乙高磊韩梦云胡项城蒋小余李山鲁钰吕岩刘唯艰刘毅牟雪汪琦琦王一一邬一名萧文杰徐赫徐震、薛松、张鼎赵仁辉赵洋的绘画、摄影、影像和装置作品。展会期间,曹澍影像作品《妖糖》将于“光映现场”(Film)板块聚焦人类与机器的融合及其相互关系的“人械合一”(Cyborg Within)单元放映。


▲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右一)在展会现场



索卡艺术|1B01




图片▲ 索卡艺术展位现场

索卡艺术呈现12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盖伯瑞·博瑞多、洪凌、李捷、NKSIN、王小双、王依雅、威廉·赫曼、席时斌、严一能、闫占城、詹佶昂、张银亮作为一家较为年轻的画廊,展位现场的艺术品定价多在3万美元左右,索卡艺术中心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透露,在首日便已经完成一半的艺术品销售。


▲ 索卡艺术中心创始人萧富元在艺术家王依雅的作品前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1B15



▲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则隆重呈现了段建伟、杜京泽、方媛、付亮、龚辰宇、郭亚冠、黄宇兴、黄含康、黄婉冰、季鑫、娜蒂莎·琼斯(Natisa Jones)等二十七位艺术家的最新力作


▲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位现场


在VIP首日的战报中,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共售出29件作品,成交900余万人民币,其中最贵的作品当属黄宇兴的作品《雷惊天地龙蛇蛰》,以300万人民币成交。其中方媛、王赫、王鑫焱、杜京泽等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也被香港的一家重要基金会收藏。



天线空间|1B24



▲ 天线空间展位现场


天线空间展位呈现了艺术家程心怡、崔洁、丹尼尔·杜瓦 & 格雷戈里·吉奎尔(Daniel Dewar & Grégory Gicquel)、纪尧姆·德内尔沃(Guillaume Dénervaud)、傅强(Owen Fu)、关小、韩冰、红妍、汉娜·河(Hanna Hur)、艾丽森·卡茨(Allison Katz)、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Stanislava Kovalčíková)、李美来(Mire Lee)、李明、李爽、李泳翔、王伊芙苓韬程(Evelyn Taocheng Wang)、王志渊、尉洪磊、周思维(Zhou Siwei等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在今年成为首位摘得“沃尔夫冈·哈恩奖”奖项的中国女性艺术家王伊芙苓韬程,此次在展位呈现了她的最新作品《美杜莎的美发焦虑》,仿佛借美杜莎之口托出自身的焦虑。


▲ 天线空间创始人王子(Simon Wang)在王伊芙苓韬程的作品《美杜莎的美发焦虑》前


没顶画廊|1B37



▲ 没顶画廊展位现场

没顶画廊呈现了包括艺术家蔡坚、傅斯特、冯至炫、陆平原、商亮、邵丰田、宋陵、宋琨、汪建伟、王欣、徐震、杨扬、张培力、佩恩恩等在内的绘画、影像及雕塑作品。其中,没顶画廊艺术家沈莘也参与香港巴塞尔“短片放映|逆流回声” 单元并呈现其影像作品《天雨粟 #1,我們在這個語言中相遇》。



麦勒画廊|1D24



▲ 麦勒画廊展位现场

▲ 曹雨,活着,没什么好解释的 II/ Living, Nothing to Explain II,2024,橡木,真皮,每件86x75×72cm,oak, leather


麦勒画廊作为一家致力于在国际领域展示和传播当代艺术的画廊展出了系列其代理的成熟及新锐的中国与西方艺术家,包括雷纳·布依、蔡东东、曹雨、陈思新、陈作、胡庆雁、鞠婷、托比亚斯·卡斯帕、乌尔斯·吕蒂、苗妙、安东尼奥·巴莱斯特·莫雷诺、罗瑟林德·纳沙希比、邱世华、高嫣(Rebekka Steiger)、尤莉亚·斯坦纳、邵帆(昱寒)、魏德曼/梅特勒、王兴伟、谢南星、杨牧石和张雪瑞的最新作品。此外,鞠婷“深流”系列的新作也于“策展角落”展区展出。

▲ 麦勒画廊创始人Urs Meile(左二)在展会现场


▲ 麦勒画郎合作人小麦(René Meile)(左三)在展会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1D39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呈现了艺术家岳敏君、乔纳斯·博格特(Jonas Burgert)、周俊辉、埃德加·普兰斯(Edgar Plans)、禹国元(Woo Kukwon)、王茜瑶、全光荣(Chun Kwang Yong)、吉莉安·艾尔斯(Gillian Ayres)、秦琦、赵赵、杨伯都、冷广敏、郝泽成、闫镜州、⽅贤晨、王悠、冯·沃尔夫(Von Wolfe)、奇蒂·纳罗徳(Kitti Narod)、贡坎(Gongkan)、托斯·桑托什(Tos Suntos)、本兹拉(Benzilla)、TIDE、润侠(Yoon Hyup)、吴晶⽟(Jade Ching-yuk Ng)、江上越(Etsu Egami)、郑丰林、李尔鹏、王爽的作品。在巴塞尔艺术展同期,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两个香港空间先后推出极受欢迎的泰国艺术家贡坎(Gongkan)个展“异时·相系”和国际艺术家群展“仪式、创伤与寓言”,并携意大利顶级家居品牌 Visionnaire 推出艺术家伍伟的个展“巨兽”,以共襄这一亚洲盛事。



星空间|1D42



▲ 星空间展位现场

来自北京的画廊星空间呈现了陈可、鞠婷、刘香成、刘商英、潘琳、向京、烟囱、张晖、张伟等艺术家的作品。星空间在巴塞尔香港首日便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顺利售出展区近70%-80%的作品。其中艺术家向京的铸铜雕塑作品《大狗》售出两个版本。


▲ 向京《大狗》在展位现场


✦  +

+

香港本土



马凌画廊|1C11



图片
▲ 马凌画廊展位现场

马凌画廊在展位现场呈现超过二十位艺术家创作的绘画、素描、雕塑、影像及摄影作品,包括:理查德·奥尔德里奇;格雷斯·卡尼;赵容翊;周育正;詹·盖特伍德;许鹤溪;贾一瑞;晋美;刘茵;苗颖;娜布其;陶辉;特罗拉马;张公松;谢素梅;尼古拉·泰森;王凯凡;王之博;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山冈嘉里;杨季涓;于吉;杨学德及郑洲。

图片
▲ 格雷斯·卡尼,《两位母亲》,2025年,亚麻布面油彩,162.6 x 121.9 cm / 致谢艺术家及纽约P•P•O•W画廊

其中,Truong Cong Tung的作品《Shadows in the garden #3》售价达48,000美元,为该展位当日最高价格。Brook Hsu在2025年创作的最新作品《Marie》以45,000美元被亚洲基金会购得中国艺术家刘茵的新作《This Green Onion》则被一位亚洲收藏家以40,000美元的售价购入格雷斯·卡尼的《两位母亲》也以35,000美元的价格成交。


德萨画廊|3C08



▲ 德萨画廊展位现场,青年艺术家Mak2(麦影彤)和德萨画廊(de Sarthe)画廊创始人帕斯卡尔·德·萨(Pascal de Sarthe)

▲ 德萨画廊展位现场

德萨画廊展位呈现了其精心策划的群展,包括艺术家陈嘉翘、侯佳男、Lov-Lov、马思博、麦影彤二(Mak2)、王韫琛、王加加、王欣及钟慰的布面和纸本作品、视频及多媒体作品,探讨其在后科技时代的身份认同。身处流动意识的时代,艺术家们正为表达当下议题重构其创作实践。其中,画廊同时在售的陆杨NFT在预展首日已售出约30个。Lov-Lov的《秘境之外》已售出。


刺点画廊|1D29



刺点画廊展位呈现了陈维、智海、郑燕垠、庄伟、何兆南、廖逸君、刘艾真、单慧乾、苏咏宝、徐世琪、西亚蝶、杨裕然、杨东龙、杨沛铿、张文智及郑皓中的作品。艺术家刘艾真的录像作品将在“光映现场”单元展映。



图片
▲ 陈维,《透明的幻觉》,2024,收藏级喷墨打印,83 x 103 x 5 厘米(装裱尺寸)


此次巴塞尔艺术展展位的亮点之一为陈维的摄影新作与LED雕塑。作品《透明的幻象》(2024)以银行柜台为背景,冰冷的大理石台面上堆叠着钻石,隐喻交易关系中“等价交换”的不可预期性。LED雕塑《故障城市#250103》(2025)则模拟城市中故障的电子广告牌,以五角柱体结构结合故障纹理、闪烁条纹与抽象标语,呈现迷幻的视觉流动。


Part.2

价位阶梯的艺术共享邀请


而除了汇集全球高精尖的老牌画廊,香港巴塞尔也同样聚焦新兴艺术家和艺廊,为近期个展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呈现全新艺术视角。“艺术探新” (Discoveries)展区为例,展区共有 22 间参展艺廊,其中超过半数是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兴艺廊。观众可以发现许多新锐艺术家的作品,适合各种预算的收藏人士。


图片
▲ Hannah Quinlan与Rosie Hastings,《Woman and child; reconstruction》,2024,照片由Josef Konczak拍摄,图片由艺术家及Arcadia Missa艺廊提供

其中,《Woman and child; reconstruction》是一对英国艺术家组合创作的七幅全新蛋彩画之一,将由Arcadia Missa艺廊(伦敦)在”艺术探新”展区呈献。在艺廊近期展览和St. James’s Park Underground地铁站的永久委约作品中,二人深入探讨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历史的天使”(angel of history)概念,而此作品正是这一研究的延续。Arcadia Missa艺廊创始人兼总监Rózsa Farkas表示:“这些画作耗费大量心血与细节,创作过程是用细小画笔层层堆叠数百层近乎透明的釉料,呈现出宝石般的色泽以及难以置信的深度与微妙变化。”该画的拍卖价格或将低于15000美元,能在这一价位购得如此精美的作品,实属难得。

图片
▲ Daniel Correa Mejía,《Luminoso como la luna》(局部),2025,图片由艺术家及mor charpentier艺廊提供

无独有偶,mor charpentier艺廊在”策展角落”展区呈献的Daniel Correa Mejía油画《Luminoso como la luna》也将以低于1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作品以一位皮肤泛着红光的裸体男子为中心,画中闪烁的水面、仿佛在发光的花朵,以及附在男子背上的神话生物,唤起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精神联系,同时暗示了万物互联、自然与自我意识等主题。对于这位出生于哥伦比亚、现居柏林的艺术家来说,这样的主题经常出现在其作品中。


图片
▲ 陈幸婉,《Going up smoothly》,1993,图片由艺术家及PTT Space艺廊提供

已故台湾艺术家陈幸婉的代表作《Going up smoothly》由PTT Space艺廊在“亚洲视野”展区呈献。据悉该作品或将以低于100000美元的价格售出。画作描绘了一个抽象的女性轮廓,她弯腰俯视着一个襁褓般的形状,作品以亚麻布条装裱在木板上。PTT Space艺廊总监Robert Hsu表示:“陈幸婉的重要性在于,她能够在保持与物质性和哲学思考的强烈联系的同时,拓展抽象艺术的边界。《Going up smoothly》是她作品中的稀世之作,她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被美术馆收藏,此次在香港展会上亮相实属难得。”

▲ 观众进入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沪ICP备16029818号-3 巴塞尔艺术展

而这样多层级的价位展品设置正呼应着第三年度《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2024 Art Basel and UBS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中代际迁移的发生,千禧一代(占受访者的40%)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强。作为艺术市场参与的新生代们,价位阶梯也成为帮助他们进入艺术品消费的阶梯。


▲ 巴塞尔艺术商店


同样,为了顺应这一年轻化消费群体逐日递增的艺术品消费势头,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新增了配套的艺术商店与周边艺术节、艺术市集等大型活动,以综合的趣味性互动方式吸引大家一同参与这场艺术盛会,使展会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徐徐展开。备受欢迎的巴塞尔艺术商店(Art Basel Shop)登陆香港会展中心的展会现场,为观众呈献一系列特别为香港展会策划的艺术商品和经过精心挑选的生活方式产品。不仅如此,巴塞尔艺术展还与动画师和数字艺术家DeeKay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风格鲜明的艺术海报,包括限量版和收藏版。DeeKay本人也于今天下午4时亲临巴塞尔艺术商店现场与大家举行特别见面会 。



Part.3

美高梅探新:为新兴艺术家设奖


除了新兴藏家,巴塞尔香港也同样支持新兴艺术家,为香港展会特别设立的“美高梅艺术探新奖”(MGM Discoveries Art Prize),旨在支持新锐艺术家,促进当代艺术生态整体的“血液循环”。



▲ 美高梅艺术奖展区现场


该奖项由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首届入围艺术家包括由P21艺廊代理的Shin Min、由Sweetwater艺廊代理的卡耶德·奥霍(Kayode Ojo),以及由Targ艺廊代理的Saju Kunhan。最终获奖者将在香港展会期间于美高梅贵宾厅(MGM Lounge)揭晓,并获得5万美元奖金(由艺术家与展示其作品的艺廊共享),同时获得在澳门举办展览的机会。



亚洲艺术成为焦点

从本土强调到亚洲链接



Part.1

“亚洲视野”与“策展角落”的亚洲聚焦


在本届巴塞尔香港的展厅中,超过半数参展艺廊皆来自于亚太地区,凸显了香港展会对支持区内艺术发展的坚定承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总监乐思洋也同样强调了亚洲在巴塞尔香港策展中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整个亚洲对艺术生态的重视都非常重要,无论是首尔、东京、新加坡还是台北,亚洲的进步就是我们的进步。”


这些来自亚洲的画廊也用销售额证明着自身对于艺术市场的重要性。


图片
▲ 2025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Kukje画廊


  • Kukje 画廊:Kukje Gallery是一家来自于韩国本土的顶尖画廊,长期以来一直是韩国现当代艺术的引导者、开拓者与传播者。在VIP首日Kukje Gallery便已经售出十余件作品,其中售价最高的当属韩国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朴栖甫(Park Seo-Bo)的作品《Ecriture No.04051》,以54万至64.8万美元区间价格售出。此外韩国艺术家Ha Chong-Hyun的作品《Conjunction 22-03也夺得不错的售价,以39万至46.8万美元区间价格售出。


▲ 学古斋Hakgojae展位现场

  • 学古斋Hakgojae:学古斋Hakgojae作为韩国老牌画廊,在VIP首日即售出了艺术家江衡两件作品。其中,《纠缠不休》由弘艺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廖丽娟以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收藏;另一件《我在黑夜里看到了我的影子》则以36万元人民币被一位国内藏家购得。


  • Tina Kim 画廊:Tina Kim Gallery作为一家由韩国艺术经纪人Tina Kim创办的纽约画廊,是韩国艺术重要推手。此次在巴塞尔香港的展会现场,菲律宾裔的现代艺术家帕奇塔·阿巴德(Pacita Abad)与韩国艺术家Ha Chong-Hyun吸引了一众藏家的目光,帕奇塔·阿巴德(Pacita Abad)在1989年创作的作品The Far Side of Apo Island和1986年创作的作品《Twenty-five meters down on Layag-Layag Reef》分别售出20-50万美元的价格区间、10-25万美元的价格区间。韩国艺术家Ha Chong-Hyun的作品《Conjunction 19-89》也以以10万至25万美元区间价格售出。其中Pacita Abad的三件抽象“立体缝压凸纹布”(trapunto)作品也在“艺聚空间”(Encounters)展区“岁月流转”(As The World Turns)主题的入口处展出,展现着边缘文化传统和古老智慧的魅力。


  • TKG+:来自台北的画廊TKG+则主要展出了陈传兴、吴耿祯、邱承宏、陈敬元、阿莫.帕特尔(Amol K. Patil)等艺术家的作品,在首日便售出了16件作品,销售额达近180万美元。其中,以剪纸作为自身独特艺术语言的吴耿祯在首日便售出了10件作品,每件售价均在6000至1万美元区间;哥伦比亚艺术家奥斯卡·穆里略 Oscar Murillo与英国女艺术家罗斯·威利(Rose Wylie)的作品也以4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此外,“亚洲视野”展区展示了 24 个聚焦亚洲及亚太地区艺术家的策划项目,深入探讨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特定创作主题以及 1900 年至今的艺术史。今年“亚洲视野”展区重点关注摄影作品,众多艺廊纷纷呈献来自亚洲的创新摄影实践,时间跨度从 70 年代至今。参展艺廊包括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 Gallery)(伦敦、香港)、亚纪画廊(Each Modern)(台北)、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东京)、Yutaka Kikutake Gallery(东京)和 The Drawing Room(马尼拉)。




弗劳尔斯画廊



图片
▲ 《鸟头世界 - 克洛昂徕城》,2025年 ,UV打印,亚克力 ,120 x 410厘米 ,限量3版


今年弗劳尔斯画廊重返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亚洲视野”单元(Insights)展出上海艺术家组合鸟头的最新作品。《鸟头世界 - 克洛昻徕城》(2025) 是《鸟头世界》矩阵系列的全新摄影装置,这组作品由124张照片组成,艺术家将过去十年在香港拍摄的照片进行脉络化的整理和编辑。



亚纪画廊



图片
▲ 亚纪画廊展区现场

亚纪画廊展出了日本传奇摄影家中平卓马的多件珍贵作品,包括中幅的限量黑白银盐照片、限量彩色照片以及艺术家于80年代印制的独版银盐原作。




Anant Art Gallery



▲ Anant Art Gallery展位现场



Anant Art Gallery作为推广南亚当代艺术实践的领先画廊之一,全面展示了巴基斯坦当代艺术家阿伊莎·哈立德(Aisha Khalid)三十年来创作的挂毯、版画和彩绘多联画,作品所涉及的社会政治问题,源于她在性别和东西方文化对立方面的个人经历。Aisha Khalid使用矿物材料,创作波斯传统风格的细密画,作品在传统的表象下,隐藏着灵性概念与政治主题。

凤凰艺术采访阿伊莎·哈立德时,艺术家本人坦言,虽然她曾在多个国家参展,但这次是首次真正走进亚洲核心市场。“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回应。香港藏家展现出的热情,远超我的预期。”画廊方面也透露:“开幕当天已有多件作品成交,市场反馈相当积极。”


Neon Parc



图片
▲ 迪埃纳·乔治蒂(Diena Georgetti),“人民社区”展览现场,澳大利亚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 ,摄影:詹妮·卡特

Neon Parc画廊则展出了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迪埃纳·乔治蒂(Diena Georgetti)的最新绘画作品,画面延续了她一贯色彩艳丽、复合多元的艺术风格。



“策展角落”(Kabinett)也同样以展示亚洲为重点,呈现亚洲当代及历史艺术家个展的展区,在参展艺廊的展位内设置主题展览,共展出36个项目,创历届数量之最。



墨斋画廊



图片
▲ 徐冰,《天书》单张2号,1987-90,木刻活字印刷,43 x 55 cm

墨斋透过“改革开放后的水墨艺术”——作为策展角落的展题,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最早出现于改革开放后,当时艺术院校在文革后陆续重新开放,培养了一批渴望与世界接轨且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墨斋在此次巴塞尔策展角落的呈现将回溯重新开放后的二十年,对当代水墨运动中一些主要先锋艺术家的早期作品进行历史性的回顾,其中包括:李津,刘丹,郑重宾,李华生,杨诘苍和徐冰。尽管过去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水墨艺术已多次成为中国艺术机构回顾展的主题,此次墨斋在巴塞尔的呈现则聚焦其80到90年代这一关键时期,首次将其作为独立策展项目在国际艺博会进行展出。其中徐冰的作品《天书》单张2号在开展首日便以9,000英镑的价格售出。


图片
▲ 曾建颖,《余晖》,2023,纸本设色、墨、矿物颜料、金箔,182 x 95.5 cm

此外,除了“策展角落”板块,墨斋画廊也以“局外人的水墨”为主题在“艺廊荟萃”中展出了女性、酷儿及跨性别艺术家的水墨艺术实践。其中冰逸2021-2023年创作的水墨作品以7.5万美元售予北美私人藏家,曾建颖《余晖》与康春慧《须弥 No.32》分别以2.15万美元与1.3万美元售予亚洲私人藏家。



10号赞善里画廊




▲ 10号赞善里画廊展位现场

10号赞善里画廊呈献了已故越南当代艺术先驱武民新(Vǔ Dàn Tàn)的纸板雕塑和绘画作品,深入探讨服装作为铠甲的独特意义。他们将数件武民新的标志性作品带到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包括艺术家用回收纸板创作的立体作品《时尚》,以及他富有趣味的图文系列《货币》(1992-2003)。我们将展览《货币》系列中的《货币-港币》,武民新在参加 1997 年香港的展览《成为少数族裔》(Being Minorities)后创作此系列。此作品利用图像、亚洲传统印刷技术、现成品和多语言文本,探讨 21 世纪全球化、消费主义和超级资本主义在越南及全球的影响。


图片
▲ 武民新(Vũ Dân Tân) 1990年代中期在河内




東京画廊+BTAP




图片
▲ 银滴碗「波」 Ginteki wan Nami; Wave,瓷器、银滴彩,marbleized porcelain glisten with ‘Silver mist’,9 × 11.5 cm,2023

東京画廊+BTAP(Tokyo Gallery +BTAP)展出了日本艺术家近藤高弘(Takahiro Kondo)运用其专利技术“银滴彩”(Silver Mist)制作的精湛陶瓷作品,揭示水的变幻特质及其独特之美。




科林沁格画廊




“行为艺术之母”也来到巴塞尔香港。科林沁格画廊(Galerie Krinzinger)作为一家聚焦国际行为艺术和与身体相关艺术的画廊,此次在策展角落板块带来了阿布拉莫维奇的小型展览,展示了阿布拉莫维奇包括“须臾之物”在内的系列作品,以身体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边界。这也接续着刚刚于上海艺仓美术馆落幕的阿布拉莫维奇中国首个美术馆个展。


▲ Krinzinger画廊(维也纳)现场,图中为沙伊·拜特尔(Shai Baitel)和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P420




图片
▲ P420展位现场

P420画廊作为一家意大利的新星画廊首次参展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策展角落”展区中呈献了布兰克(Irma Blank)在亚洲的首次大型个展,跨越其五十多年的艺术历程,在现场的观众可以借此机会探索她毕生研究的写作、绘画和不同创作时间的交叉点。


图片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P420艺廊展位现场及作品细节,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布兰克的作品在展会现场也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首日便售出了4件作品,均价多在2万美元,其中价格最高的当属其在2005创作的作品《Ur-schrift ovvero Avant-testo C,5-9-0》,以2.2万美元售予德国私人藏家。




Part.2

链接东南亚艺术作为亚洲新可能


香港一直以来,无论是从话题、金融还是其他方面,都与东南亚紧密相连。首先,香港位于亚热带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中转枢纽。香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扮演着连接者的角色。同样,香港作为艺术的先行者,成为了东南亚艺术市场和生态圈发展的一个榜样。


巴塞尔香港希望将自身作为链接平台,进一步与东南亚建立联系,影响东南亚各个地区艺术生态圈的平衡发展。在今年的参展画廊邀请中,巴塞尔香港特别关注到了东南艺术家的艺术表现,特别是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图片

▲ 《戏夜寻谜》在香港M+的幕墙播放


其中来自新加坡的艺术家何子彦便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创作了人工智能生成动画《戏夜寻谜》,正在香港M+的幕墙播放。作品以未来主义和剧场风格重塑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经典场景,以动画人物重现启发自香港电影的经典场面,重新诠释张国荣、张曼玉、周星驰、周润发、林青霞和梅艳芳扮演过的传奇角色。这出动画采用瞩目的剧场灯光,让人联想起巴洛克绘画和华丽的广告,既为像何子彦这些从小观看香港电影的人们带来熟悉感,也让不熟悉的观众感受迷人魅力。作品透过算法不断重新编排,创造出不同角色与场景组合,以非线性的方式重新诠释这个城市的电影遗产,凸显其包容、流动与持久的创意活力。


▲ Aisha Khalid 画廊主

同样也有更多东南亚藏家、艺术机构来到现场,共同参与这一次团结亚洲、链接全球的艺术盛会。其中尤为瞩目的是“Tarq”、“Shrine Empire”等一批极具活力的印度艺廊进入本届巴塞尔香港,呈现了南亚及其侨民艺术家的精彩创作。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作为一个品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买卖平台,成为了艺术世界的连接者和交汇点。


▲ Shrine Empire 展位现场

根据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区的战报显示,这些来自东南亚的画廊也在巴塞尔艺术展览会现场收获了不错的销售额,证明着东南亚市场正在成为亚太艺术生态的重要补充。


  • Ames Yavu:来自印尼的画廊Ames Yavu在首日卖出三件艺术作品,其中以女性乳房为载体而闻名的泰国当代概念艺术家Pinaree Sanpitak的两件雕塑作品均以17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来自南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女性艺术家Betty Muffler三件疗愈性艺术作品《Ngangkari Ngura》也全部售出,单价在40,000-60,000美元区间。

  • Vadehra Art Gallery:来自印度新德里的画廊长期以来支持现代先驱艺术家,在巴塞尔香港首日售出3件作品,包括印度艺术家阿莎·布塔尔(Astha Butail)的2025年最新作品《A Transcendent Scheme》、Zaan Arif的新作《The Light Falls Away》以及印度当代摄影师Gauri Gill的“表象之行为”系列中的一幅以1万至2万美元区间价格售出。




从”艺术世界“到“艺术的世界”

艺术形式融合的边界突围


▲ 路易威登在Art Basel展区展出村上隆经典杰作的特别Booth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作为一个连接者,不将视野仅仅局限于“艺术世界”(the art world),而是望向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的世界”(the world of art),从装置到影像直至愈发丰富的公共活动,进一步开拓着当代关于艺术文化的想象。在这里,视觉艺术社群通过我们的平台,与不同的创意领域建立联系,比如建筑、设计、数字艺术、时尚或音乐等领域,形成更强的互动。

Part.1

艺聚空间的装置盛宴


▲ Pedro Wonaeamirri 《kurrujupuni,arrikininga,yarringa,tunuwuni kapi katukuni》



“艺聚空间"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专为大型创作而设的项目,呈现来自不同地域的18件大型装置艺术作品。项目由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策划,以“As the World Turns”为主题,紧密围绕四个平台展开:“Passage”,聚焦文化共鸣、韧性与叙事;“Alteration”,深入探讨抽象性和物质性如何被颠覆;“Charge”,探索数字与实体世界的交汇;“The Return”,聚焦神话、灵性及存在的循环本质。其中,超过半数作品专为本届展会特别创作。



Passage



图片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Pacita Abad的作品现场,由Silverlens艺廊与Tina Kim艺廊呈献,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Passage”的部分展出了已故菲律宾裔美国艺术家帕西妲•阿巴德(Pacita Abad)的三件织物作品,创作于她20世纪90年代常住雅加达期间,融入了她在当地市场中收集的蜡染和扎染织物。然而,真正使这位菲律宾侨民的作品脱颖而出的是她与多元文化的深厚联结。1970年,Abad远赴美国。她不仅在创作中融入个人传统,还与遇到的多元社群产生共鸣,其中一些是因为相似的移民者身份,并通过艺术表达她对这些群体的认同。Pio感慨道:“她愿意接纳这些社群的立场,并深深爱上了他们的物质文化表达。” 他还补充说,如今公众对Pacita Abad作品的兴趣日益浓厚,与当下时代紧密相关。“我们正深受忽视原住民历史及其智慧所带来的影响,这些知识本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未来的出路。她的作品始终从这些社群中汲取智慧与慰藉。”


图片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Betty Muffler的作品现场,由Ames Yavuz艺廊呈献,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此外,策展人Glass-Kantor还将呈献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以单色画布作品著称的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Betty Muffler,以及年轻的委内瑞拉裔澳大利亚艺术家Nadia Hernández。Hernández童年时为逃离祖国的威权统治而远离家乡,她表示自己最初进行艺术创作是为了“与远方家人保持联系,坚守希望”。她的作品充满活力,涵盖色彩浓烈而大胆的绘画、质感粗犷的织物、音乐与表演,聚焦“日常性”(cotidianidad)——这是涂鸦、家庭食谱、民歌与流行音乐等委内瑞拉文化的日常载体。她的最新织物与声音装置《El Segundo Verso》(2025)既包含录音,也融入编织技艺,将抗议歌曲片段重新编织成新的诗篇,创造出Hernández所称的“韧性、记忆与集体之声的抒情景观”。


Alteration



图片
▲ Christopher K. Ho, Return to Order, 2023,Courtesy the artist and PHD Group, Hong Kong

“Alteration”的部分呈献了由何恩怀(Christopher K. Ho)创作的30件黄铜系列雕塑。这位出生于香港的艺术家借鉴现代主义视觉语言,将以算法重构现代主义经典——他的雕塑系列“Return to Order”(2022-2023)将美国建筑师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的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精心绘制出数百个数字平面,并经过为期三年的铸造、激光切割和铣削,最终创作出30件黄铜与铝制雕塑,它们造型精妙,交错的角度和闪亮如镜的光泽将为香港展会的现场观众打造一个未来主义者眼中的黄金城市。



Charge



展区中“Charge”的部分展出了陆杨的新作。这位常驻东京的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快闪店,售卖由数字人DOKU制作的艺术品。作品由德萨画廊 (de Sarthe) 和COMA呈献。这是继2024年麦影彤二于“艺聚空间”展出大型装置《复制中的复制中的复制中的复制》后,画廊今年与澳洲悉尼的COMA合作,再次在“艺聚空间”呈现来自驻东京艺术家陆扬突破边界的多媒体装置作品。



▲ 陆杨,《独生独死——创造者》,2025,由德萨画廊与COMA合作呈现


装置中的独生独死(DOKU),是陆杨自2020年起开发的数字角色,其中结合了数字艺术、人工智能、电脑合成影像技术及虚拟实境,旨在将独生独死塑造成一名独立艺术家。该装置于艺博会中以出乎意料的快闪店形式呈现,如此邂逅艺术的方式,尖锐而根本地诘问了有关原创身份、创作本身、艺术与其价值之关联的问题。


图片
▲ 《沙漠花园》,2025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照片由 Vanguard 画廊惠允,摄影:Alessandro Wang

此外还呈献了中国出生、现居纽约的艺术家王业丰(Frank WangYefeng)创作的装置作品。该作品受到一次戈壁沙漠之行的启发,重现了一座抽象的花园,深入探索游牧概念。艺术家将戈壁沙漠之旅转化为关于运动、转变和游牧生存的诗意沉思。透明LED屏幕上渲染的巨型花朵仿佛在风中摇曳,周围环绕着由玻璃、钢铁等人造材料和定制地垫营造的沙漠景观碎片。


图片
▲ 艾莉森·阮,《义肢记忆》,2025,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2025

艺术家艾莉森 · 阮(Alison Nguyen)的大型沉浸式装置《义肢记忆》(Prosthetic Memory)公共项目由两组多频道影像和现成物组成,探索社会历史的建构、文化记忆、个人与社会、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被同化和反同化互为渗透的关系和叙事。



The Return




图片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瓦吉科·恰齐亚尼的作品现场,由澡堂画廊(SCAI The Bathhouse)呈献,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在展区中的“The Return”的部分,瓦吉科•恰齐亚尼(Vajiko Chachkhiani)的作品令人想到移民与迁徙的永恒循环,反思"我们与他者”之间不断重复的动态关系如何塑造人类历史。远古的回响,包括那些诉说着人类永恒关切的神话,始终是格鲁吉亚艺术家瓦吉科·恰齐亚尼(Vajiko Chachkhiani)关注的焦点。他的电影装置《天空之下》(Lower Than the Sky,2022)呈现了两艘载有难民的拖网渔船。影片中,水面看似平静,但船只始终未靠岸,船上的人则以一种令人不安的“他者与自身”的关系凝视着观众。最终,船只驶离,让人想起荷马诗歌中对家园的永恒追寻。


图片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陈丽云的作品现场,由弗劳尔斯画廊(Flowers)呈献,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与恰齐亚尼和Wonaeamirri的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陈丽云(Movana Chen)的装置作品《装构》(Dreconstructing,2004-2008),进一步探讨了旅途与坚韧。如果说恰齐亚尼的作品强调边界,无论是陆地与海洋之间,抑或生与死之间的界限,那么这位在香港长大、现居里斯本的艺术家则将它们彻底拆解。在陈丽云的项目《Beyond the surface》(2024至今)中,她将旧护照——这一国家在自然中人为设置边界的象征——转化为编织艺术。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全球性,也是传统上属于女性的手工技艺。在她“Body Container”系列(2012至今)的最新作品中,艺术家与舞者Francisco Borges共同在一座由地图编织而成的雕塑中表演。



怪物•切特温德



图片

▲ 怪物·切特温德,《Lanternfly Ballet》,2025,该项目由Galerie Gregor Staiger、MDC画廊和赛迪HQ画廊呈献,图片由太古广场提供


香港高端购物中心太古广场的顾客也迎来了一场艺术惊喜。三只巨型长鼻蜡蝉雕塑将降临中庭,落在一个水生主题为背景、装饰着舞者的图像和随意勾勒的荷花图案的地板上。《Lanternfly Ballet》(2025)是驻苏黎世的英国艺术家怪物·切特温德的最新作品,也是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专为大型作品而设的“艺聚空间”展区(Encounters)唯一的场外项目。《Lanternfly Ballet》从本土昆虫的奇特生物学特征以及20世纪50年代电影和芭蕾历史汲取灵感。不出所料,它沿袭了切特温德数十年来标志性的DIY美学风格。此外,艺术家还计划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期间举办三次表演,由身着亮片连体服的表演者为装置注入灵动与活力。即便在平日,这件作品本身也是一场视觉盛宴。


Part.2

光映现场的影像创造


“光映现场”作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常驻项目,今年有些不同,首次邀请Para Site艺术空间策划“In Space, lt's Always Night”为主题,灵感源自伊莎多拉·内维斯·马克斯(Isadora Neves Marques)的影片《Vampires in Space》(2022)。这部影片也在特别展映环节呈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光映现场”精彩放映内容



在此期间,“光映现场”将举办七场放映会,呈现来自30位艺术家的一系列短片,反思生态依存关系、社会中物质与心理约束下的韧性以及人类欲望,并探寻技术现实如何塑造复杂且互联的人类生存状态。

图片

▲ Isadora Neves Marques,《Vampires in Space》(视频静帧),2022,图片由Umberto Di Marino提供


同时,“光映现场”还与文化影像频道NownessAsia及录映太奇(香港地区专注于影像艺术的杰出非营利机构)合作,与Para Site的策展方向相辅相成,探讨特别展映中内维斯·马克斯作品主题。录映太奇还将特别呈献一系列香港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Part.3

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除了装置与影像的多元艺术形式联动,2025年巴塞尔香港更从作品本身进一步拓展至思想的争锋。“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板块将汇聚艺术文化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当今艺术文化领域的驱动力量。对谈议题包括东南亚艺术赞助体系的演变、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互动、锐舞文化的艺术维度,以及艺术、设计与建筑的关联性。此外,展会还与香港旅游发展局合作,在深圳举办场外对谈聚焦大湾区当代艺术生活。“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向公众免费开放,完整日程将于近期在巴塞尔艺术展官网公布。


图片

▲ 2024年于大馆举行的“艺术家之夜”


同时,由大馆呈献、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支持的一年一度“艺术家之夜”(Artists'Night)于今晚再度精彩亮相。本次活动将围绕人工智能、身体与仪式性体验等主题,融合视觉艺术、现场表演、实验性活动和音乐,为观众带来一场跨领域的艺术盛宴。





▲ 香港城市街头的艺术瞬间

香港的三四月,春风带来的不仅仅是春日的暖意,更吹醒了香港艺术蓬勃的生命力。从画廊云集的香港艺术周,到聚焦亚洲当代艺术的Art Central,再到遍布城市角落的独立艺术空间和创意市集,整个三月至四月,香港都将沉浸在一片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

图片▲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2025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无疑是这股艺术浪潮中最耀眼的焦点,在文化交流、旅游业复苏以及展示香港艺术多样性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着更多观众来到香港观看这场艺术盛宴。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现场视频

今天香港巴塞尔也将正式向公众开放。无论你是资深的艺术收藏家,还是对艺术充满好奇的观众,香港巴塞尔将再次在这一场充满惊喜和发现的艺术之旅中向每一位到来者证明:艺术从不甘于被定义。它是一场风暴,而你我皆是风中粒子。




图片

参展艺廊名单

向上滑动

艺廊荟萃(Galleries)


10号赞善里画廊    

47 Canal    

千高原艺术空间    

Miguel Abreu Gallery    

阿奎维拉画廊    

艺倡画廊    

Almeida & Dale Galeria de Arte    

Ames Yavuz    

萨尼画廊    

Anomaly    

天线空间    

阿拉里奧画廊    

亚洲艺术中心    

Aye画廊    

Balice Hertling画廊    

Bank画廊    

Aeneas Bastian Fine Art    

Gallery Baton    

Nicelle Beauchene    

北京公社    

Berry Campbell    

blank projects    

刺点画廊    

Blum画廊    

Bortolami    

Galerie Isabella Bortolozzi    

布朗画廊    

Cardi画廊  

卡洛斯/石川画廊    

Galería Cayón    

Galeria Pedro Cera    

Ceysson & Bénétière    

Yumiko Chiba Associates    

CLC画廊    

Clearing    

赛迪HQ画廊    

常青画廊    

柯芮斯画廊    

克雷弗科尔画廊    

Cristea Roberts Gallery    

桑塔画廊    

Thomas Dane Gallery    

Dastan Gallery    

德萨画廊    

MDC画廊    

Dirimart    

东画廊    

Anat Ebgi    

艾根画廊    

Empty Gallery    

安全口    

Selma Feriani Gallery    

Fox/Jensen    

SFG画廊    

高古轩    

象画廊    

Gallery 1957    

烁乐画廊    

François Ghebaly    

格莱斯顿画廊    

Greene Naftali    

嘉图现代艺术    

学古斋画廊    

汉雅轩    

豪瑟沃斯画廊    

Herald St    

Max Hetzler画廊    

High Art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霍夫肯画廊    

拾萬空间    

Ingleby Gallery    

墨斋    

Taka Ishii Gallery    

Jhaveri Contemporary    

Johyun Gallery    

Annely Juda Fine Art    

Kaikai Kiki Gallery    

Jan Kaps    

Karma    

卡斯明画廊    

耿画廊    

马凌画廊    

Tina Kim Gallery    

Richard Koh Fine Art    

大卫·柯丹斯基画廊    

小山登美夫画廊    

科林沁格画廊    

Maho Kubota Gallery    

Kukje Gallery    

kurimanzutto画廊    

季丰轩    

艺术门画廊    

Lawrie Shabibi    

Layr    

Leeahn Gallery    

立木画廊    

勒隆画廊    

尊彩艺术中心    

Josh Lilley    

大未来林舍画廊    

里森画廊    

Luhring Augustine    

没顶画廊    

Galleria d'Arte Maggiore G.A.M.    

魔金石空间    

Mai 36画廊    

Matthew Marks Gallery    

Maruani Mercier    

Mayoral    

Mazzoleni    

弗格斯·麦卡弗里画廊    

Galerie Greta Meert    

麦勒画廊    

Mendes Wood DM    

梅隆赫画廊    

麦习画廊    

Millan    

安卓艺术    

Francesca Minini    

Galleria Massimo Minini    

Victoria Miro    

Misako & Rosen    

三潴画廊    

Modern Art    

The Modern Institute    

mor charpentier    

mother's tankstation limited 

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    

Richard Nagy Ltd.    

Nanzuka    

Taro Nasu    

neugerriemschneider    

日动画廊    

Anna Ning Fine Art    

Galleria Franco Noero    

Kotaro Nukaga    

One and J. Gallery    

Galleria Lorcan O'Neill Roma    

方由    

大田秀则画廊    

P.P.O.W    

P420    

佩斯画廊    

Pace Prints    

Peres Projects    

贝浩登    

Pi Artworks    

PKM Gallery    

Galeria Plan B    

站台中国    

Polígrafa Obra Gràfica    

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Proyectos Monclova    

阿尔敏·莱希    

ROH Projects    

Ronchini Gallery    

Thaddaeus Ropac画廊    

Rossi & Rossi    

SCAI The Bathhouse    

施博尔画廊    

托马斯·舒尔特画廊    

香格纳画廊    

思文阁    

ShugoArts    

Sies + Höke    

Silverlens    

Jessica Silverman    

Smac Art Gallery    

索卡艺术    

施布特-玛格画廊    

Galerie Gregor Staiger    

星空间    

STPI画廊    

Sullivan+Strumpf    

Take Ninagawa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泰勒画廊    

Templon    

TKG⁺    

東京画廊 + BTAP    

Tornabuoni Art    

Gallery Vacancy    

Vadehra Art Gallery    

Tim Van Laere Gallery    

Vanguard画廊    

Venus Over Manhattan    

维伍德画廊    

维他命艺术空间    

沃纳画廊    

白立方画廊    

空白空间    

乔斯林·沃尔夫画廊    

Wooson    

Zilberman Gallery    

卓纳画廊    

艺术探新(Discoveries)


Galerie Allen    

Christian Andersen    

Arcadia Missa    

Bangkok CityCity Gallery    

Chapter NY    

Emalin    

LambdaLambdaLambda    

Linseed    

Umberto Di Marino    

墨方    

P21    

Property Holdings Development Group

Proyectos Ultravioleta    

Phillida Reid    

Retro Africa    

Park View / Paul Soto    

工作室画廊    

Sweetwater, Berlin    

Tabula Rasa三米画廊    

Tarq    

Whistle    

YveYang画廊    

亚洲视野(Insights)


√K Contemporary    

Anant Art Gallery    

Lucie Chang Fine Arts    

The Drawing Room    

亚纪画廊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弗劳尔斯画廊    

Jason Haam    

HdM画廊    

Yoshiaki Inoue Gallery    

金近幸作画廊    

Yutaka Kikutake Gallery    

狮语画廊    

李安姿当代空间    

Neon Parc    

PTT Space    

SC Gallery    

Shrine Empire    

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    

Station    

Galerie Vazieux    

异云书屋    

伊日艺术计划    

YOD Gallery    





✦  +

+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Art Basel Hong Kong

图片
📍
展会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会开放时间
公众开放日

3月28日(星期五)下午2时至晚上8时
3月29日(星期六)下午2时至晚上8时
3月30日(星期日)中午12时至晚上6时
*最后入场时间为当日展会结束前30分钟



(凤凰艺术 香港报道 采访/于沛华  摄影/徐诺 编辑/曹依婷 责编/索菲 )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图片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图片

商务合作洽谈,请联系邮箱:843134080@qq.com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