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聚航天优势资源
共建繁荣产业生态
商业航天观察
商业航天

触手可及


国内资讯
Domestic information
名单公布!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等入围
近日,据共青团中央消息,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名单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7日至11日。其中,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等人在列。

火箭测量系统迈上新台阶,从“量身定制”到“一机通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院一部1室成功研制“一机通用”火箭测量系统,突破传统定制化模式,实现产品批量生产。该系统包含“遥知-1”“玲珑-1”等系列化平台,使测量设备种类减少70%,交付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显著提升研制效率,并具备减重、增效等优势,标志着我国火箭测量技术迈入标准化、通用化新阶段。

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亮相健博会
2025年4月8日,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展会上展示了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卫星的1:1模型。这颗卫星是“医学+遥感”联合创新的成果,于2024年9月发射升空,填补了全球遥感领域的空白。自发射以来,卫星已传回大量图片资料,人民医院以开放态度共享这些图片,与全球科学界共同研究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服务于传染病溯源、公共疾病传播与预防等医学遥感应用领域,为守护大众健康开辟了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首次测定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2025年4月9日据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为月球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市长殷勇调研走访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4月10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商业航天产业开展调查研究。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当前发展形势的重大判断上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深入把握商业航天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努力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日三试!火箭、卫星发动机试验均获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试验所近日在大推力、上面级、姿轨控三大试验区同步取得重要突破:上面级试验区完成YF-75D氢氧发动机高模校准试验,采用柔性化脉动线式作业模式实现月均超10次高频试验;大推力试验区依托67年历史的"航天液体动力功勋试验台"成功完成某型发动机富氧发生器点火试验,多型发动机试验能力持续提升;姿轨控试验区通过流程优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圆满完成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热标高模试验。三大试验区的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航天动力试验技术实现效率与能力的双重飞跃。

国家发改委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5年4月3日至2025年5月2日。该条例的起草主要是为了规范卫星导航活动,并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规模应用向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雄安商业卫星智造公司注册成立
企查查APP显示,雄安商业卫星智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波,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微小卫星科研试验、微小卫星测运控服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雄安高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4月11日0时47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中的一员,截至目前,长三甲系列已在2025年完成6次发射。为应对高密度发射态势,发射队采用交叉并行、人员复用等举措,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发射场准备工作。



国际资讯
Space Day of China
“联盟MS-27”载人飞船机组人员进入空间站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联盟 MS-27”飞船机组人员打开舱门,进入空间站。



被提名为NASA局长的贾里德・艾萨克曼接受质询
被特朗普提名为NASA局长的亿万富翁、金融科技企业家贾里德・艾萨克曼,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在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的确认听证会上接受质询。
贾里德・艾萨克曼在预先提交的证词中写道:“正如总统所言,NASA 的首要任务是将美国宇航员送上火星。”“在此过程中,我们势必具备重返月球的能力,并确定在月球表面建立常驻基地的科学、经济和国家安全效益。”

孟加拉国成为加入《阿尔忒弥斯协定》的第54个成员国
据NASA网站4月8日消息,孟加拉与美国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成为加入该协定的第54个成员国。孟加拉国首席顾问穆罕默德·尤努斯表示,孟加拉国通过签订该协议,为开放、负责任与和平的太空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阿尔忒弥斯协定》旨在为美国及其盟友在月球探测和月球矿产开发过程中提供一系列准则,为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首次全女性太空飞行任务NS-31
蓝色起源计划于2025年4月14日,在其位于西德克萨斯的私人太空港发射首次全女性太空飞行任务NS-31。这次历史性的任务将有一支由六名女性组成的队伍,这是自1963年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单独飞行以来首个全女性机组进入太空。

RT深度盘点 | 数万航天残骸滞留太空
4月12日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64周年纪念日。随着航天活动激增,目前近地轨道仍滞留超2万个航天器,其中70%的2024年发射任务由商业航天公司完成。太空垃圾问题日益严峻,据监测数据显示,轨道上现存约4.05万个直径超10厘米的废弃物体及数百万小型碎片,对在轨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专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美将领叫嚣在太空部署武器,强调同时对抗中俄
4月9日,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怀廷公开宣称,“我们在太空部署火力和武器系统的时刻到来了”,直言“轨道拦截器”将成为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组成部分。至此,美国太空军事化野心彻底暴露无遗。

3月,美国太空军作战部长钱斯·萨尔茨曼就曾放言:必须为太空用于军事目的做好准备。而现在,怀廷的表态不过是进一步将计划“实体化”。不难看出,美军正通过一整套战术系统,在预演“天战时代”的全面爆发。而这一切,正是以谋求未来战场主导权为目标的,又一场霸权逻辑主导下的扩张冒险。
SpaceX、ULA和Blue Origin赢得美国国防部截至2029年的137亿美元军事发射合同
美国国防部授予SpaceX、联合发射联盟(ULA)和Blue Origin总价值137亿美元的发射服务合同,覆盖2025财年至2029财年,涉及54次发射任务。这是国家安全太空发射(NSSL)第三阶段第二通道采购的一部分,专注于高风险、高能轨道发射任务。SpaceX预计获得59亿美元,执行28次发射;ULA获54亿美元,执行19次;Blue Origin获24亿美元,计划执行7次,但需先获认证。此次合作标志着五角大楼战略转变,增加供应商竞争,减少对俄制RD-180发动机依赖,培养美本土竞争性发射市场。

欧空局发布首批欧几里得深空图像
2025年4月,欧空局发布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首批深空观测成果,覆盖三大天区共63平方度(约300倍满月面积),捕捉到2600万个星系,其中38万个完成详细分类。此次发现包括497个强引力透镜、猫眼星云和爱因斯坦环等重大成果,部分星系距离达105亿光年。研究团队运用AI辅助分析,为暗物质、暗能量研究提供了突破性观测数据,标志着宇宙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月球空间站首舱抵达美国亚利桑那州吉尔伯特市
NASA月球空间站"门户"计划取得重大进展,首个居住模块HALO于2025年4月1日运抵美国亚利桑那州。该模块由意大利制造,具备居住、指挥及对接功能,将作为"阿尔忒弥斯四号"任务核心组件由SpaceX重型猎鹰火箭发射至月球轨道。HALO的交付标志着美国月球探索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不仅为未来月球科研和火星任务奠定基础,也将推动深空探测技术发展。



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简称:中关村商业航天产业联盟,CNCAIA)是经民政部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团体可在全国吸收会员,活动地域为全国。联盟由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等下属院所(中心)、企业、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及产融机构发起,汇聚了国内领先的航天器生产制造商、卫星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发射服务提供商、地面设备供应商、航天技术应用商及航天科普文创文旅等机构,组成了覆盖全国的、非盈利的产业发展与服务联合体,代表商业航天工业的领先声音。
联盟致力于团结航天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单位,通过加强产业资源凝聚,开展商业航天战略研究,促进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制定,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业集群,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创的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引导航天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联盟目前建立了航天产业微信交流群,聚焦火箭、卫星、航天服务、新航天供应链、标准、检测、行业应用等领域,搭建各界交流对接的沟通平台。



业务合作:136-1133-8823
入会申请:151-0101-9330
联盟官网:www.zcaia.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