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内动态
1. 上海启动全国首个“AI+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
新闻:3月14日,上海徐汇区正式启动全国首个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区,目标是打造万亿级智能仪器仪表赛道。该集聚区将重点突破集成电路检测、工业过程仪表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并成立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
权威观点:徐汇区区长王华表示,AI与仪器仪表的融合将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端仪器仪表国产化进程。
2. 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与VisionChina 2025开幕
新闻:3月26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中国机器视觉展(VisionChina 2025)及SEMICON China 2025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聚焦电子制造、半导体和机器视觉技术,吸引全球技术专家探讨智能制造密码。
技术动态: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工业质检和自动化生产的关键,3D视觉检测、AI图像分析等应用加速落地,推动高精度制造场景升级。
3. 武汉举办第七届仪器仪表展会
新闻:3月7日至9日,中仪盟第七届湖北省仪表展览会在武汉光谷举办,集中展示智能仪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推动行业技术交流与商务对接。
4. 光智科技红外车载AI系统投产计划
新闻:光智科技宣布其研发的红外车载AI系统将于2025年小批量投产,该技术结合AI与红外感知,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环境识别能力。
02
国际动态
1.2025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聚焦“工业转型”
新闻:202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以“工业转型”为主题,推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与数字化技术融合,预计吸引全球企业展示工业4.0和数字孪生技术。
权威观点: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协会主席指出,中德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化,将加速全球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2. 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关注中国技术输出
新闻:法国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大模型DeepSeek因开源、低能耗特性获国际关注,其技术被评价为“推动AI普惠化”的典范。
03
技术领域动态与科普
1. AI与仪器仪表的深度融合
动态:AI技术正推动仪器仪表实现自主诊断和预测性维护。例如,上海仪电集团通过AI算法优化数据监测与报告生成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科普: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模型实时映射物理设备状态,结合传感器数据优化生产流程,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场景。
2. 传感器微型化与高精度需求
动态: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推动传感器微型化,满足半导体和生物医药领域对便携式检测设备的需求,如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科普:MEMS传感器——利用微米级机械结构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常见于智能手机陀螺仪、医疗微流控芯片等场景。
3. 绿色监测技术加速普及
动态:全球碳减排压力下,水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需求激增。中国正研发低成本的碳监测设备,助力“双碳”目标。
4. 工业机器人安全与效率提升
动态: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超60万台,但安全隐患凸显。最新解决方案包括碰撞检测算法和自适应控制系统,保障人机协作安全。
04
权威观点与趋势展望
IDC报告: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增速达107%,AI语音交互与AR技术将重塑工业巡检和远程维护场景。
《中国制造2025》专家解读: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数据驱动”,需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系统和供应链的全面协同。
Deepseek预测:2025年仪器仪表行业六大趋势中,“智能化驱动”与“国产替代”将主导市场,尤其在半导体检测和医疗设备领域。


青岛高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于2018年12月21日,会长由青岛佳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佳琳女士担任,并行运营的青岛市高新产业联合会成立于2021年9月26日。协会会员行业覆盖高端智能制造、IT互联网、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金融地产、影视文化等诸多产业方向,协会代表企业有海克斯康、伟隆股份、汉唐生物、贤俊龙彩印、金日惠国际商贸、凯思达科技、红福集团、中领电子、琴岛律师事务所、华晶生物、钢蔚机械、崂应海纳集团、华为、北科建集团、斯坦德集团等行业龙头及部分隐形冠军企业。
青岛高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岛市高新产业联合会,扎根高新区,向青岛其他区市、省内其他地市、及国内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辐射,积极对接优质项目及优秀企业家来到高新区考察投资兴业,已成为高新区对外展示营商环境、企业实力的一张名片。
协会助力区域政府招商引资,旨在通过协会组织搭平台、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发动协会企业家主动性,以商带商、商招商引,借助各行业龙头企业“朋友圈资源”,吸引全国的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来到青岛,搭建企业生态微循环;同时全方位的展示区域优势,为企业“择良木而栖”。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助力,为高速发展的企业落地生根做好全面服务。
协会的愿景:做好“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
协会的宗旨:为职工谋幸福、为会员谋发展、为政府谋助力。

扫码关注
青岛高新产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