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历经辉煌与困顿。作为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多年来中国机床被贴上了“大而不强”的标签。低端市场一片混战,高端领域却长期受制于人。这种局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追赶到落后:机床行业的历史回顾

从1958年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X53K1的诞生,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工业大学开发出我国第一个工业控制单板机,再到90年代初推出五轴四联动机床,我国机床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仅在5年左右。

不过自9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差距逐渐拉大。

一方面技术封锁加剧。1996年,沈阳机床耗资上亿元引入美国桥宝的数控技术,却仅收到一个原始代码包,未能获得核心技术原理。

这直接导致数控机床研发失败,耗费巨资却一无所获。1999年,大连光洋进口日本机床时遭遇苛刻限制,甚至机床擅自挪动后会都被自动锁死。

类似的技术禁运和限制层出不穷,使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受阻。

另一方面,恶意竞争也让国产机床难以突围。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采用“高价销售或禁售”策略对中国无法生产的产品漫天要价;一旦中国实现突破,又以低价倾销方式打压国产品牌。

这种“前有封锁、后有追兵”的困局使得国产机床在高端领域始终难以站稳脚跟。

自身问题:违背产业规律的后果

除了外部压力,我国机床行业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

机床制造是一个,高技术门槛、高专业分工且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

德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诞生了1300多家单项冠军企业;日本企业则以技术传承和精益求精著称,百年企业超过3900家,比如山崎马扎克、牧野和发那科。

这些企业,通过代际传承以及持续创新,占据了全球机床行业的制高点。

对比之下,中国的机床企业没什么耐心,也没什么定力。

通常在获得了一些成绩以后,就想着快速扩张,却把核心技术的积累以及长期竞争力的提升给忽略了。

比如说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以前在国内机床行业那可是非常厉害的,可它们在追求“先做大再做强”这种发展模式的时候,掉进了盲目扩张的坑里,最后不得不进行破产重组。

改变中的曙光:中国制造2025的希望

尽管困境繁多,不过近些年来,我国机床行业正处在迎来转机的阶段。

在国家层面,已经感受到数控机床以及高端制造装备的重要性,借助“中国制造2025”这一计划,为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这个计划着重强调技术的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在政策有偏向的时候,一些创新型企业开始慢慢显露头角。像“华中数控”就研发出了自己的数控系统,而且在精度和稳定性上,一直在不停地提高;宁江机床等企业,也在细分领域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除此之外,国家持续投入科技研发,以及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也给行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前路漫漫,如何真正崛起?

机床行业要从“大而不强”转向“又大又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技术积累与创新:要加大对基础研发的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尤其是在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

2、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企业把精力,集中在细分领域上进行发展,借助专业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个时候,不能毫无目的地进行扩张。

3、加强国际合作:在保持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地去寻求与国际先进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其的吸收再创新,来缩小差距。

4、培育专业人才:机床行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高端制造人才的支撑。得强化产学研之间的协作,培育出更多既懂技术又会创新的人才。

最后啰嗦一下

中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的困局既有外部封锁与打压的客观原因,也有内部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导致的问题。

不过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机床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未来只要坚持自主创新与长期积累,中国机床必将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2024年版):收录了中文期刊2022种和英文期刊196种,共计2218种,是了解中国科技领域核心期刊的重要资源

2、《中国科技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悠久历史,以及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中心的成就。

3、《中国科技70年:重大科技成就一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的不平凡发展之路,以及重大科技成就。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