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进步↑↑↑ 


2025大阪世博会终于带着满身话题
在4月13日开幕!
虽然这是日本在时隔55年后第二次举办世博会
却像新手误入地狱模式
▷ 筹备期被骂「丑出天际」的吉祥物
▷ 因经费过高劝退30+国家的「黑红体质」
▷ 连本国网友都吐槽「不如直接去迪士尼」
……

Designing Future Societyfor Our Lives

但当环形主展区亮灯那一刻
留下的各国展馆还是倾尽全力
以保在这个全球聚焦的环形展演场域中
完成国家形象的精准输出
毕竟这场以「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未来社会」的竞演
输什么也不能输国家排面
小编精选出了这届世博会的特色展馆
来看看谁是你心中的最强输出!

·日本展馆

日本展馆以环状结构诠释生命循环,作为东道国展馆彰显独特存在。其标志性特征由无数木质板材构筑的巨型圆环构成——当参观者透过木隙窥探内部空间时,展陈与建筑的巧妙联结正在"间隙"中悄然发生,这正是展馆主题"In Between"的哲学具现。这些以交叉层压木材(CLT)为主的构件,在世博结束后将如迁徙的候鸟般被拆解,重新栖居于日本各地的建筑肌理之中。


·关西展馆

关西展馆以“闪耀生命的关西悠久的历史和现在”为主题,滋贺、京都、兵库、奈良、和歌山、鸟取、德岛、福井、三重9个府县参加了出展。

六角形和白色膜形成的以灯笼为印象的建筑物外观设计了象征关西各地的剪纸画。另外,内部还设置了出展参加府县的独自展示区域,展示关西各地的历史、文化、观光等丰富多彩的魅力。


妇女展馆

女性馆全球艺术总监艾斯·德芙琳以声波为引,邀请每位访客献祭姓名——这些铭刻身份密码的字符将化作流动的星火,在声场中构筑起私密灵魂罗盘与人类集体导航仪的双重光谱。

这座觉醒之馆通过声纹迷宫中的个体叙事震颤,催化240赫兹的认知共振:当最细微的性别经验震颤通过骨传导技术转化为可触摸的声波褶皱,个体记忆便在与粮食危机、气候灾难等全球议程的量子纠缠中,完成从泪滴到银河系的视界跃迁。



·中国展馆

中国展馆的主题是“构建与自然共存的社区——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展馆的外墙是以扩大中国传统书法卷轴为主题的。展示来自自然、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中国文化的展示,迎接大家。


·奥地利展馆
展馆通过音乐镜头重新构想了世博会的主题“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未来社会”,踏上穿越奥地利音乐遗产的旅程,并见证了其向未来的过渡。设计的核心是一个雕塑般的螺旋形,类似于一个超大的五线谱,由木板条制成并向上上升,作为视觉锚点和引导,象征着奥地利的“音乐之旅”。参观者通过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音乐故事参观展览,即使从远处看,也能看到醒目的标题:这个展馆是关于奥地利和音乐的。


·荷兰展馆

以"共栖之壤"(Common Ground)为精神坐标,荷兰馆构筑起一场关于分享与重生的未来仪式。这座名为"新纪拂晓"的环形圣殿,其建筑穹顶如永动呼吸的肺泡——中央悬浮的"能量茧房"昼夜吞吐光明,将可持续清洁能源的涌动幻化为永不坠落的日出。


·阿联酋展馆
阿联酋馆的设计灵感来自椰枣树,将传统的阿联酋材料与日本独特的木制建筑技术相结合,用棕榈树的花轴或来自农业废弃物的茎建造。阿联酋馆位于世博会的“赋能生活”区,靠近日本馆,是世博会上最大的自建建筑之一。

·卡塔尔展馆
展馆由Kengo Kuma & Associates与卡塔尔博物馆合作设计,融合卡塔尔和日本的传统工艺,同时突出了两国与海洋的联系,海洋被理解为资源中心以及贸易和知识交流的媒介。展馆展示了一个复杂的木结构,上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织物的面纱,这是对通常用于横跨东阿拉伯、东非、也门和南亚沿海海岸贸易的传统帆船的设计的致敬。

·瑞士展馆
瑞士展馆通过轻质膜设计,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展馆将设有四个轻巧、相互连接的球体,为展示瑞士的创新而营造一个空间。参观者可以探索一个互动和教育游乐场,展馆的屋顶还可以欣赏到世博会的景色。

·德国展馆
展馆以循环经济为主题,名为“Wa!Doitsu“,翻译为”哇!德国。专注于将所有消耗品回归经济循环,实现零浪费,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由柏林远见建筑实验室(LAVA)设计,建筑和空间设计采用七个圆形木结构元素,将自然与技术相结合,将生物圈与人造技术圈融为一体。

·澳大利亚展馆

澳大利亚馆以"追逐太阳——迈向阳光大地"为主题。
展馆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澳大利亚象征之一的桉树花,既体现国家的活力与多样性,又充分贯彻可持续理念,大量使用了往届国际大型活动中的回收建材。


·新加坡展馆

展馆以“梦想成形的地方”为主题,位于梦岛的900平方米土地上,采用17米高的球体形状,上面覆盖着回收的圆盘,创造了一个多感官的展览,展示可持续未来的行动和创新。在内部,这些装置分为三层,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互动多媒体艺术装置展览


·菲律宾展馆

菲律宾展馆提出了“自然、文化、共同体——共同编织更好的未来”的主题,表现菲律宾丰富的传统、多样的自然、创造性。由菲律宾的工匠编织而成的独特外观象征着多样性中的统一,使用了代表18个地区的200多个手工织物。参观者可以体验围绕织物森林的沉入型空间和利用AI技术的交互节。菲律宾展馆通过循环型设计、传统素材的活用以及博览会结束后的再利用计划强调了可持续性。


·波兰展馆

波兰是一个以富有创造力的人民为主要资源的国度。波兰人被认为代代相传着"创造力基因",这赋予了他们为更美好未来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以及在面对不可预测的世界变化时保持灵活性的能力,并能够产生带来技术和社会解决方案的新思路。展馆外观以木材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了波兰创造力和创新性浪潮的扩散。音乐厅内定期举办钢琴独奏会,游客可在此欣赏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


·巴林展馆

巴林展馆通过沉浸式展览,让参观者了解巴林王国在悠久历史中克服困境、持续适应的坚韧品格。正如"巴林"这个名字本身的含义所示,"Al-Bahrain"指向巴林的两片海域——即环绕诸多岛屿的海洋与浅滩涌出的淡水泉。巴林群岛充分发挥其地缘特征优势,海洋的作用使这个国家从重要贸易港口蜕变为阿拉伯湾内充满活力的金融与旅游中心


·葡萄牙展馆

葡萄牙馆的主题是"海洋:蓝色对话"。
该展馆通过独特而互动的多媒体体验,引导参观者探索作为生命源泉的"海洋"。我们共同启程,从当今充满紧迫挑战的世界出发,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迈进,开启充满希望的"美好乌托邦"之旅。参观者更能在葡萄牙馆内的餐厅通过特色美食体验这一理念。


·马耳他展馆
马耳他馆在礼赞文化遗产的同时展望21世纪可能,呈现根植于岛屿厚重历史的创新愿景。
外观如石灰岩覆盖的"时间之门",动态呈现精选文化地标。由水流引导的狭窄入口营造海洋洞穴般神秘氛围,通过光影交织的效果增强探索马耳他瑰宝的期待感。
馆内可体验古代美学与尖端科技融合的沉浸式装置,参观结束后还可在户外露台的静谧空间品味马耳他特色美食。

也许几十年后
我们会习惯用海水发电、和机器人做同事
住在会呼吸的建筑里等等
而这一切的起点
或许就藏在这次大阪世博会的某个展馆中


- End -

如有帮助,还请 点赞、在看、转发 支持一下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dop024,领“dop设计大礼包”

更多设计干货,请登陆设计得到网站

www.shejidedao.com或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

👇👇👇